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姬塬油田耿60 区块长4+5 油藏高效开发技术研究

2014-08-10刘艳妮董宪鹏

石油化工应用 2014年1期
关键词:层系井网陶粒

刘艳妮,董宪鹏,李 开,赵 静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 102249;2.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陕西西安 710018)

耿60 区块长4+5 油藏区域构造位置处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部,构造平缓,为一宽缓西倾斜坡,属三角洲沉积体系中的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

储层岩性为粉细~细粒岩屑质长石砂岩,分选好,胶结类型以薄膜-孔隙为主,其中粒间孔、长石溶孔是本区最主要的储集空间。

主力油层长4+522平均油层中部深度2 400 m,平均地层温度73 ℃,原始地层压力16.98 MPa,平均渗透率1.103 mD,平均孔隙度12.9 %。

地层原油性质好,粘度低(1.15 mPa·s),密度低(0.733 g/cm3),气油比98.6 m3/t,油层温度73.3 ℃,饱和压力10.61 MPa;地层水矿化度84.8 g/L,水型CaCl2型,pH 值6.3;岩石表面润湿性以中性~亲水特征为主,敏感性试验结果为弱~无水敏、弱~中等偏弱速敏、弱酸敏~改善、弱~无盐敏、弱~无碱敏。

1 开发现状

姬塬油田耿60 区块于2006 年试验建产,2007 年大规模建产,自2008 年开始加大注水开发力度,开发形势平稳。截止2012 年12 月动用含油面积63.87 km2,动用地质储量2 421.18×104t,目前油井开井280 口,井口日产液水平779 t,日产油水平536 t,综合含水31.2 %,平均动液面1 836 m;注水井开井85 口,日注水平1 620 m3。为实现该区块的高效开发,对其合理的开发技术及进行研究。

2 高效开发技术研究

2.1 井网部署技术及注水时机研究

2003 年底耿19 区块长2 油藏以正方形反九点布井,对9 个井组实施超前注水试验,实施效果明显。

根据该区块的开发经验,2006 年在耿60 区块长4+5 油藏采用300×300 m 正方形反九点注采井网超前+同步注水试验,井网井排方向为NE70°左右,井网密度11 口/平方千米。

应用成果:井网适应性好,油井见效均匀。

采用正方形反九点井网进行开发,区块见效程度逐年提高,截止目前全区油井见效195 口,见效程度68.9 %,平均见效周期11 个月;其中边井见效127 口,角井见效68 口,边角井见效比例1.87:1,见效基本均匀,油井见效增产幅度为12 %左右,整体见效特征为见效稳产且见效程度均匀,说明该井网适应油藏的开发需要(见图1,图2)。

图1 耿60 区块历年见效情况对比图

图2 耿60 区块油井见效特征示意图

应用成果:超前+同步注水政策,有效稳定单井产能自2007 年注水开发以来,该区块坚持超前+同步注水政策,目前全区共有水井88 口,控制油井283口,其中超前注水控制油井59 口,同步注水控制油井178 口,占总井数的83.7 %,为分析效果,选取油层物性相近的9 个超前、同步及滞后注水井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超前注水和同步注水政策,有利于提高单井初期产能,降低油田递减,且稳产后单井产能较高(见表1)。

2.2 储层改造技术研究

姬塬地区长4+5 油层埋深2 300~2 400 m,地层闭合应力高达30~32 MPa,选用高强度、低密度陶粒压裂是提高油层导流能力,延缓地层闭合速度,提高单井产能,减缓油井产量递减速度,延长油田稳产期的重要工艺技术措施。

应用成果:优选陶粒压裂改造油井储层,单井产能明显提高。

选取该区储层物性相近的6 组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采用全陶粒压裂和尾追陶粒压裂等压裂工艺技术改造储层,有效提高了试排试采产量及单井产能,保证了较好的稳产效果(见表2,表3)。

2.3 细化小层技术研究

注采层系的对应程度是注水油田稳产的关键因素,为完善注采层系,依据标准井和标准剖面,建立纵、横剖面,精细小层对比,为提高水驱控制程度,延长油井的稳产期打好基础。

应用成果:完善注采井网及层系,提高水驱控制程度。

表1 耿60 区块长4+5 油藏注水时机对比表

表2 耿60 区块陶粒压裂井与石英砂压裂井油层物性对比表

表3 耿60 区块陶粒压裂井与石英砂压裂井施工参数及试排试采数据对比表

耿60 区通过油井转注、注水井补孔等措施完善注采层系,水驱储量控制程度提高3.6 %,达到96.8 %,油井见效26 口,累计增油6 297 t;并根据储层对比结果,对9 口油井补孔措施挖潜,有效8 口,累计增油2 103 t(见表4,图3,图4)。

图3 耿60 区块转注见效井效果对比图

图4 耿60 区块水井补孔分注对应油井见效对比图

2.4 堵塞机理研究

针对耿60 区块长4+5 油藏陆续出现的油井堵塞现象,根据开发动态,结合静态和试井资料,开展堵塞机理研究,具体分三类(见表5)。

应用成果:堵塞井措施解堵,恢复油井产能。

表4 耿60 区块历年完善注采井网及层系见效情况统计表

表5 耿60 区块堵塞机理研究

根据堵塞特征对油井有针对性的开展措施,自2010 年开始措施试验,截止目前,该区累计实施油井措施解堵66 口,有效61 口,措施有效率92.4%,平均单井日增油1.38 t,累计增油11 667 t(见图5,图6,图7)。

通过以上技术政策的研究及成果应用,耿60 区块水驱状况基本稳定,油藏压力逐步上升,压力分布更趋合理,油藏递减减小,综合含水稳定,含水上升率低,油井见效均匀、见效程度高,井网适应性好,总体高效开发,油藏开发水平保持Ⅰ类(见图8,图9)。

3 结论及认识

图5 耿60 区地86-89 井采油曲线(Ⅰ类)

图6 耿60 区地94-88 井采油曲线(Ⅱ类)

图7 耿60 区地80-85 井采油曲线(Ⅲ类)

图8 耿60 区块历年水驱状况对比柱状对比图

图9 耿60 区块历年压力对比柱状图

(1)8 年以来的开发实践证明正方形反九点井网+超前和同步注水是耿60 区块长4+5 油藏稳产的关键技术。

(2)陶粒压裂较大程度提高了初期的单井产量,具有较好的稳产效果。

(3)优选措施井层,加大措施力度,根据堵塞机理有针对性地开展解堵措施。

(4)通过精细小层对比,采取补孔、分注等完善注采层系,并开展剖面治理,提高油藏水驱控制和动用程度,延长油藏低含水采油期,达到稳定单井产能,实现油藏高效开发的目标。

[1] 李道品,等.低渗透砂岩油田开发[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2] 史成恩,潘增耀,等.特低渗透油田开发的主要做法[J].低渗透油气田,2000,5(3):57-69.

[3] 胡文瑞.低渗透油气田概论[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层系井网陶粒
不同陶粒掺量下透水混凝土性能分析
粉煤灰陶粒石油压裂支撑剂的制备与表征
四川南江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混积层系特征及成因
基于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的高含水期油藏层系优化
减水剂对陶粒混凝土坍落度及扩展度的影响
超低渗透油藏水平井注采井网设计优化研究
各向异性油藏菱形反九点井网合理井排距研究
大掺量粉煤灰陶粒混凝土试验研究
基于油藏流场强度的井网优化方法研究
吸水剖面预测模型在层系优化组合中的应用——以濮城油田文51块沙二段下亚段油藏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