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公共艺术创作研究

2014-08-08高聪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公共艺术艺术创作城市

高聪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共艺术建设之风愈发蓬勃。但从创作层面而言,多数公众艺术作品却如“无根之水”,更有甚者仅是简单复制。通过从公共艺术的属性研究出发,提出了公共艺术应具有传播性、城市性、公众性三层具象属性,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两个层面上的创作策略,以期为城市公共艺术创作贡献出一份切实的实践指导力量。

关键词:城市;公共艺术;艺术创作

及公共艺术,想必无论是学界学者还是社会公众都不陌生。公共艺术作为一个纯正的“舶来品”,于20世纪70年代末引入中国,随后迅速而适宜的在中国实现了本地化,即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时至今日,公共艺术已然成为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风景线,也多为政府及公众所熟悉、所重视,真真切切地形成了一股建设风潮,风头一时无二。

但遗憾的是,不管是从审美与传播的角度,还是从城市化发展的角度,这股风潮呈现出了一定程度上的盲目性。这种盲目性主要体现在公共艺术的创作层面,粗制滥造与审美乏味似已成为其代名词。以雕塑为例,温克尔曼曾对希腊雕塑有过经典评述,“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反观如今作为城市公共艺术的部分雕塑作品,复制滥造暂且不论,更已沦为冰冷的金属和无情的石材,毫无审美趣味可言。这也折射出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公共艺术的创作乱象便是其中之一,亟待解决。

事实上,任何艺术形式地创作,均需对此种艺术形式有深刻而又细腻的认知,公共艺术也不例外。我们认为,城市公共艺术的创作探索,便应从公共艺术的属性研究出发。纵观公共艺术研究史,对于公共艺术的属性研究成果丰硕,观点频出。通过详细地整理和系统地分析,我们将公共艺术的属性总结为三个层面,即公共性、审美性与精神性。所谓公共性,从广义上来讲,是指艺术存在于公共空间与公共场所,是站在与私密性、个人艺术的对立面而言。如今以日常生活审美化和经济审美化为主的审美泛化,与艺术公共化即公共艺术有着某种渊源。所谓审美性,顾名思义,任何艺术作品均有其审美价值,公共艺术亦不能免俗。相对传统艺术观念而言,公共艺术的审美性往往在于社会公众,而不仅仅局限于特定的群体。而所谓精神性,亦一目了然,即公共艺术具备特定的精神内涵,这种精神内涵往往体现为城市、历史、文化乃至社会公众与生活。相对而言,这三个层面上的属性之说,是侧重于审美价值的。如果单纯从公共艺术的实践指导意义角度来讲,就显得略为空洞泛化,不能起到良好的理论指导实践之功用。出于此种思虑,我们对公共艺术的属性研究进行了更为具象和细致地区分,并据此提出了传播性、城市性以及公众性三个属性,以更加深入的认识公共艺术并从实践的角度提出更具指导意义的创作策略。

第一,传播性;传播是个包罗万象的概念,从沟通的角度而言传播亦是人类之天性。伟大先贤亚里士多德就曾指出,人类是一种社会性动物,而英文中的传播与沟通确为同一词汇,即“communication”。从传播学的角度而言,如果说传统的艺术形式倾向于“人际传播”,那么公共艺术更倾向于一种“大众传播”,即与广泛的社会公众产生沟通和交流。事实上,所谓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即带有鲜明的传播色彩。置身于于城市公共空间与公共场所之中的公共艺术,以社会公众为审美群体的公共艺术,满足传播过程的每一个要素,即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众,带有不可剥落的传播属性。

第二,城市性;城市是一个沉重的词汇,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城市已不只意味着建筑群与人群,它的背后承载着多少历史变迁与文化传承。但遗憾的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当中,对城市历史与文化的破坏也到了一个较为严重的地步。而公共艺术所具有的城市功能,从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破坏,这也是为什么公关艺术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不仅仅是因其审美性。古老的城市,沧桑的历史,精粹的文化,先民的智慧,皆能以公共艺术为主体并完美融入城市之中,所谓公共艺术之精神性,大抵如此。可以说,离开了城市,公共艺术不仅没有了置身之所,也将会失去其灵魂归宿。

第三,公众性;作为公共艺术的基本属性,公共性不容被忽略,即便上述所谓传播性与城市性,仍带有公共性之色彩。这所谓公众性的内在涵义,更是一目了然。公共性使得公共艺术置身于公共空间与公共场所之中,也置放于“众目睽睽之下”。传播学角度所言之“受众”,于公共艺术而言,便是这“众目睽睽”的社会公众。如果说城市意味着历史与文化,公众则述说着平凡的生活与散落的民俗。艺术传播学曾详尽阐述了艺术创作与受众经验之关联,指出了艺术信息与受众经验之间的“契合”。走进公众生活中的公共艺术,其社会学理论视角之下的公共性慢慢转变为更接地气“公众性”,借以辨清公共艺术之本质。

基于上述所言之公共艺术的属性分解,我们对公共艺术的本质与特点有了更为深入、更落到实处的认知。对于传播性的提出与重视,将公共艺术纳入到艺术传播乃至大众传播的视角之下,为公共艺术的创作研究打开了新的视角,深刻认识到了城市公共艺术创作与城市、公众不可分割之关联。基于此,特提出以下思路以作引玉之砖,以期指导城市公共艺术创作并引起相关研究学者之重视。

第一,以历史为根,以文化为本,体现城市特色;历史与文化是城市的根本,也是城市的特色。以城市为载体的公共艺术,更应以城市历史为根,以城市文化为本,凸显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形象,传承城市故事。事实上,不少城市已经认识到了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传承的紧密关联,并涌现出了不少经典作品,比如蕴含上海历史与文化的地铁站浮雕、象征深圳精神的“拓荒牛”雕塑等,而其中最具代表性当属青岛五四广场的“五月的风”大型雕塑。五四广场之名源于“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的导火索便是青岛主权问题,可见其建设与命名具有浓重的历史传承色彩。其标志性雕塑“五月的风”,高达30米,直径27米,重达500余吨,是我国最大的钢质城市雕塑。“五月的风”以螺旋上升的风为造型,以火红的红色为色调,形成腾空而起的“劲风”形象,极具视觉张力,动感十足,充分表现出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基调和蓬勃向上的民族力量,已然成为了新世纪青岛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第二,重源于生活,应走进公众,何须高于生活;民俗有言云:“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窃以为,公共艺术创作确应源于生活当中,从公众自身与平凡生活中摘得具有代表性的只言片语加以艺术化。此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当属位于深圳少儿图书馆附近园岭社区公园内的一组群雕作品,作品的名字叫做“深圳人的一天”。其创作故事亦颇具趣味,艺术家们在是在1999年11月29日这一天当中,在深圳随机选择了18位不同行业的普通人,并把他们作为模特进行翻模,继而创作为雕塑。其中有打工妹、中学生、退休老人、儿童、医生、工人、设计师等,雕像与真人几乎完全一致。此外,每个雕像旁都有一个铭牌,记录了该人物的真实资料。由此可见,这座群雕作品意在追求与公众生活的贴近乃至完全真实,富含着深刻的意味。相信每一位看到它的人,都会为之驻足、沉思与惊叹。然此处所谓之“何须高于生活”,意为不必刻意追求高于生活,并不是说不需要高于生活,乃是指抛却“为赋新词强说愁”之意。事实上,刻意地拔高层次,一味地追求审美,未必就适宜公共艺术之创作,也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其公共性。

综上所述,城市公共艺术创作之乱象源于对公共艺术属性的认识不清,更深一步讲则是源于对城市与公众的部分忽略。因此,在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过程当中,应该充分重视公共艺术的精神内涵,应认识到它并不仅仅是用来美化城市的工具或者艺术作品,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乃至民俗生活之内涵,记录着这方土地上人们的智慧与勤劳。

【参考文献】

[1]翁剑青.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当代公共艺术文化与价值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

[3]周成璐.公共艺术的逻辑及其社会场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4]王中.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公共艺术艺术创作城市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
大连滨海路公共艺术的美学探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