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知识视野的 递进拓展
2014-08-07陈学辉
陈学辉
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知识视野?相关专家论述很是不少,比如北师大肖川教授一言以概之——“文化底蕴”,而林崇德教授则细分为本体性知识、文化知识、条件性知识。但许多老师疑惑的是,明知道文化素养的重要性,但仍然感觉什么都要抓,什么都要学,让人有茫茫然之感——不知道从哪学起,相信这才是一线教师最普遍的疑虑与裹足不前的原因所在。在此,我想结合教学与管理的实际,谈谈最基础的知识视野递进拓宽的实际意义与可能性。
愚见,根据教师对知识需求的急迫性与知识本身的难易特点,可以将教师知识视野划分为三个层次:平行知识视野、前行知识视野、纵深知识视野。
一、 第一层面:平行知识视野
所谓平行知识视野,指的是与当前教育教学紧密相关的、能看得见摸得着、马上能产生效能的知识视野范畴,关注的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是与自身教育教学进程齐头并进的知识素养。
1.视野向右:教学亟需——时事新闻与课本拓展
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学生兴趣的调动。要使学生感受到课本上学习的不是陈腐的知识,而是鲜活的、是资源的精选本,使之始终有兴趣围绕教师的教学活动展开自己的思考,或者借助于教师的指导打开面向世界的一扇小窗户,这是教学中绝对的难点,也是最迫切需要突破却乏人关注的盲点。
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思路是强调时事新闻的引入。试以几个新闻热点来举例:
比如,小学数学老师颇为苦恼也被人非议很多的“抽水放水”之类的问题,可以引入举国瞩目的王家岭透水事故轻而易举地得以解决。进水口,出水口,这些游泳池中无聊的同时出水同时又放水的把戏可以被生死攸关的透水量与抽水量的对决来替代,吸引学生的就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
再如,《地震中的父与子》就可以在雅安地震中找到感性的土壤。无论什么课,总有个新闻或者旧闻能对得上号,总比雷同甚至无病呻吟的课堂有意义得多。
解决这一问题的另一个思路是把课本涉及的知识进行拓展进而引申出其他的知识。
在我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最怀念的是初出校门担任常识教师的时光,只是好景不长,没几年就被科学课取代了。在那段时光里,我虽然没有多少课堂教学的技巧,也没有很好的组织教学能力,但那仍然是让学生最感兴趣的课堂,无它,因为那样的课堂向学生展示出的是课程五彩斑斓的一面。那时的常识是涉及地理、历史、天文、物理、生物的大杂烩,而每一堂课,我几乎都把它变成八宝粥。我总是在课前仔细地阅读教材,从中寻找学生可能感兴趣的知识点,然后大量搜索相关资料,使自己的课堂总是充满着惊喜,让学生无时无刻不保留着兴趣——我相信,不管现在教学方法的导向如何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是永远无法改变的。
也因此,在我后来任教语文与科学的岁月里仍然保留了这样的备课习惯。
2.视野向左:学生之爱——书籍博览与影音资讯
教学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因此,能否了解学生,能否团结学生,能否让学生认可教师,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无疑应当对学生喜欢阅读的书籍与电影等略有所知,这样才可以及时把握学生的动向,也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当我们对学生描述《仙剑奇侠传》中景天和邪剑仙的赌局而无动于衷的时候,当我们对学生描述假期中看《喜羊羊与灰太狼》而不知所云的时候,我们与学生的距离虽然很近,但实际上却非常遥远,借用泰戈尔的话说,那就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就站在你前面,你却不懂得我的心,宛如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
不管是《梦里花落知多少》、《盗墓笔记》还是皮皮鲁、查理九世,不管是周杰伦、李宇春还是林志炫、吴莫愁,不管是《哆啦A梦》还是《爱情公寓》、《生活大爆炸》,如果我们要赢得学生的心,能够与他们有相同的气息,就要尝试着与他们同呼吸——即使是暂时的、偶尔的,也总比仅沉浸于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世界要好。
二、 第二层面:前行知识视野
所谓前行知识视野,指的是与当前教育教学相关的、无意中闪光表露但不是与每一堂课都非常密切的知识视野范畴,关注的是科学与人文素养的养成,是推动教育教学进步的知识素养。
1.视野向后:涵养之源——历史典故与地理风俗
俗话说得好:瞻前顾后。远行,不能只看前方,还要看看后边的来路。
历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一种文化的载体记录。当我们对历史洞若观火、对典故了如指掌的时候,我们拥有的是一个成功者典范的宝库,一个误区的雷库,一双世事洞明的眼睛与一种超然的心态。让《明朝那些事儿》中的激情蔓延,让百家讲坛老树开出新枝,让《史记》、《春秋》、《资治通鉴》古韵浸润我们的心田,也让《历史的横截面》、《美人如玉》、《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这样的草木能在园圃里自由生长,让秀者自秀,杂者自惭。
而地理风俗等于让我们在纸上阅尽宇内海外、大江南北,虽谈不上知之甚深,虽然纸上得来终觉浅,虽然媒体也不能真正替代我们的足迹,但我们能够在《徐霞客游记》、《山海经》、《水经注》或者国家地理频道中找到那些斜阳寒鸦、流水孤村、大漠落日、长河月圆,也能够去了解那些奇异的风土人情、迥异的地貌生物,对我们言谈举止中流露出的信息、佐证着的教学内容,都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2.视野向前:远见卓识——科学探索与社会研究
每个学生都拥有创新的意识,都对未来充满了幻想。这种想象驱使他们在课堂中或课堂外必然会向他们当然的指导者教师发出询问。而我们就要在宇宙探索、基因排序、克隆人、UFO的世界里尝试着给他们一个答案。同样,我们探索社会的发展、了解未来社会的建构形式,则是为他们的美好未来铺路,让类似于《物理与头脑相遇的地方》、《薛定鄂》、《南渡北归》、《于丹说庄子》、《中国农民调查报告》等书籍盈满我们的书柜吧——我们需要科学与人文的双重身份,而它的标识叫文化。
三、 第三层面:纵深知识视野
所谓纵深知识视野,指的是看似与当前教育教学无关的、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派上用场的知识视野范畴,其关注的是教师深层次素养的养成,是成就教师自我的知识素养。
1.视野向下:扎根土壤——学科知识与教育性知识
把这部分知识放在这一层面似乎会让人意外,但是前提是,第一层面中的课本拓展已经囊括了教学中对于本学科知识的几乎所有要求。拥有第一层面的知识视野就基本上已经能适应日常教育教学的需要,但真正要成就自我、磨砺自己还需要教师在学科知识与教育性知识上下苦功,使之积累、凝聚成实践性知识。薛瑞萍老师的成长就很有典范意义,她从寂寂无名蜕变成能与窦桂梅唱和的名师,依靠的便是对近20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的精研细读。
人的心性、智慧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文化的土壤里孕育出来的。当我们惊喜于工业化的无土栽培时,往往忽略了土壤无可取代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在《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中如是说:“关于学校教学大纲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只是他的知识视野中的起码常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的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这个“无可比拟”、这个博大和深厚是需要台下十年功才有可能企及的。
《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一书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真正的教师风范:一个历史教师,本身就是一个历史学家;一个科学教师,本身就是一个昆虫学家;一个语文教师,本身就是一名小说家。当老师具有如此的底蕴时,任何课堂对他们来说都是举重若轻的,只需要稍稍锤炼教学技能就成了。
这样,或许就能理解为什么我们去学习大师的课堂,却总是学也学不像了。公开课前,我们“磨课”,冀望通过不断地磨练自己来应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诸多变数。但最终实施时,却往往受困于教案的小井而忘记了周围广袤的天空和大地,没有“生成”,更谈不上“生本”。这不只是学生素质的现实差距,也不仅仅在于课堂的设计与教学基本功的距离,而在于没有那种深厚的文化素养做底蕴,也就失去了挥洒自如的底气与流畅,也就失去了自信与洒脱。
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2.视野向上:提升境界——艺术寄托与哲学思索
人生是需要境界的。这不仅局限于教师,因为谁都需要生活的境界与思想的境界。在这里,我分别为他们找一个代表——艺术与哲思。
艺术爱好与水准除了对艺术老师是基本需求,不予置评外,对于个人来说,艺术更是让人闲有所得老有所乐的好东西。无论是书法、绘画、器乐、篆刻,还是歌唱、表演、文学创作,都是我们平常生活之上的寄托。而对教学来说,这样的爱好会深刻地影响到学生。李吉林老师就说:“我在读师范时,认真学好各门功课,还认真学画画,练美术字,参加诗歌朗诵会,创作舞蹈,我很喜欢音乐,学指挥,练习弹琴……这些在我后来的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古语云:“有其师,必有其徒。”我们的身边想必不乏师父多才多艺、弟子同样兴趣广泛的例子。
哲学提升思想境界,让我们闲有所思,老有所得。古希腊哲学家“一个人一生不可能踏进同样的一条河流”的断言发人深省,现代哲学“龟兔赛跑,乌龟永远追不上兔子”的命题则让人寻味。哲学的思索多了,人生就有了历经沧海般的意味,拥有了苏轼“凉天佳月即中秋”般的情怀,再抱着这样的心态来教育,自然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了。
拓宽知识视野,提升文化素养最重要的途径在于学习,向书本、向生活、向大自然,向同行、向内行,甚至向孩子学习……至于学习的方式,则可以像语文学习一样,着重于“听说读写”,从倾听他人、演说自己、阅读积累以及写作反思中慢慢地拓宽视野。
当然,作为一个教师,仅仅拥有知识是不够的,缺少了道德情操的完美结合和教学艺术的不断锤炼,任何知识都没有用处,只是那又是另一个教师素养的范畴了。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陶行知说“知是行之成”,愿为人师者都在拥有爱满天下的襟怀、宽阔的智力背景之时,更拥有广阔的知识视野,成为当之无愧的灵魂工程师。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