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刻板印象的研究述评
2014-08-06李德江伍敏李华胤
李德江 伍敏 李华胤
摘 要:职业刻板印象是对某种职业的预想态度,也是对从事该职业的人员是否能够胜任该职业的预想态度。对职业刻板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从应聘者角度和招聘者角度两个方面来进行。影响职业刻板印象的因素主要有观点采择、知觉者与情境的关系和自我卷入。最后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职业刻板印象;影响因素;观点采择;自我卷入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1-0080-02
刻板印象是个体对某一具体社会群体所具有的心理特质观念和预期,社会认知理论将其解释为“关于某一人类群体的知识、观念和预期的认知结构”[1],会影响对整个群体或群体成员信息的加工。
刻板印象加工在很多程度上涉及到内隐过程,内隐刻板印象在很大程度上无意识地影响着印象的形成。刻板印象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受意识控制的程度较低。在信息加工时,知觉者往往倾向于选择与刻板印象相符合的信息进行加工和编码,而对于那些不符合刻板印象的信息,往往需要较多的时间来转换。因此较多的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验来研究刻板印象,因为与不相容信息相比较,相容信息与自我概念的联系更为紧密,能够更有效、更快速的加工。
近年来,人们开始重视对职业刻板印象的研究。如于永红通过内隐联想测验和外显报告方法,探讨了大学生在职业刻板印象中的态度,显示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职业刻板印象[2];郑琼梅跟踪调查138名理工科女大学生发现,职业刻板印象通过不同途径影响其职业发展[3]。实际选择职业时,个体也会受到刻板印象的影响,比如对工作的负面评价等。
一、职业刻板印象概述
职业刻板印象是对某种职业的预想态度,也是对从事该职业的人员是否能够胜任该职业的预想态度。换言之,职业刻板印象就是个体对男性和女性在专业、职业等方面的期望、要求和一般看法。例如,在现实社会的传统职业定向中,普遍认为男性在数理、工程等理工科专业明显优于女性,能够取得较高的成就;女性更适合外语、师范等人文类专业[4]。职业刻板印象包括种族职业刻板印象、性别职业刻板印象、社会经济地位职业刻板印象、容貌职业刻板印象和语言职业刻板印象,属于偏见和刻板印象的范畴。
职业刻板印象主要有两个研究方向,一是从应聘者的角度,如探讨应聘者的性别、年龄、专业等因素对就业决策的影响;二是从招聘者的角度,如探讨性别、种族、外貌特征、简历质量等对聘用决策的影响[5]。应聘者角度,国外主要探讨了儿童职业刻板印象的发展以及职业刻板印象的影响因素。例如,研究表明成人倾向于追求与自己性别一致的职业。在国内,大学生就业难等社会问题激发了针对大学生群体的职业刻板印象的探讨。例如,王勇慧通过投射测验和深入访谈研究发现,整体上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角色刻板印象,传统的性别观念在不同层面影响女大学生的职业角色刻板印象[5]。国内外从招聘者角度研究相对较少。国外研究表明,相貌出众者在求职过程中更具有优势,获得更多关注,相貌甚至可能成为最终是否被录用的决定因素;国内研究借鉴国外的“无偏见证明”研究范式探讨情境因素是否会影响相貌偏见的表达,发现获得了虚假的无相貌偏见证明的被试,在后续的任务中更倾向于表达出有相貌偏见意味的态度,并受到被试的性别和相貌自评的影响[6]。
二、职业刻板印象影响因素
(一)观点采择
观点采择(perspective-taking),指个体能够把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区分并协调的能力,是社会认知的核心成分,其本质特征是个体认识上的去自我中心化,即能够站在他人角度,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7]。
连淑芳和杨治良以大学生为被试,在观点采择条件和控制条件下,性别—职业刻板印象的内隐联想测验结果的对比研究表明,观点采择干预效果明显,刻板印象的内隐效应明显减弱。但在性别—职业刻板印象上表现出内因效应,而且没有性别差异,即在控制条件和观点采择条件,男女均表现出同等情形。说明内隐刻板印象具有一定适应性,在内隐水平上观点采择不能完全消除刻板印象。
(二)知觉者与情景的关系
王沛认为,知觉者对具体社会情境的主观建构会受到刻板印象的影响。在进行社会信息建构时候,如果所处的情境对因果关系建构的清晰度要求较高,即因果关系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或社会判断的责任重大,而且其他信息与刻板印象不符合,个体就会利用这些信息来修正刻板印象所激发的因果关系[8]。
马雯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运用IAT纸笔测验分析大学生的内隐职业刻板印象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存在内隐职业刻板印象,并且不存在性别差异。知觉者与情境的关系对大学生内隐职业刻板印象没有显著影响。王沛的理论认为,内隐职业刻板印象受到知觉者与情境的关系的影响。二者的矛盾可能是由实验设计的缺陷引起的,并不能完全否定这一因素对内因职业刻板印象的影响[9],需要进一步实验验证。
(三)自我卷入程度
卷入是一种具有指向性、持续性和强度特性的内在唤醒状态[10]。社会认同理论指出,通过社会分类和比较,个体对内群体产生认同。高卷入者比低卷入者对自己职业表现出更高认同和偏好。个体对职业的印象与职业的性别类型和社会声望两个维度相联系,不同卷入的个体表现出不同的评定和偏向。
研究者以职业者和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自我卷入程度对性别类型和不同声望职业刻板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职业高卷入者对目标职业表现出更多积极评价和更少消极评价。对于不同声望的职业,高职业卷入者的评定存在显著差异。以大学生为被试的内隐测验表明,大学生普遍存在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但是当大学生自我卷入时,表现出一定的反职业性别刻板效应[11],表明自我卷入程度对职业刻板印象具有一定的影响。
(四)想象
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并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往往受到一定动机的驱使,对调节情绪和产生意志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有研究表明,想象与真实经验存在着许多共同特征,包括具体的细节、伴随物的情绪唤醒和相似的神经特征等。由于与真实经验的相似性,想象能够成为启动的强有力方法。endprint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不同性别的个体抱有不同的期待,并且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这种期待去选择职业、塑造性格、判断价值和设计行为等。在性别期待中,性别刻板印象起着特殊的模板和框架的作用。个体的性别观念和行为也与文化素养、道德品质和思想觉悟相联系。连淑芳(2006)以大学生为被试,三种想象条件下性别—职业刻板印象的IAT对比实验表明,反刻板印象想象策略的干预效果明显,刻板印象的内隐效应存在明显的减弱[12]。
三、总结与展望
职业刻板印象源于人们倾向于根据已有信息做出快速决策。现有研究揭示了不同职业、人群的职业刻板印象机制、内容和表现形式。例如,内隐职业刻板印象的普遍存在反映了社会历史文化中长期存在的一种无意识,大学生很容易获得这种内隐态度[13]。但这些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需要学者继续深入探讨。
部分研究采用纸笔内隐联想测验方法。在已有的研究中,采取纸笔内隐联想测验的方式较多,尽管有研究表明纸笔测验的方式能保证对变量的操纵和控制,但计算机化的内隐联想测验具有更高的效度。部分研究采用了实验室测量,但实验室所创设的情境会影响实验结果。诸多研究表明,个体外显和内隐态度在不同情境中具有差异性,因此,实验室结论的推广性也存在疑问。
女性和大学生深受职业刻板印象的影响。社会中普遍存在对女性就业的歧视。2004年亚洲女性论坛上北京大学中外妇女研究中心的“当代中国性别期待网络问卷调查数据报告” 表明,性别刻板印象的某些方面在受教育程度不同的被试群体中变化不显著,同时有工作经验、收入丰厚的被试,其性别刻板印象的变化在有些方面与其他群体并没有明显差异。大学生生活与社会现实相对脱离,形成了对不同职业的特殊期望。例如,大学生们乐于从事的职业仅局限于一个很小的范围,而这些职业的就业门槛也都较高;在地域刻板印象上,大学生主要表现出对沿海地区、发达城市持积极态度,即使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也能够接受,但激烈竞争也增加了就业压力[13]。因此,未来研究应该继续关注这类人群,深入探讨职业刻板印象的社会根源、形成机制以及调节对策,不仅有助于理论研究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改变人们的就业观,帮助较为弱势的群体更加顺利地进入职场。
参考文献:
[1] 王沛.刻板印象的社会认知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1999,(4).
[2] 于永红.大学生内隐职业偏见和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研究[J].心理科学,2003,(4).
[3] 郑琼梅.“职业刻板印象”与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探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1-64.
[4] 余秋梅,王荔,徐慧萍.职业刻板印象研究综述[J].职业教育研究,2008,(9):9-10.
[5] 王勇慧.女大学生职业角色刻板印象研究[J].青年研究,1999,(9):28-34.
[6] 袁慧娟,张智勇.招聘情境下内隐化相貌偏见的表达[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03-308.
[7] 连淑芳,杨治良.观点采择对内隐刻板印象的影响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9,(6):75-78.
[8] 王沛.刻板印象与社会情境因果建构的相互影响[J].心理科学,2003,(4):738-739.
[9] 马雯瑶.知觉者与情境的关系对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2,(4):28-33.
[10] 金志成,周象贤.受众卷入及其对广告传播效果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09,(1):154-162.
[11] 佐斌,温芳芳.职业刻板印象:自我卷入与评价偏向[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2):149-153.
[12] 连淑芳.想象对大学生内隐刻板印象的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6,(3).
[13] 胡志海,梁宁建,徐维东.职业刻板印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4,(3).
[责任编辑 陈丽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