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2014-08-07雒秀屏
雒秀屏
【摘要】对新课程改革后,贫困山区初中计算机教学方法的探索。有利于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计算机;教学方法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我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按国家课程标准,开全开足了初中课程,计算机课程也在全区中小学全面实施。
我区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山区,教育基础薄弱,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更差。开展计算机教育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乡镇中小学,计算机设备短缺严重,师资队伍不足,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笔者作为一个山区计算机的教育工作者,克服种种困难,不断探索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做了大量的工作,尝试和探索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一、有效教学方法
1.抽象比喻法
计算机课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基础理论知识,对于山区学生来说,基本上没有接触过或很少接触,给授课带来一定的困难。学生在学习这门课需要掌握很多的硬件和软件的知识,在教学中要使学生理解和记住很多的知识,光靠讲解知识的概念、定义等理论性的东西是难以办到的,一些名词术语很难被他们接受,适当采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对学生学习计算机极为重要。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而且还能达到帮助理解和记忆。在这几年的教学中,笔者在计算机教学时恰当地运用比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果在讲课时适当地运用比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讲网络中的域名或口地址时,我们可以这样讲:我们怎么来区分彼此呢?我们可以用名字和身份证号两种途径,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用名字来指定某人。网络中的计算机也一样,为了区分彼此,我们用域名和IP地址来区分,IP地址可以唯一指定一台计算机,但是记住它不太容易,平时我们只用域名来指定网络中的计算机,这样学生比较容易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中域名、IP地址的概念。
2.兴趣驱动法
根据山区初中学生的特殊情况,在教学探索中,我们发现在教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后,再加以适当的引导。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倍增,这种学习方法,它既能继承传统教学方法中注重学习的循序渐进和积累的优点,又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按照学习内容的从易到难的顺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驱动学生自主学习来进行教学,完成教学任务。这种“兴趣驱动”的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C语言时,首先向学生介绍C语言的实用性、易学性特点,并给学生现场演示,用C语言编写好的程序,使学生亲自感受计算机本领,演示用C语言编写的计算机数学问题的程序,用C语言编写的小游戏程序,用C语言编写的实用小软件程序。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发挥积极学习的态度掌握这些技能。
3.自身实践法
上机实践可以巩固和加深理论课所学知识并将其转化为技能,是计算机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对山区学生来说,通过实物直观展示,可以帮助学生揭开计算机的神秘面纱,让他们了解计算机不像他们想象中那么神秘,触摸不得。教计算机有关硬件知识时,可以挑选不同型号的内存条,如DDR、DDR2等,上课前,先让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观察,仔细看一看两者形态有什么不同之处,上课时,一边展示一边讲解,通过课堂的讲述,使同学们知道了它们不仅在外观上有不同之处,而且也了解它们功能上的差别。另外,再通过在同一台计算机上先后插上内存大小不同、类型不同的内存条后,开机打开同样的窗口。运行同样的程序,让学生自己直接去体验一下不同的内存型号与计算机的运行速度有何差别,从而了解不同的内存条在计算机中发挥效率不同。通过这些实物观察、分析、演练,让学生很快掌握计算机的有关硬件知识。
二、有效教学的途径
1.少讲多练,精讲多练
计算机课是一门重在操作的课程,强调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有些内容讲得越多,学生越糊涂,讲一节课不如操作十几分钟。在许多操作课程中,注重教学质量,采取少讲多练习,通过精心导人,让学生了解本节课学习的基本内容,然后再授新内容,最后进行巩固练习训练。一堂课一般只安排十几分钟进行讲解、示范,空出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上机练习,对所学内容得到巩固、操作熟练和理解提高目的。有时也可根据学生的理解知识能力,讲授内容作一些适当调整,着重讲一些重点、难点、疑点。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让学生亲自去操作实习。通过几年的课堂讲授证明,学生在自己操作過程中发现的问题远比被动接受教学时多得多,经过这种形式消化了的问题,学生更容易的理解、掌握,大大地促进了学生主动操作性。
2.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贫困小县存在学生个体差异,有条件学生在家长的支持下,家里购置了电脑,甚至小学阶段就到各类计算机培训班进行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应用能力。但大多数农村学生,家庭贫穷,根本谈不上买电脑,完完全全是“电脑盲”。因此,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汉字的输入、资源管理器的操作等,对基础好的同学布置测验、小竞赛、提高练习等,并支持他们进行感兴趣的一些操作,如:电脑绘图、打字游戏,鼓励他们自学课本上选学模块,并作一定的辅导,这样就有较多时间对基础差的同学多指导,使他们顺利完成基本教学任务或操作训练。
三、强调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运用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新的信息,并且能够处理信息,这里的信息是指其他科目相关的知识内容,这就提出了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科目相融合的问题。课程整合是说将不同课程的素材和能力相融合,明确学习目标,并保证其符合实际情况,依照多重知识和能力实现融合。现代化的教育已经开始出现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运用超媒体模式开展教学信息的方法,这样正好能够帮助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科目更好的融合。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科目相融合,也就是将其他科目作为基础,将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种工具和方法应用到其他学科中,渗透发展,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提升了其他科目的学习效果。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开战开始,我们采用了“计算机与语文识字教学整合”的方式,运用多媒体识字软件,教师组织学生观察生字的笔画、笔顺、部首、间架结构、正确读音和汉字编码,然后穿插教学软件加强听说读写操作几方面的锻炼,加强人机结合操作,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检测、回顾和提升。
四、强调对学生的道德培养
现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人们过于强调高科技信息技术带来的利益价值,忽视了其中很多不利因素产生的弊端,特别是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尤为明显。互联网除了能够帮助学生搜集掌握很多的知识,同时还会将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传播给学生,现在的计算机高智商犯罪的比例也逐渐增加,这些都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比较容易忽视的部分。教师在讲解信息技术课程的时候,除了要向学生展示网络的优势,还要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强化学生的优秀的健康和信息伦理道德意识。
总之,初中计算机教学有效方法和途径还值得我们去探讨和实践,还需要我们每一个计算机学科教育者共同努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