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Web20环境下的文献检索课情感教育探微

2014-08-08张旭华

现代情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情感信息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基于Web20技术支持的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32400410833)。

作者简介:张旭华(1980-),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技术。·信息咨询与服务·

〔摘要〕Web20技术作为新一代网络技术的出现无疑将对学习者的情感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结合文献检索课发展历程,从时代的呼唤、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寻求高技术与高情感的平衡探讨Web20环境下文献检索课与情感教育的高度耦合,并指出从认知、人文和交往3个方面提升Web20环境下实施文献检索课情感教育的策略,旨在提高文献检索课教学的绩效。

〔关键词〕Web20;文献检索课;情感教育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4.04.019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4)04-0086-04

Based on Literature Retrieval Cours Emo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Web20Zhang Xuhua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Zhengzhou Normal College,Zhengzhou 450044,China)

〔Abstract〕Web20 is a new network technology will have a far-reaching impact on learners emotion education undoubtedly.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literature retrieval cours,first analyzed the necessity of emotional education in the Web20 network environment from three aspects:the call of the times,the importance of emotional education and seeking high technology and high emotional balance,then analyzed the strategy of emotional education in Web20 network environment from three cognition:cognition,humane and communic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literature retrieval cours.

〔Keywords〕Web20;literature retrieval cours;emotional education

现阶段,高校图书馆读者教育培训呈现读者复杂化、多元化的发展,要求培训内容不仅包括信息检索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培养读者信息素养即信息适应、应变、反应能力。高校读者教育培训主要是以文献检索课教学为主,特别是本科院校层次,大多数开设文献检索课教学。文献检索课逐渐实现上3个层次转化[1]:图书馆宣传(如图书馆服务、资源、制度等方面的介绍)辅导(图书馆导读)——读者培训(主要培训读者如何按需检索文献,如利用图书馆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文献检索培训)——读者信息素养培训(主要辅助读者按学科主题获取其感兴趣的知识,培养读者信息适应能力、反应能力、接受能力、应变能力等),进而纳入了高校教育体系中,并由国家最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发文实施。目前,高校图书馆一般开设的文献检索教学课程信息如下:通识核心课程《信息素养与实践》、《科技信息检索》、公共选修课《网络环境下的文科信息检索》)[2]。而Web20时代的到来也为图书馆文献检索课注入了活力,技术与人文并重。为此,本文分别从几个方面着重探讨了Web20环境下进行文献检索课情感教育的相关内容。

1Web20网络环境下文献检索课与情感教育的高度耦合耦合是指2个或2个以上的实体相互依赖于对方的一个量度。Web20网络环境下文献检索课融合了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突出了技术成分,但也不容忽视人文因素,特别是情感教育的嵌入,与Web20网络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有效的提升文献检索课的绩效。因为Web20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所谓网站内容的制造者是说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用户不再仅仅是互联网的读者,同时也成为互联网的作者;不再仅仅是在互联网上冲浪,同时也成为波浪制造者;在模式上由单纯的“读”向“写”以及“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发展,从而更加人性化。

11时代的呼唤

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未来社会逐步进入一个“两化”时代,即强化和弱化:强化的是人——物关系,弱化的是人——人关系。网络给我们营造的虚拟环境使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在逐渐减少,富有感情性的交流受到了众多的限制,丰富的情感体验受到一定的抑制甚至“失真”,以致情感淡泊,人际关系弱化,给人的身心发展带来各种不良影响。为此,我国教育界近年来特别强调教育的责任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做人”[3]。学会做人的关键是不仅要有良好的处世能力,而且更要有高尚的人类情操,这些都是高层次情感的范畴,并且是情感的核心成分。学会学习似乎是纯认知因素,其实也不尽然,学会学习的关键是不仅要有良好的学习能力,更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即乐学情操。学习的能力属认知范畴,而学习的态度则属情感范畴。因此,无论在继续强化人——物关系、学会生存、学会学习的过程中,还是在防止人——人关系弱化、学会关心、学会做人的过程中,未来社会都需要今天的教育在培养学生素质方面,注重学生情感的发展。

文献检索课从传统的手工检索发展到光盘检索、联机检索和网络信息检索,虽然信息检索的目的没有改变,信息检索的功能也没有改变,但信息检索的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机检和网络检索成为文献检索课的重点内容。笔者经过文献和网络调研,发现目前国内外在文献检索课程教学中运用Web20理念的尝试较少,基本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关于Web20环境下文献检索课情感教育的探讨就更凤毛麟角了。因此,这项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12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的价值取向实质上是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相结合的双本位趋势。情感教育一方面提升个体情感的价值,表现出明显的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另一方面,情感教育又要求学生融入社会,成为社会需要的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又表现出以社会为本的科学主义的教育价值取向的特点。情感教育这种双本位的价值取向不但能够保证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又可以使个体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endprint

由于人的情感具有社会性,它的发展和成熟需要社会的积极影响和教育的促进,也就是说,人的情感发展需要教育,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纽带”,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4]。Web20环境下的文献检索课彻底突破传统文献检索课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为学习者提供图形、声音、文字、影像等多种教学信息,并能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和情感需求。因此在Web20技术背景下实施文献检索课情感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健全人格,研究Web20网络环境下进行文献检索课情感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13寻求高技术与高情感的平衡

“图书馆10是基于图书馆馆藏资源开展文献培训的理念,图书馆20是针对读者围绕着知识服务的培训理念。”即读者、参与、交互、共享、知识、开放。Web20技术主要包括:博客(BLOG)、RSS、百科全书(Wiki)、网摘、社会网络(SNS)、P2P、即时信息(IM)等。Web20技术主要特点包括用户参与网站内容制造、Web20更加注重交互性、符合Web标准的网站设计、Web20网站与Web10没有绝对的界限、Web20的核心不是技术而在于指导思想。Web20有一些典型的技术,但技术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采取的手段。Web20技术本身、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即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以及Web20体现交互,可读可写,体现出的方面是各种微博、相册,用户参与性更强。

Web20时代的信息社会需要的是具有更多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型思维的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5]。技术的快速进步使得教育变化的速度也加快,原有的惟理智、惟认知教育已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寻求高技术和高情感之间的平衡问题亟待解决。

高情感表现出这样的特征:具有大智慧;具有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发展不违背人类准则的科学;情感与知识的学习相协调。高情感的获得,要依赖于教育。这种教育要以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均衡协调为基础,教育应教会学习者“人与社会应和谐共存”的理念,学习以学习者和社会为中心进行,个人应能够协调人与知识、人与事、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高情感体现在生存法则、哲学和道德之中,会对技术的应用加以协调。

文献检索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技术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注重信息技术维度的培养和训练,更要重视自身对态度层面、创新能力层面以及获取、解读信息的策略的培养,以此来达到高技术和高情感的平衡,最终实现Web20网络环境下文献检索课与情感教育的高度耦合。

2Web20环境下的文献检索课情感教育的策略

21认知层面策略

学生的情感和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信息时代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Web20网络环境为实施文献检索课情感教育提供了优化的教育时空[6]。

(1)Web20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在无“网”不胜的时代,Web20技术支持下的网络对于宣扬自我、极富好奇心和冒险精神的年轻一代而言,是一个“挡不住诱惑”的新奇世界。在文献检索课中可充分利用Web20的这一特点。譬如百科,百科是一个免费、自由、内容开放的百科全书协作式写作系统。文献检索课的广大师生都可作为其参与者。用户可以在百科中查找自己感兴趣的定义性信息,也可汇集各专业师生的共同力量创建符合规则的、尚未收录的内容,或者对已有的词条进行有益的补充和完善。其中百科通常按照学科进行归类,可以直接搜索词条,也可以按首字母顺序浏览词条,通过百科可以获取所需知识,进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便于教师在文献检索课上更紧密地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借助激励措施,鼓励各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创建词条,撰写条目,或者对现有词条进行补充编辑。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且广为接受的资料库,并持续完善下去,为后续课程提供资源服务。这样做既提高了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又可使课程内容不断更新改善,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文献检索课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交流的乐趣和信息技术带来的极大便利。

(2)基于Web20网络环境的文献检索课是以超媒体、超文本的方式,按照人脑的思维形式组织教学内容,网络上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信息直接作用于人的听觉和视觉等各种感官,引起学生认知结构和思想情感的积极变化,产生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拓展课堂教学的内容。因此,在文献检索课中,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内容,自主构建知识系统。例如学生学完文献检索课之后,如果出现内容更新的情况,还可以通过网络课堂自学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3)Web20网络环境提供的大容量信息极大地丰富了学生文献检索课的学习资源。大容量的网络学习资源能够满足他们的求知需要,为此他们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利用网络开展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适时进行引导,提出与学科内容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检索大量的信息源,并使用环境、人力、工具等资源进行学习。鼓励小组成员相互交流合作,自行总结归纳知识点。检索结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样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22人文精神层面策略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弘扬人文精神是进行情感教育的源泉,人文精神的本质在于对自由的追求,体现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人文关怀来自于真正的“以人为本”的理念:从个体满意到社会满意,从满足个体需求到增进个体利益,从满足个体需求到超越个体期望等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作为当代社会发展主导性趋势的呈现,开启了当代人文精神的历史性重建和扩展进程。

多媒体表达信息不仅具有认知价值,而且具有审美价值。网上信息是采用数字化处理、传输的,而数字化信息不仅易于复制、便于修改,而且采用超媒体链接方式,容易实现富有美感情境的创设,这种情境具有强烈的感染性。这些诉诸感觉的内容,由直觉渐次形成审美意象和审美体验,所以整个文献检索课的学习活动都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成为学生情感发展的重要学习资源[7]。Web20信息网络为文献检索课中人文精神的重建和扩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首先,大量的网络信息为学生的文献检索课提供了“源头活水”,开拓了人们学习文献检索课的眼界,丰富了文献检索课中关于人文精神的内容,使人文精神四季常新;其次,网络信息传播快捷,提高了文献检索课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效率;再次,Web20网络信息的交互式特点,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学生被动接受的文献检索课转变成为学生主动参与思想交流,在思想碰撞中潜移默化地主动接受引导的教育,这易于使学生在文献检索课教学活动中接受人文方面的教育;最后,上网用户日渐增多,通过网络,可以做到课堂内外相结合,共同做好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工作,使课堂中的人文精神教育收到更好的效果,使人文精神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化。

endprint

23社会与人际交往层面策略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追求交往的平等,这种平等在Web20时代已不是一句空话,Web20时代的数字技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着交往的平等:其一,数字技术把所有的信息数字化为由二进制位组成的“数据包”,保证了各种信息之间的地位平等[8];其二,被数字化的信息可以被无限复制、长久保存和以光速传递,这就意味着信息的成本可以无限制地降低,从而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机会更为均等;其三,在数字世界,IP地址是确定个体位置和身份的惟一标识,因而在数字世界中人们的地位是相互平等的。

Web20倡导平等关系,其思想精髓是开放获取,基于Web20的文献检索课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只是被动接受新知识,更重要的是体验、交流和创造知识;教学也不再局限于课堂灌输,而是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平台积极参与互联网的创建,鼓励学生结合文献检索课程的学习,将检索过程、心得体会、检索成果等通过网络平台予以展示,大家共同创造知识,创新文化[9]。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结合文献检索课的学习开展基于网络的专题研究和协作式学习,培养他们通过主体性的探索、研究和协作解决问题,使其从中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创造信息的能力。由此可见,网络世界的交流是多元的、双向的,这种双向沟通的媒介使得文件检索课中人与人的交往更有价值也更有意义[10]。

由于情感教育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忽视了情感教育,就会导致我国的教育出现严重的问题。由此,利用网络开展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认知,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有效地进行文献检索课情感教育。

参考文献

[1]张怀涛,慎明旭,岳修志,等.文献检索课的发展历程与发展对策[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3):81-85.

[2]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教学与研究”[EB/OL].http:∥www.lib.sjtu.edu.cn/list.do?articleTypeid=71,2013-12-05.

[3]卢家楣.以情优教理论与实证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56.

[4]常耀华.情感教育及其在学校体育中的实施[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3:45.

[5](美)Patricia Wallace.互联网心理学[M].谢影,苟建新,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123.

[6]刘春年.信息化的人文情愫[J].图书馆学研究,2000,(4):45-47.

[7]陈伟利.论通识与专业融合视域下的信息素养教育[J].现代情报,2012,(7):144-146.

[8]张旭华.Web20技术视域下教育信息资源传播创新模式探微[J].现代情报,2013,(1):51-53.

[9]刘培兰.基于Web20的信息检索研究型教学模式设计[J].图书情报工作,2011,(6):95-98.

[10]王战平,黄谷来.Web20时代网上公共危机诱因分析[J].情报科学,2011,(10):78-81.

(本文责任编辑:马卓)

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情感信息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情感移植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