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课堂微观学习优势的发挥
2014-08-07张园园
张园园
去年在一次讲座中鲁子问教授提到,“在国际的教育环境下,基于优势的教学已经成为美国等一些国家的基础教育的一种运动,一种现象。”
鲁教授的这一理念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优势,不管是学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学习优势,关键是教师怎么样基于这种优势,把它最大化、显著化,促进学生实现预设的学习目标。
我在2012-2013年期间曾赴美国威斯康辛州PDC学区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汉语教学工作,通过在美一年的教学,我发现美国课堂在这一方面已经取得了较为成功的教育实践,一些感想,与大家分享。
首先美国学校一直强调“鼓励教育”“尊重教育”,就是希望学生们建立起正面的自我认识,不因和其他人的长处比较而自卑,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拥有自己的闪光点。也许他学数学不开窍,但是他人缘好,有领导才能;也许他作文不行,但是他画画好,有艺术细胞;也许他不善表达,但是他体育好。老师和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到他的长处,并创造机会让他的长项得以发挥,从而确立他的自信。这是一种正向的自我认知。
再次在美国,家庭、学校和整个社会都对孩子采取鼓励赞赏的态度,对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即学习优势不断强化。有时候在我们看来,赞赏都有些过度了,比如一个二年级的学生回答2+2=5的时候,老师不会立刻否定你的答案,而是会说“Its close”(很接近了)。但老师就是在一次次肯定和赞许你的答案中促进了学生自信的建立。
课堂活动更是丰富多彩,让学生亲身体验,理解知识。影像、图片等语言支架搭建的好,即使是一个10单词句子的书写练习,也会设计在精美的海报纸上,让视觉型的学生能得以发挥优势;学习星座时候,孩子们就躺在地上,模拟出星座的结构,动觉型的学生乐此不疲;科学老师会把我送他的酱猪蹄让学生研究它的结构,一片片切下和大家一起分享,(他们很少吃这种东西);幼儿园的孩子则和老师在课堂上一起养花、养鸟……正是由于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使每位学生的学习优势都有得以发挥的机会。
2002年,《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教育法令的签署更以立法的形式要求学校必须提高所有学生的知识水平,缩小或消灭学生之间在学业上的差距。其实,美国的学校不仅仅是在学业成绩上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在文艺体育各项活动中,也尽可能地给所有学生同等的机会,给每一个人参与的权利。
诚然,我们国家存在学生多、班额大这一固有劣势,但我们可以根据学习优势对学生进行分组,组内同质,组间异质,形成不同的leaning partner,把劣势转化为优势,努力为学生创造外在优势,使学生的内在优势得以发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责任编辑萧 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