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周测中应用"问题诊断学习法"的实践尝试

2014-08-07赵红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答题试卷试题

赵红

摘要:测试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了解学生对所学生物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的方法,是复习巩固生物知识、强化技能、培养和发展生物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传统的高中生物试卷批阅方式存在的缺点说起,阐述了"问题诊断学习法"的概念,生物周测中应用"问题诊断学习法"的实践应用,以及实践后的成效分析和反思等内容。

关键词:问题诊断学习法;生物周测;学生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8-0220-031.问题的来源

测试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了解学生对所学生物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的方法,是复习巩固生物知识、强化技能、培养和发展生物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批改试卷成为高中生物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提高,它在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高中生物试卷批阅方式基本是教师全批全改,之后是错误率统计、重点讲评。这样的批阅讲评方式存在以下几个缺点:

1.1反馈时间过长。由于当前教师的工作量普遍偏重,如果对试卷施行全批全改,造成每次试卷批改的周期过长,反馈不及时,学生试卷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正确的得不到强化,错误的得不到及时纠正,实际上已经降低了批改试卷的信息价值,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1.2反馈信息量过小。由于现在的教师教学负担过重,所谓全批全改,也只是机械性的重复工作,简单划上对错号,不能做到全面分析,不能给每个学生的试卷进行有针对性地批阅或指正。对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照顾不到,不能体现个别差异。学生看到的批改后的试卷只是对错号,却不明白错因,如此反馈,信息量过小,试卷利用价值不能最大限度的体现。

1.3校正措施不力。因为反馈时间过长,试卷返回学生手中时,测试已过去几天,学生对所测的内容已有所遗忘,加之每天都有新内容在学,不可能把原先的试卷拿出来细细研究,这样就形成了问题遗留,违背了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1.4费时费力。教师对试卷进行全批全改,只是作大量的重复工作,用去了教师研究教材、教法,学习新课程、新理念的时间,不利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所以,我们要改变原来的传统的试卷批阅讲评方式,去探索科学、合理、高效的生物试卷批阅讲评方式。这样可以满足全体学生及广大教师的需要,同时也是高中新课程的需要,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体能动性,可以促进有效教学。我校对于高三学生每周进行学科测试(简称"周测"),在生物周测中,笔者尝试采用"问题诊断学习法"的试卷批阅讲评方式,起到良好的效果。

2.概念的界定

"问题诊断学习法"是以美国教育家、哲学家杜威"问题教学法"为理论基础,根据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吸取一线教师多年教学经验,从而提炼出的具有培优补差性质的独特学习法。"问题诊断学习法"的核心:教师转换传统的师生角色,在教学中善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指导学生自主纠错,让学生掌握纠错方法和纠错策略,为后继学习扫除思维障碍。这种作法也是新课程思想的一种要求和具体体现。

"问题诊断学习法"包含三大步骤:第一步,自我诊断,发现问题。通过让学生试做三年高考真题,让学生知晓高考频点有哪些,哪些是高考的热点和重点,更为重要的目的是检验学生对高考考点的掌握程度,暴露学习上的问题。这样明确了问题,带着问题去培优补差效果会更好。第二步,问题突破。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第一步中暴露的问题进行突破。第三步,对问题的进一步反思、分析。一方面学生还要通过"方法技巧"、"解题通法"、"规律总结"等来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另一方面学生需要通过"专题闯关"和"高考预测"两组试题来进行巩固。

通过"问题诊断学习法"的三大步骤"问题诊断-问题突破-问题反思",将高考考点转化为一个个问题来各个击破,切实帮助学生提高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3.实践的尝试

3.1学生进行自我"问题诊断"。学生自我问题诊断就是学生对照参考答案进行"自悟、自批",让学生学习答案,分析答案,感受命题者的思路。这个过程就是其思维自我修正的过程。只有真正理解答案了才能对自己的答题进行评价,才能对自己进行"问题诊断"。例:(18分)研究人员利用番茄植株进行了两组实验,实验一、二的结果分别用下图中的图1、图2表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一除满足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需要外,还必需在适宜的等外界条件下进行。

(2)实验一的自变量是,图1中a点条件下番茄植株相对生长速率低于b点的主要原因是。日温26℃、夜温20℃一定 是番茄植株生长的最适温度组合吗?,理由是。

(3)图2表示在一个种植有番茄植株的密闭容器内O2含量的变化,据图分析:

①番茄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量相等的点是。

②该番茄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理由是。

③根据图2,在图3中以A为起点画出该密闭容器内CO2含量变化的曲线。

参考答案:

(1)光照强度和CO2浓度;

(2)夜温, a点的夜温过低导致植物夜间新陈代谢过弱,不利于物质合成、细胞分裂等生理活动的 进行,不一定,没有在其他日温和夜温条件下对番茄植株的生长速率进行实验。

(3)①B、C

②否(1分);密闭装置内的O2含量比实验前低,说明番茄植株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总量多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因此没有积累有机物。

③答案见右图。

学生对照答案进行了批改,在批改的过程中,笔者强调了以下几点:(1)你现在是一个阅卷者,你可以对参考答案进行质疑。(2)如果你的答案跟参考答案有出入,你可根据自己的判断给分。(3)如果你的的答案是错误的,你要分析你的错因在哪里。学生要能够对自己的答案作出正确的判断,就需要对命题者思路有清晰的了解。因此学生学习了参考答案以后,首先是感受命题者的思路。对于上述例题,学生通过对试题和答案的分析,明确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及两者的内在联系,本题的第(1)(2)小题考查学生对实验的初步探究能力,第(3)小题考查识图和绘图的能力。下面是2位学生的答题情况:

从上述学生的自批情况看:(1)学生不明白"夜温"为什么不能答成"温度"?(2)"不一定"与"不是"、"否"有什么不同?(3)生长速率降低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仅仅取决于细胞呼吸的速率?(4)一昼夜后,是否积累有机物如何判断?

带着这些问题,学生进行自我纠错和评价。这样做的优越性在于对照答案给自己打分,本身就是站在阅卷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答题,学生可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怎样答题,同时可以强化对错点的认识和自己答题的不足。

3.2师生共同探讨 "问题突破"。学生自批完试卷后,教师要对试卷进行复批。对学生的答题情况、纠错等情况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集中。在掌握了大量有用信息后,师生一起探讨出题者的意图。首先请学生自己分析一下自己答题时的思路,然后让其他同学对其进行点评,最后师生一起归纳总结解题的思路、答题的技巧、规范性的要求等。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思路、答题技巧时,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2.1教师引导学生对复杂的试题作具体分析,力戒"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例如上述。试题,从能力立意和考查主干知识点两者相结合的角度看,既考查了中学生物教学的主干知识——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也考查了对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能力考查方面体现了考试大纲对识图和绘图能力的要求。命题者为了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与综合能力,通常会有一些信息干扰学生的判断力。学生如果只看大概,就很难发现试题的主要题障,答题时容易答案不全。

就如上述试题的第(2)小题的第二问"图1中a点条件下番茄植株相对生长速率低于b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果学生仅仅看到a点的夜温比b点低,就容易答成"温度低,酶活性降低,细胞呼吸减慢,分解的有机物减少",而此题的关键是要答出"为什么相对生长速率低",这就需要从植物生长的角度去考虑,植物生长需要物质的合成、细胞的分裂等,如果考生不能跨过这个题障,就很难得出其a点生长速率相对低于b点的原因是:a点的夜温过低导致植物夜间新陈代谢过弱,不利于物质合成、细胞分裂等生理活动的进行。

3.2.2引导考生寻找试题背后的隐藏条件,力戒"只看热闹,不看门道"。命题者为了增加解题难度,故意将与答题有关的重要条件加以隐藏,以期考察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与全面性,有效检验考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上述试题中第(3)小题中的第2问:"该番茄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理由是。"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同学找不到突破口,而出题者意图旨在打破定性思维,根据实验或调查的结果作出合理判断,把与此问题有关的重要条件隐含在图2中--A点和D点数值的大小。图2曲线反映了一昼夜中,环境中氧气含量的变化,A点是氧气的起始含量,D点是24小时后的氧气含量。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D点的数值比A点低,也就是说,消耗的氧气比产生的氧气多,即细胞呼吸分解的有机物比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一昼夜后,没有积累有机物。如果学生能发掘出藏于题干之中未显露出来的必要条件,将抽象的信息具体化,把隐藏的条件浮出来,从而明确问题的指向,那么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3.2.3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例如上述试题,学生的共性体现在下列几点:(1)语言表述不够准确。例如上述试题的第(2)小题"日温26℃、夜温20℃一定 是番茄植株生长的最适温度组合吗?,理由是。" 很多同学都知道此温度组合不一定是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组合,但答题的时候就容易答成"不是"、"否"。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注意到语言表述的规范性,或者说没有很好理解语言的蕴含。因此,教师就要对此进行解释,并加以强调规范。(2)审题不够仔细,习惯性思维占优势。如在本题中答自变量时,很多同学把"夜温"答成了"温度",没有看清楚或领会题目中把温度分成了夜温和日温。(3)绘图能力不强。学生普遍没有把握绘图技巧,掌握几个关键点。针对学生中的这些共性,与学生一起探讨自己答题的问题所在,要告诫学生,在某种意义上,细心、规范是成败的关键。对于"审题之错",应指导学生审题时,不应急于求成,审题时慢一点、答题时快一些,并严格按着题目要求规范回答问题;对于"表达之错",应在平时的作业或训练中,严格按照高考评分标准写出必要的步骤,注意表达的规范性。

3.3学生进一步"问题反思"。 在评析完试卷后。笔者要求学生对本次考试进行反思分析、总结,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3.3.1要求对考的题目进行所属知识点的标注。如上述试题的第(3)小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笔者就要求学生在该题旁边进行知识点的标注。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帮助学生体会和理解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可以从哪个角度去出题,使学生能从具体的题目中发现共同知识点的不同具体表现。

3.3.2要进行根源性原因的分析。所谓根源性原因,就是导致我们所关注的问题发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根本原因分析法的目的就是要努力找出问题的作用因素,并对所有的原因进行分析。这种方法通过反复问一个为什么,能够把问题逐渐引向深入,直到你发现根本原因。例如上述试题中的第(2)小题,学生就可以对此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植物的生长速率跟哪些生理过程有关?影响这些生理过程的因素有哪些等。这个过程不但能解决问题本身,还能把错题所属知识点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是反思过程最应该重视的一个环节。

3.3.3要寻找类似的题目,归纳总结。针对上述试题,笔者让学生从做过的一些习题或资料中去寻找一些类似的题目,从中找出共同点。例如针对上述例题,有学生找了如下试题:

学生从上述试题中总结出规律: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这两个生理过程在植物体内是相互对立又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植物的光合作用为细胞呼吸提供氧气和有机物,细胞呼吸又可以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可以从环境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变化中分析两者的关系,或者从植物吸收或释放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量的变化来获取信息。无论试题以怎样的形式呈现,都必须要掌握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以及在生物体内这两者的内在联系。

学生的进一步反思和总结过程,是知识再认识、能力再提高、思维再升华的过程。通过反思,学生自主学习生物的能力得到提高,非智力因素得到了极大的调动。好多原本智力一般的学生掌握了学习生物的方法、解题思路与技巧,解决生物实际问题的能力稳步提高。

4.成效的分析

经过"问题诊断学习法"在周测中的实践尝试应用,笔者认为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4.1从教师的角度看,加强对试题的研究,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有效的教学。通过"问题诊断"、"问题突破""反思总结"等环节,对试题的深广度、难易程度和学生答题情况有了全面的认识,对学生的问题有更具体的了解,反馈的信息量大而全面,使得教学能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做到事半功倍。笔者在任教的班级中,应用了"问题诊断学习法", 学生试卷中出现的问题能得到及时反馈,一般在当天或第二天利用生物答疑的时间就能解决,使正确的得到强化,错误的及时改正,充分利用了试卷的信息价值,提高了教学质量。

4.2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的自悟能力得到明显的增强,记忆深刻,提高学习效率。俗话说:学而不思则惘。以往测试中,学生缺少一个及时反馈的环节,没有一个自悟的机会。现在要求学生自批自改,及时给予他们检查思维的机会。这样学生有三次接触自己试题的机会(考试、纠错、老师复批后的讲评和反思)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提高,被掩盖了的主体作用充分地发挥了出来,通过领悟、对照、比较发现问题,也主动地去解决问题,且力求创新。可见,"问题诊断学习法"克服了以往复习过程中学生被动学习、目标不明、动力不足、疲于应付的缺点,激发了学生思考求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思考的时间给了学生,把诊断的机会留给了学生,校正力度大,因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在笔者任教的班级中,学生明显发生了变化。原先学生只是被动的听,回答问题也不主动。自从在周测中应用了"问题诊断学习法"后,学生能主动提问,一起与教师探讨问题,学习能力也有明显提升。

5.应用的反思

"问题诊断学习法"在周测中的尝试应用,也还有一些地方值得研究和探讨。

5.1要使"问题诊断学习法"在周测中更为有效,教师应该如何有效的在选择试题前作出对相关知识点的"问题诊断"。通过"问题诊断"与高考的热点、难点进行联系,为周测中学生的"自我诊断"作好准备。

5.2如何更为有效的引导学生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从笔者任教的班级学生看,有一部分学生不知道自己存在哪些问题,也就无法对问题作出诊断。

5.3"问题诊断学习法"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问题突破"这一环节上所花的时间比传统的单纯教师讲、学生被动记忆要长。根据笔者的实践经验,有时候一节课下来只能分析一道题目。如此一来,与其他教师的教学进度就拉开了距离。如何更好的协调这两者的关系,是我们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5.4"问题诊断学习法"在不同程度的班级--名校班和重点班,或在同一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应用上是否可以有所区分。例如笔者任教的班级一个是名校班,一个是重点班,这两个班中是否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名校班是否可以进一步提高要求,如在学生的反思环节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对题目进行变形、分析等,而重点班的同学一般就要求能把所做过的习题进行归纳总结。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是否也可采取类似的方式。这个设想能否让"问题诊断学习法"在周测的应用更个性化、有更好的成效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5.5"问题诊断学习法"如何在平日的作业批改、复习课中得以推广,使学生的能力得以提升,真正做到高效学习。 参考文献:

[1]郑敏 ,知识缺陷型错题管理探析,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年03期

[2]杜志建主编.专题调研问题诊断学习法,汕头大学出版社.2010,7

[3]吴文侃主编.《比较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赵昌本.《浅谈美国教学方法改革的经验》,《比较教育研究》1994年第6期

[5]徐坤松.重视习题讲评 提高复习效率[J]新课程(教师版), 2007.12

猜你喜欢

答题试卷试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邀你来答题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