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反思型校长
2014-08-07蒋晓敏
蒋晓敏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也说:“未经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如此,教育也是这样。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如此,校长也是这样。校长要勇于自我反思,超越经验,力争让自己成为一名反思型校长。
反思型校长是相对于经验型校长而言的。后者也具有高水平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但工作更多的是积累与重复,前者是在教育理论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反思自己的教育与管理实践,工作更多的是突破与创新。反思的实质是:思考者把自身行为当作对象,对其进行监测、分析、研究、评价。反思,就是与自己对话,只有当反思自己、与自己对话时,才能产生智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其实,对于一名校长而言,成功亦来源于经验、决策与反思。
反思自己是否独揽大权
校长应该时刻以“放权不失职、依靠不依赖、宽松不放松”的原则作为自己的管理方针。英国思想史学家阿克顿勋爵曾说:“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校长的权力不仅是学校管理者意志的体现,更是全校师生赋予的神圣职责。如果一位校长,事事都要过问,事事都要听汇报,不习惯依靠体制与制度的力量,不善于授权与放权,这样的校长一定是“专制型校长”;相反,如果一位校长,时时刻刻以制度作为行事准则,善于依靠副手以及职能部门的力量,善于发动全校师生参与管理与建设的积极性,这样的校长不仅是“民主型校长”,更是“反思型校长”。
我们可以从北京大学老校长蔡元培先生的治校理念中得到启发。蔡先生出任北大校长后,改革北大过去由校长独揽大权的管理模式,推行教授治校。这种治校方式使得北大迅速崛起,不仅成为学术思想的摇篮,更成为民主科学的阵地。独揽大权势必会导致权力过分集中,不利于教学与管理的有序开展。“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的这句话时时刻刻警醒着自己。在工作中,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权力是否过度集中,自己是否善于将权力下放到职能部门,是否善于听取全校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不要“忙了一个人,闲了一片人”。因为,校长更多的应该是运筹帷幄的“决策者”,而不是事必躬亲、事事过问的“办事员”。
反思自己是否秉公办事
孔子曾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更是提出了“天下为公”的政治理念。作为校长,要时刻反思自己是否秉公办事。
对校长来说,秉公办事包含着两层意思:第一,校长的管理理念是基于学校的公共事业与公共发展,而不是以权谋私,为少数人谋福利。《吕氏春秋》有言:“平出于公,公出于道。”秉公办事的“道”即是“学校为公”的理念:学校是全体师生的学校,甚至是全社会的学校,而不是某个人的学校,不是少数人谋求利益的场所。南宋的朱熹说:“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公心可以使国家兴盛,私心可以使国家灭亡,可见公心之重要。
第二,在处理各种矛盾时,是否能够公正处理,做到“一碗水端平”。英国的培根在《论司法》一文中说:“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在学校与社会、学生与教师、领导与群众、教师与教师之间出现矛盾时,更应该体现公正的裁决。作为校长,如果能够时时反思自己是否秉公办事,一心为公,一定可以建设和谐校园,让校园成为全校师生的家园与乐园。
反思自己是否引领风潮
一名优秀的校长不仅应成为优秀的管理者,也要成为能够引领教育风潮的教育家,即使不能成为著作等身的教育家,也要成为先人一步的教育思考者与探索者。例如,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提出的“素质教育”理念,至今长盛不衰,甚至成为教育界的集体追求。而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研究性学习法”,不仅对苏联,而且对中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高等教育领域,也存在着类似的“带头大哥”,例如北京大学发起的通识教育课程,特色鲜明,在全国高校独树一帜。这些课程覆盖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与文化、语言学、文学与艺术等五个基本领域,这项教育活动得到了全国高校的一致好评。
在当代多元化的社会,哲学思潮、社会思潮走马灯似的轮换,“你方唱罢我登场”,教育思潮亦是如此。特别是在现代性的学术框架内,教育主张与教育理论的多元化正成为一种趋势。优秀的校长应成为“游戏规则的制订者”,而不是盲目追随时代潮流,以致于在激烈的竞争中失去自己的办学特色。鉴于此,校长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是否经常了解最新的教育观念,是否坚持阅读与教育相关的专业书籍,力争自己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永葆思想的青春。
反思自己是否依法治校
法国启蒙思想家爱尔维修曾说:“造成各民族不幸的并不是人们的卑劣、邪恶和不正,而是他们的法律不完善。”西方有一句谚语说:“好的制度使坏人变成好人,坏的制度使好人变成坏人。”在学校管理中,应时刻反思自己是否坚持依法治校,是否用制度管理人。
关于依法治校,校长着重反思的是“治”字。“治”的意义是治理还是统治?治理是从管理角度而言,统治则是从政治角度而言,两者的理念存在着根本的区别。管理是一种现代科学理念,统治则是一种专制主义的压制。教育管理来源于经济管理学,它是通过协调教育队伍,充分发挥教育人力、财力、物力等信息的作用,实现高效的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国幸福学研究》中有句话道出了两者的差异:“什么是管理?管理就是要求人们应该怎么做和不应该怎么做。什么是统治?统治就是人们不服从管理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在教育领域,“治”的含义应该是治理或者说管理,而不是惩罚,更不是统治。
在法律意识日渐浓厚的今天,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校长更应该具备法治精神和规则意识,不仅自身要转变思想,重视自身管理手段的正当性与合法性,也要培养在校师生的制度意识,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建设中。
本栏责任编辑 罗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