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体育课中培养高中生的心理健康

2014-08-07黄珊娥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体育课高中生

黄珊娥

摘要:高中生的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和躯体方面,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学生素质教育在中小学的深入开展,现阶段的中学特别是高中生出现心理问题,应引起各类学校广泛关注和重视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是学校体育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体育教学特点和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心理状态,在体育课中对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 体育课;心理健康;培养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8-0243-01随着社会的特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学习压力,工作竞争力的增大,心理上出现问题的学生人群越来越多,现阶段中学的高中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出现早恋现象,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由于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比较活跃,又面临着高考和升学等压力,这些问题表现得尤其突出。心理问题是人类最常见、最复杂的问题,如何充分利用体育课的教育性、竞赛性、协同性、交往性等特点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意志品质、团队协作精神、自控能力等等,促进个性和谐发展是体育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学校体育教学要重视的问题。

1.高中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在我国,学生心理健康成为了家长和学校面对的一大难题,心理素质的问题会严重影响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不健康的心理状况会引起学生价值取向、判断能力、心态发生扭曲,追求不正常或不正确的事物,容易误入歧途。学生不健康的心理的主要表现在敏感、叛逆、嫉妒、自卑、孤僻、过分依赖、喜欢幻想、意志薄弱、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心理活动,这些都对学生今后正常生活造成困扰。

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为限制人口增长的速度而推行独生子女政策,这导致了家长对子女的过分溺爱,容易造成子女依赖性过强,不够独立,意志力得不到锻炼,在面对困难时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与毅力,心理容易受到挫败从而产生自卑心理,青少年应该具有积极、自信、独立的良好心理素质。家长的过分溺爱还会引起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这种心理的形成会引起青少年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缺乏沟通能力,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的利益和处境,盲目的做出损人利己的行为,导致人际关系淡薄。

2.加强思想教育,传授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思想教育过程必须与学生的生理、心理活动规律相吻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对某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愿意敞开心扉接受教育,要仔细观察找出学生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机,针对学生的气质、性格、爱好等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思想教育。同时还要向学生传授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理论现象的关系,懂得自我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懂得体育锻炼与生理健全及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学生自觉上好体育课服务。

3.优化教学环境,改革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场地、器材,体育教学所用的场地、器材必须保证安全,以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体育教学的方法要科学合理,片面地追求练习密度是不可取的,以蛮干代替科学的训练是错误的,因此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首先要改变"练习密度第一"的观念,使体育教学在"练习―分析―纠错―练习―分析―提高―自觉练习―提高素质"的良性循环中进行,并在以上各环节中施行一些新颖、风趣的教法可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地处理好师生关系,师生间理解、尊重,教师就能更好地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学生也能主动"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因而体育教学的效果会明显提高。

5.培养自我控制调节的能力

体育课上,老师应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出现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如学生情绪低落、伤病、疲劳等。及时给予引导,使学生学会采用自我暗示加强自我控制,调动机体的活动能力,适应课堂活动的需要。

6.合理运用评价策略

现行的体育课程改革将评价的改革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以往的评价只关注甄别和结果,不关注过程;只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没有达到和谐统一,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加速了学生心理障碍的形成。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始终坚持关注学生的形成性发展过程,并切实使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形式多样化。如建立学生体育"成长记录卡"等,使其能反映学生某阶段的成绩、进步的程度、闪光点等,便于对学生的发展过程进行客观评价。

总之,体育教学中,了解和掌握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并根据实际情况,因人制宜地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不仅能及时消除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体育课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体育课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