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讲坛式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探索与实践
2014-08-07陈禹名
陈禹名
【摘要】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办学主体和办学模式,其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经得住社会的检验,而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随着高校教学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传统灌输式为主的课堂教学方法已受到广泛的质疑和批评,而形式生动活泼的互动式教学已日益受到教师们的关注以及学生的认可。在诸多互动式教学的方式中,讲坛式教学法是其中较重要的一种。教学研究发现,作为高校"两课"教学主干课程之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内容体系特点比较适合采用讲坛式教学,这既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需要,也是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困惑的需要。因此,讲坛式教学模式是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独立学院;互动式教学;讲坛式教学
一、讲坛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一)讲坛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讲坛式教学模式,即以讲坛形式为主要方式的一种教学模式。该种教学模式是通过公开讲坛授课使学生掌握知识、澄清认识、统一思想,达到教育者预期的教学目的。讲坛式教学不同于提问、讨论,提问一般是为了引入教学内容,或巩固已学的知识,提问的内容基本上有固定答案;讨论是学生之间进行的对话。而讲坛上是师生间的对话,讲坛中的内容就是教学中要开展的内容,通过谈话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讲坛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1.主体地位平等
我们一直强调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但在实际教学中双方的主体地位是不对等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在讲坛式教学中,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双方关注的是对问题的探讨和交流,而对方的身份则不会影响到谈话的内容,缩短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授课方式灵活多样
在讲坛式教学中,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状况。讲坛式教学没有指定的教材,相关学术研究成果都可以成为教材,一句讲授者的个人研究和领悟,对理论知识及其应用进行融会贯通式综合讲解。讲坛式教学形式多样,看似随意实则有章可循,它以向学生介绍先进的研究方法及结论、激发学生兴趣作为最高目标,希望学生在理解所讲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特点和感悟,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
二、讲坛式教学模式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应用优势
(一)教学模式独特新颖
认知研究表明,有效的教学模式应该是双循环式,经历“从个体的教学理解到群体的教学理解”的“外循环过程”和“从群体的教学理解到个体的教学理解”的“内循环过程”能极大地增强教师对课程的体会和理解,也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讲坛式教学就采取了这种互动式教学方式,对学生获取知识、增长智慧有很大的影响,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坛式教学的显著优势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包括对课程的兴趣和对授课老师的喜爱,这也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面临的困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要点学生自己大致都能看懂,如果只单纯按照书本授课,枯燥乏味,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提高教师责任感和学生课堂参与度
对学生而言,讲坛是教学不是硬性的规定,而是选择,在教师、教学时间和地点的选择上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权和弹性。同时,在课程公开和被选择的双重压力下,教师必须对所讲课程进行深入研究;在兴趣引导和理解专业综合知识的激励下,学生也会对所学课程认真预习并阅读相关参考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教师的“教”不再是“空洞无物”,学生的“学”也不再是“被动无奈”,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的实际深刻领悟,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和价值标准,从而更好地达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目的。
三、讲坛式教学模式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不足
首先,讲坛式教学对教师和学生在能力、主动性、积极性和自律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是独立学校短期内难以攻克的难关;其次,在有限的学时内,讲坛式教学难以进行深入讲解和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尚不具备完全取代课堂教学的条件;最后,讲坛式教学增加了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评价的难度。
四、讲坛式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一)讲坛式教学和课堂式教学相结合
讲坛式教学和课堂式教学相结合,是独立学校未来教学模式发展的新方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是以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所遇到的基本问题为切入点,着重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该课程对教学内容的要求比较具体、形象,突出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因此,在教学方法上也应适应这一特点要求。讲坛式教学要求教师术有专攻,不仅学术研究上有成就,教学上也要有心得,以课堂教学为主、讲坛教学为辅的混合式教学,综合了前者的逻辑性和完整性优点,也融入了后者的趣味性、灵活性和实用性等优点,从而取得1+1>2的教学效果。
(二)全开放式和半开放式讲坛教学相结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理论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在加强理论课的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方面,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买账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打动学生的内心。讲坛式教学可以随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而利用全开放式和半开放式讲坛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每一个大章节讲授完毕之后,适当以教师主讲或学生主讲、教师点评的讲坛式专题讲座可以检验教学的有效性,通过选择全开放式或半开放式讲坛教学,既能避免学生的审美疲劳,又可以提高对课程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三)将灵活式教学和讲坛式教学模式相结合
贝布里斯和布鲁斯认为教学不是控制而是对话,是一种平等的、开放的、赋权的知识建构过程。应该有效的将灵活式教学和讲坛式教学相结合,使教师与学生都投入到一种相互的、反省的、持续的对话活动中去,共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面向的是大一新生,由于中学和大学的显著差异,学生对新的生活环境不熟悉,思想负担重,心理压力较大。他们迫切地需要得到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就业等各方面的指导。通过讲坛的方式全面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具体实际,可以及时为学生解除困惑,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效性。
在独立学院中应用讲坛式教学模式,是未来新型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而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使用讲坛式教学模式,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需要,也是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困惑的需要,更好的运用讲坛式教学模式,可以使得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效果得到更加明显地提高,这是对独立学院的教学模式的新探索,是对教学模式更高水平的要求与期待。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