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 新课程改革
2014-08-07蓝仕生
蓝仕生
〓〓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已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英语课程改革逐步从注重知识的传授到关注人的发展的转变,确立了英语教育教学的目标重在语言的运用。蓬勃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教学观念、课程目标与内容、策略、手段、评估等方面进行改革,要求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推进英语课程改革的有效措施
〓〓1. 明确英语课程改革的目标。作为教育者,首先要考虑的是我们应该教育出什么样的学生,即是明确课程改革下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围绕这个目标制定一系列的实施计划。新课程标准要求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英语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还要让学生学以致用,增强学生的实践交际能力。
〓〓2. 活化教材,学以致用。所谓活化教材就是动态地处理教材,既动态地分析教材、研究教材,从而借助教材这个载体及时地、科学地把新知识、新信息、新方法传授给学生。教师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思维水平等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
〓〓3.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具体的授课中体现为老师讲课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剩下的时间可以交给学生自由互动或者为学生解答疑惑。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承担了组织者、引导者和创作者的身份,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营造了更活跃的课堂气氛。有效的师生互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所以教师需要运用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来调节学生情感,调控课堂气氛,创造出轻松愉快、生动活泼、思维活跃的乐学场面。
〓〓二、初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成效
〓〓1. 教学观念逐步更新。广大英语教师正在逐步改变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从单纯的传授语言知识转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从强调语言结构的教学转向强调语言功能的教学;从重视单项技能的培养转向重视交际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同时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形成正确的教学观念。
〓〓2. 改进了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探索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途径,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同时富有个性地学习。广大英语教师都能够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使他们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3. 对学生成绩的评价体系更加科学。以《英语课程标准》中“考察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为考试指导思想,从试卷内容、题型选择、素材选用、试卷设计和评分标准五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出发,考试不再是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更加注重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更好地发挥了评价的教育功能。
〓〓4. 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端正了学习态度,转变了学习方式。教师引导学生的学习目的向为了实践、为了交际转变,提高了学生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在正确的学习目标的指导下的学习态度从过去的“要我学”向“我要学”过渡,能把英语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在实践中领悟学习的乐趣。同时更多的学生在努力尝试接受式与发现式两种学习方式相结合,表现在课堂教学中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实践。
〓〓三、存在问题
〓〓1. 课程理念并未完全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对课改中倡导的“任务型”教学的理解存在误区,课堂仍然是传统的授课方式,只强调练习和任务,缺乏对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际能力的培养。只重视了教学形式的改变,忽视了教学内容的落实,难于实现教学目标。一些课堂教学缺乏实效,教师让学生参与课堂仅局限于机械的模仿和练习,并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交际需要。还有一部分教师没有走出照本宣科的窠臼,新的教学观未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2. 中学与小学的英语未能实现有效的衔接。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边远的农村地区,教学受多方面的条件限制,很多农村地区的小学英语课程形同虚设。英语教师师资严重匮乏。接触初中英语时难于适应增加的英语课程数量与难度,没有基础的学习显得更加吃力,这就容易导致学生两极分化的加重。
〓〓3. 教学内容多,难于完成。大部分英语老师认为新课改的教材是为城市学生设计的教材,教材里的有些内容与农村学生的生活脱节,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部分内容偏难、偏多,以现有的课时量难于完成。
责任编辑〓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