论近代宁夏教育转型的地域特征
——兼论近代宁夏教育发展缓慢的原因
2014-08-11邓华
邓 华
(宁夏大学人文学院, 宁夏回族自治区 银川 750021)
论近代宁夏教育转型的地域特征
——兼论近代宁夏教育发展缓慢的原因
邓 华
(宁夏大学人文学院, 宁夏回族自治区 银川 750021)
宁夏地处西部地区,在剧烈变动的近代社会,其教育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转型的过程也呈现出明显地地域性特征。地域层次性,多样性,不平衡性等种种特征的结合,充分体现出作为具有独立作用和功能的社会事业,具有独立的地位、作用和运行发展规律。与此同时,教育的发展又与社会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教育的发展也彰显了时代的特征以及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
近代宁夏; 教育; 地域性特征
中国近代史历程,从时间上来看,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从环境来看,开始于近代封建制度衰落、列强侵略加剧的环境之中,内忧外患、灾难深重是这一时期的真实写照。宁夏地处于中国西部边陲,经济文化远远落后于中东部省份,虽然在清末新政以及辛亥革命之后的改革中,宁夏地区的教育也受到了深深地影响,推动了宁夏教育由传统的封建教育向近代的新式教育转变,有力的促进了近代宁夏教育的转型。同当时中国近代社会教育近代化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地域层次性,多样性,不平衡性一样,近代宁夏教育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转型的过程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本文就试从近代宁夏教育转型的地域性入手,分析宁夏近代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所折射出的与其他省份的不同,并以此揭示宁夏近代教育发展缓慢的原因,探讨在近代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宁夏近代教育转型概述
鸦片战争以后,民族危机不断加剧,有识之士揭开了民族救亡的序幕,变革政治制度的同时,也开始了教育革新,1901年的“新政”和1905年科举制度的废除成为近代教育转型大规模发展的开始,全国各地的新式学校不断兴办。1906年,宁夏府设银川书院遂改为宁夏府中学堂,同时改各乡的义学、社学和私塾为初级学校,各县县学改为小学堂。这就是宁夏近代教育的开端。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于1912年1月19日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十四条,通令“从前各项学堂均改称学校”,全国各地兴起了废学堂、兴学校,反对尊孔读经,注重实利教育的教育革新运动。宁夏、固原地区先在府、州和各县相继创建了一批初、高等小学。1922年,根据教育部新颁发“壬戌学制”规定,改称初高级小学校,之后又先后创立了中等学校4所。分别是:甘肃省立第八师范学校(注:1929年宁夏建省前隶属于甘肃省)、甘肃省立第五中学校、甘肃宁夏妇子师范学校和蒙回师范学校。如五中所列课程均按部颁规定开设:修身、国文、英语、数学、历史、地理、博物、理科(中学改为化学课)、图画、体操、乐歌、手工。与宁夏清朝末年的封建儒学教育相比,注重实际、把老师和学生从考据和训诂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养,加速了旧式封建教育的衰落。故时人称赞当时的宁夏教育事业道:“学校发达擅从来未有之奇,第韩文公有主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慎始图终,开来继往是所望于有维持风化之责管。”[1]
尽管如此,宁夏的近代教育仍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与其他省份以及全国的省份相比依旧有很大的差距,当时宁夏政府的政策,地理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机遇、地区的人口规模以及地域文化传统对其发展都产生了深深的影响。
(一)推动教育转型的地理环境的限制和人文环境观念严重滞后
宁夏地处内陆边远地带,人民贫困,风化未开,进学堂就学者仅为少数官宦子弟和富家子弟。特别是在固原地区,由于地处山区,人稀地广,不仅居住地分散,而且山塬阻隔,地瘠民贫还有民族宗教的原因,适龄儿童上学者寥寥无几。[2]这就使得在一开始宁夏教育的受众范围比较狭窄,不利于教育转型的均衡发展,阻碍了整体教育近代化的推进。由于我国长时间的教育制度,培养了一部分因循守旧的学究,宁夏也不例外,这些人往往成为教育变革的绊脚石。他们经常抱残守缺地讲古论今,反对新事物,污蔑新学制说:“大学堂、小学堂,不大不小的中学堂;教英文,学日语,教的非人亦非鬼。”如宁夏府城的劣绅刘鹤泉等,筹办自治讲习所,与第八师范唱对台戏。在和师范学校争执校址时,散步流言蜚语,谩骂学校,引起了五中、八师学生的愤怒,矛盾较深。[3]当时,宁夏官方颁布了《私塾改良会章程》,允许私塾的合法存在,授课内容也允许继续使用四书五经为课本。在当时教育改革之际,宁夏虽然一些中心村堡的私塾被改名为“初等小学堂”,但从当时宁夏、固原农民的普遍情况来看,无论是小学堂还是私塾,基本上都没有按新颁教材施教,所以名为小学教育,实际上仍然是封建私塾教育。[4]相对先进省份,滞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近代宁夏教育的发展。
根据马克思唯物主义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教育的近代化是建立在经济近代化的基础之上。只有经济的发展,与之才能需要更多的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只有近代大工业生产才需要更多高层次的劳动力,才能对科学技术、教育发展提出新的要求,近代的宁夏经济落后、发展的不充分成为了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宁夏近代工业为例,“1933年以前,全宁夏仅有灵的石沟驿和贺兰山的汝箕沟等一些煤窑,银川市只有一些手工操作的小作坊,没有任何工业设置。”[5]尽管在1934年以后出现了一些近代化的工业设置,但是整个产业规模依旧停留在手工小作坊阶段,相对于传统经济并没有出现质的飞跃,远远落后其他省份。
(二)这种经济发展的落后还与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落后密切相关
交通通信本身是近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文化更新的推动因素,而近代交通业的发展主要是位于东南沿海,而在宁夏“1913年,在宁夏城经磴口、五原至包头修建了直达的电报线路,除此之外亦无任何建树。”[6]“宁夏第一个资本主义性质的甘草药膏厂,只运转了不到两年就被迫停产,原因就是租税过重、运输困难。特别是包头至北京的铁路已修通,但路基不平,每周只通车两次。货到包头后不能及时装车,积压下来,药膏变质,损失很大,不得不停办。”[7]近代宁夏交通发展的相对落后,既制约了宁夏的近代城市化进程,又严重制约了近代宁夏思想观念的更新,从而严重影响了近代教育的推进速度。在人力、环境、经验各方面都不占优的情况下,近代宁夏教育的推进只能停留在了初步的尝试阶段,并没有深入的开展下去。
(三)军阀统治、蒋马争权,致使宁夏教育发展转型步履维艰
近代宁夏由于地理,民族等各方面的原因一直处在军阀统治之下,时间最长的是马鸿逵,任宁夏省主席长达十七年,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被人称为宁夏的“土皇帝”。1933年冬,马鸿逵命令教育厅长葛武棨筹办了冬季教师讲习所,集训全省中小学教师,为期三个月。其目的就是要求学员军事化,“防共保家”。他派来二十多个军事教官,对学员任意使用体罚,如学员张永吉被军训教官张应堂将腿骨打断后,无人敢过问。[8]1934年,宁夏省提出“救愚工作”,并开展“识字运动”,这场“识字运动”虽然起到了降低人口文盲率的作用,但他的性质却慢慢发生了变化。“自二十八年起,省党部为普及党化教育方针,重新拟定方案……开设识字班,除授识字课本外,兼授党义。露天识字课班,则专注重灌输党义及政治常识。”识字教育的宗旨“一方面推广识字运动,一方面实施公民训练”。[9]由此可以看出,培训教师的目的已背离了推动教育发展的初衷,有强烈的家族色彩和政治因素,深深打上了军阀统治的残暴烙印。1939年3月,马鸿逵创建了马家私办的贺兰中学。其在招考新生之前就提出了“三不要”,就是“成绩不好的不要,面貌愚笨的不要,衣衫褴褛的不要。”这实际上是公开将穷苦百姓子弟拒之门外。其对全校师生的训话中说:“宁夏是我们的家,我是家长,你们是子弟。你们要好好读书,学好忠孝礼仪,学个能文能武的全才。但不许你们听坏话,立坏志,最重要的一件事你们要牢记着,谨防喝红水。”他一口一个杀头,一口一个剿家,一言以蔽之,他的办学方针就是培养反共子弟。[10]
此外,宁夏与陕甘宁边区政府相邻,当时的陕甘宁边区的发展对于广大青年学生的影响很大,国民政府为了防范青年学生投奔解放区,所以在宁夏教育厅长的任用上,显得格外小心。而马鸿逵上任主席后,认为宁夏是马家祖孙称王称霸之地,认为教育厅这样的要职要紧紧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样才能为所欲为,巩固自己的权利。[11]但是,唯有教育厅长一职国民党政府紧紧抓着不放,由教育部任用选派。因此,马与国名党政府在厅长的任用上矛盾重重,厅长更迭频繁,严重阻碍了宁夏近代教育的转型发展。
1933-1949宁夏教育厅长更迭顺序表
除了党化教育之外,马鸿逵对于教育经费的克扣,使得宁夏近代教育难以保证有力的财政支持。近代教育较之传统的教育对教学条件、经费保障有更高的要求,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教育程度的提高更需要投入充足的财力。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宁夏全省财政实行统收统支,由此各县的教育经费也由省政府统筹开支,由教育经费保管委员会向财政厅具领转发。同年,国民党中央对宁夏教育经费开始补助,但由于马鸿逵的一再克扣,各县的教育经费始终都很困难,所有学校的校舍均破烂不堪,教学设备非常简陋。此外,由于教师的待遇菲薄,生活毫无保障,加之马鸿逵一再克扣薪金,逼迫很多教师不得不改业或外流,在此情况下,有的学校经常出现课程没人教的现象。[12]还有一部分教员(合格壮丁)多数不过是为了躲避当兵,把学校当成避难之所,造成宁夏教育数量和质量严重落后的恶果。[13]
所以,不难看出,近代军阀统治之下的宁夏,教育发展步履艰辛,一方面是由于马鸿逵残暴的军阀统治对教育的不重视,把教育当做维护其家族统治的工具,搅和政治,过于功利,使教育失去了本来所发展的意义;另一方面,马鸿逵与中央政府之间的矛盾,使教育厅长更换频繁,使教师惶惶不安,不能安心教学,学生无法安心学习,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不利于宁夏教育的系统性发展,在近代化转型的有利时机中,宁夏教育的发展显得尤为艰难。
(四)从近代宁夏的文化氛围而言,复兴教育和民族教育折射出转型中的一丝曙光
综观近代宁夏教育的发展,相较晚晴而言,的确有了很大的发展,无论是学校教育(具体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以及留学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有了明显地发展,对于传播新的观念,宣传新的思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例如1938年宁夏省立实验小学首届毕业生送给母校的毕业留念,一个巨型炸弹模型,其充满了强烈的时代感,还有其悲壮的象征意义。学校也送给学生一本名为《六年来的我们》的书,包括了校长和学生们几年来的文章,用意就是希望毕业的学生们继承和发扬“实小”精神,为祖国而战斗。此外,中共宁夏工委为了给宁夏培养革命人才,先后选送“实小”学生去延安读书、深造。为后来中华民族的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4]与此同时,宁夏作为少数民族回族的聚居地,回民教育在近代社会转型的潮流中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大力倡导回民教育的首推马福祥,1917年在今银川设立了“蒙回教育劝导所”,对于各县创办新型回民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清真小学校在宁夏各县普遍创办开学。1918年马福祥创办了蒙回师范学校,并进一步在宁夏各县推广回民小学教育。在他的倡导下,宁夏的民族教育出现了新的局面。后来,马鸿逵继承了其父马福祥创办回民教育的遗志,继续创办回民教育,并在学校的编制及课程方面,按照教育部颁发的规定执行,改变了传统的回民教育的方法,促进经堂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过渡。
尽管如此,在近代社会转型的时期,一方面,近代宁夏教育与其他省份一样,担负着传播救亡理念、宣传新思想和培养新式人才的重任;另一方面,宁夏的近代教育与军阀统治、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紧密结合,从而又呈现出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点。加之地域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使宁夏的近代教育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曲折性。在近代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宁夏教育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省份,教育的作用虽然有所发挥,但因受到了限制,并没有取得普遍意义上的思想启蒙。众所周知,教育作为具有独立作用和功能的社会事业,具有独立的地位、作用和运行发展规律。而近代宁夏教育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独立的发展,而是背负了沉重的政治包袱、较之传统,有令人欣慰的一面,较之同时代,宁夏近代教育则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落后性显而易见。
[1〗 马福祥,陈必淮主修.朔方道志卷一O[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2] 陈育宁.宁夏通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507.
[3] 李雨村.解放前宁夏教育述略[J].宁夏文史资料.1982(11).
[4] 陈育宁.宁夏通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507.
[5] 马文明.银川文史集粹[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244.
[6] 马福祥、陈必淮主修.朔方道志卷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7] 纪坤.宁夏第一台机器工厂的变迁[J].宁夏文史资料,1982(17).
[8] 李雨村.解放前宁夏教育述略[J].宁夏文史资料,1982(11).
[9] 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四册教育篇[M].宁夏省政府1942年印,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影印;宁夏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宁夏文史资料,合订本,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160.
[10] 李雨村.马鸿逵创办“私立”贺兰中学[J].宁夏文史资料1982(26).
[11] 席怀瑜.蒋马争权,宁夏教育厅长频繁更迭[J].宁夏文史资料,1982(26).
[12] 徐世雄.建国前宁夏教育史略[J],宁夏文史资料,1982(2).
[13] 席怀瑜,梁碧梧.解放前宁夏教育[J].宁夏文史资料,1982(9).
[14] 马文明.银川文史集粹[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296.
2014-04-02
邓华(1985年-),男,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代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