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代画院的教育管理方式及其对宋代绘画的影响

2014-08-08徐小娟朱北堂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4年5期

徐小娟 朱北堂

摘要:

宋代作为让中国人骄傲的时代,所取得的各项成就也是空前巨大的,其社会繁荣程度也可以从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一窥究竟,而绘画方面也是硕果累累。纵观中国绘画的发展史,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史上一道重笔,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在这个时代里统治阶级所设立的画院则在整个宋代画坛中占有绝对的主要地位,归其原因则是因为宋代画院在运行的过程中建立起了一整套教育教学和管理机制,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从选拔人才到教育教学的成熟艺术教育模式。在这样一个环境下,画院培养了大批的绘画人才,从而促进了宋代绘画的发展。

关键词:宋代绘画;宋代画院;教育管理方式

代画院的建立及其教育管理方式非常严谨,并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机制,而这样的绘画教育和管理对现代绘画教育也是有可借鉴之处。作为成功的画院教育方式,其取得的成就也是不可小觑的,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宋代绘画发展。本文就宋代画院的设立、教育和管理以及对宋代绘画的影响进行探讨研究,具体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宋代画院的设立

经过朝代的更替,战火的洗礼,宋太祖建立了宋朝。随着时间的车轮前进,宋朝整个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空前繁荣,绘画艺术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特别是整个统治阶级的重文轻武的传统的影响下,使得宋代绘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

宋代从上到皇帝本人,下到平民百姓,形成了对文学的一个追求局面,让整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处于一个较高的层次,特别是上层社会那些真正的文人,对文学、艺术的追求更为甚之。这种日常生活的追求逐渐成为一种静雅的玩味,与生活分不开。所以在宋代建国初期,便以五代、唐的翰林画院体制建立皇家画院。

宋代画院在初期亦称翰林图画院,建立于最初为宋太宗雍熙元年,这时期的画院完全是作为内廷供奉机构,并在画院设置内侍二人管理,在整个中国的绘画史中关于绘画教育的问题上,翰林图画院也起到了关键作用。直到真宗成平元年宋代画院才得以建制,才称得上是一个健全的机构。宋代画院在建立初期,其人员结构是由宋朝之前的唐、五代时期的绘画名人组成,在这一时期招进画院的人物有:郭忠恕、高益、王道真、黄筌、黄居案父子、赵元长、孟显、夏侯延佑、高文进、袁仁厚、勾龙爽、石恪等、周文矩、董羽、徐崇嗣、蔡润、厉昭等,组成画院的原始阵容,为宋初画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宋代画院的教育和管理

宋代画院经过一段时期的运行,到宋徽宗时期发展到了顶峰,其成果便表现出了很强影响力,而整体艺术水平及风格也逐渐体现了出来,并基本上开始影响整个宋代绘画的发展。在这时期画院不有名家,同时还有很多来画院求师拜学的人。

在徽宗崇宁三年时,又在国子监设立画学,而后又将画学并入翰林图画局,这是国家培养绘画而设立的最高学府。而这个机构最大的作用就是为画院选拔优秀青年画家,以便在以后不断为画院输送人才,来保持画院的生命力永远不断层。在选拔的方式上实行科举考试,和我们现在的高考类似。而参加考试的人也是非常多,来自全国各地,在《画继·杂说》中是这样记述当时的场景“图画院,四方召试者源源而来”可以从中看出来其画院的选拔考试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考试时也是多以古诗词句来命题的,要求被考试者根据所出古诗词句来画出作品,在俞成的《萤窗丛说》中这样说道:“徽宗政和中,建设画学,用太学法补试四方画工,以古人诗句命题,不知抡选几许人也。”而其作品的好与差则是以“以不仿前人而物之情态形色俱若自然,笔韵高简为工”的标准来评判。

画学是一个教育机构,所以十分注重选拔上来的新人在后期的教育教学。其教学模式也是比较科学的,和现代的中国画艺术教育相仿。在整个的教学上对专业分科也很详细,主要分为六科,即佛道、山水、人物、鸟兽、花竹、尾木六个专业。学习当中其绘画作品的评定标准和在选拔考试时的标准基本上是差不多的,只不过更加细化和明确,其标准要求是:“笔简意全,不模仿古人,而尽物之情态,形、色皆自然,意高韵古为上;模仿前人而能出古意,形、色象其物宜,而设色细,运思巧为中;传模图绘,不失其真为下。”①这个评画准则慢慢影响了宋代的绘画及绘画的审美观念,造就了宋代绘画的风格,与宋朝之前的唐五代绘画风格相比较,可以看出宋代绘画慢慢的形成了一个时代的特点。

而且在画学里,学习不单单光学习单一的绘画,还要学习其它的来以辅助,这些辅助课程有《说文》、《尔雅》、《释名》等。这种课程的设置为画院培养年轻一代画家,帮助其提高自身修养达到更高的层次。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与现在的学院教学宗旨基本上是一致的,所以说宋代绘画能达到一个顶峰是有前提、有基础的。

在画院的管理上,则是授予画家们官职,实行行政管理。宋代画院官职的数量和门类都超过前朝,在官职的授予上根据绘画技艺高低分别授予相应的官职,具体的官职设置中,画院建立初期有翰林待诏、图画待诏、图画院袛侯等少量官职,在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便在原有官职的基础上增加翰林应奉、翰林画史、翰林入阁供奉、图画院艺学、御画院艺学、图画院学生、画学谕、画学正等官职,到了南宋又增加了像袛应修内司、袛应甲库等一些官职。从这些内容来看,可以得知宋代画院的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堪称历朝之最。同时对画家授予官职也很大的程度上激励了画家们进画院供职的积极性,画家在授予官职后,其社会上的地位也有所提高,使得在整个社会环境中处于一个比较高的地位。从邓椿的《画继》中看出来:“本朝旧制,凡以艺进者,虽服绯紫,不得佩鱼。政宣间,独许书画院出职人佩鱼,此异数也。”同样在生活上也给予很多关照,同其他机构和人区别开来,《画继》中记载:“又他局工匠日支钱谓之食钱,惟两局则谓之俸直,勘旁支给,不以众工待也。”这之中的“两局”其中包含了画院,可见画院中的画家们在宋代的优越地位。

总之宋代画院作为一个成功的古代艺术教育典范,其教育和管理模式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其经验影响着后代的绘画教育。针对我们当代的艺术教育的不足,我们现在可以借鉴这样的经验进行改进,以便更好地发展我们的艺术教育。

三、宋代画院对宋代绘画的影响

宋代绘画在整个中国美术史上具有极其辉煌灿烂的成就,把中国绘画又推上了一个高峰。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和当时的画院分不开的,画院在当时扮演着领头军的角色,影响了宋代绘画的发展。追其原因可以归结于宋代画院是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上最为完备的,规模最大的艺术教育机构,并且在整个宋代绘画成就里,让人能耳熟能详的作品有很大一部份是出自画院的人之手。能形成这样的局面,原因是画院有国家作为支持,国家以特别的方式来发展绘画艺术,加上在宋代皇帝当中不乏绘画好手,在绘画艺术的追求上更是胜人一筹,像赵佶便是一位“画痴”皇帝。

在画院建立初期,其绘画方式是根据当时的统治者的喜好来决定的,而当时黄筌、黄居案父子的绘画风格大行其道,其作品得到肯定。原因是黄氏一路画风,画面上表现出了繁花富贵的同时,再加上艳丽的色彩和精细的画工迎合了统治者的华贵审美观,从而使这一路风格成为主流,形成了当时所说的“黄体”,奠定了宋代花鸟画写实风格的基础。在这之后画院的崔白和画院外赵昌更是将这一风格推向高峰,达到了“所画无不精绝,落笔运思即成,不假于绳尺,曲直方圆皆中法度”②的程度,把花鸟的最生动的地方在画面上表现淋漓尽致。宋代花鸟在受到这几位大家的影响下,其花鸟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定型在了写实上面。

在山水画方面其画院早期的燕文贵,其绘画被称为“燕家风景”。再则就是郭熙,其画风更是被推为当世独绝,特点是:“工画山水寒林,施为巧赡,位置渊深,虽厚学慕容丘,亦能自放胸臆,巨幛高壁,多益壮。”③除绘画外他在理论方面也有着非常大的贡献,不仅为宋代山水画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并且一直沿用至今,这个重要理论就是山水画中的“三远法”,即高远、深远、平远。到了南宋又出现了: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等山水画大家,其影响力甚广,其画风有着沉稳有力的线条和水墨苍茫淋漓的画面表现力及构图上的言简意赅,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代表了南宋山水的发展水平。

人物画在宋代则是更接近生活、贴近生活,被称为“风俗画”。代表作有出自画家张择端之手的《清明上河图》。作品中描绘的是市井生活场面,通过画面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汴梁,其精湛的画工代表了整个宋代的风俗画的最高技艺,同时还有李唐的《村医图》,李嵩的《货郎图》等。纵观这些作品,除了反映当时的社会和绘画技艺,还可以看出这宋代人物画的发展是离不开画院的。

所以宋代画院从组建到发展成一个成熟的机构,在宋代绘画的发展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其不但影响了宋代绘画,也对后代乃至现代都有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潘公凯.李超.蕙兰.陈永怡合,中国绘画史 插图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2]《宜和画谱》卷十八,《花鸟门·崔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