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2014-08-07胡安辉

当代医学 2014年35期
关键词:卧位胎龄性肺炎

胡安辉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胡安辉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36例患儿的临床诊断、相关因素分布以及治疗情况。结果 本组136例患者共54例(40.00%)发生VAP,不同产重、胎龄、机械通气时间、再插管次数以及卧位方式VAP发生率均存在较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P发生率与产重、胎龄呈负相关,与机械通气时间、再插管次数及卧位方式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P组患儿治愈率为61.11%,显著低于非VAP组的85.37%,VAP组患儿死亡率为22.22%,显著高于非VAP组的4.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P发病因素较多,临床需加强对相关因素的预防,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VAP发生率。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治疗

机械通气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必要的急救手段,对提高新生早产儿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但呼吸机使用过程中易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预后效果,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较为常见[1]。现对新余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行机械通气治疗发生VA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新生儿VAP的发病因素及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新余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3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美国2005年推荐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治疗指南》中VAP相关诊断标准[2],且经常规影像学检查确诊。其中男80例,女56例,胎龄28~41周,体质量1.2~4.9 kg,发生VAP的患儿为54例。患儿原发病分别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64例、重症肺炎25例、胎粪吸入综合征19例、重度窒息15例、呼吸暂停9例和先天性心脏病4例。

1.2 方法

1.2.1 诊断方法 新生儿VAP临床诊断标准:机械通气48 h后X线胸片检查发现有新的或进行性浸润阴影、血液白细胞水平升高、呼吸道出现脓性分泌物、明显发热等即可确诊为VAP[3]。

1.2.2 治疗方法 患儿均给予常规经口插管机械通气,视患儿原发病调整呼吸机参数。机械通气48 h后发现呼吸道内有脓性分泌物的患儿及时进行吸痰并将插管顶端分泌物收集后送检[4]。确诊为VAP的患儿,根据病原菌培养结果以及药敏试验结果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相关因素(产重、胎龄、机械通气时间、再插管次数、卧位方式)对VAP发生率的影响以及VAP与非VAP患儿治疗后转归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差异性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表示,组间比较比较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相关因素VAP发生率比较 本组136例患者共54例(40.00%)发生VAP,不同产重、胎龄、机械通气时间、再插管次数以及卧位方式VAP发生率均存在较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P发生率与产重、胎龄呈负相关,与机械通气时间、再插管次数及卧位方式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相关因素VAP发生率比较

2.2 VAP与非VAP患儿治疗后转归情况 VAP组患儿治愈率明显低于非VAP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V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放弃治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VAP与非VAP患儿治疗后转归情况比较[n(%)]

3 讨论

VAP指新生儿接受48 h机械通气治疗后发生的肺部感染疾病,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疾病,临床发病率为10%~50%[5-6]。本研究中确诊为VAP的共54例,发病率为40.00%,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相似[7]。新生儿发生VAP的主要原因为新生儿免疫力较低,机械通气过程中对呼吸系统造成一定破坏,影响呼吸道湿化作用和滤过功能,细菌易经咽喉部随导管进入呼吸道而引起感染[8-9]。

本研究中治疗结果显示,VAP组患儿治愈率明显低于非VAP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VAP组,表明是否发生VAP对治疗效果影响较大,VAP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在对VAP相关发病因素比较分析后可知,产重、胎龄、机械通气时间、再插管次数以及卧位方式均对VAP发病率产生较大影响,VAP发生率与产重、胎龄呈负相关,与机械通气时间、再插管次数及卧位方式呈正相关。因此,临床上可采取多项针对性预防措施,如尽量避免更换插管次数、机械通气时采取头部抬高的卧位、定时为患儿翻身、拍背、吸痰等预防VAP发生[10-11]。另外,尽早给予患儿肠内营养支持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VAP发病因素较多,临床需加强对相关因素的预防,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VAP发生率。

[1] 史源.中国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现状与研究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5(22):1691-1693.

[2] 袁瑾懿,杨帆.美国2005《医院获得性肺炎治疗指南》[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6(6):420-423.

[3] 周超,孙耕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进展[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09,2(1):53-57.

[4] 卓平辉,杨钊,田垒,等.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3,9(4):488-491.

[5] 潘健儿,吴玉宇,容玉葵.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目标性监测[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1):26.

[6] Celik IH,Oguz SS,Demirel G,et al.Outcome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due to 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nd Pseudomonas aeruginosa treated with aerosolized colistin in neonates:a retrospective chart review[J].Eur J Pediatr,2012,171(2):311-316.

[7] 谭宁,彭华保,朱文军,等.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影响因素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24):34-36.

[8] 张军建.163例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8):87-88.

[9] 苏维,邝爱玲,曹喻灵.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134-135.

[10] 李杨方,吴玉芹,朱丽波,等.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6):601-602.

[11] 袁新华,顾春健,蒋琦,等.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与抗生素诊治分析(附78例报告)[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6):734-735.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5.025

江西 338000 江西省新余市妇幼保健院(胡安辉)

猜你喜欢

卧位胎龄性肺炎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睡姿不对,当心病情加重
孕30周胎位不正能转过来吗?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不同胎龄胎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特性比较
斜卧位与俯卧位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对比研究
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测量影响的研究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