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子“无为而治”对中学管理的启示

2014-08-08马雷

2014年11期
关键词:无为而治规律中学生

作者简介:马雷(1984.05-),男,辽宁阜新人,西南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宗教学专业,道教养生学研究方向。摘要: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对于我们先进的社会而言借鉴意义毫无疑问值得肯定,不过并不是每个时代每个人都能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一思想的价值含义,也就谈不上很好的贯彻到实际事务中了。本文准备梳理一下现今中学管理中各种违反这一价值思想的具体问题。

关键词:老子;无为而治;中学管理老子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道”亦即“自然”。因此,顺道而为则意在要求顺应自然,不过度干涉,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不主观妄为。本人认为,班级管理者坚持顺道而为原则是施行“无为而治”的关键所在。班级管理者以“无为”治班,必须顺道而为,从规律出发顺应自然,该为则为不该为则不为,才能真正做到“无为而治”。而要坚持顺道而为原则,则要求教育管理者做到顺应社会发展规律、教育发展规律及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教育方针,才能带动班级向更好更快发展。

1.顺应社会的发展规律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社会在不断发展,而人不进则退。作为教育管理者,只有顺应时代的教育潮流,更新观念,只有走在学生的前面,才能更透彻的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从而高瞻远瞩,积极主动的实施教育管理计划,获得学生的喜爱与尊重。固步自封、闭门造车的传统观念,已经不适用当今的社会。当前,学校的领导层应该改变原有的过时的观念,从中学班级管理的体制上入手,将人为化的管理从制度、措施上逐步体现为人性化的班级管理体制。不以规章制度为中心,而以人为中心,采取非强制性的方式,把学校的意志变为学生个人的自觉行动。其次,在班级管理工作评价机制上,学校也应该多参考各国、各地、各校的管理经验,从而构建独属于自己的符合自身长远发展的科学的工作评价机制。可以将学校部门领导的评价、班主任自我评价、学生评价、科任老师评价和家长评价结合起来,并且从工作态度和管理思想,工作量和工作效率、管理方法,工作结果和工作过程,评价教师和评价学生等方面,综合考虑班主任的工作成绩。再者,班主任也只有“走出去”,走出原有的、狭隘的教育圈,积极投入社会,才能认清当前教育形势,跟上时代步伐。主动了解最新教育动态,多向一些优秀班主任学习成功经验,多听当代优秀教育家的讲座,多思考,多实践,才能在面对一些棘手的班级工作问题时,更及时有效的妥善解决。

理智向度。包括班主任工作特需的专业知识与理念,是影响班主任工作的理性因素。班主任比一般科任教师更需要了解“德育原理”、“班主任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需要掌握“班级管理学”和“班主任工作行为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并逐步运用到学生教育和班集体建设与管理之中,形成自己的工作风格。而正确的班级管理目的观、先进的师生关系观、辨证的群体与个体发展关系观等都是班主任应具备的教育管理理念。

能力向度。班主任不同于科任教师的是要对班集体进行建设与管理。要协调各科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指导校外课外活动,联系家庭与社区教育等等。因此,其组织管理能力相对要强,并且要求具备教育管理的技巧。如把握正确的班级管理内容,从学生终身发展出发,注重智育与德、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掌握正确的班级管理方法,刚柔并济,批评与赞扬并重。

2.顺应教育的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①所谓有意识指人具有自我意识,能对自己的生命活动做出合目的的安排,即人具有主体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生命的基本价值是人的主体价值,“人是人的最高本质”。随着人们对教育规律的进一步发掘,坚持学生的主体价值,坚持学生的主体性被教育领域逐步提出。国务院于2012年12月21日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思路。普通中学应该回归“普通教育”的主体功能,尤其要实施让学生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教育和让学生心灵自由绽放的人性教育。②

《庄子》也提出,人类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同时,也要尊重人的个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庄子认识到,万物有其特性,各有各的长处,因此,统治者应顺应各自的特征和长处,从而引导其发挥主观能动性。班级管理者正应该如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看作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使其能积极地投入学习生活,而教师则以引导者的身份,不着痕迹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3.顺应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中学生的心智虽然日渐成熟,但严格来说仍处于不成熟阶段。如:他们拥有美好的愿望却心里准备不足;他们的情感经常走在理智前面;他们进取心强而自制力弱等等。班主任在面对一些班级问题时,可以尝试着从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出发,充分发挥各种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

针对中学生特有的从不成熟到成熟发展的过渡性心理特点与渴望展现自我的心理特点,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做到:管理班级事务时不搞“一言堂”,要抓“大”放“小”, 适时的给予中学生一定的表现自己的机会,在学生能处理的事情上减少不必要的干预,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肯定和赞扬,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积极性,让“无为”与“有为”达到最佳统一,从而使班级的管理达到最佳的效果。而这就需要,班主任在“为”与“不为”中把握好分量,适当的将“为”下放。

注解

①《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3页

②《让普通中学回归“普通教育”的主体功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普通学校功能定位的启示》[J],于龙,《中小学教育》,2012(01)

猜你喜欢

无为而治规律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无为而治”引领下的班级自主管理
论“清单式管理”:现代治理改革重要标志之一
“无为而治”中成就的“自主”学生
巧解规律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