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海油有多少石油储备

2014-08-07

环球时报 2014-08-07
关键词:经营策略中海油米勒

澳大利亚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网站8月6日文章,原题:中海油有多少石油储备? 6月初,曾任澳驻日大使的吉奥夫·米勒问道:“中国的亚洲政策是否受到资源紧缺的驱使?”中海油披露的2014年经营策略报告或许能够表明中国的动机。研究人员早就注意到,中海油的国内近海石油储备寿命呈长期下降趋势。根据该报告,到明年,中海油的石油储备寿命将仅剩6年。这不仅与2001年时的预测——近15年形成鲜明对比,也明显低于上游石油勘探企业通常习惯的10年。中海油向来是北京独家的海洋石油生产商,因此它的状况对中国未来能源战略至关重要。诚然,一个数据不能完全体现中国海洋油气储备状况或中国的外交意图。但这仍足够发人深省并值得展开讨论。需要说明的是:首先,预测油气储备是众所周知的难题,大多数油企会请业内专家证实自己的储量。其次,按规定,只有计划在5年内进行开采的油田才被视为“储备”。但这只是保守计算方法,业内已经在使用其他方式。第三,鉴于中海油有意在明年将开采速度提高20%,这肯定会大幅降低石油储备寿命。第四,中海油正进一步勘探油气并已投资加拿大尼克森等外国油企。中海油或许正在开发许多不为人知的油气,但就算是其钻井平台有重大发现,它或许也需多年才能成为成熟的生产平台。除这份经营策略报告外,外人几乎没有其他途径判断中海油真正面临的资源形势。此外,中国油企尽量“内部解决”而不将业务外包给私企、外企和国际咨询机构。这对中国国有企业来说越来越难,所以发展本土技术的愿望也很强烈。总之,我们仅能对中国石油安全情况“管中窥豹”,但这个“小窗口”表明中国的资源消耗速度极快。对决策者而言,这必定令人忧虑并有可能使国内加大开发力度(如页岩气和其他非传统资源等)。米勒表示,北京的能源安全难题呈现“更加严峻的局面。”我们在南海看到的,或许只是这种局面的早期表现。▲(作者朱利安·斯奈尔德,王会聪译)

猜你喜欢

经营策略中海油米勒
七月恒星
“新广播”市场发展特点与经营变革策略
温暖的邂逅
我国本土便利店经营策略浅析
论新形势下中小型童书出版企业的经营突破
为什么接电话
为什么接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