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国迷局下的“中等收入”陷阱

2014-08-08杨振

2014年12期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资本经济

杨振

摘要:我国作为经济大国,经济发展迅速,总量规模十分庞大,本文采用文献梳理法、系统分析法等方法,从物态层面、制度层面就破解大国经济迷局,避开“中等收入”陷阱等问题分别就资本边际产出、劳动力供给、市场经济体系、和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对需求的规模性与稳定性、大国要素禀赋的异质性与适应性、大国经济结构的多元性与层次性、大国制度创新的实验性与渐进性等大国经济特征进行参考和论述。

关键词:经济;资本;中等收入陷阱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自九十年代末成功实现了“软着陆”后,更是有着GDP增长速度平均在10%以上的“黄金十年”,即使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时,依然保持快速增长并实现了“保八”的目标。但是,近期经济增长出现了疲软,GDP增长基本处于7%~8%之间,此前在学界中被普遍讨论的中国已经处于“中等收入”陷阱的边缘的话题又被推向了风口浪尖。

自改革开放以来,三十余年的风雨历程造就的中国发展模式,让几乎所有经济学者惊呼中国成为了“世界经济史的奇迹”。我们在这三十年中,把握历史的机遇,厚积薄发,奋起直追,在短短三十年中,顺利实现了华丽转身并亮相于世界的前台。我们历数着令他人难以望及项背的成绩,如GDP从1983年0.24万亿美元增长至2013年约8.3万亿美元,以世界7%的土地解决了20%的人口的温饱问题,完成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历史性转变。

挪威学者乔根•兰德斯在其最新著作《2052:未来四十年的中国与世界》中大力推崇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他认为“2052年,中国的人口会更少,人均收入和经济总量都将为现在的5倍,中国可能会进入一个像日本在1955年到1990年赶超西方的状态。中国将走在美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的前边,世界经济的中心也将和平地交接到中国。[1]”在他的理论中,中国俨然已经成为了未来世界的准主宰者。无独有偶,张维为也在其《中国震撼》中极力鼓吹中国取得的举世成就,将中国的成功捧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发展中的困局

任何国家或经济体的经济发展都不可能长期处于线性发展的趋势,而应该是波动中前进或螺旋式上升。近期,我国经济发展趋势放缓,各种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也逐一显露水面,似乎预示着我国已经处于“中等收入”陷阱的边缘

就索洛模型演绎出的资本趋向于无穷大时,资本的边际产量趋向于零。[2]从“稻田条件”可以看出,在目前我国资本存量较高的情况下,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模式的边际效率的持续递减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其呈现出边际产量的递减,并已有接近资本稳态水平的趋势。单纯的增加资本存量,并没有极大提高我国相应的资本和产出的稳态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本的稳态水平并未得到有效的机制进行调整,出现了规模报酬不变乃至是资本折旧率增大的尴尬局面。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采取一系列货币措施: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大规模投放信贷资金等,致使国际资本和自身投放的货币资本相互交织更增加了资本的存量,在其他因素未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造成了资本的浪费。

劳动力短缺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的影响到总量经济的发展。2004年以来,沿海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民工荒”,在此之后,其不但没有消失或缓解,反而不断的向其他地区呈现蔓延的形式,蔡昉等学者通过考察,对中国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和年龄结构的变化、工资增长与工资趋同的情况、人口红利等问题,从多方面、多个角度论证了刘易斯转折点的问题。[3]刘易斯转折点的接近和到来,预示着未来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劳动报酬的上涨,其直接后果则是造成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升级和其他产业的调整,也给经济运行增加了不稳定因素。

市场经济体系的不完善也在不同程度上造成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十八大确定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应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则,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国的市场经济还有不足之处:其一、政府掌握着庞大的资源并频繁干涉经济的正常运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场优越性的发挥;其二、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失信惩戒机制还有待完善等因素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亟待解决的问题。

产业结构层级较低,多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从早期“珠三角”地区发展“三来一补”加工业开始,我国利用自身要素禀赋大力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极大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直至今天成为“世界工厂”。但是我国工业体系在国际分工中总体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环节,依靠着廉价劳动力、资源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换取了今日的经济发展成果。尽管我们付出如此大的代价,但是在经济利益的分配中却处在“微笑曲线”的下端,多数利润被发达国家依靠着规则的制定权和“剪刀差”的贸易方式窃入怀中。

二、“中等收入陷阱”的破解

制度层面的改革是我国经济破局的根本性措施。建立更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不能仅仅停留在决策层面,要让这一决定贯彻到经济运行的各个方面,深入影响到市场经济的每个角落才是从上层建筑中破除阻碍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而避免出现形而上的虚华。只有市场体系中的各要素的自发逐利性能够得到自由而不泛滥的发挥,那么才能致使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得以合理优化配置,进一步激发市场中各要素的积极性,才能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产业升级作为我国面临的重要任务。一国经济不能永远寄人篱下,唯有力争上游,走上产业金字塔的顶端,去掌握国际规则的制定权、去掌握贸易“剪刀差”,才能使本国经济在国际上处于决定地位。我国工业结构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消耗型产业为主,高新产业的比重相对较低,并且产业竞争力在国际上并不处于优势地位。若想在未来的竞争中更加具有话语权,只能推动产业升级,走上产业链的上游。

促使技术作为内生增长变量因素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阐释了科技在经济中的重要因素,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则直接将技术进步列为两大内生增长类型之一。从新结构经济学角度来看,一个国家的增长速度,靠的是技术的不断创新,产业的不断升级[4]。

做好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提升劳动者素质。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情况下,着重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劳动技能,做到不同技能结构的劳动者的供应能够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尽力使每个劳动者都能够在合适的岗位上,也尽力使每个工作岗位都有合格的劳动者,力爭岗位空缺率和失业率能够达到最优均衡。

三、小结

破除大国经济错综复杂的迷局,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必须从经济体制上深化改革,建立市场经济体系,使经济资源的流向与流量都得到合理优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技术创新。同时,还要加强对外交流,努力引进外资、外来人才和先进技术,使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本国汇集,形成经济发展的“资源谷”。如此才可以进一步提升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产出的稳态水平,是各种要素的潜力都能够被深入挖掘。(

参考文献:

[1]乔根•兰德斯.《2052:未来四十年的中国与世界》.译林出版社.2014.2

[2]黄亚钧.《宏观经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9

[3]黄祖辉.《中国“三农”问题解析•理论评述与展望》.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5

[4]林毅夫.《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原因和教训》.凤凰网.2011.9

猜你喜欢

中等收入陷阱资本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资本策局变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第一资本观
VR 资本之路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
别被“中等收入陷阱”忽悠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