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天然林生长抚育强度的讨论
2014-08-08丁国军
丁国军
摘要:从3个方面论述了天然林生长抚育强度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措施。对天然林采取低强度抚育,大面积经营的方法是可行的,能够给保留的优良木造成最适宜的营养空间,保证保留木生长快,干形好,通过作业不仅可获得一定数量的木材,又可使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关键词:天然林;生长;抚育;强度
森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前,随着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全面实施,森林划区分类经营,保护好重点生态公益林,抚育好兼容林(一般生态公益林),是实现森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搞好天然林生长抚育,提高林分质量,加快林木生长,是林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科学经营天然林选择适宜的采伐强度,加强采伐作业管理是森林经营的基本原则。
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地处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小兴安岭南坡,稳定通过10 ℃的初终日数123天(5月22日—9月21日)≥10 ℃的有效积温2200 ℃~2300 ℃,无霜期约120天(±12天)。初霜期平均为9月18日。最早9月10日,最晚10月5日,终霜平均5月25日,最早5月14日,最迟6月4日。年降雨量为590 mm~660 mm,其中春季占13 %,夏季占65 %,秋季占18 %,冬季占4 %。变化趋势是由东向西渐增。光照丰富,年日照时为2350~2550 h。太阳辐射总量为110千卡/cm2,年光和有效辐射50千卡/cm2。
1科学经营选择适宜的采伐强度
随着森林可采资源锐减,森林结构也发生较大变化,成过熟林蓄积大幅下降,中幼龄林的蓄积明显增加。另外,由于施业区内林班大都经过4~5次采伐,使林木分布不均,或疏或密,大小不均等等。针对这一林相特点,采取低强度抚育,大面积经营的技术措施,是保护现有天然林资源的有效途径。
具体是,采用以小群体为单元的林木分级法,将林木划分为五级,即:A、B、C、D、E代表。A级为生长旺盛,干形圆满的目的树种的优势木;B级为仅次于A级木,与A级木同处一个林层;C级木树高与
胸径不及B级木,处于半被压状态,是第二层林冠;D级术为生长不良,处于全部被压状态,与C级木同属一个林层;E级木为处于濒死或枯死状态。采用下层抚育法,保留A、B级木,抚育C、D级木,伐除E
级木。改变以往培育A级木,间伐B级木,解放C级木,清除D、E级木的做法,一般采伐强度可控制在5 %~10 %,每公顷出材控制在6~12 m3,这样做既能够合理调整单位面积上的株数、径级大小和树种比例结构,还可调整林木的植株大小、株数比例和树种的空间分布的垂直结构,趋于标准的经营密度,达到调整林分组成,提高林分质量,改善林分生长环境,缩短培育周期,改善林内卫生条件,促进优良
2提高技术素质,保证调查设计质量
森林调查设计资料是企业组织生产、制定计划、科学经营、培育森林资源的可靠依据,是法定性技术文件。天然林生长抚育技术要求高,所以,在调查设计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采伐更新调查设计规范》,尤其是要严格把握设计强度和合理确定保留木和采伐木是调查的关键环节。采伐强度是有效保护森林环境,维护群体生态平衡,提高再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而把握好采、留标准则是保持森林旺盛生命力和提高林分质量的关键所在,才能真正做到留优去劣。主要是把好五关:即伐区区划关,每木关,因子调查关,采伐强度关,采伐对象关。
3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切实加强伐区管理
根据采伐是基础,集材是关键,清林是保证的原则,在伐区日常管理上要严格把关,做到严格执行调
查设计文件,严格按采伐木挂号进行作业,不串换采伐对象。对天然林生长抚育的不搞机械原条作业,尽可能地采用人、畜结合的集材方式,保护好目的树种不受损伤,集材不丢件子。为切实加强伐区管理,提高作业质量,要制定严格的天然林抚育管理办法。对按设计要求进行作业的每立方米单价提高2元。对人为造成天窗一处,超设计强度1 %者,每立方米单价降低2元,对集材丢件子每公顷0.l~0.2 m3的,每立米罚款100元,丢件子达0.3~0.4 m3的罚200元。并责令作业工组限期将丢件子收拣入楞,工资自理。同时还要坚持“三级”检查制度,跟踪指导检查,促进抚育质量不断提高。
总之,对天然林采取低强度抚育,大面积经营的方法是可行的,能够给保留的优良木造成最适宜的营养空间,保证保留木生长快,干形好,通过作业不仅可获得一定数量的木材,又可使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