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锁骨下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分析

2014-08-07段浏华

当代医学 2014年35期
关键词:置管溶栓血栓

段浏华

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锁骨下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分析

段浏华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锁骨下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和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100例PICC置管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2组(n=5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方法。比较2组患者并发静脉血栓例数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静脉血栓5例,观察组并发静脉血栓1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要重视并发症,积极采取多项措施预防血栓形成,对发生血栓的患者要加强护理,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保证患者化疗的正常进行。

PICC;肿瘤;静脉血栓;护理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经由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导管尖端位置处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常用的外周静脉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等[1]。PICC导管留置时间半年至一年不等,插管操作简单,危险性比较低,常用于需要多次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2]。但PICC在其应用中也会发生很多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导管堵塞,静脉炎和静脉血栓等[3]。肿瘤患者因为长时间卧床休息,置管侧的手臂活动也会减少,极易导致静脉血栓的形成,江西省肿瘤医院对100例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现将对其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西省肿瘤医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采用PICC置管进行化疗的10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严格遵循PICC应用指征,排除不适宜进行插管的患者,其中包括[4]:患者机体容易与插管物质发生反应;患者自身存在感染或者有感染倾向;患者凝血功能不全,如血小板缺乏等;患者皮肤不完整,不能耐受PICC置管。其中,肺癌35例,妇科肿瘤11例,血液肿瘤4例,消化道肿瘤50例。将10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15~74岁,平均(47.5±5.8)岁;观察组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15~74岁,平均(48.3±6.3)岁。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静脉进行置管,并留置相应的时间。统计对比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即患者入院后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包括配合医生完成对患者的各项检查,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护;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方法,包括预防血栓形成,抗凝溶栓护理,膳食及心理护理等。尤其注意预防患者并发血栓和抗凝溶栓的护理。分发满意度统计表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

1.3 评价指标[5] 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并发静脉血栓例数和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按照工作态度、专业技能、沟通方式综合打分,每项满分各10分,三项均大于8分评为服务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4.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取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为74%,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静脉血栓5例,4例为锁骨下静脉血栓,1例为肱静脉血栓;观察组并发锁骨下静脉血栓1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护理满意度、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随着静脉置管技术的发展,PICC为长期输液和肿瘤患者的化疗提供了安全、方便、有效的输液方法,但PICC导致静脉血栓则是不容忽视的并发症,若不能及时发现患者血栓的风险或者缺乏正确的护理方法,常常导致患者伤残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6]。本研究中,观察组采取了综合护理的方法,显著减少了并发静脉血栓的例数,并且提高了护理满意度,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例患者发生锁骨下静脉血栓采用抗凝溶栓治疗后,肿胀消退,疼痛减轻。治疗过程中没有发生出血、栓塞等并发症,具体护理如下所示。

3.1 预防血栓形成 置管过程轻微细致,减少失误,防止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鼓励患者下床走动,适度活动置管侧手臂,如握拳动作,或者抓握小球,并抬高患肢利于静脉回流,减轻患肢肿胀。避免按摩挤压患肢并做伸展性活动,以免造成栓子脱落。

3.2 抗凝溶栓护理 对已经形成血栓并行溶栓治疗患者的护理,要严格掌握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溶栓期间,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上肢和颈部运动,禁止按摩血栓发生部位,并抬高患肢。病房室温应保持在25℃左右,防止低温导致血管痉挛。严禁冷热敷,防止加重组织缺血和造成血管痉挛。严密观察患者有无突发性心悸、气促、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肺栓塞的征兆,一旦出现应立即抢救。严密观察患者溶栓治疗期间皮肤有无出血点和瘀斑,有无口腔黏膜、牙龈、鼻的出血,大小便有无出血等,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避免身体碰撞,减少穿刺、注射次数,操作完成后延长按压时间。要特别注意有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以判断颅内有无出血[7]。

拔管时要注意动作轻柔,不要用力拽拉,以免导管断裂遗留在患者体内,拔管时要边回抽边拉,以免附着的栓子脱落,拔管完成后要检查管子是否完整。严格掌握溶栓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现用现配,使用尿激酶速度不宜过快,以30~40滴/min为宜。

3.3 膳食护理 嘱咐患者多喝水,多吃低脂易消化食物,少吃油腻食物,以避免增加血液黏稠度导致血液高凝状态。补充新鲜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防止排便用力导致血栓脱落。

3.4 心理护理 肿瘤患者因其悲观消极的心理,加上血栓引起的肢体肿胀疼痛容易产生烦躁和紧张的心理变化,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情况,用亲切真诚的态度关心安慰患者,消除患者的恐惧不安的心理。多向患者介绍PICC的原理、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8]。

[1] 欧秀芳.长期中心静脉置管应用于血液透析的护理[J].当代医学,2010,16(28):115.

[2] 张锋,陈丽君,吴芳,等.高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探讨[J].当代医学,2010,16(10):63-64.

[3] 薛巧茹.关于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6):101-102.

[4] 陶娟,李涛,陈永华,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2):77-78.

[5] 宋晓红.4例肿瘤患者PICC并发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22):132-134.

[6] 柳丽华,乔爱珍,张玉珍.1例肺癌患者应用PICC导管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8):108-109.

[7] 陈莉琼,阳继葵,王苑郦.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7):875-877.

[8] 汪洋,孙英杰.肿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栓的原因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3,34(4):635-637.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5.075

江西 330029 江西省肿瘤医院(段浏华)

猜你喜欢

置管溶栓血栓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B超引导定位法和体表定位法在肿瘤患者股静脉置管中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