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戏中大班幼儿自主性培养初探
2014-08-07柴莹
柴莹
【摘要】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实施和新课程的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是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等教育理念,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倡导幼儿主动参与、自主选择、自由结伴,突显了幼儿在学习与游戏活动中“自主性”的重要性。然而,传统教育树立了教师的权威形象,“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无从给幼儿独立自主的机会,幼儿的自主性普遍欠缺。长此以往,可能会造成幼儿在生活上依赖父母、在学习上依赖教师,难以从生活、学习中获得自信,失去独立思考、自主活动的能力。
【关键词】幼儿大班;自主游戏;自主性
集体教学在空间、时间上的局限性,已很难满足幼儿的自主性发展需要,而幼儿园自主游戏能有效弥补这一缺憾。自主游戏即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由表露,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健全的过程。
大班阶段是培养自主性的一个好时期,这一年龄段的幼儿由于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活动范围扩大、喜欢尝试探索、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自主愿望。通过自主性的培养,可以让幼儿对自己的发展有选择权和自决权,对集体生活有参与权、共同决策权,从而使幼儿真正成为游戏活动的主人、集体生活的主人、社会生活的主人。这也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应该是游戏的主人、是自我发展的主人”的精神。
幼儿的自主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考察:独立需要、自我感情、自我的确立。独立需要指摆脱外部强制的自由需要,自我感情主要指自信的自我感情,自我的确立即思维的独立。自主游戏具有自由、独立、协作的优势,我们以自主游戏为载体,着重在独立需要、自我情感、自我的确立这三个方面培养大班幼儿的自主性。
一、游戏主题的生成、材料的準备、活动的内容均源自幼儿
首先,主题的来源一反过去教师制订、幼儿模仿的过程,而是源于幼儿的生活、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这样才能激发幼儿的游戏欲望。其次,主题生成后,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材料,以开拓幼儿的视野、加深幼儿的印象,教师则成为了幼儿良好的合作伙伴。最后,经过充分的游戏准备后,幼儿自选材料、自选同伴进行游戏。在自主游戏过程中,教师将游戏的自主权交给幼儿,幼儿对游戏活动能自主的选择、支配,充分享受自主游戏的乐趣。
这样既使教育目标在活动中得以实现,又满足了大班幼儿探索的愿望,从而使幼儿在自主游戏中满足独立的需要。
二、培养自主游戏中幼儿的操作能力
自信来自于成功的体验,体验来源于经验的获取。在以往的教育中,过多重视学习经验的获取,而忽视了幼儿实际操作经验的习得。在自主游戏中可以先让幼儿学会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通过操作能力的提升来增进幼儿的自信心。由于幼儿的发展是存在着个别差异的,教师通过观察,评估每一个幼儿的发展状况,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难度的材料,以满足各自的需要,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自信心。
操作能力的提高,使幼儿体验到有些事不用大人帮忙自己也能做,使幼儿获得成功体验,从而逐步走向自主,树立大班幼儿自信的自我情感。
三、在自主游戏中采用开放式的指导方法
在自主游戏中,教师注意观察游戏过程,并根据不同的幼儿和游戏中出现的不同情况进行开放式的指导,注重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教师的开放式指导应遵循三个原则:①尊重的原则。在活动中教师应与幼儿建立一种平等地、相互尊重地师生关系。不打扰幼儿的活动,即使发现幼儿采用的方法达不到活动结果,也不强迫幼儿停止,而采用建议、协商的口吻。②启发的原则。教师不代替幼儿思维,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自己判断、自己思考。可以常采用“还能用来干什么?”“换一种方法会怎么样?”等开放性的启发式提问,留给幼儿探索的空间,耐心引导幼儿寻找答案。③赏识的原则。在指导幼儿游戏时,教师应耐心倾听幼儿的发现,投以幼儿赞赏的目光,用欣赏的口吻夸奖、激励幼儿更积极地投入游戏。
采用开放式的指导方法,既使幼儿学会了多种学习的方法,又减少了幼儿对教师的依赖,促进了大班幼儿独立思维的发展,实现幼儿自我的确立。
蒙台梭利提出: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是非常重要的,要掌握幼儿的敏感期,提供幼儿发展所需的环境并给予他们充分活动的自由,关注并协助幼儿。自主游戏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自主游戏中,应让幼儿自己来游戏、学习,注重幼儿的游戏过程、幼儿的主动参与程度、幼儿的意愿,从而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幼儿成长的历程是缓慢的,教师应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做好幼儿的合作者、支持者和观察者,不追求知识掌握的多少,而是重视学习方法的获得。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大班幼儿自主性的发展,使幼儿表现自我、认识自我,成为自己的小主人,从而逐渐具备独立自主的能力,逐渐形成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去勇敢地面对和解决未来生活中将会遇到的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