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2014-08-11王栋曹雷赵杰
王 栋 曹 雷 赵 杰
(晋中市建筑勘察设计院,山西 晋中 030600)
谈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王 栋 曹 雷 赵 杰
(晋中市建筑勘察设计院,山西 晋中 030600)
结合山西榆次后沟古村落的建设规划案例,探讨了古村落在发展过程中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并从历史建筑、空间节点、基础设施三个角度出发,提出了具体的古村落整治改造措施,对今后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有重要意义。
古村落,保护,发展
英国著名诗人库伯曾有这样的名言: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
乡村的自然、淳朴、美丽,使其具备了区别于城市形态和文化的独立价值,特别是一些有一定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古村落,更是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因库。但是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有相当多的人把保护和发展都简单化,甚至符号化了,保护被贴上“冻结”的封条,发展被贴上“经济”的标签,从而人为造就了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伪命题,成为规划设计师疲于应对的难题。我们应该深想:保护的目的和保护的内容是什么。同样,发展的目的和发展的内容又是什么。
村落的自然环境、村民的生产方式、社会组织、风俗习惯、生活样相、村落格局、民居建筑和语言器具等作为村落的传统资源,是古村落实现独立文化价值的基本保证,也是我们保护的内容,而这些传统资源的保护,其目的是为了服务于今天的人民,造福于将来的后代。既然人的生命是不断延续的,村落当然亦是如此。变化是天道,所谓保护也不是一层不变的“冻结”,而是发展的一种途径,是对变化的积极管理,任何东西都不能阻挡事物发展的脚步,以要把后沟古村打造成一个以农耕文化为主的旅游景点为例,山水环境应该整治、修复,传统格局可以外延、拓展,乡土民居需要改造、完善,乡风民俗理应维系、更新等等,从而达到保护与发展的统一。位于山西晋中榆次的后沟古村,作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古村落农耕文化遗产保护采样地,这里有清新的乡土气息,完整的传统村落,别具特色的农家小院,精巧的古建遗存,风雨剥蚀的石板小路,饱经沧桑的参天古木……这些构成了一幅和谐宁静的世外桃源图景。该村落在进行保护和发展的过程中同样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问题。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强调保护后沟古村落的历史风貌,不允许居民私自翻修住宅,更不允许在古村内建设新建筑,等等,这些都是保护古村落的有力措施。但是政府的“不允许”之后怎么办却长期没有答案,这种消极保护的结果是使后沟古村落一天一天的破败下去,有些四合院展现给人们的是一个个老旧的,甚至是破败、破烂的院落(如图1所示)。就整个村落而言,配套设施的严重缺失,已无法满足村民的现代生活需要。作者通过实地踏勘体验和既有研究阅读,从历史建筑、空间节点、基础设施三个方面为对象进行展开,通过剖析后沟古村落在整治改造中的具体措施,从而阐述了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1 历史建筑
如何使古村落得到可持续发展,是促使古村落保护工作良性循环的重要保障,也是当前古村落保护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反观后沟村历史建筑保护的现状,目前仅停留在最原始的“不动不拆”上,完全没有建筑生气、特色和历史故事的利用展示。政府虽然对部分建筑进行了结构加固,但由于加固方式未考虑周全,采用外露钢架等严重影响建筑风貌的措施进行支护,效果远不尽人意(如图2所示)。再加上村落内的基础设施没有更新,村民们的居住、生活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导致部分院落已无人居住,内部破败,阴森、毫无生气的院落比比皆是。
本次规划通过对建筑年代,结构,质量,风貌,面积,院落大小,历史渊源,地理位置及其周边建筑的功能进行剖析,首先对建筑进行功能定位,再结合保护原则进行建筑细部的整治改造,以期达到资源、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期达到古村落文化及建筑生命的延续。下文以古村落中古作坊区的整治改造为例进行阐述。古作坊是指古代从事手工制造加工的工场,也称“作场”“坊”“房”“作”等,有官府作坊及民间作坊之分,全国各地有许多古作坊,但由于保护不足,遭到破坏,许多古老的民间工艺随着古作坊的减少、消亡,使得我们自己的民间传统文化和工艺保存下来的越来越少,甚至消亡。后沟古村内的古作坊都属于民间作坊,大多保护的较为完整。其中包括豆腐坊、酒坊、香油坊、醋坊、米面坊、磨坊六个坊区,它们运用中国传统的生产工具——石碾、石磨等,生产着传统的产品。这些古作坊作为我们的传统文化遗产,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作坊文化(如图3所示)。
后沟古村的作坊位于村落的中心位置,建筑年代可追溯到清朝,质量较好,风貌优良,院落面积较大,建筑为砖石结构的窑洞,是后沟古村内固有的作坊点。随着时代的变迁,近几年除了酒坊还在运作外,其他的作坊区已经基本废弃,但传统工艺和工具仍然留存。针对现状,规划中将其功能定位为展示、参观、体验、购物为一体的综合区,并从功能出发,对建筑细部重新进行整治。将现有建筑功能进行具体划分,建筑内部根据功能需求布置相应的家具陈设,修复破损的门窗,并作防护处理,更换已经完全朽损的招牌,对建筑墙壁上的神龛恢复使用,将建筑外裸露的电线改为地埋,并设置地埋式消防系统。通过对古作坊区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价值的充分挖掘,结合当下社会发展状况和需求,整治改造中对古作坊区做了精确定位:即在不破坏历史建筑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审慎、科学的开发利用,赋予了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命,从而推动了对古作坊区的保护。
2 空间节点
村落内的外部开放空间是村民们闲时休息、交流娱乐,节庆时举行活动的重要场所,观之后沟村,其特点是小而丰富,点状、线状空间交互点缀,不同大小的开放空间满足了不同群体的交流需要。由于村落密度带来的空间局限性和复杂性,规划采用“介置”的方法逐个应对,即致力于解决外向型空间与其环境协调的问题,对场地内外的诸多矛盾提供组织和协调,在众多的现存要素之间求得平衡,进而导演出新的空间结构[1]。
后沟古村乃是山地村落,建筑布局灵活而紧凑,用地狭促,较为开阔平坦的开放空间尤显珍贵,规划采取见缝插针的形式,努力处理好建筑转角、凹凸处和街巷收放处的微型广场和小块绿地,在“精、巧、美”上下功夫,精心对待,妥善利用。其中有一处在古戏台前,广场呈东西略长的矩形,地面为红砂岩和青砖铺就,设有公告牌,四棵参天古树立于其中,是极其难得的一片空地。曾几何时,此地是村民们节假日组织集体活动、休闲交流、逢年过节举行庙会的场所。但是现状却不容乐观,古戏台和玉皇殿的主体结构虽然大致完好,但年久失修,木柱裂纹较深,表面的防护漆已全部脱落,门窗部分朽损严重,窗户木格栅上糊着破旧的报纸,内部也破败不堪,青砖台基风化严重。据村民介绍,古戏台已经三年多没有唱戏了,玉皇殿也很久没来人了,过去过节热闹的场面已经不复存在。面对如此现状,曾有人建议保存现状,不要人为干预,认为经过修复后,就会失去它原有的韵味。在此,我们必须明确为什么要保护这些建筑,那是因为它们承载着历史的变迁,是我们人类在特定历史时期生存和发展的见证,我们保护的不仅仅是眼前的物质文化,同时也有它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就像古戏台,如果不进行修复,不挖掘它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就会失去它应有的价值,从而不断地破败下去,直至消亡。
针对以上对现状的分析,规划中进行了如下整治改造:首先对古树予以保护,其次修复有裂缝的木构件、风化严重的墙体、破损的门窗、脱落的大殿神像、梁柱之间的雀替以及额枋上的彩画,并作防护;加固古戏台的前棚等。在建筑功能上,玉皇殿通过建筑内部清理,恢复其宗教朝拜的功能,古戏台修复后定期进行戏剧演出,并在空地上布置仿清式可移动桌椅。这样一个户外的广场,在戏剧演出时为露天广场,平常没有演出时,供村民和游客在此聚会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物质文化遗产的灵魂和源泉,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现又需要有物质的东西为依托。在古戏台前广场的整治改造案例中,通过上述措施,既保持了原有空间格局的完整性,历史文脉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又赋予了该空间节点新的内涵,使之具备了历史文脉不被破坏的功能,建筑生命也得到了延续。
3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旅游开发的先导环节,在设备配置、规模、档次上应与游客规模和消费能力相适应,且适度超前。基于后沟古村地形的复杂性,以及考虑到历史街区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较系统的完善其基础设施势必要有较大的投入,因此加大了此类工程的决策难度。投入的不足造成村落的基础设施难以满足现代生活需要,村民只好选择搬迁,导致这些历史建筑的废弃。因此,在规划前期即针对后沟村需要提升的现实情况和村落营造的诸多特点进行了详尽的信息搜集,在具体的专项规划中采取适用性技术,在确保遗产保护的同时有效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以此来实现对古村落的积极保护。
3.1 道路交通
古村落内现状交通基本保持通畅(人行可通达),由于竖向相对高差67 m,坡度又较为陡峭,核心区半山以上车辆通道缺失,为碎石、沙石及土路,半山以下步行道基本为块石铺筑,在核心区南面有部分硬化水泥路,与传统古村落风貌、街景不符。
规划对古村落核心区范围内现有碎石、块石路面进行维护整修,使其保持良好的状况,将村民、游客经常通行的土路改造成以当地红砂岩为主材的块石、碎石路面,便于出行游览,同时在道路边界线与建筑之间局部结合绿化,小品等,形成自然进退,富有变化情趣的巷弄空间。
3.2 电力通讯
现状村落10 kV的供电电源电力线以及电信光缆从东赵乡市政管网接入,电线架空铺设,通往各家各户,由于空间不大,所以非常有碍观瞻,影响拍照摄影。
规划原10 kV的电力线不变,将380 V/220 V电力线和电信电缆沿道路埋设,采用环状与树枝状结合的方式。考虑到村落的用电负荷以及村落建设的需求等因素,规划设置五处10 kV/0.38 kV配电站和一处电信交换机。这些站、机的位置尽量选在隐蔽处,利用灌木绿化加以围挡,使之尽可能形成景观小品。
3.3 给水排水
后沟村现状是从龙门河床底下打深井取水作为主要水源,以常年不息的龙门神泉作为次要水源。村落内部雨水和污水同流,通过古排水系统一起直接排入龙门河。后沟村的古排水系统纵横3 000余米,整个排水系统遍及全村各个角落,上至山峰极顶,下至河床出口,参差错落,主干相连,是一项科学、实用、坚固的系统工程,是先民们留给村民的一大遗产。它解决了防洪排水,又符合民间“明走暗泄”的民俗讲究。新规划仍然维持从龙门河床底下打深井取水作为主要水源,管线布置充分利用现状给水管网,采用环状与树枝状结合的方式,沿主要道路铺设,形成完整的供水管网系统。村落内散布的古井和龙门神泉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以参观展示为主。考虑到环保要求,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排放仍利用原古排水系统直接流入龙门河内,污水排放需通过规划污水管经统一收集处理达标后排放入水体。
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一个社会进步发展的标志,村民作为古村落的主人,他们同样有权享受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文中通过对道路交通、电力通讯、给水排水三个方面的分析,表明了在古村落改造中,基础设施更新完善的重要性。实施上目前的新技术、新产品,可以使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悄无声息的融入古村落,使其在保护的同时,改造切实可行。
4 结语
一个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所需开展的工作不仅仅是本文所提到的几个方面,但对于量大面广的古村落而言,这几方面基本是众多古村落在保护和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根据上文对后沟古村的历史建筑、空间节点、基础设施整治改造的分析与探索,对后沟古村的传统资源进行挖掘、修整、完善使之可持续的发展是文化遗产传承延续的有效途径,是对古村落保护的较好手段。因此,我们对古村落的保护,即是对遗产的保护,保护不是“冻结”,同时发展,也绝不止“经济”,所有的保护必须建立在对具体的村落进行非常透彻研究的基础上,才是科学的、负责的。
[1] 朱育帆.文化传承与“三置论”——尊重传统面向未来的风景园林设计方法论[J].中国园林,2007(11):33-40.
[2] 王德刚.古村落保护与开发[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
[3] 苏州市规划局.苏州古村落保护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
Discussion on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ncient villages
WANG Dong CAO Lei ZHAO Jie
(JinzhongInstituteofArchitecturalDesign,Jinzhong030600,China)
Combining with the construction and planning case of Shanxi Yuci Hougou ancient villages,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ncient villages in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from the historical buildings, space node, infrastructure three point of view, put forward specific villages rectification measures, had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uture ancient villages.
ancient village, protection, development
1009-6825(2014)35-0023-03
2014-10-09
王 栋(1963- ),男,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曹 雷(1965- ),女,工程师; 赵 杰(1990- ),男
TU746.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