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选择及其理论支持研究

2014-08-06夏欢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1期

夏欢

摘 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面临城乡发展不平衡这一突出矛盾,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努力健全体制机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支持农村,着力改善民生,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关键词:城乡发展一体化;发展不平衡;城乡理论

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1-0222-02

马克思恩格斯在关于城乡融合实现的路径探索中,十分重视农业与农村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城乡分离和差别的产生是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还强调了城市和城市化发展对城乡融合的影响,重视城市的带动作用,对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具有带动作用,是社会前进的动力。

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城乡融合速度加快,但是在发展进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其中的主要矛盾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和矛盾。如何消灭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突出矛盾、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成为当前中国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城乡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矛盾

(一)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日益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城乡经济联系显著增强,但总体上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却在不断扩大,主要体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上。自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体保持在 2.5∶1。1978年农村改革后比例逐渐降低到 1984 年的1.71∶1。自 1985 年起,城市改革起步,职工收入增加,城乡差距重新扩大,2012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 565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 917元,前者是后者的3.1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也直接影响了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使消费水平差距不断拉大。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 661元,比1978年增加3 545元,年均增长12.2%。而城镇居民2008年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1 243元,比1978年增加10 932元,年均增长12.7%。目前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落后城镇居民至少十年以上,且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之间的差距一直处于扩大状态。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比从1978年的2.68∶1扩大到2008年的3.07∶1,也就是说,目前城镇居民1个人的消费相当于3个农村居民的消费。

(二)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差距明显

对比城乡,不论是在水电气还是住房、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上都差距明显。同时,乡村相比城市的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障上也落后许多。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理论,城乡之间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上的差距在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到来前应当已经缩小到一个很小的地步,必须尽快消除。当前存在的现状,与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程度不够、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减灾的能力不够完善和强大、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等紧密相关的。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文化、卫生、社会治安、人文环境等与城市都有着极大的差别。

二、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选择及其理论支持

现阶段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未发生根本改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拉大,城乡之间的矛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无法完全消除,因此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战略措施。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生产力,实现城乡融合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在人类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低下,社会分工不发达,农业与畜牧业、手工业直接结合在一起,整个社会浑然一体,无所谓城乡关系问题。当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社会分工深化了,于是出现了城市,开始了城乡分离甚至对立的历史。然而,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包括我们目前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指向和结果应当是城乡融合。

为实现城乡融合而发展的生产力,应当是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后,立足提高质量和效益上,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增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构建,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的先进生产力。

(二)大力支持农村,继续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认识到实现城乡融合是一个漫长的社会历史过程,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国家和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和农村的城镇化。“把每个人的生产力提高到能生产出够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五个人或六个人消费的产品;那时,城市工业就能腾出足够的人员,给农业提供此前完全不同的力量;科学终于也将大规模地像在工业中一样彻底地应用于农业。”他们还重视生产力的协调安排,把“大工业在全国尽可能平衡的分布”看作是消灭城市和乡村分离的条件。

城镇化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转移农村人口,增强农村活力,对于改变中国城乡分布结构,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推动农村社会变革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城镇化有利于增强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发挥政府在城镇化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财政的效能,对城镇建设给予必要的财力支持,创造有利于城镇发展的条件。

在城镇化过程中深化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保障制度等改革,建立一套有利于全面促进城镇化的新制度体系,提高农村活力,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制度保障。加强对乡镇企业发展的扶持,鼓励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扩散。

(三)着力改善民生,缩小城乡差距,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加大和完善国家在农村的基础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去除城镇化过程中面临激烈市场竞争、就业压力的后顾之忧。

一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城镇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乡村的3.4倍、6.1倍、13.3倍、43.8倍、68.1倍。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辍学、流失现象也比较严重。 二是缩小城乡医疗差距。目前,全国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只有10%多,80%以上的农民属于自费医疗群体。近几年,由于公共卫生供给短缺,医疗价格大幅度攀升,农村不少地方出现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三是缩小就业差距。城市劳动人口的登记失业率为5%,农村劳动人口的失业率没有人计算得出,抛开进城务工的1.3亿劳动力不算,留在农村4亿劳动力的利用率也只有50%左右。四是缩小政府公共投入差距。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陈睿.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理论及其对当代的启示[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5).

[5] 张晓雯.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发展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理论与改革,2009,(3).

[责任编辑 王晓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