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准快速路主辅路共板段交通标线设计

2014-08-11

山西建筑 2014年35期
关键词:辅路主辅标线

牛 振 龙

(太原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2)

准快速路主辅路共板段交通标线设计

牛 振 龙

(太原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2)

通过对准快速路特点进行简述,并对主辅路共板路段的交通特性进行了定性分析,给出了其交通标线设计原则,并针对出入口段和相交道路段两个难点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法,以供参考。

准快速路,交通标线,出入口段,相交道路段

0 引言

受条状地形、路网密度大等现状条件限制,太原城市道路快速化建设不太适合采用标准的快速路,2013年修建的中环线及2014年修建的建设路均采用了准快速路的设计理念,即交通加强型主干路。由于准快速路的特殊性,交通工程设计中,交通标线如果采用主干路的画法则不能准确表达准快速路的交通特性,导致汽车轨迹路径不明确,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不必要的拥堵。

1 准快速路结构特点

准快速路是介于城市快速路与城市主干路之间的道路形态。虽然本质上是主干路但其具备快速路的连续交通特性和主干路的生活服务性,以牺牲为部分车道的服务水平为代价规避了快速路对出入口间距的限制,在建设条件受限的前提下,使得道路快速化目标得以实现。

准快速路的路段单元结构为:“菱形节点立交(主路立交,地面辅路平交)+整体式路段(双十车道)+相交道路分离式立交(被交道路下穿或上跨)”。交通流特点是:1)通过主要相交道路节点立交,次要相交道路右进右出的交通组织方式,使得准快速路直行快速交通不受信号灯控制连续通行。2)通往主要相交道路的转向慢行交通则利用节点立交辅路平交口灯控实现。3)利用立交间整体式路段,即准快速路主辅路共板段,进行快慢速交通的转换。

地面快速路与准快速路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两点:1)地面快速路的主辅路之间采用物体分隔;而准快速路为主辅路共板,主路快速车道与辅路慢速车道之间采用交通标线分隔。2)地面快速路主路与辅路的沟通通过指定的出入口实现,出入口间距满足要求;而准快速路主路车道与辅路车道沟通可在整体式路段的任何位置,但遵循先出后进的原则。

2 准快速路主辅路共板段交通定性分析

准快速路主辅路共板路段车道为双向十车道,由内而外的第一、二、三车道为快速车道,交通流主要为快速交通;第四、第五车道为慢速车道,交通流主要为慢速交通。一般来说,驾驶员更愿意在快速车道行驶(从快心理)。因此定性分析,在稳定流状态(服务水平二级和三级)地面辅路的慢速系统进入快速系统的车流主要选择在整体式路段的前1/3段;快速系统车辆进入慢速系统主要选择在整体式路段的后1/3段;整体式路段中间1/3处主要为交织变道区域。交织区域应保证尽量大的长度(大于300 m)。

当交通量大或交织区域长度不足时,由于主辅路车辆路权没有主次之分,会导致在主辅路共板路段的前1/3和后1/3出现拥堵。因此准快速路设计应采用先出后进的原则,即辅路进入主路的车辆让主路出辅路的车辆,以保证主路快速车流不间断,使得快速主路的服务水平最大化。

3 交通标线设计原则及重要措施

准快速路交通工程设计的特殊之处主要体现在主辅路共板段的交通标线的设置上。设置原则为:使用易识别、诱导性强的交通标线表示(提示)方式,使汽车驾驶员看懂并遵守主辅路共板路段交通特性,减少路段拥堵的产生。

实现准快速路整体式路段的交通特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标线。快速主路车道和慢速辅路车道由于设计车速不同,标线设置上应采用不同的设计标准。在整体式路段首尾两端和相交道路处,应设置导流线和让行标志,规范主路车道的车流进入辅路车道的位置和优先权。同时,为保证夜间行车安全,标线应采用反光标线。

2)文字标识。使用恰当明确的路面文字标识,提示车道的设计车速及配合导流线提示车道分叉处车流方向。

3)栏杆。虽然准快速路采用标线区分主辅路,但在易发生拥堵的局部路段应采用栏杆分隔主辅路,以强制规范车行轨迹。

4)震荡线、突起反光标识。快速主路车道和慢速辅路车道之间的标线应采用震荡线和设置突起反光标识的方法区分主辅路系统,为车辆进出主辅路做出警示。

4 整体式断面标线画法

4.1 出入口段

通常准快速路整体式路段两端分别与高架桥引道或下穿地道引道相连,此范围为桥下辅路慢速车流与桥面主路快速车流汇合和分流的地方,易发生拥堵,因此,其标线设计是准快速标线设计的重点和难点。综合考虑已建成实施的准快速交通标线的优缺点,我们创新地提出此段设计要点如下:

1)震荡线区分主路快速车道和辅路慢速车道。

准快速路整体式路段为主路快速车道和辅路慢速车道共板的路段,它们之间通过标线区分。标线采用出入口标线,白色虚线尺寸为300 cm×45 cm,间距300 cm,材质为震荡线(见图1中的1-1)。为增强夜间安全,震荡线上应增设反光突起路标(见图1中的1-2)。标线参考画法详见图1中“1-1”“1-2”。

2)主辅路车道标线尺寸不同。

主路快速车道运行限制车速80 km/h,可跨越同向车行道分界线采用白色虚线,标线尺寸为600 cm×15 cm,间距900 cm;辅路慢速车道运行限制车速60 km/h,可跨越同向车行道分界线采用白色虚线,标线尺寸为200 cm×15 cm,间距400 cm(见图1中的2-1)。快速主路车道路缘带宽0.5 m;慢速辅路车道路缘带宽0.25 m(见图1中的2-2)。标线参考画法详见图1中“2-1”“2-2”。

3)设置出口导流线。

整体式路段中主路车流与辅路车流在整个路段均可以进行交织,但交通高峰期交织大时,应采取主路先出辅路后进的路权分配方式。因此整体式路段首尾两端距离桥梁(地道)引道不小于55 m处均应设置出口导流线(见图1中的3-1),引导主路车流先行,辅路车流让主路车流。渐变段长度取20 m(见图1中的3-2),尾端出口减速段长度不小于55 m(见图1中的3-3)(由于第三、第四车道为干扰车道,运行速度降低约20%。因此减速段长度按照60 km/h的快速路单车道长度折减20%计算确定)。出口导流线采用白色虚实线(见图1中的3-1)。出口标线前设置减速让行标识(见图1中的3-4)。标线参考画法详见图1中“3-1”~“3-4”。

4)桥梁(地道)引道前导流线设置反光突起路标。

立交桥下辅路与桥上主路有一定的高差,为保证桥上桥下车流的视距安全性,桥梁(地道)引道前40 m的整体式路段须设置导流线(见图1中的4-1)和反光突起路标做轮廓(见图1中的4-2),交通量大的路段还应在导流线上加设栏杆。标线参考画法详见图1中“4-1”“4-2”。

5)路面文字标识。

路面标识主要用在三个方面:a.为对车辆行驶速度的限制(见图1中的5-1),即,第一、二、三车道为快速车道限制最高速度80 km/h和最低速度60 km/h;第四车道为变速车道限制最高速度60 km/h和最低速度40 km/h;第五车道为慢速车道,限制最高速度60 km/h。b.为对车道行驶车辆限制(见图1中的5-2),即,主路外侧和辅路外侧主要行驶大车,主路内侧和辅路内侧主要行驶小车。c.标识局部车道功能(见图1中的5-3),即,在出口导流线下游,标识“出口”字样。标线参考画法详见图1中“5-1”~“5-3”。

4.2 相交道路段

通常主干路和交通功能强大的次干路与准快速路相交时采用菱形立交,而一般次干路和支路与准快速路相交时采用右进右出的平交方式。

1)相交道路为次干路。区分主路快速车道和辅路慢速车道的震荡线,在相交道路交叉口路段改为白色实线(见图2中的1-1),禁止主辅路车流在此路段随意交织变道,并在实线上设置突起反光路标(见图2中的1-2)。白色实线长度为超出交叉口范围两端20 m(见图2中的1-3)。标线参考画法详见图2中“1-1”~“1-3”。

次干路对路网交通的吸引较大,导致交通高峰时期整体式路段的主辅路交织的车流量较大,为规范道路的路权分配,在相交道路上游55 m范围设置出口导流线。设置方法同出入口段出口导流线。标线参考画法详见图2中“2-1”~“2-5”。

2)相交道路为支路。当相交道路为支路时,交通标线除不设置出口导流线外,其余同次干路。

3)离匝道桥近的相交道路。当相交道路为分离式立交的微循环道路或者相交道路距离桥梁(地道)引道起点较近两种情况时,交通标线设置方法除同次干路外,还应在白色实线上增设栏杆,以强制转向车流先进入辅路进行转向。

5 结语

交通标线设置关乎汽车行驶的安全和便捷,也是道路设计理念的集中体现,尤其是对新型道路形式指导意义更为巨大。本文仅对准快速路非立交桥区的整体式断面标线设置提出新的措施,做出有益的尝试,具体效果有待下一步的实践中逐步完善。

[1] GB 5768-199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S].

[2] 吴 楠,孙 琦.地面快速路交通标志标线设置浅析[J].山西建筑,2010,36(9):289-290.

[3] 孙佃海.关于交通标志标线设置的几点建议[J].交通世界,2011(16):229-230.

Main and relief roads shared path segment of quasi expressway traffic line markings design

NIU Zhen-long

(DesignandResearchInstituteofTaiyuanMunicipalEngineering,Taiyuan030002,China)

Throug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pressway is briefly, and the traffic characteristics of main and relief roads shared path segment has carried on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given the traffic line markings design principles, and aims at entrances and intersecting roads two identified a new way to solve the difficult point, for reference.

quasi-urban expressway, traffic line, the segment of exit and entrance, the segment of intersecting roads

1009-6825(2014)35-0163-03

2014-10-08

牛振龙(1980- ),男,硕士,工程师

U412.3

A

猜你喜欢

辅路主辅标线
快速路出口匝道与衔接辅路区域协同管控方法
热熔标线施工必备『神器』
玉钢烧结机给料主辅门适用性改造
设置辅路的城市主干路交叉口设计方法
主辅路共板城市干道设计分析
基于改进Canny算法的道路标线自动识别及定位
上海市中环路标线调整研究
“三横两纵”古代城市路面标线的活化石
玻璃纤维桩主辅桩在老年患者前牙漏斗状残根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主干路辅路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