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辑人对美与时代的感悟

2014-08-08刘婷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学报美的时代

刘婷

一、 引言

审美是只有人才具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关于美和审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则是从人的实践活动中来考察的,认为审美是人在实践活动中观照和复现自身的一种活动,并提出了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刘一象化”的论点。由于人的实践活动无所不在,人的审美活动领域亦无所不在。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时代下,审美以成为人们的一种文化心理结构,如何增强审美欣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己成为设计者对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要想获得审美的至高境界,必须凭借良好的感知,设计者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对生活中美的事物进行艺术概括和提炼,人们所追求的审美意识具有丰富的个性化差异,对美的感知不仅是审美的动力,而且是一种特定的情感感受状态。因此,设计是随着设计者对生活的感悟而产生的。《手绘大叔系列》正是在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之间产生。作者画笔下流露出的真情,让不少读者感受到了绘画的美好。画中用平常生活中的琐事,向读者传达了老年人的感情世界里,也可以像曾经年轻时一样互相表达和倾诉。研究编辑审美活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编辑工作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二、内容美与装帧美的统一

一个真正美的事物,不仅应该展示“人本质力量”,还应该通过一定的感性形式,因为“人的认识物质,就是认识物质的运动形式,因为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而物质的运动则必取一定的形式”,而“所谓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正是指客观对象的感性形象上面体现了真与善相统一的审美价值”.所有美的事物都应该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而编辑审美也不例外。真与善皆是美产生的条件,但美不能简单的等同于真和善,美有其特殊的规定性。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并把这种规律体现于具体可感的形象之中,真才具有美的属性。同样,善也必须体现于具体可感的形象之中,将其表现的人类的直接的功利性目的变为一种间接的、曲折的目的,善才真正成为美。编辑活动也是如此,编辑工作者除了求真、向善之外,还必须为这种真与善寻求一种合适的载体,其编辑的作品才易于为受众接受,作品才成为美的。《手绘大叔系列》从绘画的角度表现老年人之间的亲情和爱情,此书是奉献给爸爸妈妈的最好的礼物,在人性亲情的道德观上作者用自己朴素的绘画手法表现了人老时,生活的内容应像蕴藏多年的美酒,醇香无比,人老时,感情的世界应像一壶上好的清茶,回味悠久;人老时,两个人的世界应像怒放的牡丹,真诚大方;绘画稿件中透着温情,文字中透着哲理。如果没有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作为其载体,而变成纯粹的说教,其社会反响也就远不会有这么好。美的内容与美的形式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编辑需要了解社会的发展趋向元素,将这些元素注入到图书的设计中,让图书更加具有时代感.因此,编辑除了认真把握其编辑对象所体现出来的本质性内容,还应该对作品的艺术形态做细致的雕琢,努力使作品臻于完美,实现真善美的统一。

三、编辑设计的时代体验

编辑设计,是在文字编辑工作完成后,送到印刷厂排印之前,设计人员对于一本杂志中未经加工的原始素材,整合成令人愉悦的视觉整体,这种视觉整体可以看作为图书的视觉识别。 编辑设计是一个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保证信息有效的传达方式靠的就是设计的艺术"信息时代的来临和人们的视觉习惯的改变,要求编辑者更新观念,提高版面信息的传达,使杂志版面的功能性和艺术性都得到充分的体现,在这一点上《手绘大叔系列》做的很好,不仅保留了传统的要素,还添加了十几幅文中作品,精美的红色丝带质感的腰封,让读者感受到的是满满的诚意。编辑中,编辑既要考虑到读者对于知识的追求,同时也应该在图书的编辑中引入时代的新特征,这样才能够顺应美的发展需要。编辑活动中的新奇美既可以顺应美的发展,又可以培养受众的审美趣味,促进受众审美趣味向着编辑主体所期望的方向发展,起到示范和导向作用。同时,这种统一在实现编辑社会价值、展现其本质力量的同时,也帮助其实现经济价值。一个编辑的创新思维总是能为其编辑成果打开新的发展思路,但必须建立在某种业已为人们所接受的规范之上,尤其是能够体现出新时代人们对于美的感悟上面。由此,一份好的出版物总是呈现出时代设计之美感。

可以看出编辑只有在编辑实践中自觉地进行理论思考,坚持社会责任感,从众多的稿件中淘汰伪科学和虚假的东西,筛选出具有审美价值的文稿,按照审美规律进行编辑活动,在设计中注入时代的新元素,使图书具有时代美感,才能制造出具有审美意义和时代价值的文化精品,为受众酿造出真正精美的精神食粮,从而担负起构建整个社会文化大厦的重任。

【参考文献】

[1]王华生,编辑审美选择论[J]河南大学学报[J]2005(06)

[2]梅焕钧,编辑审美与学报封面设计[J]泰安师专学报, 2001(02)

[3]刘萍,试论编辑审美意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4)

[4]陈景春,编辑的审美活动与编辑美[J],出版科学, 2005(02)

[5]王能昌,刍论编辑审美[J]南昌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06)

猜你喜欢

学报美的时代
致敬学报40年
好美的雾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
《深空探测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