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监控体系的思考*

2014-08-11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党员院校

褚 锡 星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分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监控体系的思考*

褚 锡 星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分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是高职院校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延续辉煌的需要。文章以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员现状为背景,分析了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的战略意义和高职学生党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监控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措施。

高职; 学生党员; 质量监控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把优秀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在党的十八大上,胡锦涛同志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贯彻落实党的新党员方针,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新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新问题,积极构建学生党员质量监控体系,确保学生党员质量,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输送信念坚定、品德高尚、技能精湛、言行先进、作风端正的优秀人才。

不论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还是国家改革发展的需求,高职教育已经成为培养一线技术骨干人才的主阵地。高职教育丰富、拓宽了我国的教育事业,承担着为国家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任,是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青年智则国智、青年强则国强、青年进步则国进步“,高职教育应该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同时,切实做好学生思想、道德、理想、信念等精神层面的塑造工作,全面提高学生党员的质量。

一、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的战略意义

(一)学生党员质量是全面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坚强基石

坚持党在高校的领导地位,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大批高质量的学生党员,为现代化事业输送成千上万的合格人才,是党在新时期的政治任务之一。[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摆在我党面前的是新时期的内忧外患,迫切要求我们的党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底,全国在校大学生党员总数为290.5万人,学生党支部达86 788个。近4年,高校年发展大学生党员的数量均超过当年全国发展党员总数的1/3。可见,高校是培养思想端正、信念坚定、知识丰富、专业精湛、素质良好的符合新时代特征的中共党员的主阵地。因此,注重大学生党员质量是高校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要,也是党优化队伍结构,强化队伍素质,全面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需要。

(二)学生党员是全面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血液储备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的前面。”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已成为我们党面临的课题。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事业中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联系最为直接、密切的部分,在为国家输送大量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同时,还承担着为党培养政治坚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型”学生党员的重任。高职学生党员毕业生参加工作后很多走上第一线岗位,能密切联系基层群众。同时,由于具备良好的素质、精湛的技能,并且富有创新精神,学生党员中的许多成为各级基层党组织的中坚力量。这既为基层输送了新鲜血液,保持了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又增强了理论水平,提高了党组织的学习能力和执政水平。因此,保证学生党员的质量,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业务技能、健康人格、高尚品德,树立良好的党员形象,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全面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三)学生党员质量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宝贵基石

学生党员质量的核心是思想素质,这是一个包括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和基本素质在内的综合性指标。2012年6月,在部分高校党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强调:“高校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和“蓄水池”,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做好高校党员特别是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对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学生党员在和谐校园建设中起着模范带头和示范引领作用,学生党员是党的纲领、宗旨、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传播的重要窗口。[2]学生党员进入社会后又是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文化的主力军,是我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市场经济背景下的高职学生,呈现出意识形态多样化、思想观念多元化、入党动机复杂性等特点,高职院校必须规范学生党员的发展程序,强化培养过程,完善考核体系,健全进出机制,加强教育管理,不断提高高职学生党员的质量。这是新时代赋予的政治任务,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

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党员意识亟待提高

党员意识是每个党员必备的首要素质,是共产党员独特的社会身份。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容易受不同价值观念的影响。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学生逐步摆脱社会义务本位的主流价值观,趋向经济为基础的功利和实用,重视自我价值,显示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崇尚价值主体的自我化。[3]这与我党的宗旨大相径庭,也造成了学生入党前的主动与入党后的被动的鲜明对比,学生党员违纪违规现象常有发生,他们甚至将自己等同于普通学生。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部分学生党员行动上入了党,但思想上远远没有达到党员标准。

(二)党员作用发挥不够

发展高职学生党员一方面是为党组织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也是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求。学生党员理应成为思想上的先锋、学习上的榜样、工作上的楷模、生活上的伙伴,充分发挥其模范引领和表率作用,成为学校学生管理和学生思政工作的重要帮手。然而,高职学生自我中心意识较强,理论水平有限,高中阶段又缺乏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的锻炼,再加上基层党建载体不丰富,考核体系不健全,高职党务队伍建设滞后等主客观原因,这些导致学生党员不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甚至有的学生党员其身份不为同学所知。学生党员工作上不积极,活动上拖后腿,意识上不到位,表现上两个样,甚至还出现违纪、违规行为等负面行为,严重损坏了党员、党组织的形象。

(三)党员教育力量不足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已可与普通高等教育相媲美,然而在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方面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1)学生素质整体不高、学制三年、较大的发展工作量等客观原因,使得高职学生党员的培养,普遍存在“重发展、轻教育”的现象。(2)党务工作队伍力量薄弱。高职院校学生支部书记基本上都由辅导员兼任。这些教辅员平时要处理大量的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兼顾教学、科研等工作,很难专心投入党务工作。(3)党务工作队伍年龄结构单一,基本以80后、90后为主,缺乏梯度培养。这支队伍整体理论研究水平不足,普遍存在边学边教的情况。(4)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理论教育模式还比较传统,无法满足学生党员提升党性的要求。

(四)群众监督作用不显

群众监督有利于保证党员质量,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纯洁性。在学生党员发展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监督作用,因为普通学生对学生党员的评价具有代表性、真实性和客观性。近年来,由于社会环境、个人观念和对党组织的认识不足等主客观原因,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员考察培养监督体制形同虚设,做好人的多,做“恶人”的几乎为零。在民主测评时事不关己应付了事,在群众座谈会上只发出“好声音”,发展、转正公示无人问津,因此,大多时候走形式、走程序已悄然成为监督体制的代名词。

三、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基于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素质偏低的现实,培养发展学生党员选好苗是关键,育好苗是保障,用好苗是根本。高职院校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党员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为主线,以培育学生党员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和使命意识为主要任务,以提高学生党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服务能力、执行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工作,构建“四位一体”的学生党员质量监控体系(参见图1),即建立并健全选拔体系、培养教育体系、监督评议体系和发展转正体系。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监控体系有利于党组织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式地考察、发展党员,有利于保持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并提高其整体质量。

(一)注重基层培养,规范选拔体系,严把选苗关

选好苗是提高学生党员质量的重要基石,是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纯洁性的基础,这点在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中显得尤为必要。党员的培养和发展是择优工程,应该把党的基本知识纳入新生始业教育,以主题讲座、微党课、主题党日活动、观看党史纪录等形式,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另一方面,要科学、有效地组织基层业余党校培训,以党章、党史为主要内容,系统、深入地做好党知识的解读工作。同时,健全选拔机制,严格选拔标准,完善选拔制度,规范选拔程序,建立组织指导、支部主导、班级主体的新苗子选拔体系。通过个人申请、民主投票的“二上”和支部审查、组织批复的“二下”,提高选拔的透明度、公信度和群众性。

(二)围绕培养核心内容,建立培养教育体系

1.以党性教育为根本,坚定党员理想信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实践能力强、理论水平弱”的问题,在学生党员的培养过程中要强化思想理论教育,突出理论素养考察。(1)要积极发挥思政教师专业底子厚、综合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的优势,建立以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为主要对象的思政导师制,实行建班制,制定科学的党员培养方案,构建系统教学计划,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完善培养机制。(2)完善培训体系,搭建新媒体学习测试考试平台,健全学习管理制度,实现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无缝链接,使理论学习常态化,理论测试每日化,自主学习习惯化,打造学习型党员。

2.以模范作用为抓手,强化党员意识教育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前后两个样,入党动机具有功利性、从众性加剧,群众认可度不高等等现象的存在,表明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不是很明确。笔者认为,应该将党员的模范作用具体化,量化成行为考核机制,制定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考核标准,采用主项+辅项的考核方式,通过阶梯递进的方式(参见图2),逐步引导并强化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具体可设基本素质、思想意识、政治意识、服务意识、社会意识和专业能力等六个指标,建立学生党员意识晴雨表,通过亮身份、亮内务、亮承诺,比服务、比业绩、比理论和民主测评、支部评议、支书点评的“三亮三比三评”活动,先行为再内涵,使学生党员养成良好的党员意识和行为习惯,达到外修形象内练素质的目标,不断增强学生党员的身份意识、宗旨意识、群众意识和责任意识。

3.以群众满意度为依据,加强党员形象建设 党员的形象建设是党组织形象建设的重要部分。基于高职学生的培养定位及岗位性质,培养高职学生党员要切实贯彻群众路线,建立以身份知晓度、先进性认同度、个人形象认可度和群众意见为内容的测评制度,以班级为基础,对学生、任课老师展开全员、全方位的测评,在转预备、转正这两大关口实行“群众满意度”为主导的考察机制。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党员培养的群众性和民主性,夯实学生党员的群众基础。

(三)新媒体与传统并举,完善监督评议体系,增强监督有效性

群众监督是我党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手段。高职学生的心智成熟度远不如普通高校学生,群众的督促和关心更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要公开培养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的基本信息,便于群众更好地进行监督。在利用好组织谈话、发展(转正)党内外民主测评、公示等传统的监督体制的基础上,还要充分发挥新媒体普及率、形式多样性、信息实时性等优势,迎合学生网络习性,以微博、微信、网络空间、论坛等为主体,开通党建微博、微党信、党的空间、党员成长论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络平台,结合飞信平台强大的传播功能,建立信息化监督平台。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党员发展的标准、程序、规范等的宣传,增强群众监督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同时也可作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地让学生掌握党员发展工作的详实情况,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督导观念,正确认识监督批评在学生党员培养中的真实意义,鼓励学生多批评、多说真话。

(四)群众意见与组织审查并举,深化转正功能,严把转正环节

转正是党员培养的最后一个关口,也是党员身份发生质变的重要环节。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提高认识,赋予转正工作以教育性,使之成为学生党员深化党性的主要抓手。(1)建立转正月培训机制,即在转正前一个月对符合转正条件的学生预备党员进行党性集中培训,坚定其正确立场,要求其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充分认识我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2)加大转正工作的透明性,切实贯彻群众路线,引入公开答辩环节,实行个人申请—支部审查—公开答辩—支部决议—组织审批的转正机制。(3)充分吸收群众意见,增强党员的群众性,通过新媒体监督平台实行预备期间“晒党性”活动,接受党内外的督察。

(五)建立健全“退出机制”,确保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

目前,高职学生入党后,不思进取,在思想、学习、作用等方面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甚至成为“害群之马”的现象时有发生,“积极分子积极干、预备党员松一半、正式党员成懒汉”的现象也较为普遍。

为了保障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增强学生党员的紧迫感和危机意识,在执行培养联系人、支部书记、总支书记三个层面的“学生党员不作为、作不为诫勉谈话”制度的同时,还应该建立健全“退出机制”,严格执行“检查—谈话—整改—考核”筛选程序,对屡教不改的学生党员给予延期转正或劝退处理,对违纪、群众意见反映强烈的学生党员取消入党或党员资格,以真正把好转预备、转正两大关口。

四、结束语

目前,高职学生数量已与普通高等院校学生数量基本持平,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片天。高职学生党员的质量不仅是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生命,更直接关系到我党各级基础党组织的战斗力。高职院校要遵循“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新的十六字方针,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推动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建立和完善学生党员的质量监控体系,加强管理,积极培养,做好教育,在发展一定数量学生党员的同时,切实提高学生党员的质量。

[1]李月梅.高职院校学生价值取向的现状调查研究[J].华章,2012,(28).

[2]董丽娟.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的研究[J].学园,2012,(21).

[3]陈琼秋.如何保障高校学生党员质量[J].文教资料,2010,(10).

OnConstructingStudentPartyMembersQualityMonitoring
System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

CHU Xi-xing

(Faculty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College, Huzhou 313000, China)

The youth are the future and hope of the country, and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etermines the quality of student Party members, which not only meets the need of strengthe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young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ut also is the cornerstone to keep the Party's progressiveness and purity, and to ensure the continued bright cause of the Party and the people. In the background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paper analyses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tudent party members and the main existing problems of student Party memb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uts forward the basic framework and measures of constructing the student Party members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tudent Party members;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2014-05-20

褚锡星(1979—),男,浙江金华人,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分院总支副书记,讲师,主要从事学生党建研究。

G718.5

:A

:1672-2388(2014)04-0023-04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党员院校
我是党员向我看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