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员工的240种方法
2014-08-08宋铁军
宋铁军
一档电视真人秀节目,简直就是“员工激励大全”,不管真假,都可做案例。
CBS出品的《卧底老板》(Undercover Boss),是继《学徒》之后最轰动的商业题材电视真人秀节目,自2009年开播以来已经播映了5季,热度依然不减。已经有60位老板微服私访,体察公司的真实状况,其中不乏来自包括赛百味、7-Eleven等著名公司。
一档节目能够热播五年,自然有吸引人的看点。五年来,数千万观众看到屏幕里老板洋相百出,会乐得前仰后合。然后,在这之后的结局——最吸引人、也最感动人的一刻,许多观众承认,他们留下了眼泪。
《卧底老板》的几十季素材已经成为生动的案例,商学院教授、财经媒体、企业高管都开始关注它。
微服私访为哪般
《卧底老板》开播于金融危机爆发后的第二年,2009年。在经济萧条期,企业面临严峻考验,员工对公司高管充满不信任,为摆脱危机,老板必须了解公司的真实状况。于是,企业领导人乔装改扮微服私访,深入公司最基层“卧底”,了解真相,倾听员工最真实的声音。
由于是电视真人秀,公司员工也要面对镜头,怎样让卧底顺利完成而不被穿帮?节目制片人为卧底老板设计了一个理由—他们告诉员工,这是在拍摄一个求职者竞争上岗的真人秀,而员工既是师傅又是评委,他决定竞争者是否称职。
节目的流程是:老板连续一周在公司各地的四五个基层单位卧底,像真正的应聘者一样,每天在最基层的岗位工作一整天(经常累得精疲力竭,时常出尽洋相)。一周后,老板结束卧底扮演,邀请员工“师傅”到总部,向他们亮明身份,向每位员工谈感受,宣布整改方案,并向员工提供帮助。最后是大结局:老板在一群员工代表面前发表感想。
节目的最精彩部分,是谜底揭晓和向员工宣布整改和帮助措施。老板的奖励和补偿,令许多“师傅”喜出望外甚至难以置信,很多人喜极而泣,观众们也被打动。
美国垃圾回收公司(Waste Management)的CEO拉里·奥唐诺尔是第一位卧底老板。他经历了职业生涯中最奇特的一周:脱掉名贵西装,向董事会请了假,换上工装,“潜入”自己公司的一线,在四个岗位做亲身体验。
他在垃圾分类工厂捡垃圾,在垃圾场捡垃圾,在游乐场清理马桶,拖运生活垃圾。四天内,他发现了打卡制度缺乏人性化,体会到了员工工作时受到上级部门的监视,看到一名女员工担当了几个人繁重的工作但收入很少。
一周后,他请几位师傅来到总部,向他们亮明身份,并做了如下决定:邀请一位勤勤恳恳的员工向高管班子谈谈心得,并研究怎么推广他的积极工作态度;组成一个特别小组,研究解决发现的问题(如员工觉得工作时被监视);给一位做透析的员工放假;为一位敬业的员工提职加薪。
有多少种激励员工的方法
节目播出第一季后,反响热烈。参与卧底的老板,展示了自己的魅力,更宣扬了公司的品牌。于是更多老板趋之若鹜,节目也得以做到第五季。
其中节目的高潮部分——老板对员工的奖励和补偿,以及改进措施,更是为观众津津乐道。
制作真人秀节目,肯定少不了人为设计的做秀成分,但这正是本节目的魅力所在:观众一边评论节目的真实性,一边期待着卧底老板们拿出怎样精彩的解决之道。越晚出场的老板压力越大,他们不仅要更慷慨,而且要更有创意。
五季节目里,大约有60位老板出场,涉及的员工大约240位。而这240个场景,就是240个案例,基本可以说就是员工激励的大百科。
240个案例中,对员工的激励可以归为以下几大类:
问题整改:如不合理的报销制度、不合理的考勤制度(30分钟午餐打卡制)、工作中的各种漏洞。
解决员工的实际困难: 为病患员工及家属支付手术费用、给员工六个月的假期照顾年幼的孩子、帮助改善居住环境、提供住房按揭。
发现提拔人才:优秀的服务员晋升为前台主管、有销售才能的业务员将培养成为全球销售经理,并发给着装补助。
吸收和推广经验和创意:创建新的品牌委员会,由优秀员工担任主席;请员工帮助设计新的营销方案;将服务明星的操作方法,制成视频向全公司推广;餐饮公司把员工自创菜品纳入菜单
投资员工:建立公司奖学金制度,员工可获得奖学金完成学业;支付员工剩余的大学学费;优秀员工指导人事管理培训,支付所有培训费用
关爱员工家属:资助员工病患子女的医疗费和路费;航空公司将一架飞机,以员工故去的孩子命名;赛马公司将一次赛马比赛,以员工故去的女儿命名;让员工实现父亲梦想,全家去科罗拉多大峡谷旅游;以员工亲属名义捐助911基金。
更高层次的支持:请员工向全公司介绍成功克服酒瘾的经验;支付费用,帮助一位普通的服务员实现飞行员梦想;向一位单身母亲提供一万美元,支持其参与的关爱儿童的慈善事业;建立公司BABY计划,为办托儿所的员工资助一万美元。
这些奖励和补偿,包括了员工的各个层次的需求,从最基本的工作条件改善,到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和社会责任的履行,既有低层次的生存需求,也有高层次的价值需求。这档真人秀节目告诉我们:激励员工,要在不同程度上满足员工的多重需求。
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提出了“心理契约”的概念,员工心理契约包含七个方面的期望:良好的工作环境、任务与职业取向的吻合、安全与归属感、报酬、价值认同、培训与发展的机会和晋升。这基本上涵盖了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各个层次。
秀有秀的看头
在《卧底老板》的场景中,两种激励方式会让观众反应最强烈。一种是大笔真金白银的奖励和资助。随着节目热度的升高,老板们的捐赠额也水涨船高:从第一季时一般只有几千美元,到第五季常常有几万美元。其中,最大的一笔来自第四季出场的MODELL体育用品的老板:他为一位无家可归的女员工开出25万美元的支票买下一栋住房。女员工激动得几乎晕厥。在随后的一期回访节目中,他又为这位员工的买了床和床垫。
节目播出到第五季,60位老板捐赠总额超过600万美元,平均每人10万美元。
然而,比大笔捐赠更有含金量的,是有创意的、有人情味的激励,也就是对员工高层次价值需求的满足。投资员工和对精神层面的支持更加重要。“家庭美元”百货店老板发现了一位极有潜质的年轻女员工。于是,他决定每年资助该员工5000美元学费直到毕业。但这样就能留住她吗?老板又开出了条件:在公司每多工作一年,就多付5000美元,最多三年,到她大学毕业。在去其他公司谋职之前,帮她在公司安排一份工作。而且多留一年,就多付5000美元,除非自己辞职。而员工当即表示,老板如此真心,自己不会辞职。
《卧底老板》令观众动容的,还有员工面对镜头表露的感受,是他们的感激、狂喜、眼泪感染了观众。
“老板对我太好了。他们说的话对我意义重大。他们给我机会,帮我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很多时候你不断地付出,但却没有回报。当我跌到人生低谷,没有人帮助我的时候,老板的帮助绝对让我重拾信心。”
“我实在不敢相信,太慷慨了。我感觉就像有人用双臂抱着我。对我说现在一切都会好起来了。我不知所措。这种事会发生在别人身上,我不敢相信真的发生在我身上。”
“遇上这种好事,除了感谢还能说什么呢?老话说努力会有回报。有时不是直接回报,而是以你预想不到的方式。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几乎每一集,观众都会听到员工的这种心声。
当然,其中也一直有对《卧底老板》的批评,最激烈的话语是:老板的作秀“令人作呕”。如果他们削减自己的高薪,减少优厚的待遇,不知会有多少员工收益。
其实,真要与一档真人秀节目较真也就没意思了。真人秀,就是真人做的秀。每位卧底老板的举止,每个场景的选择、每项奖励和资助,当然都是精心设计的。到最后,观众看得不是真假,而是还有什么样的精彩和惊奇。
而精明的制片方也早就知道这一点,他们特别安排了几期回访,把真实发生的事呈现给观众:贝尔福资源公司的一位女工确实改变了命运,她从一个维修工成长为一位技术专家,现在四处巡讲。“波士顿市场”食品公司的一位胖小伙子也确实改变了命运,他对卧底的老板说:“我最恨顾客了。”结果在电视镜头前被当场解雇。在回访节目中,他还没有找到工作,也依然是亲友取笑(当然带着同情)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