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研究

2014-08-07王增军张雪刚

当代医学 2014年35期
关键词:控制性网膜外伤性

王增军 张雪刚

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研究

王增军 张雪刚

目的 分析外伤性肝破裂应用损伤性手术治疗的意义。方法 选择外伤性肝破裂患者47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23)与观察组(n=24)。对照组行一期确定行手术,观察组行损伤控制性手术。分析对比2组成功率及各项指标恢复状况。结果 观察组成功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5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伤性肝破裂应用损伤性手术治疗成功率较高,手术时间短且并发症少,可简单、有效且快速地进行止血,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外伤性肝破裂;损伤控制性手术;临床研究

肝破裂是腹部损伤的一种主要类型,约占各种腹部损伤的15%左右[1]。有研究报道,损伤控制性手术是有效、简单可行且损伤较小的对致命性损伤处理的一种应急手术,可控制肝破裂患者内出血,防止体热,避免了腹腔间隙与出血综合征的发生,降低了病死率。本研究选择外伤性肝破裂患者47例,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7月~2013年7月期间在莱芜市莱城区大王庄镇中心卫生院接受诊治的外伤性肝破裂患者47例,其中男39例,女8例;年龄21~68岁,平均(48.3±7.2)岁;其中车祸伤19例,碰撞伤14例,坠落伤10例,刀刺伤4例。将47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23)与观察组(n=24)。对照组23例,男18例,女5例,年龄22~65岁,平均(46.3±6.8)岁;观察组24例,男21例,女3例,年龄21~68岁,平均(48.7±7.6)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一期确定行手术,其中行肝破裂修补结合肝动脉结扎术患者5例,行单纯破裂修补术患者9例,行不规则肝叶切除术结合肝破裂修补术患者6例,行不规则肝叶切除结合肝动脉结扎术患者3例;

观察组:行控制性手术,其中肝叶切除患者1例,肝动脉结扎患者2例,清创性肝切除患者6例,大网膜填塞缝合修补患者7例,单纯肝破裂缝合修补患者8例。

损伤控制性手术处理:入院后对患者采取积极抗休克急救处理,并应用急诊剖腹探查手术。初期对出血控制的方法主要采取肝周大纱垫填塞法,并对相应的污染进行简单有效处理后关腹。术后在ICU内对患者采取液体复苏治疗,输血,纠正低体温、代谢性酸中毒、低血容量,使凝血功能改善。合并伤患者应积极治疗,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给予广谱抗生素进行控制及预防感染。在初次进行手术的48~72 h后,确定初步纠正了患者的代谢紊乱与生理功能,可进行Ⅱ期计划性手术。针对单纯的肝脏裂伤:可采用单纯缝合,而对于肝外伤较重的患者应给予彻底的清创和止血,将失活的肝组织与异物清除,并结扎断面血管和胆管,而其中较大的血管支与肝管损伤,采用无损伤针进行缝合修补,再采用大网膜明胶海绵填至裂口后进行缝合,可达到止血效果增强与缝合线稳固性的加强效果;针对有严重的大块肝组织挫伤或肝组织破损者应采取清创性不规则性肝切除术,且尽可能多保留健康的肝组织。

1.3 观察指标 (1)观察2组患者成功率、死亡率;(2)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体温恢复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与PT(凝血酶原时间)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出血量。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2组正态计量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24例患者中成功23例,死亡1例;对照组23例患者成功13例,死亡10例;观察组成功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5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成功率比较

2.2 2组患者各指标对比 观察组手术时间、体温恢复时间、PT、APTT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住院时间、出血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2组患者各指标对比

3 讨论

肝脏具有能够维持人体正常的凝血解毒功能,而在机体的肝脏组织中分布着丰富的血管,当其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容易造成肝脏的破裂出血,从而引发严重的后果。损伤控制性手术成功的重点主要是加强止血意识,给予纱布填塞,填塞的绷带在4~6 d后,每天应将其拔出一段,在7~10 d拔完,采用大网膜明胶海绵及止血粉填塞至裂口后,然后再用绷带效果更好。而应用的大网膜具有较强的免疫功能及吸收,此外,大网膜还有丰富的血管网以及再血管化功能,且有良好的生物膜特性,可作为理想的肝断面覆盖物,取2~3根引流管放置填塞周围,引流胆汁与渗血[4-8]。

本研究结果显示,行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成功率(95.83%)显著高于一期确定行手术(5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并发症发生率(16.68%)显著低于一期确定行手术(4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外伤性肝破裂应用损伤性手术治疗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且并发症少,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1] 潘敏,张义胜.外伤性肝破裂缝压填塞包埋止血73例治疗体会[J].肝胆外科杂志,2010,18(6):445-448.

[2] 严生基,赵新建,刘兵元,等.经导管动脉内栓塞术与手术治疗论著外伤性肝破裂疗效对比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9):1541-1543.

[3] 王伟.损伤控制性手术在外伤性肝破裂75例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 2012,33(15):3240-3241.

[4] 詹慧春,徐早华,曾卫华,等.手术治疗外伤性肝破裂23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2,20(33):3277-3279.

[5] 刘璐庆.严重肝外伤的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0(5):398-400.

[6] 胡康.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断及治疗选择[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1(1):48-50.

[7] 戴睿武.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肝脏创伤[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5):371-373.

[8] 王开军.外伤性肝破裂49例手术治疗报告[J].当代医学,2012,18(28):61-63.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5.052

山东 271114 莱芜市莱城区大王庄镇中心卫生院 (王增军张雪刚)

猜你喜欢

控制性网膜外伤性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GDM孕妇网膜脂肪组织中Chemerin的表达与IRS-1及其酪氨酸磷酸化分析
常规超声及弹性成像在大网膜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
损伤控制性手术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综述
分析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损害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肝破裂的临床效果
外伤性歪鼻的手术矫治
七氟醚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控制性降压的应用
部分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疗效观察
外伤性脑梗死形成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