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分析

2014-08-07韩传映

当代医学 2014年35期
关键词:后遗症脑病生长因子

韩传映

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分析

韩传映

目的 分析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脑活素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of newborn,HIE) 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2组(n=30)。对照组给予单纯脑活素治疗,观察组给予脑活素配伍神经生长因子,疗程2周,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治疗第1、2周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出现2例后遗症患儿,后遗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出现后遗症患儿5例,后遗症发生率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脑活素治疗HIE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的病死率与后遗症发生率,改善患儿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缺氧缺铁性脑病;新生儿;神经生长因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of newborn,HIE)指处于围产期的的新生儿由于窒息或缺氧等原因引起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1],是围产期中枢神经系统危害较为严重的疾病之一,可致儿童脑瘫、癫痫和智力、听力障碍甚至死亡。本研究选取HIE患儿60例,对其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HIE患儿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出生日龄6 h~12 d,平均(5.33±1.65)d;胎龄37周9例,37~42周44例,42周以上7例;子宫内窒息25例,分娩过程中窒息35例。所有患儿都根据1996年杭州会议制定的标准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轻度22例、重度31例,重度7例。临床表现:出生后不啼哭或哭声微弱、应激反应迟钝、惊厥、抽搐、拒绝接受哺乳等[2]。

1.2 方法

1.2.1 分组治疗 所有患儿给予镇静、降脑压等辅助治疗,同时配合氧气吸入与高压氧治疗。重度患儿儿避免强光、强声、剧痛等负性刺激,中、轻度患儿给予声、色、抚摸等正性刺激[3]。对照组在上述常规辅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脑活素治疗,观察组给予脑活素配伍神经生长因子(NGF),疗程均为2周。

1.2.2 氧气吸入 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血氧浓度非常低,新生儿的脑组织耗氧量占全身的50%,对缺氧十分敏感,一旦持续缺氧就会形成脑部损伤。因此,患儿均给予氧气吸入,在给氧过程中观察患儿的肤色、呼吸频率、呼吸深浅变化,切记给氧时间过长、浓度过高,以免发生氧中毒[4]。

1.2.3 高压氧治疗 患儿在抢救脱险后无高压氧禁忌症时,应在出生后24~72 h内给予高压氧治疗。

1.3 评价标准

1.3.1 疗效评价标准[5] (1)显效:患儿呼吸顺畅,哭声洪亮,吮吸有力,心率>100次/min,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有效:患儿呼吸平稳,肌张力提高,原始反射部分引出,临床症状基本消失;(3)无效:治疗2周后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甚至恶化。

1.3.2 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标准[6] 2组患儿分别于治疗后第1周、第2周进行评估:(1)正常:≥35分;(3)轻度异常:治疗1周<35分;(3)重度异常:治疗2周后<35分。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2组正态计量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恢复情况比较[n(%)]

2.2 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第1、2周的NBNA评分分别为(26.37±3.24)分、(29.25±3.8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后遗症情况 观察组出现2例后遗症患儿(癫痫1例、脑性瘫痪1例),后遗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出现后遗症患儿5例(癫痫3例、脑性瘫痪2例),后遗症发生率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我国每年活产新生儿达2000~2200万,窒息发病率达12.8%[7],致残率则可高达15%,致死率高达6%,即每年有约30万名新生儿由于缺氧缺血性脑病造成残疾,约有2万名新生儿死亡,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和家庭生活质量。因此,如何有效控制HIE患儿死亡及后遗症的发生是治疗的关键。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情复杂,危害严重,因此要求我们在护理中要加强责任心,将护理工作认真落实,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执行,严密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对疾病的变化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患儿生存的机会,有效降低缺氧缺血性脑病在新生儿中的致死率[8],减少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症的出现,保证患儿生活质量,避免新生儿夭折的不幸发生。

在本组研究中,观察组通过给予脑活素配伍NGF治疗,总有效率达93.33%;治疗后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患儿后遗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采用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脑活素治疗HIE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中的病死率与后遗症发生率,改善患儿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J].中华儿科杂志,2007,35(1):99-100.

[2] 刘充德.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高原地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 (14):1633-1635.

[3] 张青堂,张健,李安民.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观察[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19(7):610-6 l 1.

[4] 张伟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多器官损伤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2):89.

[5] 潜丽俊,蔡莹.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4):330-331.

[6] 吴秀孝,张善锋,赵荷剑.神经生长因子对新生儿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保护[J].中原医刊,2006,17(9):10-11.

[7] 赫延峰,李宗尚,李彩敏.神经生长因子早期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10):521-522.

[8] 崔建坡,赫延峰.神经生长因子早期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12):57-59.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5.102

河南 476100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创伤外科(韩传映)

猜你喜欢

后遗症脑病生长因子
春天的“后遗症”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脑便后遗症应如何调治
表皮生长因子对HaCaT细胞miR-21/PCD4的表达研究
邯郸市中医院脑病科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治疗及护理干预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鼠神经生长因子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对断掌再植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