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牛鼻子”
2014-08-07郭占恒
□ 郭占恒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①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这对全面深化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说到底是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经济规律主要是通过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发挥作用的。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各种商品均以各自的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具有调节社会总劳动在生产和流通各部门之间按比例分配的作用,具有刺激生产企业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经营管理的作用,具有指导消费、更好地满足需要的作用。其表现形式是市场供求影响商品价格,商品价格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其优胜劣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不论在私有制社会还是在公有制社会,只要有商品经济,都发生作用。
竞争规律是通过竞争机制促使商品生产优胜劣汰,推动企业创新和社会技术进步,是指商品经济中各个不同的利益主体,为了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互相争取有利的投资场所和销售条件的客观必然性,它和价值规律一样,都是商品经济固有的规律。通过竞争规律,可以实现产品的价值与市场价格。商品的价值是在竞争即市场上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消耗比较中实现的,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在现实上了解决定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多少,一个新的产品的价值也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它还促使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说明它在促使资源的流动和配置方面的效率更加提高;通过竞争规律,可以促使各种商品生产实现优胜劣汰,通过竞争,促使各种商品生产实现优胜劣汰,不仅能够促进资源的最佳配置,而且迅速实现了市场的新陈代谢。通过优胜劣汰,使产业结构得到最迅速、最有效、最彻底的调整,促进社会经济更加迅速的、合理的发展;另外,竞争规律还能够推动社会技术进步,推动企业创新。
供求规律则是通过供求关系变动引起价格变动,促进供给与需求相互适应,形成均衡价格的规律性,推动市场在均衡和非均衡状态中发展。
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市场通过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和供求规律这三大规律的驱动作用,有效、迅速配置资源,促进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循序发展。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提升到起“决定性作用”,说明我们党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有了新的提高,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涉及到经济体制的方方面面,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牛鼻子”,有牵一发动全身的功能。可以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所提出的6条经济方面的改革措施,即第二至第七部分的改革内容,都贯穿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理念和要求。
第一,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就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市场经济尤其是现代市场经济,离不开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的作用,但这“两只手”的作用功能是完全不同的。在微观经济领域,以企业、个人和家庭为单位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以及相应的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交易、组合和配置,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市场形成的价格、利率、汇率、股价等机制对资源配置进行自调节使之达到自平衡。政府的作用是在宏观经济领域,也就是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由于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基础,政府的更好作用是建在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基础上的,所以《决定》把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界定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①《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市场由“基础性作用”上升为“决定性作用”,也就意味着政府要大幅度减少对社会资源的直接配置,取消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第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就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这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按照《决定》要求,“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②《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主要包括:一是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二是改革市场监管体系,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严禁和惩处各类违法实行优惠政策行为,反对地方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完善企业破产制度。三是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四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五是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
第三,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就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保证各经济主体平等参与竞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是产权制度。明晰和保护产权是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也是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决定》十分强调市场经济主体的平等性,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提出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同时还特别强调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些重大改革举措,为市场主体平等参与竞争和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创造了条件。
第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就要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决定》提出的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包括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等措施。突破之处在于政府大幅度减少审批,放权予企业,今后大量的投资和经营活动将不再需要经过政府批准,就可直接投资经营,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使外资和本地企业享受同等待遇,这是最根本的开放。市场经济不是封闭经济而是开放经济,尤其在经济全球化深度发展的今天,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往往是超越地区、超越国界的,是在全球范围的资源流动、要素组合、信息传递和规则衔接,是一种国际经济大循环,这既包括商品和服务贸易的进出口,也包括引进外资和走出去投资,还包括参与国际标准和国际规则的制定,所有这些的背后,都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效益的市场机制在发挥作用。因此,《决定》提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③《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改革进入深水区,更需要良好的国际环境,找到深化改革的借鉴,吸纳大量的全球生产要素以及引进新的促进改革的外部动力。此次开放程度大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时,“入世”更多体现货物贸易的开放,此次则更加突出服务贸易领域,是可培育的新优势。而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是构成开放型经济,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战略重点,也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