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高层建筑结构发展与展望的研究

2014-08-08赵虹

建材发展导向 2014年4期
关键词:混凝土

摘要:文章回首并概括了国内高层建筑的进展程度,阐述了国内高层楼宇的成长过程和标准规范事宜,并与测量了未来的成长情况。开展国内高层楼宇建设的主要特性体现为持续延伸建筑高度且结构形状逐渐繁琐、混凝土&钢混杂类型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且因为国内高层楼宇主要是解决抗风、抗震工作,很难对此进行策划。关于高层楼宇构成的常规标准及开发事项对于开发高层楼宇有很关键的用处。基于国内高层楼宇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在未来要持续的强化探究事项。

关键词:组合结构;高层楼宇;混凝土&钢混杂类型

1国内高层楼宇框架的进展特性

1.1框架类别逐渐繁杂。因为建筑家及业主基于达到楼宇功效还有在建筑风格、建筑特色方面呈现新颖的宗旨,开发出诸多内在多元化环境和繁杂外表的高层楼宇,导致了国内的高层楼宇是全球内结构最为繁杂的国度之一。

在国内经济极速成长的同时,撇开需要迎合楼宇运用功效的目的不说,日渐的侧重于展现楼宇的特性化,导致高层楼宇具备比较奇特的立面及平面。特别是最近几年以来,不断的浮现出各式复杂框架系统和新颖的繁杂外形,例如外形繁杂的联合体框架,由楼层挖掘洞穴而产生的长短立柱,只经过一些支架点来衔接楼层与外部框架,当前筹划并必备的技术都无法迎合这些繁杂外形的高层建筑,难以依靠过去的施工方法和震害资讯去处理这个问题,必须要开展更为深层的探究。尤其是海外建筑家的经验被运用于国内的诸多工程,可是当中部分的海外建筑家来源于无地震区域,不具备防范地震的筹备方法,还夹杂着部分极其不正规的建筑计划。

总体而言,国内都是防范地震或夹带防震措施的地带,可是东部海滨区域汇聚了众多高层楼宇,并且经常爆发飓风海啸等灾难,所以国内发展高层楼宇很多时候都需要基于防暴风、防风地震的事项,并且楼宇的外形变的逐渐繁杂,国内在设计高层楼宇框架时要遭受更强烈的困难。

1.2楼宇高度持续增长。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20世纪初,国内的高层楼宇主要汇聚在广州、上海等沿海城市,最经典的例子有:1932年建成的25层的上海国际饭店,1928年建成的24层的上海大厦等;建国之后,主要的楼宇有:1969年建成的28层高的广州宾馆,1974年建成的18层的北京饭店的新店等;改革开放至上世纪末,我国的经常开始高速发展,构建了103栋左右的高于160m的大楼。最经典的有:1994年建成的468m的东方明珠塔,1996年建成的326m的广东地王大厦,1998年建成的上海金茂大厦。

根据粗略的计算,到2012年末的时候,国内建成了200多栋超过170m的高层楼宇,东部海滨区域汇聚了诸多的超过300m的高层、超高层楼宇,华北、东北地区也陆续的筹备或建成了一部分超级高层楼宇,比如北京在2007年建造了高达340m的北京国贸三期,2009年沈阳建成了高达360m的沈阳恒隆市府广场,天津在2011年建成了高达337m的环球金融中心。

根据世界高层楼宇及城市协会在2008年发行的《全球被最高的102幢高层楼宇》计算,建成和建造中的超高的102栋高层建筑中,中国本土占据了20%的比例,加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一共是34栋,这与美国的高层楼宇数量等同,说明了我国是世界上高层楼宇数量最多的国度之一。

在不断增加超高层楼宇高度的同时,所带来的意思不单纯是高度的超越,更是使得整体的建筑领域得到成长,并且囊括了原料技术、器械生产技术等领域的深度化成长。开发超高层楼宇是发展经济的主流所在。

2筹划探究国内高层楼宇框架和设置标准准则

2.1标准准则设置。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的高层楼宇发展步入高速阶段,以往国家很少接触到建设高层楼宇,基于引领国内的建筑框架探究,1989年8月我国有关单位发布执行了《钢筋混凝土高层楼宇框架筹划与动工准则》,限定了高层居民楼宇钢铁混凝土内部框架至少为9层以上,并严密的限定了高度的总体范畴:非防震区域或设防烈度6度时醉倒140m,设防烈度为7度时醉倒90m,设防烈度为8度时醉倒50m。之后的高层楼宇不断的建造,1994年发布了《钢筋混凝土高层楼宇构成设计与动工准则》,决定将可行范畴上调至底部大领域剪力墙和筒体构成,可行高度也提升至190m。之后我国又出现了很多的高层楼宇,所以国家在2003年发布了《高层建筑混凝土构成技术准则》:(1)加入了混凝土&钢混杂框架还有筹划繁杂高层楼宇框架的相关准则;(2)加入了最高等级防震的运算和建造对策;(3)加入了剪力墙-板柱的框架、具备诸多关系于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框架的设计准则。

此外,出于维护建筑框架设计品质的宗旨,就那些特别的不满足标准条件的高层楼宇来说,由国家当局行政管理单位召集专业人士并设立审核委员会开展特别性调查,需要符合审核标准才能执行。根据我们的粗略计算,国内已审核了1000栋左右的高达120m以上的超级高层楼宇项目并合格通过。抗震设防专属性审核,能够给有关科技进步带来足够的证明,进而推动楼宇科技的进步。开展繁杂及超越性框架设计时不会再拘泥于“小震不损、中震能补、强震仍立”,所运用的证明和强化举措展现了以功效为基础的防震筹划理念。在审核超级高层防震性的时候,大量使用了中震弹性设计、模型振动台试验、大震驱动力弹性力解析、繁杂关键点解析与试验等全新的设计理念和解析、试行方法,使得其框架更为稳固,改善了我国的设计水准。

2.2高层楼宇构成的设计探究。就防震探究事宜而言,基于国内高层楼宇大量使用了繁杂外形及融合性框架的特性,我国有关研究所、大学都开展了很多的试行探究。借鉴于震动台试行及模型静力试验,且使用多种电脑解析程序开展统计解析事务,达到了有关强化层、切换层、外形收缩、一体化构成等繁杂高层建筑构成的探究使用,给国内繁杂的高层楼宇设计带来了论证依据。

在探究高层楼宇的进程中,开展了几百幢实际项目的模型震动台试行探究事项。经过试行宏观范例振动平台,观察了框架的抗击震动功效,对比较虚弱的结构位置进行有宗旨性的强化性对策;很多项目开展了大幅度的部件、关键点的试验探究,基于验证框架设计的稳固性,并向设计带来了考证。

3预测

3.1强化高层框架隔震减振掌控科技的探究。近些年来,欧美等国大量了减振掌控性科技,中国最近开始运用于新建项目。可是国内的水准相比下还很落后,应持续进行相关探究。建造高层楼宇开始逐步运用隔震技术,可仍有一些科技弊端,应该进行深度探究性。

3.2抗风核心科技的探究。高层楼宇持续增高,对于风力越发敏感,很多地方已将抗风性作为核心的技术。要强化对骚扰效应、高层楼宇横风向反应和等同性静力风荷载及入住者适宜度等方面的探究。

3.3强化对高层混杂框架的探究。基于国内的实情,混凝土-钢铁融合性构成适用于高层楼宇中的次数会日渐增长。可是已经落成的融合性高层楼宇还没有通过地震的考验,所以应该深度进行混合结构系统的抗震效果探究。

参考文献

[1] 李志山,容柏生.高层建筑结构在罕遇地震影响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J].建筑结构 ,2013(04).

[2] 胡晓斌,钱稼茹.结构连续倒塌分析与设计方法综述[J].建筑结构,2013(05).

作者简介:赵虹(1978.09- ),男,研究生,项目管理专业,研究方向:工程管理。

猜你喜欢

混凝土
混凝土试验之家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混凝土,了不起
混凝土引气剂的研究进展
小议建筑混凝土的发展趋势
废弃混凝土的回收应用与分析
浅淡引气剂在抗冻混凝土中的应用
变态混凝土
土-混凝土接触面剪切破坏模式分析
后浇带在大体积防水混凝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