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戏曲旦角艺术的表演技法
2014-08-08李丽丽
李丽丽
戏曲传统剧目中,以旦角(传统戏曲角色行当,扮演女性人物)应工的戏很多,如《柜中缘》中的刘玉莲,《金玉奴》中的金玉奴,《拾玉镯》中的孙玉姣等等。怎样才能使演员的一举一动都符合人物的身份,具有鲜明的个性,我通过多年的舞台实践,觉得最主要的是要认真分析剧本,深入揣摩戏情戏理,熟悉了解角色的家庭、经历、理想、性格、社会地位、感情变化,以至于人物气质,然后根据角色的需要,运用适当的技巧,塑造出不同的人物个性。
要完成入物的再创造,首先是台步。台步是表现人物的重要技巧,台步的美给角色身段的优美奠定了基础。重要的是,不同的人物,由于性格、年龄、心情各异,所走的台步都各有不同。《柜中缘》中的刘玉莲是农家之女,天真活泼,聪明伶俐,平时受到母亲的宠爱,哥哥的依顺,又增添了几分娇嗲之气。所以对刘玉莲的出场处理应为:双手持辫举至前额,略仰头,眼看辫子,边耍辫子边走碎步至九龙口,小台步,跷左腿,略斜身亮相。同时长眼神(要求眼睑打开),面带喜悦的神态,接着走小台步,一手持手帕,一手拿辫子,边耍小舞花,边走花梆子,碎步要求快,小台步既要有韧劲儿,又要有脆劲,“花梆子”要溜,力求把一个天真活泼的,尚未脱离稚气的少女形象展现在观众的眼前。“花梆子”走至大边台口,将辫子甩置身后,顺势抬头看一下坐在台中的妈妈,迅速递给观众一个顽皮的眼神,同时摇手示意佯装没瞧见妈妈,和母亲逗乐,然后向外喊:“妈呀,你在哪儿?”边喊边巡视。此时,妈妈答话:“我在这里呢!”玉莲背着妈妈侧身听,又向观众一个顽皮的笑,内心独自“我知道你在那儿。”接着噘着小嘴,双手捏着虚拳至胸前,走着点子步,表现出小姑娘的生气的样子,至小边台口又向外喊:“妈……你在哪?”(念“你在哪”时,脸要朝观众,双足平站,略低着头,噘着嘴,眼看前方,双臂在两侧垂下)随着腰的扭动,膀子自然晃动,表现出小姑娘生气的神态。念“叫我呢”时要俏皮地用手挡着嘴,眼睛看着妈妈方向,细声细语地喊着。这时刘母答应着:“我在这里呢!”,玉莲迅速看妈妈一眼,接着念“哎呦"右手持手帕,向右平转,转身时要柔而慢,略腆上胸,再而向妈妈走小台步。花梆子,点子步及磋步充分表现出她的活泼,之所以要用小台步接磋步奔向妈妈,是因为舞台的空间是有限的,如果用一般的台步走向母亲,显得平淡。这里用小台步接磋步,磋步要小而快,并且要走“S”形。加上双方角色的眼神相互凝视着,面带着相见时的喜悦神情。这样处理表现出了刘玉莲在母亲面前的顽皮及娇嗲之气。
《拾玉镯》中的孙玉姣,与母亲相依为命,由于家庭贫寒,自小就参与家务劳动,除了练就一手好针线活,还帮着家里养鸡,卖鸡度日。我认为让孙玉姣在抒情优美的音乐过门中,右手耍着辫子,踩着小锣点子,走着小碎步出场,速度快慢要适宜,力求走稳。如果这样处理就能既符合孙玉姣的规定情境,又能表现出她的成熟又不失去少女天真活泼的一面。
《金玉奴》中的金玉奴与刘玉莲,孙玉姣是同龄人,“青春整二八”,出身乞丐,幼年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受到父亲的宠爱。由于出身在这样的家庭,她的娇嗲之气较少,心底单纯善良。根据特定的情境,金玉奴的台步要大方不拘,她在内白“啊哈”余音未落时,就以敏捷而且略微大的台步出现在幕外,右手持手帕并扬手于右肩上方亮相,同时立腰领神,紧接着踩着锣点走着大方洒脱的台步至台中。金玉奴的台步既不同于刘玉莲,又不同于孙玉姣。
从以上三个人物的出场台步,说明演员的外形动作要符合人物角色的规定情境和感情的需要。“动于衷,形于外”,“意在形先”,并且要注意,“有意识地安排,下意识地表现”。
再者,就是眼神(戏曲表演五种技巧手、眼、身、法、步中的其一技巧)。眼睛是人的心灵之窗,角色的无声语言,是通过演员的眼神传递给观众的。眼神的高低、角度、松弛与劲头儿都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感情的需要。《柜中缘》中的刘玉莲出场的时候,眼睑要打开,要让观众从这双晶莹的眼睛里看出一个纯洁透明的少女心灵。当被公差追捕的名将之子岳雷出现在她的面前,并向他求救时,她睁着受惊的大眼睛看着岳雷。当她得知对方就是岳飞的儿子时,她此时这双眼睛是又惊又喜,直瞪瞪地上下打量着这位英雄的后代,激起了她的正义感。《拾玉镯》中的孙玉姣也是在门口照看着鸡。当她听到脚步声时,低头垂眼。从傅朋的脚开始自上而下打量着,直至与傅朋对眼神,并有一刹那停顿。内心独白“啊,多英俊的少年”,随即从陶醉中醒悟过来,慌忙收回眼神扭身回头,忙中出乱,竟被针将手扎痛……从这里开始,她与傅朋的对白交流中眼神始终不是正视,时而以手帕挡着脸偷看,时而用眼睛瞥视对方。傅朋告辞时,孙玉姣还礼,在念“不送了”的“了”字尾音中,慢慢地用眼睛看着,发现傅朋正盯着自己时,她急忙收回了眼神,扭头回避傅朋的目光。这种眼神的运用揭示了孙玉姣的内心矛盾,生动地表现了一个情窦初开,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妙龄少女的形象。通过眼神的变化,揭示了人物内心感情的变化。
在戏曲表演艺术中,话白也是不容忽视的。话白也叫“说白、道白、念白、白口”,是戏曲台词两种基本形式之一。《柜中缘》中的刘玉莲在其特定的情景下,话白以小嗓为主,发音位置略前并应用一些“高频率”的声调,嗓音要求脆亮,语气略嗲,发出“妈呀!”“哥呀!”等台词,这些方法是为了表现他的天真和稚气。戏曲艺术的老前辈在处理刘玉莲这一人物时历来运用韵白,念起来要比青衣美一些,有慢有快,既体现孙玉姣稳重、含蓄、成熟又不失少女活泼的性格。《金玉奴》中的金玉奴,在整个剧目中前后话白有变化,前半场的发音,位置要靠前,体现出她的单纯幼稚。后半场“洞房棒打”一场的大段话白与前面的“求莫结亲”的方法截然不同。此时,金玉奴念白的发音位置要略后,音域要放宽,音调有时高亢,有时低回,每个字都要有力,并要根据台词的内容和角色情绪的变化,有快有慢,做到慢而不断,快而不乱,字字句句打动观众的心,把一个遭受迫害的封建社会的少妇形象活生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由此可见,念白不但要口齿清,吐字真,而且要富有感情。处理好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变化,同时,利用发音位置前与后的技巧处理来表现角色的年龄、性格及内心情感的变化。
所以笔者认为,戏曲旦角艺术,表现手段的丰富在于积累---积累就是要多学,在于底子厚---底子厚就要会的戏多,只有见得多,唱得多,才能琢磨得多,才能成为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