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员龙腾争粽子

2014-08-08爨翁

食品与健康 2014年6期
关键词:续命粽子屈原

爨翁

看着标题,可能有些隐晦。什么叫“两员龙腾”?原来,老朽本文所表的两位主人公,名字中都有yuan,一位姓伍名员,一位姓屈字原,音同字不同,但两位都是我国古代的大员,朝廷重臣。对这两位,老百姓都很熟悉,京剧《文昭关》、《刺王僚》戏里都有伍员;郭沫若编剧的话剧演的就是屈原故事。

伍子胥(公元前?~前484年)名员,字子胥,是春秋时吴国大夫。其父伍奢是楚平王时太师,辅太子建,因直言被杀。后伍子胥经宋、郑入吴,帮助阖闾刺杀吴王僚,夺取王位,整军经武,国势日盛,不久攻破楚国,以功封于申。吴王夫差时,劝王拒绝越国求和并停止伐齐,渐被疏远,后吴王赐剑命他自杀,一说投水而死。

屈原(公元前340~前278年)名平,字原,战国时楚国人,是我国最早的大诗人。他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他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他在同反动贵族的斗争中,遭谗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后楚都郢为秦兵所破,遂投汨罗江而死,留下《离骚》、《九歌》等名篇。

有人说,您老老糊涂了,将相距一二百年的两个人物扯在一起,这不是“关公战秦琼”么?不是的,因为,每到端午,老百姓就会吃着粽子,划起龙舟,思念这老二位。

最早将端午风俗跟屈原联系起来的古代文献是东汉应劭的《风俗通》,《初学记》卷四引云“五月五日以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温”,称此举“亦因屈原”。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记》则说得更活灵活现: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曲忽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谓曲曰:“闻君当见祭,甚善。常年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当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曲依此言。今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遗风也。

除了用粽子祭奠屈原以外,人们又以竞渡方式去拯救他。《北堂书钞》卷一三七引晋葛洪《抱朴子》外篇佚文云:

屈原没汨罗之日,人并命舟楫以迎之,至今以为竞渡,或以水车为之,谓之飞凫,亦曰水马,州将士庶悉观临之。

跟“屈原说”类似的是,人们又把竞渡和伍子胥及越王勾践联系起来。杜公瞻注《荆楚岁时记》说:

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

此外,还有纪念孝女曹娥说:

孝女曹娥者,会稽上虞人也。父盱,能弦歌,为巫祝。汉安二年五月五日,于县江溯涛婆娑(迎)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至元嘉元年,县长度尚改葬娥于江南道傍,为立碑焉。

对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学术界还有许多说法,诸如“祭龙说”、“恶月说”、“卫生说”、“苗濮说”、“水死水神说”等等,在此我们不再赘言,其实,赛龙舟竞渡,吃粽子本是古俗,既不是一种娱乐,也不是对于什么人的纪念,而是一种傩仪,之所以加上了一些知名人物的故事,是出于文化传承的某种需要而已。

五月五日端午节最早是与介之推传说搭配在一起的,后来因为种种因素不能配合,所以才在众多的传说中采用了屈原投江的传说来补充,这就是古代季节性仪式于传说之间的“任择”关系。仪式与传说之间本来并无真正的关联,或者更明显地说,仪式的举行背后并不一定有一个戏剧性的“本事”,但是为了保证仪式的合理执行,就要借用一则动人或者富有戏剧性的传说来支持肯定它。荀子说,对知识分子(士君子)来说,可以知道是为人之道所以安行之,然而对老百姓而言,则要以崇拜超自然鬼神的办法来诱导,才能使之成俗。我国过去是个农业社会,非常注重季节农时。季节性的仪式如寒食、端午等,都是非常象征性的仪礼,所以要借用动人的传说来支持它,使老百姓即使不明其道理,也能易于了解而成俗举行,这便是《文化人类学》中神话传说的辩证关系所生。

支持仪式的传说可以编,但是不能胡编,这里面有一个合理的“择”。在中国古代,对冬夏两至的不均等、不平衡的关系极为在意,所以一直用阴/阳、昼/夜、德/刑、生/死、水/火、湿/燥等对比来理解它,从而透过讯息去用行动来表达它。从这里我们就可以很明白地看出:为什么与冬至有关的寒食仪式要用“介子推焚死”的传说来配合,而与夏至有关的端午仪式,却要用“屈原投水”的传说来呼应,那就是因为“日冬至则火从之,日夏至则水从之”的缘故。

既然是夏至日从水,所以屈原投水的传说就最能配合。原先有人想用介子推来作为端午的传说故事,后来因为不合理,所以传不下去了。介子推是自焚而死,与从水的端午实在是牛头不对马嘴,自然在传承中被淘汰了。所以仪式与传说的配合,虽然说是任选任择,但是在其背后,还是有其内在的结构契合的,这就是屈大夫投江的传说不但可以“击败”介子推传说的原因,也是它能在其他如伍子胥、曹娥以至越王勾践、白洁夫人等传说中“脱颖而出”,成为流传最普遍版本的根本原因。农耕文化以制造心理敬畏来制约人们的行为,在古时民智未开的时代也未必不是一种办法。

还有一种文化现象,就是在支持仪式的神话中往往有一种或数种傩食品登台亮相,参与表演。比如寒食的寒具、中秋的月饼、冬至的馄饨、夏至的面条、春节的饺子,当然还有端午的粽子。它们不但是神话的内容,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能表意、会说话,起着“食以载道,敦化人伦”的特殊社会作用,劝人从善,教人学好,不忘国家祖宗,懂得感恩回报。

其实,粽子原为角黍,是一种古老的傩食品,用来在夏至节祭祀地祗物魅的,与屈大夫并无关系。

夏至日祭祀,周代就有之。《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魅,以禬国之凶荒、民之礼丧。”冬至日阳气升而祭鬼神,夏至日阴气升而祭地祗物魅,魅:百物之神。致人鬼于祖庙,致物魅于墠坛。《周礼·春官·大司乐》:“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若乐六变,天神皆降。夏日至,于泽中之方丘奏之,地祗皆出。”祭天地人神,都为顺其为人与物也。在周代,夏至日祭地祗物魅,黍只是其中之一,刚开始只是以黍米而非角黍。后人发明角黍,取角形是因为上古人有以牛角祭祖之俗,取其角形包以菰叶,是因为黍又称“火谷”。《尔雅翼》:“黍之秀特舒散,故说者以其象火为南方之谷。”火属阳,而菰叶水生而属阴,这就成了“阴阳尚相裹,未分散之对象”。endprint

在古时,其实夏至和端午是两个节日。端午,端,初也,五月的第一个五日,古“五”与“午”通用。端午节最原始的说法起于上古三代的兰浴。《楚辞》有“浴兰汤兮沐芳华”之句。《风俗通》说:“五月五日续命缕,俗说以益人命。”浴兰、悬文,都是为避毒,用五彩丝线绕臂、缠桶,俗叫“续命缕”,为益人命。应该说,五月端午作为天中节,刚开始并无祭人的意思,因为阳气至极万物茂盛,于是就要提醒人们避毒,因为防身避阴疾,所以要“绕命缕”,其意还是顺应天时地和。

到了后世,人们把夏至的祭祀搬到了端午,祭祀的内容与方式则随着时代的推移不断增加内容。在京剧《白蛇传》中,已经把古人如何过端午的习俗描绘得非常清楚了。直到现代,人们不再饮雄黄酒了,“续命缕”也演变为孩子们的衣饰“老虎褡裢”了。但是,吃粽子仍然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节食。

粽子的名称除“角黍”外,还有“裹燕”、“不落荚”、“白玉团”、“餈筒”等名。形状也各异,有锥形,有秤锤形,有菱角形,也有枕头形的。包裹材料,有以茭叶、粽叶,也有用芦叶、竹叶的。其馅,甜者如赤小豆、豆沙枣泥、桃仁芝麻松子;咸者如火腿咸肉、鲜肉鸭肉,以至干贝虾仁。《酉阳杂俎》记:“庚家粽子,白莹如玉。”《西湖老人繁盛录》:“角黍,天下唯有是都城将粽凑成楼阁、亭子、车儿诸般巧样。”《开元天宝遗事》说,“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貯于金盘中,以小角造弓子,纤妙可爱,架箭射盘中粉团,中者得食,盖粉团滑腻而难射也。都中盛于此戏。”

虽然中国的节日都离不开吃,但端午节的吃却独有特色。一是吃东西要拆包装;二是街头巷尾,一派清香。粽子的做法在我国南北方大不相同。在北方,传统的粽子不是放大枣就是放小豆,用糯米做粽。也有用黄米做粽的,味道不同于糯米,熟后蘸饴糖吃,味道挺好。还有将粽子与鸡蛋同煮的,俟粽子煮熟,把粽子捞出来,鸡蛋仍放在锅里继续煮。歇火后,鸡蛋在锅里泡一夜,第二天再捞出来吃,味道十分清香而有嚼头。也就是这一天,人们能吃到这样的清香蛋,过了端午节,没人再吃这种蛋了。

在南方,去上海,过嘉兴,到杭州,到处都卖肉粽子,那粽子个儿很大,热气腾腾,香气扑鼻,勾人食欲。不过老朽挺纳闷的,南方同胞食量小,吃的东西诸如苏州小吃、上海小笼包,都是小巧玲珑的,那么大的肉粽如何吃得下?

端午节又到了,人们欣赏着京剧《白蛇传》,吃着和屈大夫或伍将军有故事的粽子,也许是不为口欲,为的是一种文化享受和传承。

(下期预告:舌尖上的遗憾)endprint

在古时,其实夏至和端午是两个节日。端午,端,初也,五月的第一个五日,古“五”与“午”通用。端午节最原始的说法起于上古三代的兰浴。《楚辞》有“浴兰汤兮沐芳华”之句。《风俗通》说:“五月五日续命缕,俗说以益人命。”浴兰、悬文,都是为避毒,用五彩丝线绕臂、缠桶,俗叫“续命缕”,为益人命。应该说,五月端午作为天中节,刚开始并无祭人的意思,因为阳气至极万物茂盛,于是就要提醒人们避毒,因为防身避阴疾,所以要“绕命缕”,其意还是顺应天时地和。

到了后世,人们把夏至的祭祀搬到了端午,祭祀的内容与方式则随着时代的推移不断增加内容。在京剧《白蛇传》中,已经把古人如何过端午的习俗描绘得非常清楚了。直到现代,人们不再饮雄黄酒了,“续命缕”也演变为孩子们的衣饰“老虎褡裢”了。但是,吃粽子仍然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节食。

粽子的名称除“角黍”外,还有“裹燕”、“不落荚”、“白玉团”、“餈筒”等名。形状也各异,有锥形,有秤锤形,有菱角形,也有枕头形的。包裹材料,有以茭叶、粽叶,也有用芦叶、竹叶的。其馅,甜者如赤小豆、豆沙枣泥、桃仁芝麻松子;咸者如火腿咸肉、鲜肉鸭肉,以至干贝虾仁。《酉阳杂俎》记:“庚家粽子,白莹如玉。”《西湖老人繁盛录》:“角黍,天下唯有是都城将粽凑成楼阁、亭子、车儿诸般巧样。”《开元天宝遗事》说,“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貯于金盘中,以小角造弓子,纤妙可爱,架箭射盘中粉团,中者得食,盖粉团滑腻而难射也。都中盛于此戏。”

虽然中国的节日都离不开吃,但端午节的吃却独有特色。一是吃东西要拆包装;二是街头巷尾,一派清香。粽子的做法在我国南北方大不相同。在北方,传统的粽子不是放大枣就是放小豆,用糯米做粽。也有用黄米做粽的,味道不同于糯米,熟后蘸饴糖吃,味道挺好。还有将粽子与鸡蛋同煮的,俟粽子煮熟,把粽子捞出来,鸡蛋仍放在锅里继续煮。歇火后,鸡蛋在锅里泡一夜,第二天再捞出来吃,味道十分清香而有嚼头。也就是这一天,人们能吃到这样的清香蛋,过了端午节,没人再吃这种蛋了。

在南方,去上海,过嘉兴,到杭州,到处都卖肉粽子,那粽子个儿很大,热气腾腾,香气扑鼻,勾人食欲。不过老朽挺纳闷的,南方同胞食量小,吃的东西诸如苏州小吃、上海小笼包,都是小巧玲珑的,那么大的肉粽如何吃得下?

端午节又到了,人们欣赏着京剧《白蛇传》,吃着和屈大夫或伍将军有故事的粽子,也许是不为口欲,为的是一种文化享受和传承。

(下期预告:舌尖上的遗憾)endprint

在古时,其实夏至和端午是两个节日。端午,端,初也,五月的第一个五日,古“五”与“午”通用。端午节最原始的说法起于上古三代的兰浴。《楚辞》有“浴兰汤兮沐芳华”之句。《风俗通》说:“五月五日续命缕,俗说以益人命。”浴兰、悬文,都是为避毒,用五彩丝线绕臂、缠桶,俗叫“续命缕”,为益人命。应该说,五月端午作为天中节,刚开始并无祭人的意思,因为阳气至极万物茂盛,于是就要提醒人们避毒,因为防身避阴疾,所以要“绕命缕”,其意还是顺应天时地和。

到了后世,人们把夏至的祭祀搬到了端午,祭祀的内容与方式则随着时代的推移不断增加内容。在京剧《白蛇传》中,已经把古人如何过端午的习俗描绘得非常清楚了。直到现代,人们不再饮雄黄酒了,“续命缕”也演变为孩子们的衣饰“老虎褡裢”了。但是,吃粽子仍然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节食。

粽子的名称除“角黍”外,还有“裹燕”、“不落荚”、“白玉团”、“餈筒”等名。形状也各异,有锥形,有秤锤形,有菱角形,也有枕头形的。包裹材料,有以茭叶、粽叶,也有用芦叶、竹叶的。其馅,甜者如赤小豆、豆沙枣泥、桃仁芝麻松子;咸者如火腿咸肉、鲜肉鸭肉,以至干贝虾仁。《酉阳杂俎》记:“庚家粽子,白莹如玉。”《西湖老人繁盛录》:“角黍,天下唯有是都城将粽凑成楼阁、亭子、车儿诸般巧样。”《开元天宝遗事》说,“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貯于金盘中,以小角造弓子,纤妙可爱,架箭射盘中粉团,中者得食,盖粉团滑腻而难射也。都中盛于此戏。”

虽然中国的节日都离不开吃,但端午节的吃却独有特色。一是吃东西要拆包装;二是街头巷尾,一派清香。粽子的做法在我国南北方大不相同。在北方,传统的粽子不是放大枣就是放小豆,用糯米做粽。也有用黄米做粽的,味道不同于糯米,熟后蘸饴糖吃,味道挺好。还有将粽子与鸡蛋同煮的,俟粽子煮熟,把粽子捞出来,鸡蛋仍放在锅里继续煮。歇火后,鸡蛋在锅里泡一夜,第二天再捞出来吃,味道十分清香而有嚼头。也就是这一天,人们能吃到这样的清香蛋,过了端午节,没人再吃这种蛋了。

在南方,去上海,过嘉兴,到杭州,到处都卖肉粽子,那粽子个儿很大,热气腾腾,香气扑鼻,勾人食欲。不过老朽挺纳闷的,南方同胞食量小,吃的东西诸如苏州小吃、上海小笼包,都是小巧玲珑的,那么大的肉粽如何吃得下?

端午节又到了,人们欣赏着京剧《白蛇传》,吃着和屈大夫或伍将军有故事的粽子,也许是不为口欲,为的是一种文化享受和传承。

(下期预告:舌尖上的遗憾)endprint

猜你喜欢

续命粽子屈原
冬日八大续命美食
自寿
这才是成年人的暗黑假期
屈原之死
端午节,粽子香
屈原送米
续命
屈原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