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实现高三历史复习的高效课堂

2014-08-07陈丽玉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4年5期
关键词:复习方法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陈丽玉

【摘要】为了能够在高三历史课堂上实现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帮助学生梳理历史知识,让学生能够形成一个知识体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并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把握好课堂节奏,促进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复习方法

学生到了高三,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尽可能地掌握更多知识势在必行,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创造一个高效课堂。在这个高效课堂上,教师通过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感受知识的习得,使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能力。这也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和思想。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和工作实践来谈一下本人的一些具体做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梳理知识要点,构建知识体系

高三历史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习重点,让学生通过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的学习能够掌握这些知识要点。学生目标明确,在课堂上就会有的放矢,知道自己在课堂上应该学些什么,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当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后,通过教师的点拨和启发头脑中就会把这些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清晰地知识框架,让学生更快地掌握历史知识,实现高效课堂。例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示出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的侵华史实作为中心词和学习的重点,让学生对这些知识去探究和思考。学生根据这个信息就可以进行发散思维,想到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根据这些战争学生会进一步分析他们的原因、时间、结果、影响等信息……在一点点地扩充中,学生的大脑中就会形成一个知识框架,构成知识体系……通过对于知识要点的梳理和学习,学生可以把历史知识很好地整合起来,思路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了思路,学生才能够更好地答题,形成历史解题思维,并且在学习中把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实现高效课堂。

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主动探究

新课改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主人,只有学生真正地思考和探究了,学生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也才能够称得上高效。所以,教师要积极地促进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体。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在这里学生通过交流和合作,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认识就更加全面和透彻了。促进了高效课堂的实现。体育课上教师在一个游戏过程中完成热身活动。学生在“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中奔跑、躲闪,与学生沿着跑道默默跑三圈,二者的运动动量可能是一样的,但学生参与游戏活动的热情显然会高得多,而且游戏中还有后者无法实现的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在历史课堂上也是,教师给学生设置了学习目标,教师如果滔滔不绝地讲授知识,学生也会学习到相应的知识,可是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情趣和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截然不同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会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乐趣,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促进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历史知识的探究和学习。

例如在学习《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出学生“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这些关键词,让学生去进行积极地讨论和探究。在讨论中学生会想到:首倡“重农抑商”的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这种政策能够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它的目的以及积极作用是什么?在明清时期的表现还有消极后果有哪些?同样“海禁”“闭关锁国”的含义以及后果……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会开阔视野,想出很多与之相关的问题,并且在讨论中一一分析并回答。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就会逐渐地掌握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发展缓慢的原因。这些政策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使中国与世隔绝,落后于世界潮流。小组合作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了,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的思考,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实现了高效课堂。

三、把握教学节奏,学生成为中心

教学节奏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所进行的课堂教学调控。它必须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自先秦儒家开始,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就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习——行”;荀子将学习视为“闻——见——知——行”的过程;《中庸》则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宋朝朱熹的“朱子读书法”,记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咏、切己体察;在西方,古罗马的昆体良提出了“模仿、理论、练习”三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可见大家都把学生的学习作为教学的核心。只有学生成为了学习的核心,才能够实现高效课堂,历史教师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把学生定为学习的核心。

例如在复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主动地去学习旧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让学生了解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意思以及他们的历史作用;同时让学生去思考和探究新三民主义的“新”的表现,与旧三民主义的不同,还有它的历史作用。在探究和思考中,学生分析的更加明确了。接着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去复习和巩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就掌握了所要学习的知识。当教师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的时候,学生就会成为课堂的主人,实现高效率课堂。

四、营造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探究

在一个餐厅吃饭,菜品的质量当然重要,但顾客是否愿意来、是否吃得愉快开心,还与餐馆的装修、布局、风格、服务人员的态度举止等有很大的关系,这些就是所谓的氛围。在历史复习课堂上,为了实现高效课堂,历史教师也要给学生营造一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里可以快乐地学习,科学地探究。

教师所营造的教学氛围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因为学生积极的学习动力要有方向,高涨的情绪要有依托,学生只有在明确了学习目标后才有可能主动朝着目标“奔跑”,这是形成主动学习状态的条件之一。学习目标如果只是“藏”在教师心里,学生就只能跟着教师被动地亦步亦趋。因此,教师在给学生营造学习氛围的时候,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动起来。当学生的学习期待与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之后,下一步教师的教学就会轻而易举了。

例如在复习《两次工业革命》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设置问题,让学生去分析和思考两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自己设计一个表格,一栏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另一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并且从政治、市场、技术、资金、劳动力这些方面去探究。学生在教师问题的激发下,学习兴趣和渴望成功的欲望馬上就被调动起来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可以快速地把注意力关注到课堂上,在教师的带领下积极地进行学习。因为教师设置了具有启发性并且新颖的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会高涨,学习热情也随之呈现。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可以继续让学生去思考: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就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之上,产生了更加深刻的思考和探究。教师的引导和创设的氛围让学生积极地进行探究和学习,学生的学习动力快速增长,促进了学生对于课堂的关注,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实现。

总之,在高三历史学习过程中,教师更需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参与到教师的学习活动中。只有学生真正地学习了,学生才能够在大脑中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在高考的复习之路上才可以更加高效、顺利地行进。并且高效课堂的实现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也都十分有益。

参考文献:

[1]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从启蒙运动到拿破仑时代》.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

[2]李伟.浅谈高中历史复习的有效方法[J].现代教育,2010.08

[3]王国强.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有效方法[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05

猜你喜欢

复习方法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基于生命观念的初中生物学专题复习方法实例探讨
历史二轮复习方法
——复习课的要求
高三语文冲刺复习方法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