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怎样的艺术思维

2014-08-09朱泥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14年7期
关键词:制造业产品文化

朱泥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上中国经济转型的迫切需要,中国制造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焦虑和无奈,逼着中国的实业家们不停地寻找各种出路。在这种形势面前,一部分停工袖手静观,一部分转向“金融投资”以钱挣钱或者以房存钱,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一边坚守,一边沉默而坚定地思考未来:中国制造业的下一个突破口究竟会在哪里?

影响企业创新的社会性成因

一、关于创新乏力。

1.中国制造发端于“来料加工”,先天缺少原创基因。这种惯性从文化与技术都相对落后的东南沿海,后来一直蔓延到中国内地。虽然中国的制造加工水平越来越高,但也都是随着国际市场的要求,仍然只能算是“模仿”水平越来越高。

2.管理体制存在缺陷,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山寨”产品太多。老实的企业投入大量人、财、物,好不容易花时间弄出来的新产品,推出不久其市场即被仿冒者“撕咬”瓜分殆尽。地方政府也没有一句公道话,他们认为有钱大家赚,何必那么认真呢?何况是“肉烂在锅里”,都是自己GDP的一部分。这实际上是鼓励了“山寨”产品成风。

3.为什么“中国制造”一直给人“低端、廉价”印象?因为国际分工所致。中国开放了市场,但却一直没有引进我们想要的高科技和高技术,西方人一直把控着高端制造业,而我们只是接到简单加工品订单。我们落后的技术和创新思维,并没有从市场的开放中得到提升,而只是学到一些所谓的“企业管理”皮毛。

4.中国制造多是低端日用品,而日用品通常是快销品。这些年来,中国人挣快钱的心理很普遍。与此同时,我们勤劳的人民在向义乌、温州人民的学习过程中,树立了“低价求量”和“挣小钱积少成多”的观念,而这些,都与创新和高附加值的理念相距较远。创新的高利润企业有,但不多。

二、关于出口受阻。

由于人民币升值,特别是企业经营成本大幅度上升,生产要素涨价,我们的低成本竞争优势丧失。而其中的一个内在原因,仍然是我们少有原创产品,“OEM”多,没有本土特色。当西方经济不景气,失业率也上升的时候,外企将企业收回国内,实属正常。

三、关于资金短缺。

中国制造业目前最表象的一个问题就是缺少资金,这是个看似最应当急于解决的问题。新一届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出台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治理整顿金融市场,一直是目的明确地试图引导各类资金进入实体企业;然而,中国的实业家们心里最清楚,即使能贷到款,给你充足的钱,你会把钱投到实体企业吗?许多企业再把贷款放出去“吃利”,或者投到房地产,说明制造业对实体经济仍信心不足。

美、日及台湾省的创新实践启示

经营难、出口难、资金难,是摆在中国制造业面前的“三道坎”,也是无法回避的客观存在,对于在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条件下闯荡多年的无数企业来说,还是那句话:吃的是制造业这碗饭,就必须想办法迈过这些坎儿!企业还要办下去,还要生存求发展,一味地抱怨,显然与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实业家们的理性风格不相符。

出路在哪里?

先来看这样一个例子:当年可口可乐在确定名称和商标的时候,不仅请来了当时美国最好的设计师,市场专家、营销专家、管理专家,令人惊讶的是,公司甚至还请来了著名的心理学家、作家、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据说甚至还有音乐家和舞蹈家。为什么?这些专家特别是艺术类专家,能从各自的领域和专业角度,对可口可乐的设计进行多维度的理解和评判,其建议更能使其符合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甚至哲学层面的趋势、潮流和含义。可口可乐百年不衰,一定与那次特别的“策划会”有关。

说近一点的例子。苹果的乔布斯有句名言:创新不需要搞什么市场调查,因为消费者往往是你把东西给他看的时候,他才会说,这正是我需要的——把手机触摸屏,加工得象年轻女人的皮肤一样光滑。这种“创造需求”的思维能力,其实更称得上是艺术家的风范。

如果觉得这仍然很难——毕竟全世界就一个乔布斯,中国也还不具备产生这样人的土壤,那么看看台湾。

了解台湾的人都有一个共识:那里的中国文化似乎比大陆浓郁。流行歌就比大陆的水平高。台湾也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各种充分的市场竞争,竞争进入白热化后企业为了生存就被迫创新。

怎么创新?比如做酒的,一方面酿好酒,另一方面,深耕包装,把装酒的瓶子直接做成艺术品。又比如烘焙行业,把工厂重新装修,开辟参观通道,让小孩子们看饼干和糖果是如何做出来的,开发工业观光旅游,是很好的宣传和培育品牌的方法。

日本制造业的例子则是反面的。20世纪80年代是日本制造的颠峰期,可渐渐地,在家用电器产品上,我们迎头追上他们,而在手机IT通讯类产品上,日本人也不断地落在了美国甚至韩国人后面,为什么?因为日本过去一味强调产品在实用上的“精工细作”,忽视了产品的文化因素。近年来,日本实业界也开始认真研究这一现象和问题,开始关注产品的人性化和文化内涵,甚至有学者提出要让日本的企业成为“艺术型企业”。

如何在创新中引入文化艺术元素

对于中国的制造业来说,竞争激烈、同质化高、市场饱和,都是因为我们面临这样一个社会现实:中国95%以上的产品(市场)过剩!因此,“实用”已不再是消费者的根本需求,更美观、更人性、甚至更“优雅”、更“诗意”,才是今后市场的需求趋势。

“人的欲望(需求)是无止境的”,把握住了“人”的因素,正如星巴克悟到了这个真谛,卖的不是咖啡而是休闲一样,今后制造业的新商机,也将逐渐是“功夫在诗外”。因此,研究“人”,确切地说研究“人性”——人的本质而不是表面,应该成为制造业转型的新课题和集中突破点。

实际上,许多地方和企业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注重包装、给产品注入某种“概念”、把传统文化元素加入产品制造等等,都是有益的努力和实践。当然,许多还只是皮毛或者“照猫画虎”,还有很多潜力需要挖掘。几点思路供参考:

1.解放思想,转变意识和理念。对照前面提到的可口可乐的例子,制造业能不能请心理学家和诗人为自己的产品做个“诊断”?

2.对照自己的现有产品,从“人性”的角度来研究分析,看看能不能有所突破?

3.向品牌企业学习,除了观察人家的外在,比如管理流程、比如营销网络建设等,能不能从文化的角度更深入地了解品牌的内涵?

4.深刻理解“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努力学习和领会中国文化的精髓。

中国经济处在一个新的转型期,迫切需要企业的创新和实践,将文化艺术元素深入而有机地结合在“中国制造”上,或许能给我们正在四处寻求突破的企业,带来些启发和自己能够把握的新商机。

猜你喜欢

制造业产品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年味里的“虎文化”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谁远谁近?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新产品
下一个酷产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