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城步苗族自治县婚嫁歌曲调查研究
2014-08-08易秀华
文章编号:1003-7721(2014)02-0066-08
摘要:〗苗族的婚嫁风俗以其独特的民族特点彰显着神秘的魅力,苗族婚嫁歌旋律优美、地方特色突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的优秀遗产。文章以湘西城步苗族自治县婚礼仪式中的婚嫁歌曲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读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城步苗族婚嫁歌曲中“酒歌”、“嫁女歌”、“贺郎歌”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就婚嫁歌曲的文化传统及社会功能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湘西;城步苗族自治县;婚嫁歌曲;田野调查
中图分类号:J616.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7721.2014.02.007
前言
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湘西南城步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城步县)婚嫁歌曲是流传在城步县境内的一种仪式歌曲。歌曲生动全面地反映了苗族人民的生活场景、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具有历史、社会、民俗、艺术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其题材主要包括“酒歌”、“嫁女歌”、“贺郎歌”。旋律优美具有典型的地方特点和艺术魅力,一直以来倍受艺术工作者的关注作曲家白诚仁先生曾经来到城步蓬洞(现汀坪乡)采风学习了一首苗族民歌,并有感而发借鉴这首苗族民歌的旋律元素成功创作了《挑担茶叶上北京》,白诚仁先生学会的这首苗族歌曲就是城步婚嫁歌曲中“贺郎歌”的一首。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文化的融合,苗族婚俗逐渐汉化,这一宝贵的民族文化面临流失危险。近年来,为了保护民族文化,各界学者及相关的政府部门对苗族婚嫁歌曲进行了抢救性的挖掘。城步县政府也积极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制定出台了《城步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意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力度,并成功将苗族婚嫁歌曲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笔者有幸参与了县文化馆组织的“婚嫁歌曲”遗产抢救整理工作,并与文化馆工作人员一同于2009年8月前往贺郎歌的发源地汀坪乡采访了婚嫁歌曲传承人阳积良老人(遗憾的是去年暑假笔者再次前往调查时老人已故)。通过这次调研笔者认识到苗族婚嫁歌曲不仅旋律独特,其内容更是一部记录苗族历史文化进程的发展史,有着极高的艺术性及研究价值。
笔者通过查阅地方志、地方民间歌曲书籍,以及中国知网等学术网站的检索,关于城步苗族婚嫁歌曲的研究很少目前关于苗族婚嫁歌曲《中国民间歌谣集成湖南卷——城步苗族自治县资料本》一书有简单介绍,但是遗憾的是该书收集到的主要是歌词,只在书的附录部分附有贺郎歌、嫁女歌各一首。所幸的是在《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南卷》(以下简称《集成》)中有收录,共收录了6首。 。笔者根据自身的田野调查结合相关文献,对城步县婚嫁歌曲中“酒歌”、“嫁女歌”、“贺郎歌”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就婚嫁歌曲的文化传统及社会功能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一、城步县婚嫁歌曲调查
陪同笔者前往城步县汀坪乡团心寨村作田野调查的还有城步县文化馆的两名文化干部易秀中、江千易秀中,女,苗族,1971年出生,大专学历,城步县文化馆专干,城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工作骨干,城步婚嫁歌曲项目负责人。长期参与当地“送戏下乡”工作及民间音乐的采集与整理。江千,男,苗族,1979年出生,大专学历,城步县文化馆专干,城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工作骨干。 。从城步县城出发驱车三个多小时山路到达团心寨村,到达目的地时已临近中午。阳积良老人一早便在寨口等候,到达家中还需要步行一段很远的小山路。远远的便可看到老人家的房子建在半山腰,是一座很具苗族风情的纯木质吊脚楼,吊脚楼的一楼用以养家禽,二楼三楼居住人。青瓦屋檐配上红绿相间的长长的木质结构的栅栏甚是漂亮。走近一看堂屋柱子及屋檐上还绘上了各种花草虫兽。由于房屋地势较高依山而建,站在吊脚楼堂屋往前看无限风光尽收眼底。
听说我们要对苗家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收集整理,老人非常高兴,早已把周围村子会唱婚嫁歌曲的村民都召集过来了。参与此次录音的还有当地婚嫁歌曲演唱爱好者秦柳梅、罗景良、邹伟、杨步义秦柳梅、罗景良、邹伟、杨步义,汀坪乡人,从小习歌会唱许多当地山歌及婚嫁歌曲。 。
1.地理环境
城步苗族自治县是全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归属于湖南省邵阳市,是湘西南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地区,也是湖南省苗族主要居住地之一。城步县东临广西资源县,南临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西与通道侗族自治县、绥宁县接壤,北接武冈县。地处雪峰山脉与南岭山脉交汇处,气候宜人,风景秀丽,民风淳朴,县城四周环山是一座典型的山城。县内居住有苗、汉、侗、瑶、等多个民族,在众多的少数民族中苗族的人口居多占据总人口的53.85%。境内共分5个区,居民盘山而居,民族特色浓郁,在与广西相邻的三、四、五区沿山路到处可见苗寨吊脚楼。
城步县汀坪乡团心寨村位于城步县城的南部,地处高山深处,地理位置偏僻,离县城距离较远,交通落后,与外界交往相对较少,是城步苗族婚嫁歌曲的主要发源地,也是婚嫁仪式保存得最为完整,婚嫁歌曲数量最多、流传最广、传承人最为集中的地区。选择对这一地区婚嫁歌曲及传承人进行调研采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传承人
这次采访的传承人阳积良,是“歌王”唐必发唐必发,男,城步“歌王”。从小喜欢唱歌,模仿能力强,记忆力好,能即兴编唱,出口成章。曾到他家采访过的各级文艺工作者达100多人次,他所演唱的各种歌谣约千首之多,录音资料有两个多小时。 的第三代传承人。阳积良10岁开始传唱贺郎歌,曾为县内外来团心寨民俗风情村旅游观光的游客和省、市、县、各级来采风的专家演唱了不少歌曲。多次参加城步县大庆演出,2008年至2012年连续参加县历届“六月六”山歌节,2009年代表城步县参加邵阳市首届艺术节“非遗展演”;多次组织城步县山歌手参加广西龙胜“三月三”山歌节比赛,是当地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一位歌师。苗族无自己民族的文字,婚嫁歌曲主要依靠口传心授的形式传承,传承人习歌一般为同一宗系祖传,或者利用闲暇时间到相邻地方找歌王拜师学艺。传承人呈同一宗系的传承方式较为普遍,我们采访的阳积良老人也是属于同宗系传承人。其传承族谱如下:
表1阳积良传承谱系此外,笔者通过现有资料、采访城步县文化馆相关工作人员、并结合此次采风调研,收集了部分婚嫁歌曲传承人的信息,并以表格形式附录文后,以便为后学者的研究提供方便。 代别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文化传承方式学艺时间住址备注歌王唐必发男1905年初小祖传6岁汀坪乡团寨村已故一代阳杰男1926年初小师传10岁汀坪乡团寨村已故二代阳彪男1937年初小祖传9岁汀坪乡团寨村已故三代阳积良男1948年高小祖传10岁汀坪乡团寨村
3.收集歌曲
此次收集到的歌曲共有17首,其中嫁女歌12首,贺郎歌5首,录音时长约40分钟。这次采风的重点为“嫁女歌”、“贺郎歌”“酒歌”在之前文化馆的资料整理中已有过采风,所以这次没有收集。 ,由于城步苗族婚嫁歌曲是围绕婚嫁仪式各个环节而产生,本次采风分别就不同的环节采集了相关代表性作品,演唱形式涉及独唱、齐唱、对唱、一领众合。具体详情见下表:
表2歌曲种类仪式环节内容说明演唱者演唱形式数量嫁女歌起音开始,由女方引入,又称十进花园阳积良独唱
合唱6邀请女方邀请男方来宾演唱秦柳梅、罗景良对唱2对歌所有参与者均可演唱,表祝福等阳积良
秦柳梅对唱2离娘由女方长辈演唱,内容为教育子女秦柳梅独唱1收场男方接亲者演唱,表打扰的歉意阳积良一领众合1贺郎歌开堂歌由闹洞房的“领歌郎”演唱,表开始阳积良独唱1请新贵人由闹洞房的歌伴演唱,祝福,庆贺阳积良等合唱1敬酒歌由歌伴们敬酒时轮流演唱,表祝贺罗景良等一领众合1贺郎歌参与闹洞房者随意即兴演唱,表祝贺、娱乐邹伟等合唱1圆房歌(送合)大家均可演唱,内容为送新人入洞房杨步义等合唱1二、城步苗族婚嫁歌曲的内容及艺术特征
城步婚嫁歌曲按照婚礼的程序分为:酒歌、嫁女歌、贺郎歌三大部分。这次采风虽然没有收集酒歌部分的录音,但是据笔者从当地歌师及城步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处了解到,酒歌在现在的苗族婚嫁仪中仍然一直保留,通常简略了其中部分繁琐的内容,且随着习俗的变迁,有所变化与发展。因此,在下文中笔者也将酒歌的基本内容做了简要介绍,并对其演变的主要原因做了进一步探究。
1.酒歌
(1)酒歌的基本内容
按苗族婚俗,婚礼当天迎亲队到村里接亲时,主人会在寨口摆酒设卡拦路唱栏门歌,客人需以歌对答方能通过。据资料记载,酒歌是苗族举行婚礼时的一种歌曲,传统的苗族婚礼中在儿女出嫁前夕,男女双方都应聘请一位歌师,在女方家里喝酒,每唱完一小段,大家便和起歌尾。酒歌共分为9个部分,分别为拦门歌、十切、苗族根基、结亲礼数、三代根基、凤亲、过定(教导)、谢主家、龙船歌阳盛海:《苗族酒歌》,《中国民族》1981年第4期。 。另一种分法将酒歌分为10个章节分别为:拦门歌、十节、祖公的来历、结亲礼数、三代根基、贺亲、嘱咐、谢主家、敬酒歌、龙船歌等。与前一种分法相比后一种多“敬酒歌”这一环节。两种分法虽然在章节上略有差别,其内容上区别不大,都是从苗家迎亲婚嫁的礼仪开篇,述说结亲的缘由,演唱祖宗的英雄历史,苗族各宗各姓的来龙去脉,宣传族规和忠孝礼义,教导新婚夫妻做人待物、勤俭持家、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友爱邻居的道理。据史料记载酒歌全曲有3400多行,三万多字城步苗族自治县民委:《城步苗族婚俗歌集》,长沙:岳麓书社1996版,第10页。
。
(2)酒歌的演变
笔者结合史料及调研发现,随着民俗的演变,现在婚礼仪式中的酒歌产生了一定的变迁。首先,表现为歌曲程序的简化。传统的酒歌演唱要求严格按照顺序进行,先后顺序不能颠倒,内容也不能删减,现在婚嫁仪式上见到的酒歌大部分都是择其重要内容进行演唱,许多部分都可省略。程序比原来要简化很多,如族宗的来历等这些部分很多都已省略,多保留拦门歌、谢主家这些环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能记住长篇幅的完整酒歌的传唱人日益减少,另一方面原因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的人审美取向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现在的年轻人更易接受欢快喜庆的婚庆内容。其次,表现为歌曲内容的创新。现在婚嫁仪式中酒歌的歌词内容已从原来传统的固定歌词,发展到依据曲牌填词。甚至依据原有曲牌改编创作出新的歌曲。再次,表现在使用范围的拓展。酒歌有的环节已被独立出来单独使用,如酒歌中的“栏门歌”,这个环节现已逐渐演变到单独用于各种大型活动、隆重庆典等活动迎宾礼仪开篇。现在城步县凡有大型庆典活动如县庆、“六月六”山歌节等大型活动时,常在县城入口处摆酒设卡,唱拦门歌。以表示对远道而来的客人的欢迎。
2.嫁女歌
(1)基本内容
“嫁女歌”又名“花园”。因在乐句的结束通常加上富有特色的衬词“哩啦哩”当地群众又称嫁女歌为“哩啦哩”,是苗族新娘出嫁前一天在娘家待嫁时唱的歌曲。据苗族旧俗姑娘要出嫁时,寨中的兄弟姐妹和远近亲戚都要到新娘家的厅堂、厨房、闺房中陪伴出嫁的新娘所唱的歌。哭嫁歌以哭伴唱,形式多样,有母女对哭,姑嫂哭、哭哥嫂、哭朋友、哭媒人等,主要表达待嫁新娘悲喜交集的离情别绪,对父母、哥嫂、姐妹、邻居的感激之情。歌声悲切,感人心扉。“哭嫁歌”有固定的曲调,旋律幽美悲切,催人泪下,感人肺腑。主要有离娘歌、娘教女歌、别哥嫂、骂媒婆、谢祖宗等。嫁女歌既是苗族姑娘临嫁前在和男方宾客及亲友姐妹展现自己聪明才智的一种表现形式,也充分表现了长辈对晚辈的教导,亲朋好友的祝福。嫁女过程中呈现的淳朴自然的人性美,是苗族民风、风俗的真实写照。“嫁女歌”的主要流程包括:起音、邀请、对歌、离娘、收场5个环节。
(2)主要曲牌
此次采风共收集到嫁女歌12首,分别涉及独唱、合唱、对唱、一领众合四种歌唱形式。通过对这些歌曲的整理分析,发现12首曲调基本一致,均为同一曲牌填词演变而成。《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南卷》(第1276-1278页)中收集了3个曲牌,分别为:《一盏明灯挂高堂》、《灯火熊熊蜡烛青》、《灯火熊熊蜡烛黄》。此外笔者了解到的曲牌还有《娘家做女贵如金》。
(3)艺术特征
这次调研收集到的曲牌与《集成》中的《灯火熊熊蜡烛青》旋律极为相似,旋律的骨干音也基本一致,只是在装饰音地方处理变化比较自由。据了解这一曲牌也是目前“嫁女歌”流传最为广泛,应用最多的一首。
谱例1
灯火熊熊蜡烛青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南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南卷·下册》,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4年版,第1277页。
1)旋律及调式
“嫁女歌”旋律多采用五声羽调式,旋律婉转悠长,多装饰音,多自由发挥的拖腔。旋律具有典型湘西高山腔的特点,自由、婉转、高亢。乐句结束处的拖腔“哩拉哩”旋律上下交替进行,如同模仿人声的哭腔,又有典型的高山拖腔特点,用城步方言演唱颇具地方特点,也是嫁女歌旋律特色的点睛部分。
2)歌词
歌词多呈四句式结构,以长短句为主,也有五言七句、七言四句及七言五句的,多衬词。在乐句中常随歌手附加各种衬词如“呀”、“哎”等,在乐句结束处加衬词“哩拉哩”。歌词内容生活气息浓郁,内涵丰富,可表祝福、表离别的不舍、表教导、主宾双方相互自谦等。
3)节奏
嫁女歌从歌词创作到歌手的演唱均带有很强的即兴性,因此,歌曲的节奏也非常自由,灵活多变,乐曲中通常自由拍子与其它节拍交替进行。由于拖腔运行的需要,旋律节奏呈多变状态,经常出现附点节奏及快速的四连音、六连音、七连音等节奏型。
4)歌唱形式
嫁女歌的歌唱形式可分为独唱、合唱、对唱、一领众合。
3.贺郎歌
(1)基本内容
“贺郎歌”是亲朋好友对新婚夫妇表达祝福的歌曲,是苗族婚嫁仪式高潮时演唱的歌曲,即,新娘嫁到新郎家当晚闹洞房时演唱的歌曲。凡参加闹洞房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唱。歌曲以固定曲牌即兴填词,内容包含人生哲理、佳言锦句、恭贺新人的良言吉语,唱词格律和押韵方式多彩多姿。旋律轻松、音调高昂欢快,颇具感染力。闹洞房者不受拘束争相演唱,歌声不断,往往通宵达旦。演唱形式有独唱、合唱、一领众合。根据婚礼的程序贺郎歌主要包括开堂歌、请新贵人歌、敬酒歌、贺郎歌、送合歌5个部分。
(2)主要曲牌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贺郎歌”虽然曲牌较多,但传唱得最为广泛的是《桐油点灯尾又青》。现在城步县大型活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演唱的“贺郎歌”基本为这一曲牌。前文中提到的白诚仁先生的《挑担茶叶上北京》也是受益于这一曲牌而创作。这首算是贺郎歌的典型代表。关于它的曲牌在《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南卷》(第1279-1281页)中收集了3首,分别为:《新娘骑马过高桥》、《一进槽门二进厅》、《桐油点灯尾又青》。“贺郎歌”具体有多少个曲牌,笔者目前无法考证。
(3)艺术特征
这次采风中收集到的歌曲,通过录音的反复听取,曲牌旋律与《桐油点灯尾又青》基本一致,歌词为重新填词。
谱例2
桐油点灯尾又青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南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南卷·下册》,第1281页。
1)旋律及调式
“贺郎歌”旋律风格欢快明朗、气氛热烈、朗朗上口,男女老少均可演唱,传唱性广。多数曲牌为加变宫的羽调式,也有部分曲牌为加清角的商调式。欢快的旋律中多装饰音,多前倚音,描绘出婚嫁过程的喜悦心情,气氛喜庆,结合高昂的音调,使得旋律民族风情浓郁。
2)歌词
“贺郎歌”的歌词讲究押韵,常见的以4句为一首,也有少数6句的,每句7个字。在实际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常在4句后加一个承接句,歌词为“今夜恭贺新郎来贺你,我落了个音来你另起音”或“今夜贺郎(个)来贺(哎)你哩贺郎,我落(咿个)粗言你接(哎)声”。承接句主要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告诉听众自己的演唱暂告一段落,同时为后来的接唱者做一个引入,并使得乐段更为丰满、完整。歌词内容为恭贺新人的吉利话语,也包含人生哲理、良言景句等。
3)节奏
歌曲节奏自由,常根据演唱者的情绪在某些音随意自由演唱。节拍多变,一首歌中常4/8、5/8、6/8多种节拍拍交替进行,多采用三拍子。
4)歌唱形式
既有独唱,也有齐唱,如:唱祝贺歌时,演唱者唱完前三句后,众人齐唱第四句,如:“一杯酒来酒又清,双手拿来敬新人,夫妻同饮交杯酒,早生贵子跳龙门。”演唱者唱完前三句后,众人齐唱“早生贵子跳龙门。”
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苗族婚嫁歌曲中的嫁女歌、贺郎歌常常以歌曲的第一句歌词命名歌曲。因此许多即兴创作的歌曲并无歌名,常根据婚嫁仪式的具体环节而归类。传统的苗族婚嫁歌均用苗语演唱,随着各民族文化的融合现在多采用本地方言演唱,现留存下来的多为城步方言演唱的版本。
三、城步苗族婚嫁歌曲的文化传统及社会功能
1.文化传统
城步苗族婚嫁歌曲的产生与发展源于苗族独特的婚姻制度和婚嫁习俗。据古苗款“城步苗款”是苗族远古时期就开始流传于城步苗族地区的口碑资料,通过“学公爷”(意为学先祖)的形式传承。“学公爷”内容丰富,有天地起源款、人类起源和艰难经历款、苗族流源款、苗族起义款、议事款、规款、礼款等。它对研究苗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规、风情等,以及苗族的哲学史、社会史、形态史、宗教思想、哲学思想、道德标准、法治观念等提供了极为可贵的资料。这些资料,过去以口传心记的形式传承,到了明代,开始出现汉文夹苗语同音或近音的混淆方式得以记录。银龙曾对部分苗款进行了整理翻译,并取名为《城步苗款》于2004年出版。 传述,在宋元以前,生活在城步高山大界之中的苗族先民,以狩猎为主,性格粗犷豪放。由于城步山高林密,原始封闭,地广人稀,巫风盛行,青年男女的婚姻大都以山歌传情,用花话定亲,婚姻自由开放,无拘无束,史称“天婚”。那时的婚俗,以长者和苗巫传唱苗族先人英雄历史的酒歌、山歌、情歌为主,欢快热烈。南部山区苗胞喜欢对山歌,唱古人、讲花话、设卡子,无论是在忙碌的时候,还是轻松的闲暇,常是歌声连绵。
自明代改土归流,江西填湖南以来,特别是清初满清王朝为了平定三藩,镇压湘桂黔地区苗瑶侗民族的反清复明运动,在城步县长安营设置督府衙门,驻扎三万八旗军屯兵守边,并将大批满人汉民迁入。在这里大面积开荒垦地,辟耕田园,完全打破了城步苗族“蛮不出境,汉不入峒”的封闭状态,原始古朴、纯真热烈的婚嫁习俗和礼仪方式也受到满汉文化的强烈冲击和影响。特别是男尊女卑封建礼教和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婚姻制度的日益影响,苗族妇女的地位越来越低下,婚嫁已经不是传统“天婚”也不是无拘无束的自由恋爱,婚姻便成了她们命运的枷锁。“哭嫁歌”正是掠夺式抢婚制度和苗族妇女在婚姻关系中地位卑微悲惨命运的真实写照。
随着社会的发展,多民族文化习俗的日益融合及现代化的进程的加剧,城步苗族的婚俗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现在的苗族人民崇尚自由恋爱,婚姻已成为年轻人美好爱情的归宿,婚嫁仪式也随之丰富多彩。现在婚嫁歌曲的文化内涵也有了新的变化,“哭嫁”已经不是封建社会妇女对命运的哭诉,表达的是女儿对父母养育的感恩,年轻人对婚姻生活的美好向往。
历经时代的变迁,城步苗族传统婚俗仍得以保存。究其原因,与其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苗族民风淳朴,追崇“真善美”的道德标准,讲究真诚质朴、谦虚礼让、孝顺和睦,尊老爱幼,邻里互助。传统的苗族婚嫁仪式从操办过程到婚嫁歌曲的内容,表达的“百善孝为先”、“家合万事兴”的主题思想,符合苗族人民的道德标准。其次,城步苗族地处高山,与外界联系相对较少,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具有广泛参与性的“以歌传情,以歌代说”的婚庆形式仍然是当地人民所喜爱的文化娱乐活动。这也是苗族婚嫁歌曲至今得以流传保存的主要原因。
2.社会功能
苗族没有自己文字,在漫长的民族发展史中要使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民族习俗得以传承主要依靠“口传心授”,苗族婚嫁仪式中的婚嫁歌曲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必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社会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教育功能
城步苗族婚嫁歌曲以“口耳相传”的形式,承担着重要的教育功能。其内容宣传族规讲究忠孝礼仪,教导新婚夫妇做人待物的道理,推崇勤俭持家、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谦虚礼让、真诚质朴的品德情操。如嫁女歌中“娘教女歌”的歌词:“乖乖女呀我的心,爹娘身边的娇娇儿。在家做女贵如金,你的脾气娘知情。嫁与人家做媳妇,凡是都要改性情。一来要顺公婆意,二来要顺丈夫心。三餐茶饭勤打点,衣衫浆洗要干净。公婆讲你莫回嘴,夫妻说话要轻声。”歌词讲述母亲教导女儿孝敬父母、勤俭持家的做人道理。又如,酒歌中“祖宗的来历”的歌词:“是谁来设州立府,是谁来建立衙门。太阳皇帝来造天,伏羲女娲来设地,洪武皇帝立南京,崇祯皇帝立北京。立起九州十五府,设起一百零八县……”。酒歌用歌词讲述族源史,宣传苗族的族规,讲述各个姓氏的来龙去脉等。从以上歌词内容可以看出,苗族婚嫁歌曲各个环节都承担着重要的教育功能。教育内容从古到今、从做人的大道理到生活的小细节都包含其中。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苗族婚嫁歌曲更是一本苗族人民口耳相传的“教科书”。
(2)娱乐功能
苗族婚嫁歌曲旋律优美,易于上口,演唱形式多样,具有广泛的参与性。而地处边远山区的苗族居民,交通闭塞,娱乐活动甚少,在当地有结婚的喜事是一次很好的亲朋聚会,更是一次很好的娱乐活动。婚礼仪式中广泛参与的演唱形式,互相赞美争相附和形成的热烈气氛,让每个参与演唱者心身娱乐,乐在其中。参与观看婚礼的观众现场聆听到歌手纯净的嗓音、悠扬婉转的旋律,见证演唱者以歌代言、以歌传情、机智巧妙地歌词创作,无疑也是一种美的享受。让每一位参与者、聆听者都能乐在其中,这正是也是苗族婚嫁歌曲的娱乐功能所在。
城步苗族的婚嫁歌曲全面、生动地体现了当地苗族人民的民族习俗与文化传统。歌曲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其旋律独特的变形与衍生手法,衬词、装饰音的使用技巧等都能为当代专业音乐创作提供很好的借鉴。如今由于外来文化的入侵使得苗族婚嫁仪式面临消亡的可能。因此保护好、传承好这一地区的优秀文化遗产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一课题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继续深入。如:现存曲牌的演变以及产生变化的原因;如何传承与创新等。由于笔者能力有限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还很浅,在后继的研究中将继续深入。也希望更多的学者走进苗寨,投入到苗族音乐文化的研究中。
作者简介:易秀华(1979~),女,文学硕士,湖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 (黄石435000)
收稿日期:20140128
(责任编辑:孙凡)
Researching on the Songs for Marriage in Miao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y of Chengbu
YI Xiuhua
Abstract: For its uniqu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marriage customs of the Miao minority reveals a mysterious charm. With the beautiful melody, outstanding local features, the songs for marriage of Miao minority are excellent on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Research on the songs for marriage in the wedding ceremony in Miao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y of Chengbu, Western Hunan, using the method of combined literature studying and field work together,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main contents and artistic features of "Drinking Song", "Marry Girl" and "Congratulate to Bridegroom" in the songs for marriage of Miao minority in Chengbu, and did the further exploring to both of cultural tradition and social function of the songs fro marriage.
Key Words: Western Hunan; Miao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y of Chengbu; songs for marriage; field work
作者简介:易秀华(1979~),女,文学硕士,湖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 (黄石435000)
收稿日期:20140128
(责任编辑:孙凡)
Researching on the Songs for Marriage in Miao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y of Chengbu
YI Xiuhua
Abstract: For its uniqu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marriage customs of the Miao minority reveals a mysterious charm. With the beautiful melody, outstanding local features, the songs for marriage of Miao minority are excellent on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Research on the songs for marriage in the wedding ceremony in Miao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y of Chengbu, Western Hunan, using the method of combined literature studying and field work together,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main contents and artistic features of "Drinking Song", "Marry Girl" and "Congratulate to Bridegroom" in the songs for marriage of Miao minority in Chengbu, and did the further exploring to both of cultural tradition and social function of the songs fro marriage.
Key Words: Western Hunan; Miao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y of Chengbu; songs for marriage; field work
作者简介:易秀华(1979~),女,文学硕士,湖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 (黄石435000)
收稿日期:20140128
(责任编辑:孙凡)
Researching on the Songs for Marriage in Miao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y of Chengbu
YI Xiuhua
Abstract: For its uniqu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marriage customs of the Miao minority reveals a mysterious charm. With the beautiful melody, outstanding local features, the songs for marriage of Miao minority are excellent on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Research on the songs for marriage in the wedding ceremony in Miao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y of Chengbu, Western Hunan, using the method of combined literature studying and field work together,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main contents and artistic features of "Drinking Song", "Marry Girl" and "Congratulate to Bridegroom" in the songs for marriage of Miao minority in Chengbu, and did the further exploring to both of cultural tradition and social function of the songs fro marriage.
Key Words: Western Hunan; Miao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y of Chengbu; songs for marriage; field 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