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原市城郊时代广场地块规划设计分析

2014-08-11

山西建筑 2014年33期
关键词:太原市布局广场

樊 燕 青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3)

太原市城郊时代广场地块规划设计分析

樊 燕 青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3)

以太原市城郊时代广场地块规划设计为例,对规划方案构思进行了介绍分析,探讨了传统商业街巷的布局格式,以及场地坡度大时,处理场地与建筑、道路关系的方法,为类似场地规划设计提供了参考。

规划,传统商业街巷布局,台地式建筑,生态观

1 项目概况

太原市城郊时代广场地块建设项目位于太原市晋源区,南向紧邻旧晋祠路,地块东北和西南都紧挨规划路,地势平坦,交通十分便利。该项目由25栋具有传统特色的商业建筑组合而成。项目依中心景观广场而建,功能布局上强调可持续性,商务聚合效应,优势互补,形成一个以茶文化体验为载体,集茶叶茶具购物、批发、办公、休闲、餐饮、居住于一体的特色商业综合体。地块一总用地面积为108 194.65 m2,总建筑面积239 495.95 m2(地上建筑面积205 395.95 m2,地下建筑面积34 100 m2),商铺456间,住宅公寓规划总户数为326套。地块二总用地面积为7 928.84 m2,总建筑面积20 069.4 m2(地上建筑面积15 857 m2,地下建筑面积4 212.4 m2)。

2 基地现状

地块沿街面情况:地块位于太原市晋源区,南向紧邻旧晋祠路,地块东北和西南都紧挨规划路。

地形状况:整个场地南低北高,最高点标高826.000,最低点标高为813.000。

地块景观现状:城市用地,地块西南侧紧邻山西农业大学太原园艺学校。

交通现状:本项目位于太原市晋源区,根据太原市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前景。南临城市主干道旧晋祠路30 m宽,35 m绿化带。

规划限高:本地块建筑限高要求为20 m。

3 规划设计

3.1 设计理念

通过对太原市城市印象的深刻感知和中国茶文化的全面分析,得出设计构思:晋商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应成为本次设计的精神要素和设计理念。此次设计中运用多元的设计手法,将科学理性与传统文化的感性有机融合,倾力打造形态生动,造型独特,洋溢着优雅气质的城市公共性汇聚空间,形成一个集购物、批发、办公、休闲、餐饮、居住于一体的特色商业综合体。

3.2 总体布局

本场地为规则的梯形,南向紧邻旧晋祠路,地块东北和西南都紧挨规划路。

项目借鉴了晋商大院和传统商业街巷布局,以中国对称的礼序格局,规划了一园两街六巷,形成私密幽静的独立院落。巷道融入当代水墨笔法做坊巷布局,行走其间,深巷幽幽,步移景异,意境悠然。“一园”为品香园,“两街”名为清风街、穿林街,支起园区整个骨架;“六巷”为印月巷、幽竹巷、流云巷、听雨巷、知鱼巷、南山巷。

地块内以中心下沉广场为中心,整个场地建筑布局形式借鉴中国传统城市规划布局、晋商大院及传统商业街巷尺度,建筑与中心下沉广场组合呈九宫格布局,其余基本为行列式布局商业街形式,深入分析用地周边的城市空间条件,合理布局各功能单位元的位置关系。沿旧晋祠路一侧,主要考虑建筑外部公共性形象特征的展开,通过标志性的构筑物突显茶文化体验园入口。本案的主要特点是在用地中心设置下沉广场,并形成茶文化体验园的广场区,形成气象疏朗,形象鲜明的广场空间景观。

如图1所示构思:借鉴中国传统城市规划布局及晋商大院建筑符号,形成整个场地的建筑布局形式。

3.3 景观层级

项目园林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皇家造园方式,依照“一池三山”设计手法,在中心下沉广场处规划有山院、水园两处主题园林。

设计上强调“一山一水一清风,一月一竹一流云”的轻松、宁静景观氛围。空间梳理上延续了对传统庭院、里弄、巷道景观的深入挖掘:“一山一水”分别代表了“山院”和“水庭”;“印月巷”“幽竹巷”“流云巷”“听雨巷”和“百花深处”等主题景观空间的设置,体现了“候月,听雨,望云,倚竹,赏花”的优雅风韵。

此外,还打造了山院、水园等主题景观,并以“一池三山”的传统造园手法,浓缩提炼中国园林的美学规范。精炼的设计,秀美的外观,充分体现了北方皇家园林的大气和苏州的园林小品精致,在寸土寸金的商业区内,这份充满设计感的格局与精工让每个景观都得以展示它生动、自然的美感,没有丝毫浪费。

设计中以建筑为图,空间为底,建筑与外部环境关系则形成一种明确有机的图底关系。中心绿地、庭院绿地、屋顶绿化等点状景观通过带状中心景观轴连接为一个完整的景观体系,全方位提高用地内各个部位的景观价值。

首先,整个场地有两条横向的景观交通轴,以主要出入口作为与外部联系的主要展示节点,其形象与形式反映出项目的品位特征,作为硬性景观赋予环境情节。

其次,在整个场地的中心设置一块下沉的公共绿地及文化广场,作为场地的中心景观,提升场地的文化品位。

最后,由建筑围和而成的类似四合院的半公共层次场所,其使用者有相对的针对性,同时作为户外的过渡空间,使建筑四、五层的公寓住宅有一个良好的私密空间,相对封闭的围合与安宁的生活氛围更是加强住户的领域感。

3.4 交通及停车设计

建设项目位于太原市晋源区,南向紧邻旧晋祠路,地块东北和西南都紧挨规划路,本地块由一条规划道路将地块分为东西两个部分。在商业建筑周围布置12 m宽的混行道路,并在沿路设计绿化停车位,同时在场地内设置两个地下停车场,共有4个地下车库出入口。地下停车744辆,地上停车496辆。

在场地的中心区域设置下沉的公共绿地及文化广场。此布置可实现商业各功能流线的分流,有利于日常的经营管理。本地块设计了丰富的步行道路,以下沉式中心绿化组团为节点将步行道连为一片,可以休闲、赏景,下沉式中心绿化组团连接各街巷,贯通整个商业区内,步行空间结合屋顶花园设计,使之收放有序。

4 竖向设计

整个场地南低北高,最高点标高826.000,最低点标高为813.000,南北长430 m,平均坡度达到3%,场地在竖向标高上相差较大,要处理好场地与建筑、道路的关系更为复杂。因此从设计开始我们就运用三维立体的思维方式,反复推敲场地的竖向设计。

特点一:在尽量减少土方施工量,节约成本的原则指导下,采用阶梯台地式的接地形态,使建筑错落有致,与环境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

特点二:生态观是“天人合一”自然观的必然体现。此次设计采用下沉式广场形成中心绿地节点,利用曲折幽静的步行道路,将各台地组团有机连成一体,营造出一个充满自然韵味的生态空间。

5 结语

如何处理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商业空间,如何利用台地式建筑处理好场地竖向设计,这是该场地设计的着重点。在此基础上,建筑单体设计也应体现这种“传统”“生态”的特点,将商业、办公、出行、购物、文化、娱乐、社交、休闲、游憩等功能高度集约,随意畅享,随时触摸时代与潮流,使之成为极具传统韵味的建筑聚落,成为晋源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 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第3版.俞孔坚,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 卢济威,王海松.山地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TheplotslandplanningandanalysisonTaiyuanSuburbanTimesSquare

FANYan-qing

(ShanxiArchitecturalandDesignResearchInstitute,Taiyuan030013,China)

Taking the plots land planning and analysis on Taiyuan Suburban Times Squar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d and analyzed the planning scheme design, discussed the layout format of traditional commercial street, and big field slope, process site and building, road relationship method, provided reference for similar sites planning and design.

planning, traditional commercial street layout, platform architecture, ecological concept

1009-6825(2014)33-0007-02

2014-09-11

樊燕青(1978- ),女,工程师

TU984

:A

猜你喜欢

太原市布局广场
太原市为农村寄递物流补“短板”
布鲁塞尔大广场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太原市六家药茶企业获省级授权
在广场上玩
太原市第四实验小学
BP的可再生能源布局
VR布局
广场上的大钟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