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池教授治疗皮肤疾病组方规律分析
2014-08-09赵宇明和梦珂石静纹
郭 健,赵宇明,和梦珂,张 静,石静纹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 100029)
刘燕池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为全国第三、四批师带徒名老中医。刘师不仅精于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在临床上也多有独到之处,对很多疑难杂症的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1]。为了更好地总结刘师临证经验,笔者用access软件建立了数据库,包括病案信息和方药信息两部分。其中病案信息包括诊室地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就诊时间、初诊(复诊)、地域、西医病名、中医病名、中医证候、症状、病位、病性、治法、方名和剂数。而方药信息包括药物、剂量、单位、煎煮方法和炮制方法。笔者希望一方面通过侍诊总结刘师的临证思路和用药规律,另一方面再结合数据库提供的数据信息,挖掘那些隐性的、潜在的临床经验,为总结刘师临床辨证思路提供客观支持。在该数据库中,笔者收集整理了刘燕池教授2010—2013年的门诊病例1 976人次,其中涉及到皮肤疾病的有281人次,占全部病例的14.2%。因此,整理刘燕池教授在治疗皮肤疾病的用药规律及特点,是总结传承刘燕池教授临床学术经验重要的一部分。
1 涉及的皮肤疾病
在281人次的病历中,以痤疮来就诊的有134人次,占48%。其次是湿疹和口腔溃疡,分别有27人次和22人次,占10%和8%。其余包括银屑病、荨麻疹、黄褐斑、神经性皮炎、干燥综合征、白塞氏综合征、唇炎、酒糟鼻、舌苔脱落、硬皮症等多种和皮肤相关的疾病。
2 用药规律及临证思路
在281人次的处方中,常用的药物有47种,表1列出了频次最多的前10味药物和药物组合。常用的药物中应用最多的药物是清热药(见表2)[2],占所有药物的60%,其中清热凉血的牡丹皮(219)应用最多,有78%的处方中用到;其次是紫草(209)有75%的处方中用到。这两味药在药物组合中共同出现的频次是201次,占全部处方药物组合的72%。这是刘师常用的药对之一,他认为皮肤疾病多与血中郁热有关。特别是慢性的、反复发作的痤疮、口腔溃疡、唇炎、白塞氏综合征、神经性皮炎等,必用牡丹皮和紫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其次是清热燥湿的苦参(179)、黄柏(177)最多,占64%和63%。皮肤病不论是痤疮还是湿疹,多与湿热侵袭有关,苦参和黄柏可泻火祛湿。清热解毒的青黛(172)、野菊花(167)、土茯苓(166)、败酱草(160),针对痤疮或痈疖的红肿热痛而设,可消痈散结。如果热毒盛,则加地肤子、白鲜皮、土茯苓等药物加强解毒效果。生地榆(177)和炒槐花(166)占63%和59%,在药物组合中出现的频次为164次,占全部处方药物组合的58%。两药功效凉血止血,泻热解毒,尤其擅长清大肠之下焦热,也是刘师治疗皮肤病,特别是痤疮的必用药对。
表1 单味药及药物组合频次分析
表2 主要药物归属分析
从上述单味药和药物组合的总结中可以看出,在治疗皮肤病时,刘师的用药规律主要集中在清热药中,包括凉血清热、燥湿清热和解毒清热3部分。其余还涉及解表药的防风、蝉蜕和桑叶,用以疏风解表,郁塞之气得以发散而出。正如《外科启玄》中认为,粉刺是“肺气不清,受风而生”[3]。化痰药物贝母、皂角刺和平肝熄风的生牡蛎,皆针对皮肤病的痈肿硬结,从痰而治,取其软坚化痰、散结消肿的作用。皮肤病反复发作,病邪日久必入血脉,久病成瘀,血虚又易生风,导致很多慢性皮肤病发生[4]。慢性皮肤病从凉血熄风出发多见成效[5]。因此对病程长的病人刘师加活血药物红花、制乳香、制没药和丹参等,所谓“血行风自灭”。郁热日久必损耗津液,因此病久者,多加滋阴的药物沙参、生石斛、麦冬等固护阴液。皮肤疾病中多有瘙痒。瘙痒在中医看来离不开风,风为百病之长,各种邪气都可能随风侵入体内,因此治疗瘙痒首当疏风[6-7]。刘师多用防风、荆芥疏风解表。瘙痒,从现代医学来看,与免疫过敏反应相关。现代药理研究也发现,五味子和乌梅均有脱敏的作用,二者酸甘养阴,方义取自祝谌予的过敏煎[8],刘师喜加此二味药物治疗瘙痒。
3 病案举例
3.1 痤疮 刘某,2011年2月23日初诊。面痤10余年,有硬结痛楚化脓,舌苔根薄黄尖赤,脉弦缓。方药:制乳香、制没药各3 g,酒大黄3 g,黄柏6 g,青黛10 g,赤芍10 g,白鲜皮10 g,红花10 g,炒栀子10 g,地榆15 g,炒槐花15 g,野菊花15 g,牡丹皮15 g,丹参15 g,大青叶15 g,贝母15 g,土茯苓15 g,苦参15 g,生石膏20 g,紫草30 g,生牡蛎30 g,败酱草30 g。7剂,1剂/d,水煎服。2011年3月1日2诊:药进7剂,面痤硬结、化脓、痛楚大愈,苔黄腻尖赤,脉弦缓。效不更方,续服上方7剂。
柏某,2010年9月15日初诊。面痤发于下颌两颊,已成瘢痕,易发新痤,有硬结、痛楚,脉滑细,舌苔黄腻。方药:地榆15 g,炒槐花15 g,野菊花15 g,忍冬藤15 g,连翘10 g,蒲公英30 g,大青叶15 g,败酱草30 g,青黛10 g,牡丹皮15 g,紫草30 g,土茯苓15 g,苦参15 g,丹参15 g,赤芍10 g,生牡蛎30 g,贝母15 g,制乳香、制没药各3 g,黄柏6 g,桑叶15 g。7剂,1剂/d,水煎服。2010年9月22日2诊:药进7剂,痤(下颌、左额)证大减,苔黄,脉弦滑,硬结退。续服上方7剂。
刘燕池教授治疗痤疮病人非常多,疗效甚佳。痤疮是一种慢性的皮脂腺炎症,特征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和瘢痕,好发于颜面和胸背部,发病率在70%~80%,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阻塞,细菌感染,雄激素水平高等诸多因素有关[9]。在笔者统计的281张处方中,治疗痤疮的处方占48%,表明该病发病率高,而且严重者会导致心理自卑和社交障碍。痤疮,中医称之为粉刺、风刺或肺风粉刺。在《外科正宗》[10]等古籍中多认为,“粉刺属肺,……总皆血热郁滞不散。”刘师则认为,除了考虑病人体质、饮食起居之外,还要结合病人生活地区的气候条件。北京气候干燥,多风少雨,人体津液亏少,偏于阴虚;加之生活紧张,饮食辛辣或肥甘,易致阴虚湿热为病。其治疗痤疮的基本方为地榆、炒槐花、野菊花、忍冬藤、连翘、蒲公英、大青叶、败酱草、青黛、牡丹皮、紫草、黄柏、桑叶。治疗原则为消(清热解毒散结)、清(清肺与大肠之热)与通(大便通畅)。如果痤初起,红肿热痛为主,以热毒壅盛多见,则清热解毒凉血,清解上中下三焦热毒为主。在清热解毒凉血的基础上,如果有硬结加皂角刺、生牡蛎、贝母软坚散结,痤演变为疮则加土茯苓、地肤子、白鲜皮等药加强解毒力量,痛甚或脓头未出则加制乳香、制没药、王不留行和冬瓜仁活血通经,促其成熟破溃,痒甚加五味子、乌梅、蝉蜕脱敏,病情反复迁延者或者已成瘢痕、有色素沉着加活血化瘀药,久病成瘀加制乳香、制没药、红花、丹参。肺主皮毛,历代医家多从肺论治痤疮[11]。痤疮患者多伴有大便干燥,或排便不畅的症状,因此治疗痤疮以及皮肤相关疾病,保证大肠功能正常,大便通畅非常重要。刘师也特别注意清大肠郁热,注意通便,降肺气,使邪气有出路。通便喜用酒制大黄3 g,取其健胃清热作用,或者玄明粉3 g单包,煎药时加入,大便通畅至2次/d,则不再加入。《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有“劳汗当风,寒薄为,郁乃痤”[12]。说明痤疮的生成与腠理虚,营卫不和,邪气趁机入里,郁塞而成有关,因此疏风解表,调和营卫也很重要。刘燕池教授加防风疏风解表,也取得很好的疗效。
此外,治疗痤疮时,刘师特别注意日常皮肤护理,要粗茶淡饭,忌辛辣、海鲜等食物,不要用手挤压痤疮。日常用热毛巾将脸捂热,温水香皂洗脸,去油脂。痤疮有白头时,用75%乙醇消毒后挤出脓头。
3.2 湿疹 金某,男,57岁,2012年3月19日初诊。背部、右手鱼际湿疹,密集红斑水泡混杂,瘙痒,舌红苔黄棕,因大酒所致,脉弦滑。处方:酒大黄3 g,黄柏6 g,知母6 g,黄连6 g,炒栀子10 g,牡丹皮10 g,杏仁泥10 g,车前子10 g,泽泻10 g,焦槟榔片10 g,荷叶15 g,荷梗15 g,生山楂15 g,焦神曲15 g,草决明15 g,滑石粉15 g,生石膏30 g,瓜蒌仁30 g,紫草30 g,败酱草30 g,炒薏苡仁30 g。7剂,水煎服。2012年3月26日2诊:病人自述药进7剂背部、右手鱼际湿疹已愈。现因着凉流清涕,周身酸痛而就诊。
王某,女,61岁,2013年9月5日初诊。两手、小腿湿疹,部位对称,搔痒至出液出血则止,皮肤增厚有皮屑,发作于2010年冬天。现症见血压低,舌苔薄,质绛,脉细,语言謇涩,咽痛。处方:红花3 g,乌梅6 g,木蝴蝶6 g,黄柏6 g,郁金10 g,炒黄芩10 g,五味子10 g,炒苍术10 g,射干10 g,延胡索10 g,白鲜皮10 g,柴胡10 g,地龙15 g,炒槐花15 g,野菊花15 g,牡丹皮15 g,地榆15 g,葛根15 g,茜草15 g,沙参15 g,板蓝根20 g,紫草30 g。7剂,1剂/d,水煎服。外洗方:大黄15 g,芒硝15 g,白鲜皮15 g,红花15 g,苦参15 g,黄柏15 g。7剂,水煎沸腾,用毛巾熏洗患处,不拘次数。2013年9月12日2诊:患处结痂,愈合,不痒,有色素沉着,皮肤增厚。嘱患者继续用外洗药熏洗浸泡,直至色素消失,皮肤恢复正常。
3.3 口腔溃疡 武某,2011年10月17日初诊。口腔舌体明显溃疡13年,下部未发溃疡,大便畅,尿时黄,喜凉饮。舌苔白有剥脱。2010年3月自然流产1胎。末次月经9月27日。处方:防风3 g,升麻3 g,蝉蜕3 g,黄连6 g,乌梅6 g,甘草6 g,贝母6 g,炒栀子10 g,知母10 g,五味子10 g,玄参10 g,沙参15 g,麦冬15 g,生石斛15 g,炙鳖甲15 g,牡丹皮15 g,生石膏15 g,当归15 g,地骨皮20 g,生地黄20 g,生牡蛎30 g,紫草30 g。14剂,1剂/d,水煎服。2011年10月31日2诊:药进14剂,慢性口腔溃疡大愈,便畅,舌苔薄有剥落,脉细。上方去防风、蝉蜕、乌梅、五味子,加银柴胡10 g,青蒿15 g。14剂,1剂/d,水煎服。嘱病人少食辛辣之物。
徐某,女,65岁,2011年10月13日初诊。慢性口腔舌体溃疡频发,发作8年。便不畅,呃逆,胃气上逆,食道反流。舌体口唇均有溃疡,舌苔中心黄脉细,头、眼痛。处方:麦冬15 g,生石斛15 g,生石膏15 g,升麻3 g,黄连6 g,炒莱菔子15 g。2014年10月17日2诊:药后慢性口腔溃疡症大减。呃逆未作,口灼热退,口干,便干,2 d一行。舌苔中心黄退,脉细。上方去升麻,加知母10 g,炒栀子10 g,淡竹叶15 g,木通6 g,炒黄芩10 g,酒制大黄3 g,黄柏6 g,瓜蒌仁30 g,玄明粉3 g,郁李仁10 g。7剂,1剂/d,水煎服。
3.4 神经性皮炎 李某,2012年3月12日初诊。两手神经性皮炎,肤裂而痒,发病1年半,末次月经2月20日,苔薄脉弦缓。处方:防风3 g,三七粉3 g,酒大黄3 g,甘草6 g,蝉蜕6 g,黄柏6 g,蛇床子10 g,青黛10 g,白鲜皮10 g,红花10 g,桑叶15 g,土茯苓15 g,牡丹皮15 g,丹参15 g,大青叶15 g,野菊花15 g,炒槐花15 g,苦参15 g,地榆20 g,紫草30 g,败酱草30 g。7剂,1剂/d,水煎服。同时予外洗方(同前)7剂,煎沸,熏洗双手,不拘次数。2012年3月26日2诊:药进7剂证大愈,舌苔薄脉弦细。续服上方7剂,同时继续使用外洗方熏洗。
4 小结
刘燕池教授认为,北京多风少雨,气候干燥,加上现代人生活富足,过食肥甘厚味,易致阴虚湿热,熏蒸皮肤,则生疱疹、痤疮、瘙痒、溃疡等。病程日久则血虚生燥生风,加之痰瘀互结,互为因果,因此皮肤病容易反复发作[13]。通过分析和研究刘师治疗皮肤疾病的临床病案可以看出,刘师在临床上治疗皮肤病的基本出发点就是采取清热凉血、解毒燥湿之法,这也是刘师治疗其他病症的一贯思路。
[1]刘燕池.刘燕池医论证治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58-261.
[2]凌一揆.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6-56,129-132,168-188,237-245.
[3]申头垣.外科启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50.
[4]吕志,刘玉英.“医风先医血,血行风自灭”析[J].吉林中医药,1993,13(5):35.
[5]王俊志,朱波,赵玉娟.养血润肤方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12,32(10):1027-1028.
[6]张秀君,徐丽敏.瘙痒的病因病机和辨证施治经验[J].吉林中医药,2008,28(4):258-260.
[7]郑文生,贺兰花.通法治疗皮肤病经验浅谈[J].吉林中医药,2005,25(7):11-12.
[8]卢祥之.名中医治病绝招[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88:89.
[9]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中国痤疮治疗指南》专家组.中国痤疮治疗指南(讨论稿)[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8,37(5):339-342.
[10]陈实功.外科正宗[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8:310.
[11]周星.痤疮从肺论治[J].吉林中医药,2013,33(7):677-678.
[12]马烈光,张新渝.黄帝内经·素问[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7.
[13]邢兆宏,马淑然.刘燕池滋阴学术思想及验案举隅[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3):391-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