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沙水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科学探索意识的策略研究

2014-08-07张国娟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沙水玩沙沙子

张国娟

摘要: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沙水游戏是孩子们所喜欢的自由、自主、自然的环境与游戏形式。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可以尽情的发挥创意与想象,在建构感知中探索,在操作实验中探索。通过组织大班幼儿开展玩沙活动,笔者发现"沙水游戏"是一个很好的科学探索环境。在天然的物质中,孩子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并且积累了对自然物质的认知,激发了幼儿对工具的使用、自然物质等的探索意识。笔者在文章中将阐述在沙水游戏中如何培养幼儿探索意识的小策略:创造情境、有序投放材料、任务驱动等。

关键词:大班幼儿;沙水游戏;科学探索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8-0285-02沙水是自然界中最易获取的廉价资源。沙水游戏是通过幼儿的想象,以沙水为基本材料进行建构和构想,通过手的操作及成品创造性地反映对周围事物的印象的一种活动。与其他活动相比,它更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特点。《纲要》中强调: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沙水游戏正是幼儿喜欢的探究活动,他们可以整天乐此不疲地在其中玩耍。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活动区域是幼儿自由探索和发现的场所。在沙水区,幼儿可以自由地探究和发现沙子与水的各种物理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习使用各种容器和工具进行测量和比较。由此可见,沙水游戏蕴含重要的科学探索价值。

5-6岁的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总是能够刨根问底,他们会相互合作去探究并发现常见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或者影响因素。可见大班年龄段的幼儿更加好探究,是激发探究意识、提升探究能力的关键时期。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沙水游戏就是他们所喜欢的自由、自主、自然的环境与游戏形式。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可以尽情的发挥创意与想象,在建构感知中探索,在操作实验中探索。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精心呵护孩子们在玩沙水过程中的好奇心,抓住各种教育契机因势利导,利用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形式,为孩子创造一个愉悦、自主、自然的玩沙水环境,引导幼儿自由探索,从而获得成功体验。

1.沙水游戏的功能开发与价值体现

1.1在对工具与材料的操作中感受特性。幼儿思维的发展离不开感知觉的发展,直观观察,运用触摸觉亲身体验,有利于幼儿的认知获得。沙水游戏中中有着充沛的天然材料--沙与水,加上孩子们是以亲手实践、体验感知为主要方式的游戏,可谓是一种很好的探索自然物质的环境。孩子们亲手触摸,直接感知到沙的触感——一粒一粒的、痒痒的、黏在手上……这些童趣的词汇表达出了孩子们第一次亲密接触后的感受。在直观感受的背后,是孩子们对于"沙"这种物质的不断探索。

1.1.1沙的可塑性与变化性。反复的堆、挖是孩子们基本的动作,当孩子们不停地堆沙、画沙时,沙堆越垒越高,变成小山;沙画中的线条交错,充满想象。孩子们会小心翼翼的保护自己的沙堆和沙画,不让路过的同伴无意摧毁。这不仅是他们亲手劳动后的成果,而是他们在经历了几次失败之后发现,只要轻轻的踩过,那么沙堆、沙画就会变了形状,这不正是在游戏中发现了沙的流动性,具有不固定形态的特征吗?

1.1.2沙的吸水性。当孩子们好奇的将水倒进沙池游戏中时,他们会欢呼"水不见了"的同时,看到沙子的颜色却变深变黑了,这样亲手实验后的发现,远比老师苦口婆心的教导更有意义,孩子们在亲自倒水时即可看到、明白了沙会吸水的特点。

1.1.3干沙与水的流动性。在用管道运沙与水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干沙与水都能够顺着管道从高处向低处跑,这就是干沙与水的流动性。在操作摆弄材料的过程中,除了这些孩子们还发现了水的渗透性,水的浮力等特点。沙水游戏是孩子自主的游戏,在这样的空间材料下,正因为有了这些亲手的试验、感知,孩子们才会发现这么多有趣的关于沙水的现象与特性,动手感知与科学探索相辅相成,激励着孩子们的探索欲望越来越强,从而提高孩子们在科学知识上的探索意识。

1.2在工具材料的操作使用中理解功用。众所周知,每次玩沙前,教师会提供给幼儿一部分必不可少的玩沙工具。孩子们会选择自己需要的、感兴趣的玩沙工具开展游戏。在游戏中教师会提供铲子、沙漏、桶、盆等各种工具,在操作的过程中幼儿会去慢慢发现各种工具的用途。比如:铲子可以用来挖和拍打沙子;桶可以用来运沙子和比较多少;积木等可以用来测试沉浮和早房子等。

1.3在环境材料支持下产生探索意识。幼儿的游戏离不开环境的支持,在沙水游戏中同样也是如此。大班的孩子在玩沙水游戏的时候,他们比中小班的孩子有了更多的同伴互助合作,他们能够把生活中的各类经验迁移到游戏中去。在游戏中教师通过任务卡、提供的材料与创设的环境等隐形材料来激发孩子的游戏兴趣。比如,在《我们的城市》主题活动中,教师提供了上海市很多建筑的任务卡,孩子们一个个戴上建筑帽来扮演工人合作建构东方明珠、长江隧桥等;在《我是中国人》主题中,教师把中国地图的牌子放在了沙池外,还投放了各省市的插旗,孩子们一起拍拍捏捏探索地图方位,完成了中国地图;在《动物大世界》主题中,孩子们制作各种动物,探索水的多少能让沙子容易捏出动物造型等。通过环境、任务卡等,孩子们很快地融入了游戏中,游戏的兴趣更高,不知不觉中探索意识逐渐萌发。

2.在沙水游戏中培养科学探索意识的策略

2.1整体环境优化创设策略

2.1.1创设安全的环境。幼儿园目前的沙水游戏有室内和室外两种形式,室外的沙水游戏由于其场地开阔而更受欢迎。沙子有白沙和黄沙和黄沙两种,但是白沙由于会导致幼儿雪盲症而不能使用。在幼儿开展沙水游戏前,必须和孩子们共同制定好达成共识的规则,这些规则必须是孩子能够理解,需要做到的,如:不用脏手揉眼睛;沙子不撒在同伴身上等卫生原则。规则的制定不约束孩子活动中的自由,反而促进在游戏过程中保证孩子的安全。有了安全的前提,孩子才能无忧无虑的去建构、去发现。孩子在自由、安全的空间中才尽可能的去探索。

2.1.2创设趣味、可探索的环境。在很多幼儿园中沙水游戏就一个沙池和水龙头,这样的环境就缺乏了一些趣味性。笔者在沙水游戏中尝试了把小型滑滑梯、秋千、木房子等搬到了沙池,孩子们的探究兴趣更高了。他们在滑滑梯上运沙子,探索用什么方法把沙子吊上去;在木房子外贴磁砖,探索如何让磁砖不掉下来等。这样趣味、可探索的环境是幼儿科学探索的优质场所。

2.2工具材料有序投放策略。在沙水游戏中,孩子主要是通过操作材料与沙水互动,来实现游戏的娱乐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因此,要发挥孩子在玩沙水中的探索精神,提高探索能力,辅助材料的选择与运用是必不可少的。

2.2.1对材料类别和功能的设计开发。工具型材料是指专门为沙水游戏而制作的玩具。这些玩具大多颜色鲜艳,操作简便,以铲子、模子、沙漏、水桶为主。孩子们根据这些材料的外形特点,很容易就能上手操作。但是,如果要让孩子发现这些材料使用方法、使用结果的不同,提高孩子的探究欲望,那么,这些材料的选择上我们也需要进行考虑,形式相同的材料,需要有不同变化。保证孩子有操作材料的同时,也有变化材料的体验。

种类

名称挖掘类材料容、量器类材料滤器类材料装扮类材料废弃物品类其他铲子、铁锹、

耙子、

勺子等大小不一的

桶、盆、碗、

量杯、

天平秤等滤网、筛子、

沙漏等积木、玩偶、

插旗、指偶

图片等废旧瓶子、

管子、昆虫、

石头、羽毛、

各类纸张等车子、

颜料等。功用挖坑、渠道、

寻宝等,丰富

游戏内容装运沙水、

感知比较量

与守恒观察速度与

孔大小的

关系进行装扮类

游戏,激发

兴趣辅助游戏,

激发趣味性辅助游戏,

激发趣味性同种材料的不同型号,在游戏中也推动了幼儿的探究。仔细观察、分类中,发现同样的铲子,其手柄有长短之分,同样的沙漏,也有网眼的大小等细微之处的区别。这些工具之间的使用方法与区别,就是孩子们在玩沙水中探索的有利兴趣点。当孩子们利用这些工具挖、埋、铲、刨、堆等动作中,他们全身的肌肉都在运动。同时,不同工具的不同使用方法,以及要怎样正确使用,创造出孩子们想要的形状或者建筑,考验孩子们探索能力。正因为这些材料的可操作性,孩子们才能有一次次的玩沙水,一次次的直接的试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答案。如:在使用长手柄的铲子时,孩子们会说"我要站起来,站着铲沙子比较方便,蹲着用很累的",说明孩子们在反复铲沙中,发现受力点与材料的长短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探索发现让孩子知道在使用长手柄的工具时要站起来;有的孩子特别喜欢使用网眼较大的沙漏,因为他们发现这样舀沙时沙子漏得比较快,带动转轮转得快,更有趣好玩,其实也就是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探索、积累了物体流动与缝隙之间关系的经验,所以在选择材料时有了自己的目的性;同样的模型,当孩子们把沙子盛满,拍结实之后倒出来,孩子们会惊奇地欢呼"哇,放多一点沙果然能成功呀。"孩子的欢呼,证明了在反复尝试后,终于探索出物体密度之间的微妙变化带来的神奇效果。玩沙工具的使用,不仅仅让游戏变得有趣,更让工具与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发挥出得淋漓尽致,那就是在操作中,孩子们发现使用方法与使用结果之间的关系,从中获取科学的认知,激发了游戏的兴趣与探索的欲望。

2.2.2工具材料组合策略。在游戏中投放材料每次都有不同的材料一起投放。在每次的游戏中有些基本的材料(高结构材料)是每次都要投放的,比如:挖掘类和容器类。其他的材料可以与这些材料组合在一起使用。高结构材料与低结构材料组合使用。低结构材料通常指没有固定玩法的游戏材料,可以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它能根据孩子的兴趣、想象变化出不同的玩法。由于低结构材料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孩子在使用过程中思维能力的提高,那么,在沙水游戏中我们也可以提供一些适量的低结构材料,以激发孩子的探索意识。例如,我们突发奇想将建构室的一筐积木带进了沙池,孩子有的做围栏,有的铺马路,忙的不亦乐乎。这时,就有孩子问"为什么积木在沙地上总是倒塌下来,有没有好办法让它牢固一些。"孩子的问题总会由孩子自己解决。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想到了挖个坑,将积木埋在沙堆里,再接着往上垒;有的则在尽力把沙子铺平;有的用好多积木作支撑架……他们游戏着,建构自己的城市;探索着,探索如何在沙堆里让积木稳稳矗立。一次意外的新材料,就能激发孩子们的探索欲望,看来,我们不能忽视低结构材料的运用。除了积木,其实还有很多材料,我们可以尝试增添进沙水游戏中,也许一筐废旧材料,同样能激发孩子的探索意识。

2.3任务驱动下的活动组织策略。沙水游戏是幼儿自由度比较大的活动,教师对于活动的推进有一系列的目标制定,将内容与要求都隐含在材料与环境中。以下是笔者制定的沙水游戏的组织内容与目标:

内容目标预设材料自己的身体

有趣的沙画

挖宝藏能用贴、撒、挖、埋等方法,将水与沙很好的融合,

感受沙子与水的扩散性,和触感。铲子、小桶、

树枝、石头等堆长城

我爱北京天安门

中国大地图能用堆的方法,将沙子堆高来造型。

探索水量与沙子塑型的关系。中国地图、树枝、积木、

废旧纸盒等看谁跑的快

滑滑梯感受沙与物体的摩擦性;沙与水的粘合性纸条、水、

胶水等喷水枪

水喷沙画利用工具,充分感知水与身体的接触。

感知力与水喷射距离的关系。水枪、矿泉水瓶子

塑料袋等我们的城市

运货车

漏得快充分利用工具,积累容器与容量的关系。积木、树枝、各种大

小的桶、铲子、与沙漏等。我心中的小学

粉刷匠结合水与沙的黏合特性固定作品铲子、颜料、积木、

树枝、胶水等通过组织一系列的活动,幼儿对于沙水的探索兴趣很高,有了初步的探索意识。

2.4教师观察评价的引导支持策略。在探索行为发展过程中,幼儿在心理上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自我兴趣——自我探索——产生愉快积极的情绪——主动探索——产生更大的情绪体验-焕发出更积极的探索行为。这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而幼儿在每一次往复的过程中,探索精神都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从幼儿此时的"学"来看,如入无"师"之境,在活动、游戏中自主地尝试、体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但是,我们同样不能忽视在活动中教师的隐性作用。在沙水游戏中,教师需要做的是:研发活动——过程参与——支持引导——分享提升。

在沙水游戏中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每次的活动内容,活动的内容既有预定型又有随机性,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经验随机调整。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观摩或者参与游戏,整个游戏中最重要的是支持引导和分享提升。教师的及时介入能够根据孩子的已有经验,捕捉到孩子产生的问题,梳理分析问题的意义,从而挖掘问题的价值,引发孩子好奇,引导孩子去探索。当孩子们发现沙池中水不见了,教师追问"水去哪里了?如果接着倒水会发生什么情况?",当孩子们的沙漏不再转动的时候,教师引导孩子观察沙漏孔的情况,鼓励孩子探索解决的方法……适时的介入可以激发孩子进一步的观察与后续行为,在孩子产生问题时,教师的激励能够引发之后的探索行为,从而产生探索后的成功感,让孩子的探索行为循环往复的进行下去。新《纲要》中提出"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那么,在沙池游戏中,为了更好地激发孩子的探索精神,教师必须适时的介入引导孩子观察,和孩子一起发现问题,支持孩子的探索,扮演好这些多方的角色。

3.小结

通过本次研究,笔者总结出了一些培养大班幼儿科学探索的意识策略。笔者班级的幼儿喜欢参与沙水游戏,能够主动收集材料,不断思考与探索这些材料在沙水游戏中的可利用性,在不断的设想、实践、验证过程中提升了科学探索的意识和能力。但由于笔者个人能力的有限,在活动设计的科学性与延续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思考。在教师的引导支持策略中,教师如何做到既开放又能够对幼儿的科学探索提升、指导,还有待笔者进一步的摸索。参考文献:

[1]张建伟,孙燕青.建构性学习——学习科学的整合性探索[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6).

[2]刘丹,王成刚."沙戏"活动蕴含的价值探析 [J]. 早期教育. 2005(04)

[3]刘婕.生活细节中孩子探索精神的培养[J].新华教育导刊,2011,(7).

[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5]华爱华.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方式与幼儿行为及发展的关系 [J]. 幼儿教育. 2008(07)

[6]毕晓芬.幼儿园玩沙游戏环境创设与幼儿行为的研究[J].学前教育学.2008(11)

猜你喜欢

沙水玩沙沙子
投材料,引发展
——幼儿园沙水游戏中材料投放的策略
托班婴幼儿玩沙游戏初探
联想:明天去哪玩
浅谈幼儿园户外沙水游戏的有效开展
中班幼儿沙水游戏的有效开展
一粒沙子的历史
沙子为什么会"唱歌"?
探究在沙水游戏培养幼儿探索意识的途径
趣拍沙滩照
绝望的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