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郑州航空港带动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

2014-08-08崔玉蕾

2014年11期
关键词:河南省

崔玉蕾

摘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将全球日益重要的航空经济纳入国家战略,对整个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来新的机遇。河南省这样的内陆省份应及时以航空经济发展为契机探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路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规划战略新兴产业,加快经济发展。

关键词: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郑州航空港

航空港经济是以航空枢纽为依托,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支撑,以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并参与国际市场分工为特征,吸引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当前,航空经济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2013 年3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简称《规划》),这是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这标志着在新一轮的改革开放过程中,郑州被推到了航空经济的前沿并将受到国家力量的支撑。同时,也为自改革开放以来因地处内陆而颇受挤压的河南省迎来难得一遇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探索以郑州航空港发展带动河南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模式,对于促进河南省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水平,推动航空经济发展,带动中原经济区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一、郑州航空港对促进河南省开放型经济建设意义重大ニ孀偶扑慊技术和全球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类进入了“速度经济”时代。区域经济如何获得竞争优势,速度成为了关键因素。依托国际航空港的快速物流技术与网络的建立,实现即时生产、即时供货、即时满足客户需求成为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高端物流业获取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这样的特殊历史条件下,通过产业向国际航空枢纽集中集聚集群发展,迎合了“三个即时”竞争的需要,所以发展航空经济就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必要方式。

河南省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在海运、河运时代赶不上基础设施低成本的要求,很快沦落为相对欠发达的地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沿海地区利用国家提供的历史发展机遇和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出口为主要动力,分享了改革的红利。作为全国人口大省的内陆省份河南,2008——2010年的进出口总额只占全国的0.6%,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无法共享国家对外开放的基本利益。归结其原因,不是河南省委省政府不努力开放,而是通过传统方式发展开放型经济成本偏高,发展时机不成熟。以至于曾经繁荣的中原地区,经历了长期被边缘化的痛苦。面对“速度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历史性的困惑,河南省委省政府勇于创新、大胆开拓,强烈意识到内陆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紧迫性和发展机遇的到来。近几年来,积极谋划中原经济区建设方案,引进国际化企业富士康,在郑州建设全国中西部第一个综合保税区,促进河南省进出口额连续两年增长速度都在58%以上,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在此基础上,郑州航空港客货运输飞速增长,加上河南贯东西通南北的地理优势,国务院将第一个航空港综合实验区批复给了郑州。郑州市的建设与发展迅速具有了现代国际都市的战略意义与前景,并终将促进郑州市以及河南省开放型经济获得空前发展,迎来重新崛起的重大机遇。

二、当前河南省产业结构布局中存在的问题

2011年10月7日,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推出,河南省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日益成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持续不断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不断走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上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整体呈现出增长趋势,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三次产业比例不协调ゾ」芎幽鲜〉谝徊业产值比重持续不断走低,但其在产业结构中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1年,河南省第一产业比重为12.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平均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对未来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第三产业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更是较大。第三产业与全国水平的差距由2011年的14.3个百分点一步拉大到14.4个百分点。作为农业大省、资源大省,虽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持续的调整,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得到了基本改善,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业生产的效益比较低。

(二)产业资源依赖性强ゴ雍幽鲜∧壳暗牟业结构来看,产业多以资源开发型为主。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占轻工业的比重在70% 以上,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化学类产业、金属和非金属采选加工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等行业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在50%以上。2011 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38个行业大类中,利润排在前5 名的依然是高耗能、高资源依赖的产业。这些足以证明河南省长期以来形成的资源依赖和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格局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ゴ拥谝徊业看,传统农业仍占很大比重。种植业仍偏重于传统种植业,蔬菜、水果、园艺作物产值占种植业的比重低。畜牧业虽获得较快发展,但其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的比重较低。从第二产业看,工业技术更新改造和技术进步没有取得很大进展,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低,特别是对具有高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产业的发展仍处于摸索阶段。从第三产业看,整个产业的发展停滞不前,传统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的结构并未改变。2012年河南省的商贸、住宿、餐饮、仓储、交通运输、邮政这六大传统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总量的比重为41.5%,金融业占全省服务业的11.51%,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4.15%,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占4.24%,文化产业占4.77%[2]。可以看出,河南省服务业结构中,代表服务业发展趋势的金融保险、IT 和信息服务、现代物流、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水平依然在低位徘徊。这些现象严重制约着河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以郑州航空港建设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ジ据价值链理论,美国学者Humphrey和Schmitz( 2000)提出了产业升级的四种路径, 即: 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我国学者张其仔( 2008)认为这四种路径均为产业线性升级, 其中前三种为产业内升级, 后一种为产业间升级[3]。以郑州航空港建设为驱动力,河南省这样的内陆省份有了腾飞的翅膀。在这样的条件下,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力主要来自哪里?

(一)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ブV莺娇崭鄣慕ㄉ栌敕⒄贡亟弥补河南航空运输短板,并通过航空运输参与全球经济互动,引领产业向高端化发展。河南在重工业、纺织服装、食品及各类轻工业上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 我们缺乏的是附加值, 向价值链高端环节攀升空间巨大。一般来说由于缺乏产业积累, 产业间升级不仅困难大, 而且风险也大,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工艺升级(技术提升)、产品升级(新产品开发)、功能升级(品牌塑造)等产业内升级路径应该成为河南产业升级的主导路径。

(二)依托重工业打造强大制造业为现代化服务业发展打造基础ビ捎诮鹑谖;的影响,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在经济上出台了一些了措施,比如通过行业转化,让再工业化向制造业回流,从而确保自己在制造业平台中的强大优势,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河南省在产业升级这块需要借鉴这些优秀的经验,通过借助郑州航空港的集群效应,突出本地的重工业优势,对老牌的钢铁产业、有色金属产业、化工产业以及装备制造业等优势产业进行资金、技术等投入,衍生出一批新产业和新产品,让原先的单一产品提高附加值,发挥好产业的带动作用,创建一个强大的制造业平台。同时,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将为现代服务业提供产业支撑,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合理调整产业布局, 没有一个强大的制造业平台, 金融、物流、文化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是发展不起来的。

(三)政府介入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ピ诓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政府应适当介入超前规划、扶植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 使之在未来某个阶段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七大产业包含在国家正酝酿推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河南应依托航空经济对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发展的优势, 圈定一批新兴产业、产品与技术, 加大研发及与其他国际企业的合作力度, 占领产业制高点。在不久的将来,出现一批战略新兴产业为支撑,带动产业升级。

四、结束语

“十二五”以来,河南省积极探索优化产业结构升级路径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其地处内陆地区,传统发展经济模式并没有改变其产业资源依赖性强,产品附加值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批复与建设,将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航空经济带入了河南。航空运输带来了生产、资本、贸易、技术、人口在特定地区的聚集,形成一个综合性的经济功能区。河南省得以突破内陆省份的瓶颈,通过工艺升级(技术提升)、产品升级(新产品开发)、功能升级(品牌塑造)大力提升传统产业,发挥重工业的优势打造强大制造业为现代化服务业发展打造基础,超前发展一批新兴产业,必将能够极大提升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河南省开放型经济的建设与发展。

おお

参考文献:

[1]胡义芳.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J].河南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1(4): 42 - 44.

[2]温国兴.郑州航空港拉动河南服务业升级的路径[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6) :58 - 59.

[3]张其仔.比较优势的演化与中国产业升级路径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 2008, ( 9).

猜你喜欢

河南省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