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粘钢加固施工工艺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014-08-08刘强

建材发展导向 2014年4期
关键词:施工工艺优势建筑工程

刘强

摘要:文章在研究粘钢加固施工工艺优势的基础之上,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案列,分析粘钢加固施工工艺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要点,望能够引起各方工作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

关键词:粘钢加固;施工工艺;建筑工程;优势;应用

粘接加固是一种建筑工程中相当常见的加固方案。此种加固方案的优势在于:可以使用专业的结构胶粘接剂,在混凝土构件表面利用建筑物结构胶对钢板进行高强度的粘接,粘接期间还需要通过加压的方式,巩固粘接的质量,确保粘接钢板能够与原本的混凝土形成统一整体。大量的工程研究结果显示:粘接加固方案的优势在于,能够使原结构强度以及刚度水平达到合理的提升,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性与使用性能。本文即重点研究粘钢加固施工工艺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要点,具体分析如下:

1粘钢加固施工工艺优势分析

粘钢加固施工工艺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粘钢加固工艺能够确保加固工程的质量高度可靠,按照设计方案来巩固整个建筑结构的强度水平以及刚度水平;其次,粘钢加固工艺能够在保障结构质量的同时,使施工任务能够高效、高速的完成(如下图1所示);再次,较常规意义上所应用的结构加固方法而言,粘钢加固施工方案的施工操作更加的便捷与可靠,现场无湿作业,且经过加固处理后的结构外观质量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动,也不会导致建筑工程内部的相关构建发生连锁加固反应;最后,粘钢加固工艺实施期间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优势,同时可实现对型钢、钢结构、以及砖砌体结构的粘接与加固作业。

图1粘钢加固效果示意图

2工程概况

某火车站西站候车厅改扩建工程位于A市西站北广场侧面,原设计结构为三跨结构,因其他原因减少1跨,且-0.400层楼板增加有装修垫层,局部使用功能发生了变化。从这一角度上来说,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机构荷载的安全性与工程稳固性,要求从工程结构方案设计角度入手,重视对框架梁结构的加固补强处理。综合对建筑工程工期、建设质量、综合效益等因素的考量,认为需要通过应用粘钢加固工艺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具体操作思路为:在主框架梁结构上下两端分别粘接尺寸为5×300.0mm的钢板,同时在次梁结构上下两端分别粘接尺寸为5×200.0mm的钢板。

3粘钢加固施工工艺分析

在本工程进行粘钢加固的过程当中,对应的施工流程如下图所示(见图2)。结合图2:对粘钢加固施工过程当中的主要要点与注意事项进行分析与总结:

图2粘钢加固施工工艺流程示意图

3.1对钢板表面的预处理

为了确保粘钢加固的质量可靠与有效,需要在粘钢前对钢板粘接面进行预处理工作。预处理中,最主要的操作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为除锈处理,其二为粗糙处理。本工程中,待处理钢板仅存在轻微的锈蚀现象,故现场操作中可使用纱布对锈蚀区域进行打磨,打磨标准达到钢板表面出现金属光泽。同时,粗糙处理中,粗糙度越大,越利于后续的加固作业。同时,处理期间需要垂直于钢板受力方向进行纹路的打磨工作,打磨后需要及时使用棉丝蘸取丙酶对经过粗糙处理后的钢板表面进行擦拭处理。

3.2基层表面处理

基层表面处理是相对于原有混凝土构件结合面而言,在这一区域的处理中,关键需要对粉饰层进行凿除,同时剔除基层表面存在的污物以及油垢。表层打磨方法为:使用角磨机进行打磨,打磨厚度控制在1.0~2.0mm范围之内。充分打磨后,需要使用压缩空气对打磨期间产生的浮尘进行吹扫。同样需要在吹扫处理后使用棉丝蘸取丙酶对经过粗糙处理后的基层表面进行擦拭处理。完成处理后需要安排专人对基层表面进行干燥保持工作。同时,本工程中,出现基层大规模的凹坑问题,采取处理措施为:应用粘钢加固结构胶进行修补。

3.3现场配胶处理

粘接剂的自身质量与性能会直接对粘钢加固施工工艺的实施及其效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故而现场施工中需要安排专人在粘接剂进场前进行质量检验工作。参照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粘接剂的现场配置工作。配置期间的质量控制要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粘接剂配合期间需要避免雨水进入拌合容器当中;其二,搅拌应当遵循方向一致的基本原则;其三,粘接剂配合期间需要避免空气进入粘接剂当中形成气泡;其四,配胶量需要结合工程施工情况进行严格控制,一般标准为可供50.0~60.0min时间使用。

3.4钢材粘贴处理

完成配置后的结构胶需要使用专业铲刀涂抹在经过清洁的钢板面上以及经过清理的混凝土面上,本工程中结构胶的涂抹厚度控制在2.0~3.0mm范围之内,遵循边缘厚度<中间厚度的基本原则。钢板需要逐步粘贴至混凝土表面,粘贴完成后及时对粘接面进行支撑固定处理,逐步施加压力,要求结构胶能够逐步自粘接面表面被挤出。针对加压期间可能发生的结构胶流淌问题,需要安排专人进行及时处理,发现结构胶涂抹不均匀区域需要及时进行补充。

3.5加压固定处理

将加固构建所承受的活性荷载作用力暂时剔除掉,实现对施工期间临时荷载水平的灵活控制。然后在钢板上进行钻孔,使用截面直径为12.0mm的螺杆将其置入原有的混凝土结构当中,置入深度控制标准为5.0~6.0cm,达到置入深度标准后拧紧螺母,通过复合锚固力的方式来保障梁柱结构与梁端结构构件受力的稳固与可靠,确保加压固定的质量与效果。

3.6固化加压处理

结合相关实践工作经验来看,粘钢加固施工过程当中所使用的粘钢加固结构能够在低温~常温状态下发挥良好的固化性能。若固化温度在25.0℃左右,则加压24h后即可以直接撤除加压固定系统,维护72h后即可将粘钢加固构件投入使用过程当中。若在相对较低的温度状态,如5.0℃左右,则撤除加压固定系统的时间需要延伸至48h以上,维护96h后方可将粘钢加固构件作用于实践施工中。

3.7检验处理

为了保障粘钢加固的质量可靠,在完成以上操作后,还需要对粘钢加固处理质量进行检验。检验期间的操作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可由专人使用小锤对粘钢加固钢板表面进行敲击,从敲击下所产生的音色来判断粘贴的效果。必要时可以使用超声仪对粘贴质量进行控制。有效的粘钢加固标准为:有效粘接面积≥待粘接面积*90.0%。若出现低于70.0%粘接面积的处理问题,则需要对粘接钢板进行剥离,然后进行重新粘接。

4结语

在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背景作用之下,社会大众的生活质量以及居住环境对于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水平有着相当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对于基于混凝土的建筑物而言,受到功能性改变的因素影响(常见的建筑工程功能改变包括荷载增加、以及工程改扩建等在内),导致建筑工程运行期间可能出现包括配筋缺陷、混凝土强度缺陷等方面的问题。故而,研究建筑工程结构加固的方案对于建筑工程功能安全性的提升而言意义重大。本文结合某建筑工程实际情况,首先总结了粘钢加固工艺在结构稳固性、施工快速性、施工便捷性、以及形式多样性等方面的优势,进而结合某建筑工程实例,分步骤探讨了粘钢加固工艺应用的方法与技术要点,望能够在后续的工程实践中进一步借鉴与参照。

参考文献

[1] 高轩能,周期源,陈明华等.粘钢加固RC梁承载性能的理论和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6,39(8):38-44.

[2] 沈蒲生,谭宇昂.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中粘钢利用程度及承载力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1(3):59-61,89.

[3] 张宇,李思明.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可靠性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2(6):11-14.

[4] 刘敏,殷学纲.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有限元动力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1):140-142,146.

[5] 林于东,夏樟华,黄俤俤等.U型粘钢加固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J].铁道学报,2012,34(8):94-102.

猜你喜欢

施工工艺优势建筑工程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矮的优势
挖淤换填施工工艺在市政工程的应用
画与话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断层带常用钻进施工工艺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