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和谐开放的手工制作课堂
2014-08-07朱长红
朱长红
【摘要】教学方式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为了更好的提高手工制作教学效果,我们通过“以情趣入手,引发积极探索”、“小組合作,优势互补”、“每课一特色,课课都精彩”、“有效组织、形式多样”等多途径多形式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创建一个宽松、和谐的手工制作课堂教学氛围。
【关键词】美术教育;手工制作教学
手工制作课是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完成的,在整个制作过程中他们完全沉浸在自我创造的情景里。他们为自己的制作愉快着、兴奋着,在刚刚完成制作的同时就迫不及待的把自己的小作品捧到老师面前,希望得到老师的赏识和赞扬。他们喜欢这样的课堂期盼这样的课堂。为了更好的调动他们创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我们要为手工制作课堂创造一个良好的、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由自在的翱翔在动手创作的情感体验中,让他们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达到心灵与创作的完美结合,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有效平台。下面我想就手工课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以情趣入手,引发积极探索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手工制作课是以直观再现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以直观的视觉体验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感官、视觉的刺激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作欲望。比如在上课前观看与教学相关的动画片,音乐、舞蹈或美术作品欣赏等等,这些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他们的心理会产生一种审美的愉悦感,他们会对美术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从小就要把怎样发现、发展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以兴趣为先导,引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很快进入角色,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教学质量。
高尔基曾经说:“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好动、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在手工制作教学中,把游戏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游戏与教学活动相互促进,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自然而然的游戏情境中有效的催生儿童创造思维的萌芽。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会滚的玩具》一课,我先展示一些会动的玩具,如猴子爬杆,会跳的青蛙等,并让几个同学自己操作演示,以此引发思考让他们从中领悟、摸索,不断改进制作方法。再把他们创作的玩具与游戏比赛活动结合起来。学生拿着自己制作的玩具互相比赛,看谁的玩具滚动的时间长,谁的滚动的有趣,孩子们表现的异常兴奋,在玩的过程中使他们体会到成功后的快乐。这样的教学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和欲望,又使小学生在想象与设计中体会到创作的快乐,一些奇思妙想随之而产生。
二、小组合作,优势互补
在手工课中我们经常采用多种合作练习的教学方式,即采用小组讨论,互动交流、小组表演、合作创作、比赛评选等多种不同形式的合作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手工制作教学工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之间的差异:有的同学想到了,但做不出来;有的同学制作比较精细,但想象力不够丰富。如果让这些同学合作起来,达到优势互补,协同合作,在合作中不断探索、互相促进,互相学习,久而久之他们不论是在动手能力还是在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都会有相当大的进步。另外,许多手工制作靠一人之力很难做的很好,如果通过集体合作创作,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二年级下册的《娃娃家》,要求几个同学共同合作完成,因为这是用较大的材料来完成“家”的建造。我给他们给出了制作流程图:分工合作→设计草图→制作模型→布置展示→欣赏评述。同学们为自己共同的家园思考、探索、想象。很快就制作出来许多柜子,沙发、桌椅和小床,连地板都设计出来了,可以说应有尽有,惟妙惟肖,大家都欣喜异常。这样的课堂氛围感染着、熏陶着每一个同学,使每个学生创作的热情都达到了极点,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合作与创新能力。
我们不能拘泥当前的小组合作方式,还可以把全班的智慧有机的结合起来,共同完成一件手工制作。如上《我是桥梁建筑师》,我采用集体创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的,把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制作不同的部件,每个小组又分成不同的加工小组,要求他们预先设计好桥梁的大小,各部件的构造和大体尺寸,让他们采取“招标”的方式选择各小组的零部件,就像一个小小的加工厂,同学们既感到新颖又感到好奇,他们表现的热情而紧张,做好了一次次去“投标”,感觉非常有意思。有机地调动了每个学生积极性,大家相互帮助,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三、每课一特色,课课都精彩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手工制作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此我们应该创设一个开放性的手工制作教学环境,把生活实际引进课堂,把不同特色的手工技艺引进课堂,让孩子们了解独具特色的手工制作工艺魅力,尽可能体现每一课的不同特色。
比如在上《泥塑》时,我以图片欣赏导入课题→认识陶泥世界→选择模具(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完成)→交互装饰(尽兴表演)→小组点评(欣赏评述)六个环节来完成。每个环节都是围绕“自创”来展开的,学生自主探究互相合作,创作热情高涨,因此本课的设计突现“创造”的个性。学生们为自己创作的直观立体的泥塑作品兴奋异常。而上《夸张的脸》时,突出“大胆”两个字,夸张要有敢做敢想的不同寻常的“大胆”构想。我用多媒体放了几幅哭、笑、怒、惊喜的人物表情,又让同学们来表演这些表情,学生从表演表情开始,到将自己制作成的夸张变形的脸呈现在老师、同学面前时,大家都为同学们的“大胆”想象折服,无不为这一连串的“大胆”画面陶醉,在嬉笑惊叫声中结束了本节课,同学们的创作热情可想而知,课堂效果更是可见一斑。
四、有效组织、形式多样
手工制作不是单一的材料组合,我们可以把绘画与手工制作结合起来上,也可以欣赏与手工制作同时进行,还可以是多种感官参与手工制作。多形式的参与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创意空间,使手工制作更富有情趣,更能激发学生创作的激情。例如我在教学《千变万化的帽子》这一课时,我组织学生举行了一场模特表演秀,融合表演、绘画、制作、游戏于一体,在第二节课时又让学生带着自己制作的帽子进行绘画创作,同桌互画,互换装饰等。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教学“资源”可以利用,比如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一件手工制作,可以是在学校里完成,也可以是在家里完成。我们还可以和语文、数学、音乐等课程集合起来,表演课本剧,制作数学教具,举办化妆舞会等等。
还可以走出校园去参观,去实践,加强课堂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在不同的学习环境里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和想象的空间,因此要带孩子们走进多媒体教室、美术室、去河边、去登山等等。随着学习环境的改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断地提高。他们会用心观察,热情询问,心里充满了好奇,每个学生都有跃跃欲试的感觉,这种愉悦心理就能极大的激发他们创作的热情,既能开拓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又能促进学生动手动脑的操作能力。
美术手工制作教学中运用多途径多形式的教学方法,创设互助合作、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快舒畅的情境中完成了作业,加强了动手能力的训练,促进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有效促进了手工制作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程琪.《科学24小时》.《向着梦想远航》,2011年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