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2014-08-08刘静

建材发展导向 2014年4期
关键词:主体结构施工工艺建筑工程

刘静

摘要:现代建筑发展日新月异,作为整个大楼的主体结构,对于维持一栋楼的安全性、稳定性等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也突出反映了主体结构施工的重要性。文章通过实践中的一些收获对主体结构施工工艺做了主要分析,对于以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工艺的研究发展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工艺

城市的发展变化首要反映在建筑上,世界上主要的大城市都具有自己的标志性建筑,现代化的建筑物楼层高,建筑面积大,因此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许多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不注意控制施工的质量,才会引起了一系列的质量问题,裂纹、倾斜、甚至坍塌,造成一定的损失和人身伤害。建筑行业不断的取得进步,建筑的风格、规模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扩展,建筑施工越来越规范和严格,这就需要施工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要对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内容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也就是整个工程地基以上的部分,承受着整个建筑工程的主要载荷,对于工程项目整栋建筑物的稳定、安全使用起着决定作用。主体结构与地基构成了整个建筑物,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体系,保证整体建筑物的有效使用。因此主体结构的施工对于整个建筑工程至关重要,结合实践环节中的心得,下面探讨一下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

1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主体结构是整栋建筑的框架,我们常见的各种梁、柱子、墙体包括承重墙、楼梯、屋面都属于主体结构,主要的施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钢筋工程、混凝土浇注工程、模板工程。砌体工程以及安全工程。

1.1钢筋工程

钢筋是保证建筑工程墙体、梁、柱子等机构强度的关键。因为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力比较强,因此用来和混凝土搭配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钢筋的型号、种类比较多,钢筋工程也是施工技术中最主要的工程之一。首先,钢筋的选材要严格。根据使用要求选择钢筋的种类、直径、材料等,必须严格控制,全部都要检查合格,做好分类放置,悬挂标示牌,以免弄混造成使用混乱。第二,合理选择钢筋的连接方式。这里主要有两大参考因素,一是钢筋的受力方向,二是钢筋的直径,直径小于22mm的采用搭接,水平方向受力且直径大于22mm采用冷压的连接方式,而竖直放置且直径大于22mm的采用焊接。另外还要参照相关的标准,对于不同用途、使用地点的钢筋要注意接头的位置以及接头数量、尺寸。第三,最后也是最主要的就是钢筋的绑扎。钢筋的绑扎要严格执行标准,包括钢筋的间距以及排距。还有就是根据钢筋的方向(水平和竖直)决定每根钢筋的长度。绑扎时尽量采用十字扣。相邻的两扣成八字。钢筋的捆绑工程应该在模板安装完之前进行。总之,钢筋工程要做到层层把关,严格执行标准,结合实际情况,才能把钢筋工程做好。

1.2混凝土浇筑工程

混凝土结构是整个建筑主体的框架。上面提到钢筋和混凝土组合成的结构能承受较大的载荷,强度比较大,那么混凝土的浇筑应该注意哪些环节呢?

在建筑工程中,上面我们提过的梁、柱子、墙体、屋面都可以采用混凝土浇注的方式成型。在对柱体结构浇注时需要注意的是水泥的厚度以及搅拌时间。一般来讲每层厚度大约40cm。要减少表面缺陷,比如蜂窝等,要做到避免出现这些问题。梁的浇筑要严格控制梁体形成的水平面,否则会为后续的施工带来麻烦,影响工程的进度。混凝土的浇注要控制其连续性,除非特殊情况,但也要注意在混凝土凝固前实现浇注混接。混凝土的搅拌一定要彻底和均匀,这样才能充分保证水泥和石灰完全融合,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的搅拌要设定好转速,材料搭配合理,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标准。

1.3模板工程

模板就是混凝土浇注是在外面起到保护支撑作用的板材,对于保证混凝土浇注质量有重要作用。我们应该根据实际应用的情况来选择板材的材质、形状、尺寸等参数。根据经验柱体的浇筑模板主要采用钢类材质的;构造柱均采用竹木模板,木模板采都是预制的,浇注普通梁以及屋面的时候可以采用竹胶板。

模板工程包括两个环节,也就是模板的支设和拆除。这两个环节有一些主要的要点需要掌握,这对于混凝土的质量起决定作用。首先是支设,也就是模板的搭建。要做到模板的底端平齐,否则可能造成混凝土的流失,也就是跑浆,容易造成内部缺陷。同时支设时要充分考虑装修的厚度。其次是拆除环节,首先要考虑的是混凝土的强度,当混凝土的整体强度超过设计强度的50%时,可以拆除大部分的模板,而只有混凝土的强度达到百分之百,且能保证不会损伤混凝土的边角和棱时,才可以全部拆除,坚决禁止在强度未达设计要求是拆除模板,这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严重的可能引起坍塌。有一个参考条件即混凝土的强度在常温时超过1.2Mpa,可以拆除模板。模板拆模的流向为先浇先拆、后浇后拆,与施工流水方向一致,拆除模板的顺序与安装模板正好相反。

1.4砌体工程管理

砌体工程也就是砖体的垒砌,这有几大技术要点。首先以层为单位,上下两层砖体要注意错位,这样能增加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有的砖存在一些孔洞,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孔的方向垂直于受力的面,这也是为了增加整体承受载荷的能力。砖与砖之间使用水泥浆粘合的,要注意泥浆填满缝隙,至少保证粘结程度在80%以上。垒砌时要严格避免用水冲刷粘结缝隙,这会造成质量事故。

那么怎样保证工程的质量呢,和钢筋工程一样,这里要严格选择材料,保证砖体的强度,施工过程加强巡查和检验力度,坚决杜绝偷工减料的发生。我们要提倡节约但是前提是要保证工程的质量。

1.5安全保障支撑架

现在施工难度在加大,楼层高度在增加,因此如何更有效地搭建安全的工作平台也是施工技术的关键。工程要做到以人为本,安全问题马虎不得,那怎么做好支撑架的搭建呢?

首先,选择的钢管、筋板、连接体要有足够的强度,必须检验合格后才可以投入使用;第二损坏的材料、过期的材料要注意检查并及时替换。最后,连接环节不能出现错、漏现象,因为一旦出现这样的现象就可能造成连接强度不足而造成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最后我们应该严格监督工程施工,保证工程的质量以及进度。并随时作好记录。

2结语

主体结构的施工对于工程质量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于施工技术质量的控制。通过对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的分析,可以看得出施工技术的各个部分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尤其关键的建筑群,对于施工参数、质量都有着严格的规定,我们必须严格执行来保证工程质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未来的发展还很漫长,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摸索,科学化的管理,为建造合格的工程建筑贡献自己的力量。总之,要做好建筑主体的结构施工,就要求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对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技术规范有深刻的认识,在施工和设计的过程中,不断的采用新的技术,保证施工的进度,保证施工的质量。特别是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建筑材料不断更新,施工技术不断飞跃的今天,做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显得关于建筑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技术探讨。

参考文献

[1] 李军,陈勇,李俭全.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价值工程, 2011,27(01).

[2] 王海亮.浅谈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实践[J].科技与企业,2012 (7).

[3] 李兴春.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工业建筑,2011,31(07).

猜你喜欢

主体结构施工工艺建筑工程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挖淤换填施工工艺在市政工程的应用
浅析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检测技术的应用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及质量控制
断层带常用钻进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