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增强社会凝聚力的利益认同研究
2014-08-11肖祥
肖祥
摘要:利益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利益矛盾是影响社会凝聚力的最大因素。实现利益认同需要物质基础和心理基础的双维度支撑。化解利益矛盾,实现利益认同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利益认同作为社会凝聚力的根基,为进一步增强社会凝聚力提供了心理基础、道德支撑、价值共识和动力源泉。新时期,实现利益认同以增强社会凝聚力不仅要进一步优化利益格局,缩小利益差距,实现最大限度的公平正义,还要让广大民众共享改革成果,分享更多的改革红利,满足更多的利益需求。
关键词:利益;利益认同;社会凝聚力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4)06-0106-06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物质财富极大增加,综合国力极大增强,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改革也集聚着种种矛盾和问题,我国正面临着经济风险、社会风险、信任风险、政治风险等巨大压力,“改革与危机同在”“改革与危机赛跑”并不是危言耸听。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最突出问题就是利益分化带来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不仅认识到当前社会存在的利益分化问题的严重性,更以前所未有的增强推进改革的信心和勇气做出了“共享公平正义”的重要部署。新时期,实现利益认同、化解利益矛盾冲突、调适社会心态、增强社会凝聚力,成为维系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的关键。
一、利益认同的内涵及其实现基础
利益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范畴。恩格斯指出:“每一既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①利益主要是指物质利益或称经济利益,即社会的主体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占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物质产品,其中主要是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利益具有客观性、现实性特征。“利益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而且首先是作为彼此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②因此,今天我们在讨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共识是公平正义”“改革成果人民共享”等话题时,决不能忽略利益的客观现实性,利益常常表现为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惠。
利益是社会凝聚力的物质前提,利益认同是社会凝聚力的根基。所谓利益认同,从动态维度而言,指的是人们对利益(主要是物质利益)实现、利益分配、利益调节、利益增进、利益享受等方面了解和认知的过程;从静态维度而言,指的是人们对现有利益存在、利益格局、利益政策、利益分配制度、利益实现程度等方面达成的认可、接受甚至满意的心理态度。
利益认同的实现需要物质基础和心理基础的双维度支撑。所谓利益认同的物质基础,就是人们物质利益需求的满足能够得到有效保障以及物质利益分配的基本公平。一方面,人们物质利益需求的满足逐渐提升并能够得到有效保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功,社会获得巨大进步,人民获得前所未有的利益实惠。另一方面,利益分配要努力追求基本公平。公平不是平均,而是一种差距合理的状态。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为基本公平提供了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因此必须通过国家政策、政治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制手段等进行调控以消除利益分化悬殊,保障利益分配基本公平。所谓利益认同的心理基础,就是人们对当前利益满足和利益分化状况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社会心态。社会心态是社会心理的一种表现形式,但与社会心理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社会心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相互交往中自发形成的不定型的较低层次的社会意识,它表现在人们的感情、情绪、风俗、习惯、传统和社会风气中。而社会心态则是反映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倾向,是对社会变化动态的具有强烈情感情绪色彩的心理活动状态。有学者将社会心态界定为“与特定的社会运行状况或重大的社会变迁过程相联系的、在一定时期内广泛存在于各类社会群体内的情绪、情感、社会认知以及价值取向的总和”③。这种界定重视社会心态的动态特征,具有合理性。
良好的社会心态并非必然建立在高水平的物质享受基础上,也并非必然建立在平均物质满足基础上。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物质享受相对贫乏,但利益分化差距不大,社会心态和谐,所以利益认同度高;当计划经济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时,民众积极拥护改革,并对“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利益差距持认同态度,社会生产活力得到极大激发;改革开放30多年,物质财富极大增长,人们的物质利益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但腐败和不当得利等现象增多,利益矛盾加剧,利益认同危机愈显严峻。因此,利益认同实际上主要表现为对利益满足和利益分化认可的良性的社会心态。当前,我国社会利益认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政治生活层面而言,民众的政治民主参与度、反腐败和对公权力的约束等问题的满意度有待提高。一方面,政治民主权利影响着广大民众的“主人公”意识,影响民众的社会“我群感”。另一方面,权力寻租、财富和资源分配向权力倾斜、体制机制性腐败,并由此造成既得利益集团,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个人化、个人利益被法定化等,这些问题对利益认同最具杀伤力,严重影响社会凝聚力。
第二,从经济生活层面而言,利益分配的满意度和利益交往的信任度在降低。一方面,民众对利益分化悬殊、利益结构固化现象不满意,如“仇富”“仇官”“仇腐”等现象较为严重,对“一夜暴富”“投机暴富”“非法暴富”等现象充满嫉妒和羡慕;另一方面,利益交往的信任度下降,“钻制度空子”、坑蒙拐骗、假货泛滥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利益交往。
第三,从社会心态层面而言,利益认同的心理失衡呈现为种种社会心态问题。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指出,当前影响社会凝聚力的社会心态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民众需求层次进一步扩展,需求标准大幅提高;二是社会不信任扩大、固化,群际冲突增加;三是阶层意识影响社会心态和社会行为;四是社会群体更加分化,群体行动、群体冲突增加;五是社会转型中社会矛盾不断凸显,社会情绪总体基调是积极的,但负面情绪的引爆点低;六是民众权利意识增强,社会共享价值缺乏,难以形成社会共识。这些问题既有观念意识方面的,又有关系调适方面的,但归根结底,无外乎都是利益分化所引起的。
物质利益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本动因,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④但是,改革中出现的利益分化悬殊、利益结构固化、利益心理失衡等矛盾问题不容忽视,因为这些问题有可能成为社会凝聚力的直接破坏力量。改革是利益调整和利益驱动的重构。改革开放的动力源自利益,而问题也源自利益。如何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危机,需要实现基本的利益认同,营造良好的社会心态,形成强大的社会凝聚力。
二、利益认同是社会凝聚力的根基
社会凝聚力是社会共同体及其成员在观念、行动方面显示出来的一致性和协同性,是维系社会生存、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力。社会凝聚力的形成因素是复杂多样的,既有群体血缘纽带作用、民族发展的心理传统,也有文化价值一致性和阶级地位的相似性,还有共同的利益目标和现实利益的共同性等。在这些因素中,基于现实利益共同性的社会心态是影响社会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应该“切实关注社会心态,警惕那些影响社会凝聚力的因素,通过改革凝聚社会力量,促进社会团结,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⑤。利益认同何以可能增强社会凝聚力?原因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心理基础:利益认同营造社会凝聚力的良好社会心态
影响社会心态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但是最为基本或具有根源性的因素是利益认同。社会心态的形成、变化首先是基于物质生活条件的前提并受物质利益变化的持续影响的。置而言之,良好社会心态是利益认同的果实。鉴于此,社会心态是社会利益的晴雨表和社会改革的风向标。从利益因素分析,社会凝聚力可以分为认同性凝聚力和互补性凝聚力,利益认同则从这两个方面优化了社会心态,从而有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
一方面,利益认同激发集体利益心理,促进社会群己和谐。中国传统的整体主义在群己问题上向来重视整体而忽略个体,强调个体对于群体的义务和责任,个体利益淹没于群体利益之中,个体消融于群体之中。与此不同,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不仅将集体利益看成是个体利益的来源与保证,在共同的集体利益的基础上,产生了个人对整个集体及其巨大力量的崇拜、认同和依赖,而且社会主义为有效实现集体利益成为个体利益的来源提供了政策和制度保障。社会主义提供的不是“虚假集体”条件而是“真实集体”条件,这种条件就是个体的充分发展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实现,而集体的生存和发展也是通过每一个个体而存在和发展的。“在真实的集体的条件下,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集体主义原则是促进社会公正的精神动因,是实现人的价值的道义保证,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也是人民当家做主、享有广泛民主的可靠的政治保障。只有基于集体利益认同而产生良好的集体利益心理,协调好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才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和而不同”的社会秩序,激发整个社会的活力。
另一方面,利益认同激发互补利益心理,优化交往实践。互补性凝聚力是社会成员或组织之间由于相互提供所需条件而形成的相互吸引力。互补性凝聚力产生于交往实践。马克思早就揭示了世界历史时代交往实践的重要性,尤其我们正处于大工业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时代,社会成员之间、社会组织之间的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生活得以活跃,社会经济得以繁荣,互补性凝聚力在增强。随着封闭的自然经济单位之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社会群体形成了一个相互依赖的整体,因此,消除人与人之间、阶层与阶层之间的矛盾冲突,实现费孝通先生所倡导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包容性发展,实现互惠互利,是营造互补利益心理的目的所在。
2.道德支撑:利益认同优化社会凝聚力的社会道德环境
利益认同是调适人的社会关系的动力杠杆。利益认同优化了维系社会凝聚力的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关系,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道德生态,从而能够有效激发社会正能量,促进社会凝聚力的增强。
利益是道德产生的基础,道德是调适人们利益关系的需要。马克思指出:“正确理解的个人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⑦道德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道德的根源存在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中。恩格斯说:“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⑧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由于生产、交往和分配的关系,必然产生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人之所以需要道德,乃是在于利益的冲突,也就是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关系之间调适的需要。“人类道德的第一动因便是调节和协调各种人际、群际,以及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减弱和消解各种利益矛盾和价值冲突,这是道德作为人类现实生活实践之普遍行为规范的主要依据之所在。”⑨因此,道德的基本职能就是调整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关系;道德的基本发展就是限制“自利”以避免个人的“自利”影响他人的“自利”,其次是达到“互利”,然后实现有效“利他”,只有这样,社会道德关系才会良性运行。从这个意义上说,利益认同为社会凝聚力的产生和增强提供了道德支撑。
3.价值基础:利益认同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前提为社会凝聚力提供价值共识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强调思想上的认同,但价值认同却离不开作为内容的利益认同。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意识、思想的产生只能基于不同时代的物质实践条件。中国古代就有“制民之产”和“得民心者得天下”之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的概括,正是以社会主义生产、生活的物质实践条件为基础。如此,我们才能够理解马克思所言:“‘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⑩
思想认同是价值认同的形式,利益认同是价值认同的实质内容。价值认同并非作为一种主观需要自然地或先在地成为人的一种必然性,价值认同是主体选择的结果。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或属性。一方面,客体能否满足主体需要,决定了价值能否产生,因此客体的有用性和效用性是前提;另一方面,主体对客体属性不是被动接受,而是通过认识、判断和选择才可能产生价值认同。因此,从实质内容而言,“利益支配着我们的一切价值判断。利益是价值选择、价值判断和价值认同的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共同理想蕴含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综合国力的利益内容,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增强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凝聚团结的力量。新时期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要更深入人心,就必须在生活实践中实现价值认同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而内容具有决定性作用。
4.动力源泉:基于利益认同的全面深化改革为社会凝聚力提供持续动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任务。要全面深化改革,就必须形成改革共识,凝聚广大民众的力量,增强推进改革的信心和勇气,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在更多、更公平地享受利益的基础上形成更广泛的利益认同。
利益认同基础上形成的改革共识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35年来,我们党靠什么来振奋民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靠什么来激发全体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靠什么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靠的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带来的中国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给全国人民带来巨大社会财富和更多元化的发展空间,同时,也积聚着种种矛盾和压力。新时期,我们应该达成一种共识:要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不深化改革,发展无法转型;不深化改革,利益无法调整;不深化改革,危机无法化解。
实现利益公平和获得更多改革红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直接动力。当前,改革面临的利益矛盾十分突出,能否在调整利益关系、解决利益失衡、分享更多改革成果上取得重要进展,将直接影响广大民众的改革信心和改革动力,直接影响社会发展稳定的大局。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指出,现阶段我们正面临着四大风险:一是经济下行风险;二是利益格局被扭曲导致矛盾尖锐的社会风险;三是公众对政府信任的风险;四是约束公权力有效遏制腐败的政治风险。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是要进一步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因此,只有实现更大程度、更大范围的利益认同,才能增强社会和谐和社会凝聚力,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持续动力。
三、实现利益认同以增强社会凝聚力
利益认同包括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一是社会利益公平正义的制度规范的确立及其确认;二是个体对社会利益结构、利益合理分配的心理认可及对适度利益差别的心理同意。因此,实现利益认同以增强社会凝聚力,一方面要保障现有利益分配的公平正义,另一方面要保障更多利益需要的实现。
1.进一步优化利益格局,缩小利益差距,实现最大限度的公平正义
利益认同建立在合理利益安排基础之上。当前社会利益矛盾冲突和由此导致的社会问题增多现象不容忽视。
第一,建立和完善社会制度规范,调整利益结构,优化利益格局。“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当前触及利益的正义制度建设有两个关键:其一,转变政府职能是根本。在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关键是在经济生活领域坚持市场主导下有效发挥政府的作用,而不是政府主导下有限发挥市场的作用。社会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要改变“大政府、小社会”局面,逐步走向社会公共治理,实现“小政府,大社会”。只有处理好了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才能从体制机制方面有效调整利益结构。其二,破解既得利益集团、改革公权力、惩治腐败是关键。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打造制度笼子,有效惩治腐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民众最为敏感最为关切的焦点问题,也是当前优化利益格局的主要任务。
第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缩小利益差距。当前,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公平正义问题主要是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权利公平是生存权意义上的公平,主要是指公民的自由、生命、财产不受侵害,这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提。机会公平是发展权意义上的公平,主要就是程序公平,这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机制。当前,“富二代”“官二代”“贫二代”反映了利益固化、阶层固化现象;贫富差距的代际传承特点比较突出,穷人或弱势群体上升的难度加大,这是机会不公平的表现,直接影响了社会凝聚力的增强。规则公平是制度公平和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不公平的规则将使趋利避害的人们涌向规则的偏袒方,引起社会失衡。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价值的改革共识,可以直面现有体制的主要弊端,凝聚民众变革的要求,汇集积极向上的凝聚力。
第三,优化社会利益心理,营造和谐社会心态。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者既不拿利己主义来反对自我牺牲,也不拿自我牺牲来反对利己主义,理论上既不是从那情感的形式,也不是从那夸张的思想形式去领会这个对立,而是在于揭示这个对立的物质根源,随着物质根源的消失,这种对立自然而然也就消灭”,“无论利己主义还是自我牺牲,都是一定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要形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利益需求是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必然,因此必须肯定利益追求的合理性。现阶段,政府和管理者一方面要充分重视民众的利益诉求,肯定和保护合法合理的利益追求,让每个人对自己的“所得”越来越满意,获得心理满足;另一方面要遏制和打击不合法不合理的利益攫取,让每一个人对他人的“所得”在心理上认可,达到心理平衡。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心态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提出要“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化解危机、深化改革已经迫在眉睫。一个有着广泛利益认同和良好社会心态,并实现了社会凝聚力不断增强的国家,将成为真正的强国。
第四,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利益机制。尽快形成常态化的利益表达机制、利益诉求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利益共享机制。利益机制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杠杆,没有个人利益的实现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发展。西方功利主义的代表边沁对此的认识极其深刻。他认为没有个人利益就没有社会利益,社会利益“就是组成社会之所有单个成员的利益之总和”,“不了解个人利益是什么,而奢谈社会利益是无益的”。因此,要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利益机制,引导广大民众积极参与改革,使每一个公民成为改革的参与者、推动者、分享者,只有如此,才能凝聚改革力量。
第五,促进公民意识的提高和社会组织的发育。利益认同必须通过利益关系中的主体来实现。“利益究竟是如何成为社会经济、政治、道德价值发展的驱动力,都必须通过一定制度设置中主体的活动来实现。”主体动力的激发,主要就是提升公民意识和健全社会组织。公民意识主要包括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前者主要指在参与改革和社会治理中,公民践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逐渐形成理性自觉;后者主要指公民履行与自己公民身份相适应的责任,尤其是在遇到有关国家政治和社会利益问题时,自觉维护公共利益。社会组织是基于一定的利益需要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建立的共同活动的群体。社会组织具有整合、协调、维护利益,实现目标等功能。有效发挥社会组织在深化改革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调动社会力量,是实现社会公共治理的重要途径。
2.让广大民众共享改革成果,分享更多的改革红利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增进利益认同,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让广大民众共享更多的改革成果,获得更多的利益实惠。所谓“改革红利”是指国家通过体制变革和机制创新给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带来的全部有益成果的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广大民众分享改革红利的最大体现。当前,如何通过分享改革红利,实现更大范围的利益认同,关系着改革的成败。
第一,释放改革红利,需要加大政府改革。李克强总理指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的突破口,是释放改革红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一招。他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现在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还有1700多项,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削减1/3以上。转变政府职能,这是不花钱能办事、少花钱多办事的“良方”。通过政府职能转变,一方面,推动政府向市场、社会、地方放权,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和创造力,让更多的人得利;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破除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个人化、个人利益被法定化的状况,促进利益公平。所谓改革成功,就是让最大多数人得益,改革也因此得到最大多数人的拥护和支持。
第二,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如何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这是实施以民富优先为导向、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为战略的重点工程。
第三,进一步完善福利保障制度,适度有序提高福利保障水平。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大民众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福利保障,民生得到极大改善,如取消农业税、建立全世界最大基本医疗保险网和城乡社会养老保险网等。民众对福利保障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我国在完善福利保障制度、提高福利保障水平时一定要做到适度有序,要避免出现西方国家的“高福利依赖”现象。事实证明,欧洲尤其是北欧国家,刚开始实施了“高福利”社会保障制度时很得民心,但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些国家出现了难以承受、社会效率下降等问题,引起了民众不满、危机四伏、社会动荡。因此,中国在完善福利保障制度时一定要立足国情,循序渐进,既要注意激活积极性,又要避免背负制度包袱,从而实现利益增进的更大认同。
一个充满凝聚力的社会才是和谐的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社会是基于公平正义利益格局的,广大民众实现基本的利益认同,营造了普遍良好的社会心态,整个国家、民族、社会呈现出强大的社会凝聚力的社会。全面深化改革,有效实现利益认同并迸发出强大社会凝聚力的当代中国,不仅为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注入春天般的生机,更向世界展现“中国道路”的魅力。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20页。②⑩《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6、286页。③马广海:《社会心态的概念辨析》,《光明日报》2014年4月2日。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82页。⑤王俊秀:《社会心态研究视角下的社会凝聚力》,《光明日报》2014年4月2日。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9页。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167页。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9页。⑨万俊人:《人为什么要有道德》(上),《现代哲学》2003年第1期。谭培文:《利益认同机制研究——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201、275页。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15/c_118164294.htm,2013年11月15日。汪玉凯:《三中全会将是“第二次改革”》,《广州日报》2013年10月29日。[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3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275页。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30页。
责任编辑:思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