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有序思维的培
2014-08-07丁佩芳
丁佩芳
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和最终目标,化学大纲明确提出:“要以化学知识为载体,分担一部分学习能力培养的任务。”化学学习能力包括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
这一轮课程改革中,教材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处理,改变了传统模式,不再是从结构-性质-存在、制法、用途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学习,而是从生活出发,将性质的学习融入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中去。教材的这种编排有利也是有弊,弊端就是给化学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无序”。 要想学好化学更要讲求科学的思维方法,其中很重要的一种就是有序思维。有序思维是指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按主次先后顺序、有条不紊地把“无序”内容或问题梳理为“有序”的思维能力。
一、学习能力低的现象和原因
在教学中,经常碰到这样三种现象:一是自学能力低,学生反映课本内容看似没什么,但经老师讲后变得很丰富。二是实验能力弱,实验课学生只关注趣味性,而不能透过实验现象看到隐含的丰富化学知识。三是运用能力差,听课容易,做题难。每次测试后,往往有这样的情况,老师平时在课堂上讲过的类同题,甚至是同一道题,听课时都懂,就是在考试时不会做或总做错。这三种现象的共性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思路清晰,思维有序,但自己预习、做题、做实验就跟着感觉走,随意性大,思维混乱,学习效果自然也就差。说到底是学习能力低的表现,而本质是思维能力薄弱。
出现上述三种现象与教学过程中的两方面有关:一是学生学习兴趣的不足。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把知识和技能转化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要靠学生本人积极自觉的认识活动来完成。如果学生不喜欢化学,不愿意学化学,甚至讨厌化学,学习兴趣不高,那么,教师的教就会毫无结果。现代教学理论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视,学生自觉学习积极性来源于浓厚的学习兴趣。二是教师主导作用的欠缺。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核心是启发诱导。而目前教学的弊端有:教师知识传授多,知识形成过程的有序思维启发诱导少;就题论题多,启发解题的有序思维方法少。
有序思维不是天生就有,而是教师有意识培养的产物,学生通过长期不断思考实践形成。为此,教学中我们要尽快熟悉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思维从无序向有序的正确方向发展,形成有序思维的习惯,并体验到有序思维带来的成功乐趣。
二、强化有序思维训练的几种途径
1. 新授课——从认知记忆向思维记忆的能力提升
思维的有序不只是思维的顺序,更重要的是通过分析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内涵和外延形成思维的完整和深化。前面知识是后面的知识的基础,后面的知识是前面知识的发展、延伸。在传统的教学中,有一些有经验的教师能预见性地把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给予一一指出,但由于知识的前后联系,学生的认知水平等问题,学生往往一头雾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我的做法恰恰相反。例如在选修5中同分异构体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课前先写出C6H14的同分异构体,上课让两个同学在黑板上写出同分异构体。当两位学生写完,下面已有人窃窃私语,“你们写得和黑板上是不是一样?不一样,是他们错了,还是你们错,也有可能都错了。我先不评价,等一下我们就知道。”这时学生“胃口”被我吊起来,黑板上同学的写法与自己的的认知出现了冲突,求知欲极强。我欲擒故纵,先讲授烷烃的系统命名法,然后让学生命名黑板上这两人所写的同分异构体的名称。一命名,学生自然而然就知其中不少结构看似不同,实为相同物质。然后再讲同分异构体书写的规律。这样加深了对这这两个知识点的理解,烷烃的系统命名与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相互印证和补充。思维的有序在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中得到培养和发展。
2. 实验课——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质的飞跃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感知与思维总是密切地联系着,观察过程包含思维活动。如果实验前不明确观察方向及重点,有些学生只会注意感觉新奇的或有强烈刺激的化学现象,冲淡了对本质现象的观察。对于已经观察到的现象,也往往不能完整地描述出它的特点,当然更谈不上进一步要根据实验现象去思维。因此指导学生观察顺序,一般先观察仪器装置,再观察反应物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变化过程,最后观察生成物,观察的有序既能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也是思维有序的体现。
如NH3的喷泉实验,集美丽与趣味于一体。喷泉实验重点提醒学生观察喷泉结束后烧瓶中的液体体积,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会产生喷泉,思考液体未充满烧瓶的原因,启发学生在标准状况下,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等问题,充满与未充满烧瓶对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没有影响。这样美感十足的现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的思考分析,提高有序思维能力。观察生疑,诱发思考,久而久之,有序思维就形成。
3. 习题课——从茫然到顿悟体验成功的喜悦
习题是学生运用已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一种体现。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全面地掌握,而直接把知识整理成若干归律,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解题没有学生的自觉积极的参与,不是通过学生自己亲自的思维总结起来的规律,对学生来说,仍然是死板无用的教条。指导学生解决习题的重点在于思维顺序点拨,遇到一个问题一般先认真审题,题目提出了什么问题,再考虑题目给出哪些已知,分析隐含了什么条件,用隐含条件架起问题与题目给出已知的桥梁。从而提高解题的能力,体验成功解题的乐趣,获得长期的学习兴趣。
例如 2013年佛山二模中的31题:以下是一些物质的熔、沸点数据(常压):
金属钠和CO2在常压、890℃发生如下反应:
4Na(g)+3CO2(g)⇌2Na2CO3(l)+C(s,金刚石);ΔH=-1080.9kj·mol-1
(1)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若4v正(Na)= 3v逆(CO2),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填“是”或“否”)。在高三复习中使用时,我让学生课前先完成,两个空检查结果学生都完成得不错,但当我问及为什么不平衡时,学生只能回答因为v正(Na)/v逆(CO2)=3/4≠4/3,所以该可逆反应不平衡,至于为何v正(Na)/v逆(CO2)≠4/3,该可逆反应就不平衡,再追问既然不平衡,此时反应是往正反应进行,还是往逆反应进行,学生一脸茫然,无从下手。我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 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是什么? 2. 在反应中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前面的系数比。当遇到可逆反应,其中的速率是正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速率,还是其它速率?(对于4Na(g)+3CO2(g)⇌2Na2CO3(l)+C(s,金刚石)反应,v正(Na)/v正(CO2)=4/3,v逆(Na)/v逆(CO2)=4/3,v(Na)=∣v正(Na)-v逆(Na)∣所以v(Na)/v(CO2)也是4/3 。)讨论完这两个问题后师生再一起分析: v正(Na)= 3/4v逆(CO2)(题目已知条件),而 v逆(Na)= 4/3v逆(CO2)(题目隐含条件),所以 v正(Na) 4. 实践活动——有序思维能力的体现 新教材课后提供了较多的实践活动内容,既是素质教育的体现,也是课本内容的补充拓展。结合本地实际我让学生调查枫溪的陶瓷、彩塘的不锈钢生产现状,发展的瓶颈(如环境污染,陶瓷原料的持续)等内容。学生调查结果,多数提出陶瓷生产的矛盾:一方面陶瓷垃圾成灾,另一方面,原料不可再生。而彩塘不锈钢生产污染重,招工难,用人成本高。我鼓励学生上网查阅有关资料,然后写成一篇调查报告。整个过程在没有现成的资料,到最后完成调查报告,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和技能,是一次有序思维的实战。 责任编辑 李 淳
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和最终目标,化学大纲明确提出:“要以化学知识为载体,分担一部分学习能力培养的任务。”化学学习能力包括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
这一轮课程改革中,教材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处理,改变了传统模式,不再是从结构-性质-存在、制法、用途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学习,而是从生活出发,将性质的学习融入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中去。教材的这种编排有利也是有弊,弊端就是给化学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无序”。 要想学好化学更要讲求科学的思维方法,其中很重要的一种就是有序思维。有序思维是指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按主次先后顺序、有条不紊地把“无序”内容或问题梳理为“有序”的思维能力。
一、学习能力低的现象和原因
在教学中,经常碰到这样三种现象:一是自学能力低,学生反映课本内容看似没什么,但经老师讲后变得很丰富。二是实验能力弱,实验课学生只关注趣味性,而不能透过实验现象看到隐含的丰富化学知识。三是运用能力差,听课容易,做题难。每次测试后,往往有这样的情况,老师平时在课堂上讲过的类同题,甚至是同一道题,听课时都懂,就是在考试时不会做或总做错。这三种现象的共性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思路清晰,思维有序,但自己预习、做题、做实验就跟着感觉走,随意性大,思维混乱,学习效果自然也就差。说到底是学习能力低的表现,而本质是思维能力薄弱。
出现上述三种现象与教学过程中的两方面有关:一是学生学习兴趣的不足。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把知识和技能转化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要靠学生本人积极自觉的认识活动来完成。如果学生不喜欢化学,不愿意学化学,甚至讨厌化学,学习兴趣不高,那么,教师的教就会毫无结果。现代教学理论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视,学生自觉学习积极性来源于浓厚的学习兴趣。二是教师主导作用的欠缺。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核心是启发诱导。而目前教学的弊端有:教师知识传授多,知识形成过程的有序思维启发诱导少;就题论题多,启发解题的有序思维方法少。
有序思维不是天生就有,而是教师有意识培养的产物,学生通过长期不断思考实践形成。为此,教学中我们要尽快熟悉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思维从无序向有序的正确方向发展,形成有序思维的习惯,并体验到有序思维带来的成功乐趣。
二、强化有序思维训练的几种途径
1. 新授课——从认知记忆向思维记忆的能力提升
思维的有序不只是思维的顺序,更重要的是通过分析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内涵和外延形成思维的完整和深化。前面知识是后面的知识的基础,后面的知识是前面知识的发展、延伸。在传统的教学中,有一些有经验的教师能预见性地把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给予一一指出,但由于知识的前后联系,学生的认知水平等问题,学生往往一头雾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我的做法恰恰相反。例如在选修5中同分异构体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课前先写出C6H14的同分异构体,上课让两个同学在黑板上写出同分异构体。当两位学生写完,下面已有人窃窃私语,“你们写得和黑板上是不是一样?不一样,是他们错了,还是你们错,也有可能都错了。我先不评价,等一下我们就知道。”这时学生“胃口”被我吊起来,黑板上同学的写法与自己的的认知出现了冲突,求知欲极强。我欲擒故纵,先讲授烷烃的系统命名法,然后让学生命名黑板上这两人所写的同分异构体的名称。一命名,学生自然而然就知其中不少结构看似不同,实为相同物质。然后再讲同分异构体书写的规律。这样加深了对这这两个知识点的理解,烷烃的系统命名与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相互印证和补充。思维的有序在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中得到培养和发展。
2. 实验课——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质的飞跃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感知与思维总是密切地联系着,观察过程包含思维活动。如果实验前不明确观察方向及重点,有些学生只会注意感觉新奇的或有强烈刺激的化学现象,冲淡了对本质现象的观察。对于已经观察到的现象,也往往不能完整地描述出它的特点,当然更谈不上进一步要根据实验现象去思维。因此指导学生观察顺序,一般先观察仪器装置,再观察反应物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变化过程,最后观察生成物,观察的有序既能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也是思维有序的体现。
如NH3的喷泉实验,集美丽与趣味于一体。喷泉实验重点提醒学生观察喷泉结束后烧瓶中的液体体积,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会产生喷泉,思考液体未充满烧瓶的原因,启发学生在标准状况下,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等问题,充满与未充满烧瓶对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没有影响。这样美感十足的现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的思考分析,提高有序思维能力。观察生疑,诱发思考,久而久之,有序思维就形成。
3. 习题课——从茫然到顿悟体验成功的喜悦
习题是学生运用已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一种体现。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全面地掌握,而直接把知识整理成若干归律,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解题没有学生的自觉积极的参与,不是通过学生自己亲自的思维总结起来的规律,对学生来说,仍然是死板无用的教条。指导学生解决习题的重点在于思维顺序点拨,遇到一个问题一般先认真审题,题目提出了什么问题,再考虑题目给出哪些已知,分析隐含了什么条件,用隐含条件架起问题与题目给出已知的桥梁。从而提高解题的能力,体验成功解题的乐趣,获得长期的学习兴趣。
例如 2013年佛山二模中的31题:以下是一些物质的熔、沸点数据(常压):
金属钠和CO2在常压、890℃发生如下反应:
4Na(g)+3CO2(g)⇌2Na2CO3(l)+C(s,金刚石);ΔH=-1080.9kj·mol-1
(1)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若4v正(Na)= 3v逆(CO2),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填“是”或“否”)。在高三复习中使用时,我让学生课前先完成,两个空检查结果学生都完成得不错,但当我问及为什么不平衡时,学生只能回答因为v正(Na)/v逆(CO2)=3/4≠4/3,所以该可逆反应不平衡,至于为何v正(Na)/v逆(CO2)≠4/3,该可逆反应就不平衡,再追问既然不平衡,此时反应是往正反应进行,还是往逆反应进行,学生一脸茫然,无从下手。我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 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是什么? 2. 在反应中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前面的系数比。当遇到可逆反应,其中的速率是正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速率,还是其它速率?(对于4Na(g)+3CO2(g)⇌2Na2CO3(l)+C(s,金刚石)反应,v正(Na)/v正(CO2)=4/3,v逆(Na)/v逆(CO2)=4/3,v(Na)=∣v正(Na)-v逆(Na)∣所以v(Na)/v(CO2)也是4/3 。)讨论完这两个问题后师生再一起分析: v正(Na)= 3/4v逆(CO2)(题目已知条件),而 v逆(Na)= 4/3v逆(CO2)(题目隐含条件),所以 v正(Na) 4. 实践活动——有序思维能力的体现 新教材课后提供了较多的实践活动内容,既是素质教育的体现,也是课本内容的补充拓展。结合本地实际我让学生调查枫溪的陶瓷、彩塘的不锈钢生产现状,发展的瓶颈(如环境污染,陶瓷原料的持续)等内容。学生调查结果,多数提出陶瓷生产的矛盾:一方面陶瓷垃圾成灾,另一方面,原料不可再生。而彩塘不锈钢生产污染重,招工难,用人成本高。我鼓励学生上网查阅有关资料,然后写成一篇调查报告。整个过程在没有现成的资料,到最后完成调查报告,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和技能,是一次有序思维的实战。 责任编辑 李 淳
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和最终目标,化学大纲明确提出:“要以化学知识为载体,分担一部分学习能力培养的任务。”化学学习能力包括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
这一轮课程改革中,教材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处理,改变了传统模式,不再是从结构-性质-存在、制法、用途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学习,而是从生活出发,将性质的学习融入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中去。教材的这种编排有利也是有弊,弊端就是给化学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无序”。 要想学好化学更要讲求科学的思维方法,其中很重要的一种就是有序思维。有序思维是指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按主次先后顺序、有条不紊地把“无序”内容或问题梳理为“有序”的思维能力。
一、学习能力低的现象和原因
在教学中,经常碰到这样三种现象:一是自学能力低,学生反映课本内容看似没什么,但经老师讲后变得很丰富。二是实验能力弱,实验课学生只关注趣味性,而不能透过实验现象看到隐含的丰富化学知识。三是运用能力差,听课容易,做题难。每次测试后,往往有这样的情况,老师平时在课堂上讲过的类同题,甚至是同一道题,听课时都懂,就是在考试时不会做或总做错。这三种现象的共性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思路清晰,思维有序,但自己预习、做题、做实验就跟着感觉走,随意性大,思维混乱,学习效果自然也就差。说到底是学习能力低的表现,而本质是思维能力薄弱。
出现上述三种现象与教学过程中的两方面有关:一是学生学习兴趣的不足。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把知识和技能转化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要靠学生本人积极自觉的认识活动来完成。如果学生不喜欢化学,不愿意学化学,甚至讨厌化学,学习兴趣不高,那么,教师的教就会毫无结果。现代教学理论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视,学生自觉学习积极性来源于浓厚的学习兴趣。二是教师主导作用的欠缺。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核心是启发诱导。而目前教学的弊端有:教师知识传授多,知识形成过程的有序思维启发诱导少;就题论题多,启发解题的有序思维方法少。
有序思维不是天生就有,而是教师有意识培养的产物,学生通过长期不断思考实践形成。为此,教学中我们要尽快熟悉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思维从无序向有序的正确方向发展,形成有序思维的习惯,并体验到有序思维带来的成功乐趣。
二、强化有序思维训练的几种途径
1. 新授课——从认知记忆向思维记忆的能力提升
思维的有序不只是思维的顺序,更重要的是通过分析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内涵和外延形成思维的完整和深化。前面知识是后面的知识的基础,后面的知识是前面知识的发展、延伸。在传统的教学中,有一些有经验的教师能预见性地把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给予一一指出,但由于知识的前后联系,学生的认知水平等问题,学生往往一头雾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我的做法恰恰相反。例如在选修5中同分异构体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课前先写出C6H14的同分异构体,上课让两个同学在黑板上写出同分异构体。当两位学生写完,下面已有人窃窃私语,“你们写得和黑板上是不是一样?不一样,是他们错了,还是你们错,也有可能都错了。我先不评价,等一下我们就知道。”这时学生“胃口”被我吊起来,黑板上同学的写法与自己的的认知出现了冲突,求知欲极强。我欲擒故纵,先讲授烷烃的系统命名法,然后让学生命名黑板上这两人所写的同分异构体的名称。一命名,学生自然而然就知其中不少结构看似不同,实为相同物质。然后再讲同分异构体书写的规律。这样加深了对这这两个知识点的理解,烷烃的系统命名与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相互印证和补充。思维的有序在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中得到培养和发展。
2. 实验课——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质的飞跃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感知与思维总是密切地联系着,观察过程包含思维活动。如果实验前不明确观察方向及重点,有些学生只会注意感觉新奇的或有强烈刺激的化学现象,冲淡了对本质现象的观察。对于已经观察到的现象,也往往不能完整地描述出它的特点,当然更谈不上进一步要根据实验现象去思维。因此指导学生观察顺序,一般先观察仪器装置,再观察反应物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变化过程,最后观察生成物,观察的有序既能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也是思维有序的体现。
如NH3的喷泉实验,集美丽与趣味于一体。喷泉实验重点提醒学生观察喷泉结束后烧瓶中的液体体积,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会产生喷泉,思考液体未充满烧瓶的原因,启发学生在标准状况下,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等问题,充满与未充满烧瓶对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没有影响。这样美感十足的现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的思考分析,提高有序思维能力。观察生疑,诱发思考,久而久之,有序思维就形成。
3. 习题课——从茫然到顿悟体验成功的喜悦
习题是学生运用已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一种体现。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全面地掌握,而直接把知识整理成若干归律,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解题没有学生的自觉积极的参与,不是通过学生自己亲自的思维总结起来的规律,对学生来说,仍然是死板无用的教条。指导学生解决习题的重点在于思维顺序点拨,遇到一个问题一般先认真审题,题目提出了什么问题,再考虑题目给出哪些已知,分析隐含了什么条件,用隐含条件架起问题与题目给出已知的桥梁。从而提高解题的能力,体验成功解题的乐趣,获得长期的学习兴趣。
例如 2013年佛山二模中的31题:以下是一些物质的熔、沸点数据(常压):
金属钠和CO2在常压、890℃发生如下反应:
4Na(g)+3CO2(g)⇌2Na2CO3(l)+C(s,金刚石);ΔH=-1080.9kj·mol-1
(1)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若4v正(Na)= 3v逆(CO2),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填“是”或“否”)。在高三复习中使用时,我让学生课前先完成,两个空检查结果学生都完成得不错,但当我问及为什么不平衡时,学生只能回答因为v正(Na)/v逆(CO2)=3/4≠4/3,所以该可逆反应不平衡,至于为何v正(Na)/v逆(CO2)≠4/3,该可逆反应就不平衡,再追问既然不平衡,此时反应是往正反应进行,还是往逆反应进行,学生一脸茫然,无从下手。我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 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是什么? 2. 在反应中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前面的系数比。当遇到可逆反应,其中的速率是正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速率,还是其它速率?(对于4Na(g)+3CO2(g)⇌2Na2CO3(l)+C(s,金刚石)反应,v正(Na)/v正(CO2)=4/3,v逆(Na)/v逆(CO2)=4/3,v(Na)=∣v正(Na)-v逆(Na)∣所以v(Na)/v(CO2)也是4/3 。)讨论完这两个问题后师生再一起分析: v正(Na)= 3/4v逆(CO2)(题目已知条件),而 v逆(Na)= 4/3v逆(CO2)(题目隐含条件),所以 v正(Na) 4. 实践活动——有序思维能力的体现 新教材课后提供了较多的实践活动内容,既是素质教育的体现,也是课本内容的补充拓展。结合本地实际我让学生调查枫溪的陶瓷、彩塘的不锈钢生产现状,发展的瓶颈(如环境污染,陶瓷原料的持续)等内容。学生调查结果,多数提出陶瓷生产的矛盾:一方面陶瓷垃圾成灾,另一方面,原料不可再生。而彩塘不锈钢生产污染重,招工难,用人成本高。我鼓励学生上网查阅有关资料,然后写成一篇调查报告。整个过程在没有现成的资料,到最后完成调查报告,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和技能,是一次有序思维的实战。 责任编辑 李 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