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应从“破题”开始
2014-08-07王必闩
王必闩
日前,我全程担任了一场高中历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活动的评委。其中,有一环节为教师现场抽题,在规定的3个小时内,完成备课、制作课件、模拟课堂教学等任务,其难度可想而知,倘若平时没有一定程度的经验积累、过硬的教学基本功以及现场应变能力,要想取得不错的成绩几乎不可能。在模拟教学环节,就现场对教材的处理而言,我们感觉到选手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不少教师仅仅局限于对课本知识的简单重复,没有对教材进行任何形式的加工与整合,不仅毫无新意,而且比较乏味俗套,其效果可想而知。也有个别教师尝试对教材进行整合,但终因处理不够到位或处理不当也没有达到预想效果。现选取本次比赛课题——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中的几个教学设计案例加以分析。
一、设计举例
【案例1】教师完全按照教材内容先后顺序讲述,即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福利国家;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这样三个框题相关内容简单重复一遍,然后稍作小结,完成几道反馈练习题,布置课后作业。
【案例2】教师基本上还是按照教材顺序讲述,但教师注意到也强调了课题中的关键词“变化”,指出其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教材中提到的三个小标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福利国家;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但没有作进一步阐述。
【案例3】教师的教学课件以及板书均对本课内容作了这样的设计:“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变化的原因;二、变化的表现;三、变化的影响。”除此之外,并没有任何其他内容呈现。
二、简要分析
限于篇幅,这里仅列举3个有代表性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对其设计思路的进一步分析,试图找到一条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常规套路。
案例1:这种设计属于典型的传统教学模式,或者说还是局限于教“教材”,没有对课题以及与各小标题之间关系进行分析解读。教材怎么说,我就怎么讲。当然,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比较符合学生的基本认知水平,有助于学生看书记忆,但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与学科思辨能力。
案例2:教师似乎已经注意到本课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那就是“变化”,从这个角度而言,应该说比案例1有进步。但听完后感觉还是停留在教“教材”层面,没有脱离其窠臼。
案例3:应该说教师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整合,不仅抓住了课题中的关键词“变化”,而且尝试从“表现、原因、影响”三个维度进行阐述,但稍显不足的是,教师对相关概念的解读缺乏深度,不够到位,有点浅尝辄止。如“新经济”这个概念,到底“新”在哪里,有何显著特点等,并没有解读清楚。
那么,课堂教学设计到底有无基本章法可循,如何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快速备课,巧妙设计,最终脱颖而出?其实,我认为备课时只要我们善于寻找突破口,很多问题便会迎刃而解,那就是教学设计首先必须从“破题”开始。
三、设计建议
现以本课为例,谈谈具体的设计思路。首先,必须解读课程标准中对本课内容的基本要求,即“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虽然课标中只有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但我认为至少隐含这样几个重要信息:时间界限——二战后;国家——美国等;行为动词——分析;基本范畴——当代资本主义;关键词——新变化。
有了这样几点认识之后,再来解读这一课的课题。本课课题为“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我想至少有这样几个要素:第一,时间界限,“战后”,若从字面理解,似乎是从“二战结束后一直到现在”,其实不然,教材提供的时间是20世纪90年代初,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对学生有所强调与点明。第二,社会制度或国家范围,这里专指资本主义,而不是社会主义,虽然其中也有很多值得社会主义国家借鉴的东西,但本课没有提及。第三,核心关键词,“新变化”,究竟“新”在哪里,如何变化,变化的表现,为何变化等,这些在教学中要有所体现与解读。在自我解读课标以及课题之后,我想基于本课的教学内容可以作如下设计(仅供参考):
(一)时间界限
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若再细分,又可分为两个阶段: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20世纪70年代以后)
(二)社会制度或国家范围
资本主义国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以美国为主)。
(三)新变化
1.表现: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建立“福利国家”;③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2.原因:①二战结束;②生产力发展或社会经济发展;③科学技术不断进步;④公众生活水平及消费需求多样化;⑤维护社会稳定、巩固自身统治的需要。
3.影响:①有利于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一度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②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③有利于提高经济竞争力,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等。
(四)启示
①抓住机遇,发展经济;②关注民生,维护稳定;③立足国情,调整政策;④重视科技,扩大就业等。
需要强调的是,结合课标,本课重点应该在“新变化”,教学中教师对此要作深度解读,到底“新”在何处。建议可以抓住小标题中的几个行为动词来做进一步阐述,即“发展”“建立”“兴起”“出现”等。尤其“新经济”这一概念,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师要稍作阐述。这里的“新”是不同于传统经济、工业经济的一种新型经济──知识经济。“新经济”实质就是信息化与全球化,核心是高科技创新及由此带动的一系列其他领域的创新。也许一时半会儿,学生不易理解教师的讲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学知识不断增加,学生会对相关问题的理解程度不断加深。
至于“变化”的“原因、影响”,可以结合教材作几点综合性概括,帮助学生形成一定印象即可。关于“启示”,虽然教材没有提及,但作为教师在备课时还应有所思考。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就是吸取教训,为我所用,解决实际问题。此举不仅可以实现对教学的升华,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科综合素养。
诚然,这里选取的只是高中历史教材中的某一课,但“破题”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解读课标与课题,同样也适用于其他内容。现以2013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第23题为例。此题主要考查世界经济大危机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而罗斯福总统勇敢地面对这场危机,开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其经验教训令人深思。其中:
材料二也许更重要的差别是罗斯福的个人风格—— 他灿烂的微笑、他技艺高超的口才、他生动感人的智慧——都使他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喜爱,而与施政计划的具体内容没有太大关系。……罗斯福成功的许多因素应归结于他的人性魅力。从就职演说开始(他告诉美国人“我们唯一应该畏惧的应该是‘畏惧本身”),他就向不断增长的绝望氛围中注入了强大的乐观情绪。他是美国第一个充分利用广播、利用“炉边谈话”的方式向人们阐释其施政方针并充分赢得民众信任的总统。
——(美)布林克利《美国史》
问题(2):“材料二”认为罗斯福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材料二”以人物心理活动的哪种表现来说明罗斯福让人们重拾信心的?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材料二”的研究视角有何新意?(3分)
解析:一般而言,材料中凡是省略的部分往往不太重要,换言之,省略号后面的话,尤其最靠近省略号的语句常常最重要或者说是作者的点题之笔,务必重点关注,不可大意。至少在作者或命题人看来不能再省略了,否则会影响观点表达或问题设置。第(2)小问已给考生非常明显的提示——“以人物心理活动的哪种表现”,再看材料,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注入了强大的乐观情绪”,答案自然也迎刃而解。第(3)小问考查“研究视角”,只要通读材料二,不难看出罗斯福总统关注民生,体恤民情,具有明显的人文关怀、人文精神。而这也与很多研究方法明显有别。
若单纯从知识点来看,此题似乎没有多少新意或值得一提之处,说到底还是考查“罗斯福新政”这一考点。倘若将最近几年对此考查的视角进行比较(往年大多考查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影响等),便会发现此题视角确有新意,即将人格魅力、心理活动等方面作为切入点,立体考查历史人物,使其更加生动真实。
总而言之,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考题解读,都能找出一些共性的东西——那就是必须从基本的“破题”开始,不断追问,找准关键词,结合所学,最终得出有效答案。换言之,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做到先从解读课标与课题开始,然后再结合教材相关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就会相对简单得多,思路也会非常清晰,教学效果自然得到很好的保证。■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教育局教研室)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