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还是没有

2014-08-08张卓霖

2014年12期
关键词:金刚经自性佛教

作者简介:张卓霖(1988- ),男,甘肃天水,贵州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哲学专业2012级。研究方向:先秦哲学、唯识学、中西哲学比较研究。

摘要:汉传佛教中“空”字频繁地见于各种经论,然而因了古汉语的简洁与单一,“空”一辞有许多不同的含义,常常使人混淆。本文试图从空间、辩证空、断灭空、自性空、顽空五个方面进行一大致解析。并对断灭空与自性空,辩证空与自性空两对易混淆的概念做一厘清。

关键词:佛教;空

佛教中的“空”概念精细而庞杂,本文所做的只是一粗线条的分类与解析。

一、 五種空的一般解析

1、 空间之空

“空间”在佛教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佛经中“虚空”常为“空间”之意, 如《楞严经•卷三》

阿难,空性无形,因色显发。……鑿井求水,出土一尺,于中则有一尺虚空。①这句话中的“空”“虚空”指的都是“空间”。“空间”是五大种性——地、水、火、风、空——中的空大种性。五大种性是生成物质世界的五中基本要素。空大的性质是无碍,作用是不障。《佛光大辞典》这样解释“空大”:

指“虚空”,又作“空界”。为五大之一……五大包括地、水、火、风、空等,属色法……皆为构成有情或无情世界基本元素;以其体性广大,周遍于一切处,故谓之大。②

2、 辩证之空

佛教将形而下的世界细分为五大种性、五蕴、十八界。并用“生灭”“和合”来概括它们的性质。也就是“三法印”中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纵观物理世界、人(包括动物)的生理心理无一不是变化无常、生灭不已,并且是靠多种因素的合和才得以暂时地存在。它们变化合和的规律便是我们熟识的辩证法。所以第二种“空”,是一种辩证的概念。过去存在的现在变灭了,我们叫它变成“空”的了,与“有”相对;诸种存在乃是众缘和合才有,没有实在的自体,我们说它是“空”的,与“实”相对。此处的“空”,是一种比较之下而产生的概念。认识这种生灭和合的虚妄从而放下执着是佛教修行的第一步,所以经论中许多地方强调这“空”:

若和合者,同于变化,始终相成,生灭相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阿难,如水成冰,冰还成水。③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④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⑤

五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

诸行无常一切空,即是如来大圆觉。⑥

3、 断灭之空

笔者所谓的断灭之空,即是逻辑上的绝对的无,便是空集,便是零。特别要说明的是,此空概念在逻辑学上来说是个典型的只有内涵没有外延的概念,只有属,没有种。因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绝对的无,它只存在于逻辑中,有名无实。因为学人很容易将此概念迷惑为实有,所以佛教对此概念有敏锐的察觉与尖锐的批评。如《楞严经•卷一》:

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尘非常驻,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断灭。⑦

这句话中的“龟毛兔角”“断灭”,就是指这种空。

4、自性空

“自性”在佛教中又称“真如”“如来藏”“真识”“佛性”“圆成实性”“第一义谛”等等,是指涉形而上的范畴。首先必须强调的是在佛法理论中自性当然是一种实有,一种真真实实的存在。如《大藏经•佛性论》云: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佛性决定本有,离有离无故。

佛性者,即是人法二空,所显真如。⑧

又《楞伽经》说:

觉人法无我,了知二障,离二种死,是名佛之知觉。⑨

然而,为什么用空形容自性呢?笔者认为至少有三层意思。

a. 自性是无限的、独立的、自足自在的,所以是不需要依靠任何东西的,这种不动周圆、迥然独立的性质佛教勉强用“空”来描述。如《心经》言: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⑩

《金刚经》更是反复强调自性的这种性质,以打破学人的种种虚妄执著: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否?”“否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b.自性不会被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等后天的知觉能力在物质、声音、气味、口味、感觉、想法中找到。故而勉为其难借用“空”来说明。《金刚经》第九品《一相无相分》对此说的非常明白: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佛法认为第六意识,或曰分别事识即我们通常说的“理性”在未能转识成智时是无法了知形而上的。“真”“妄”、“空”“有”等名辞只是不得已的说法的方便,人们并不能通过这些词汇本身认识其背后的所指。而且大多数时候,人们顺了与生俱来的妄想执着,陷在无休的名相分别中,反而极大地障碍了对超越名相逻辑的自性的认识,佛教将这种情况喻为“以指指月,指非是月”。正如《楞严经》所说:

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

立一个妄心的名词,只是为了显出真心的理性。其实不特妄心是妄有的,如果执着认为有一个真心的存在,那么这个真心的观念就是一个妄心。在《楞伽经》中大慧菩萨曾向释迦牟尼佛问过“如来藏”与印度教所说的“真我”的区别,释迦牟尼佛如是回答:

佛告大慧。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大慧。有时说空、无相、无愿、如实际、法性、法身、涅磐、离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盘。如是等句。说如来藏已。如来应供等正觉,为断愚夫畏无我句。故说离妄想无所有境界如来藏门。大慧。未来现在菩萨摩诃萨,不应作我见计着。譬如陶家,于一泥聚。以人工水木轮绳方便,作种种器。如来亦复如是。于法无我,离一切妄想相。以种种智能善巧方便,或说如来藏。或说无我。以是因缘故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是名说如来藏。开引计我诸外道故,说如来藏。令离不实我见妄想,入三解脱门境界。希望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如来应供等正觉,作如是说如来之藏。若不如是,则同外道。是故大慧,为离外道见故,当依无我如来之藏。

这是佛法和其他任何宗教不同及超越宗教的地方。“如来藏”的提出是为了破除普通人害怕没有一个我的心理,是完全破除了“我执”“法执”之后的境界。它并不是像有些宗教或哲学所说的高高在上的实体、本体,相反,它正是要打破这种执着。

c.即算证知了自性,也不可执着于此自以为是,这种执着正是最大的障碍,所以佛教认为真正的大悟需放下也要放下,空也要空掉。《楞严经》中非常重要的两句话说的都是这个意思: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

这两句话的大意是,证到自性的时候,主观能证的作用(能觉)证知所觉,那个能觉的本身不是悟,悟了自性,应该犹遮舍悟。所以同安察禅师说:

心印

问君心印作何颜,心印何人敢授传。

历劫坦然无异色,呼为心印早虚言。

须知本自灵空性,将喻红炉焰里莲。

莫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

認为自己得了佛的心印,早已是虚言了。五祖法演禅师的公案生动地体现了这个道理:

至白云,遂举僧问南泉摩尼珠话,请问。云叱之,师领悟。献投机偈曰:“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云特印可,令掌磨事。未几,云至,语师曰:“有数禅客自庐山来,皆有悟入处。教伊说,亦说得有来由。举因缘,问伊亦明得,教伊下语亦下得。只是未在。”师于是大疑,私自计曰:“既悟了,说亦说得,明亦明得。如何却未在?”遂参究累日,忽然省悟。从前宝惜,一时放下。走见白云,云为手舞足蹈,师亦一笑而已。师后曰:“吾因兹出 一身白汗,便明得下载清风。

“既悟了,说亦说得,明亦明得。如何却未在?”、“从前宝惜,一时放下”、“师亦一笑而已” 反映的都是连空也空掉的这种“空”。

自性空的这三层意思是一而三三而一,互相融摄的。

如果上面的说法还有些空泛玄奥的话,唯识学对“自性空”有最为老实与细致的解释。唯识学认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识有三种现象:转相、业相、真相。粗分有三种类别:真识(如来藏识)、现识、分别事识。真识是真相之识,即是如来藏识。现识就是我们的感官与外界接触第一刹那,像镜子一样反映外境的那种认识能力,此时只有当下的呈现,还未升起分别。分别事识就是能分别一切事物的分别识。现识和分别识辗转发生,遂产生无边的无明思虑,乍沉乍浮,相续不已。这些都是识的转相和业相。而唯识学认为要恢复真识,只要先消除能接受习气熏染的妄想分别事识的作用,则一切身心的根识自然消除,这样就灭了识相。如《楞伽经》言:

若覆彼真识,种种不实诸虚妄灭,则一切根识灭。是名相灭。

由此,我们知道,所谓的“空”,不是指什么都没有,而是灭掉思维分别的意识,灭掉一切业识之流的流住相,这正是常说的“空此一念”的道理。但没有了分别意识,并不就会是草木的无知。因为分别意识只是由真识转相的第八阿赖耶识中间的一种作用。分别意识灭了,才能转了污染熏习的业力而成为光明净智。阿赖耶识转为真如,乃是即此用、离此用,离此用、即此用。依体而言,便说是毕竟空,因为真如自相,确实已经空了一切业识流注之相。依用而立意,便说为胜义有,因为真如本自不生不灭,常乐我净。

5、 顽空

“顽空”在佛教教义中是对一种错误修行境界的称呼。有些学人错误地理解了自性空的意义,拼命地压制念头,到达死气沉沉如木石一般的状态,这种状态叫顽空。殊不知这种压制正是最大的妄想执着。“佛陀”的意译是自觉觉他,自性又被称为无上正等正觉,佛教中的自性是如飞鸟掠空、仙珠走盘般活泼自在清净本然的。很多人听见佛教讲空空空,或讥其为死寂(如熊十力先生《新唯识论》),或自觉不自觉陷入冥顽不灵,先不言佛教理论的正确与否,但最起码是对佛教理论的误解。与外界误解恰恰相反的是,佛教对顽空有清晰的辨别与坚决的否定。如《楞严经》中的名句:

内守幽闲,尤为法尘分别影事。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泊山海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再如六组的著名论断:

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觉即死,别外受生,是为大错。……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常自在。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二、两对易混概念辨析

1、 断灭空与自性空

上文已说断灭空只是一个概念,这种有名无实的概念当然是无法产生有的,然而古今中外有许多学派都或有意或无意地走入世间万物就是由这种绝对的无产生的论调,认为万物毫无原因自然地生出。古印度被佛斥为自然外道、无因外道的学派就持此种观点。佛教认为宇宙万法都是因自性明极而生妄动所产生,并且不是清净本然的自性抓着妄觉而生万法,而是妄觉粘着死死抓着名觉自性才得以生万法。如《楞严经》言:

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2、辩证空与自性空

要强调的是,辩证之“空”与自性之“空”并没有什么不同,所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万物都无自性,都会经历成、住、坏、空。自性之“空”也是说一切业识终会灭去,不空自空。并非在成住坏空之外另有一个什么“空”。

结 语

最后要说的是,佛的教义中“空”的分类是非常精微与繁复的,如十八空(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本文所作的只是一大致的分类。

参考文献:

[1]《楞严经》

[2]《金刚经》

[3]张尚德:《分析命词与综合命词》,台湾:达摩出版社2009年版

[4]《永嘉禅师证道歌》

[5]《心经》

[6]《六祖坛经》(金陵刻经处本)

注解

① 《楞严经•卷三》。

②星云监修:《佛光大辞典》,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9版,第3471页。

③《楞严经•卷三》。

④《金刚经•第五品》。

⑤《金刚经•第三十二品》。

⑥《永嘉禅师证道歌》。

⑦《楞严经•卷一》。

⑧《大藏经•佛性论》。

⑨《楞伽经》。

⑩《心经》。

《金刚经•第五品》。

《金刚经•第九品》。

《楞严经•卷三》。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

《楞严经》。

《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九》。

《五灯会元•卷十九》。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

《楞严经》。

《六祖坛经》(金陵刻经处本)。

《楞严经•卷三》。

猜你喜欢

金刚经自性佛教
重思慧能的“自性”
——从体、相、用出发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从敦煌写经看唐代《金刚经》的版本与流传
如何读《坛经》
《金刚经》六种译本差比句式研究
“金刚经”炼成记
郑淑万
以荣格原型理论分析《天之骄女》中马琳的悲剧
六祖《坛经》开示语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