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队药剂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标准的探讨

2014-08-06黄伟灿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中心医院总医院职称

鲁 娟,王 悦,黄伟灿

(1.第二军医大学训练部医学教育教研室,上海 200433;2.第二军医大学,上海 200433)

药剂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任务是研究将原料药(化学药、中药和生物技术药品)制备成适用于疾病的治疗、预防或诊断的药品,保证以质量优良的制剂满足医疗卫生工作和卫生事业的需要。职称制度是评价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手段[1]。职称评审的条件与相应职称具有对应关系,其任职标准事关职称工作的作用发挥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2]。为使职称评审工作更科学有效,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氛围,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激情,建立科学的任职标准体系非常必要。本研究以军队药剂专业为例,应用德尔菲(Delphi)法建立了军队药剂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标准体系。

1 咨询对象和方法

1.1 咨询对象 根据研究目的,考虑到军队兵种以及附属医院、总院、驻军医院、地域分布等差异,在第二军医大学军队协作区范围内(也为了避开第三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可能的调研对象)随机选择了2家总医院 (海军总医院,作为各军区和兵种总医院代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作为各军医大学附属医院代表)和4所中心医院(大连解放军210医院、上海解放军85医院、上海解放军411医院、信阳解放军154医院)共62名药剂学专家作为咨询对象,分别就总医院和中心医院高级技术职务任职标准体系进行咨询。为保证咨询结果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专家遴选标准按照知识结构合理的原则,参与药剂学专家的规模根据数理统计原理[3],其中总医院药剂学专家40名(海军总医院10名,均为高级职称;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30名,其中高级职称10名,中级职称20名);中心医院药剂学专家22名(解放军210医院10名,其中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8名;解放军85医院、411医院、154医院各4名,均为高级职称),从事药剂工作至少5年以上。

1.2 方法

1.2.1 结构体系的初步拟制 通过文献查阅、专家访谈、召开座谈会进行讨论认证,初步建立了由思想品德、专业知识、药剂工作、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其他社会工作6项一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和14项三级指标(中心医院13项,考虑到中心医院的实际情况,取消三级指标“开展新业务情况”)构成的军队药剂人员高级技术职务任职标准体系,同时对每一项指标做了最低标准说明供专家修改。

1.2.2 专家咨询 采用德尔菲法组织两轮专家函询。结构体系初步方案设计为半开放式调查问卷,请专家确定是否同意所列指标,指标命名是否规范,并对每一个指标按其重要性进行打分(分值为1~10,数字越大,表示指标越重要),对最低标准说明进行修改,并将修改原因填写在问卷上。共组织两轮专家函询,第一轮总医院和中心医院分别发放42份和25份问卷,有效回收40份(95.2%)和22份(88.0%)。按照德尔菲法对专家人数的要求(20人以上即可),第二轮总医院发放30份,有效回收28份(93.3%);由于第一轮中心医院专家对其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认同率均在90%以上,专家意见较为集中,因此不再对中心医院发放第二轮问卷。咨询活动以专家“背对背”填写方式进行,每轮咨询都有详细的填写说明,并将上一轮的应答情况反馈给专家。同时通过现场访谈、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与专家进行深入沟通。

1.3 统计学处理 同一指标的专家认同率<90%者,则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同时,对调查所得权重进行汇总,所有数据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算修均权重、标准差及变异系数,决定是否需要进行下一轮咨询。如专家对指标认同率均达到90%以上,权重变异系数均<0.10,则不再进行下一轮函询。

2 结 果

2.1 咨询结果

2.1.1 总医院药剂人员高级技术职务任职体系 第一轮函询调查中,专家对一级指标的认同率为90.0%,基本同意各指标的设置,2名专家认为一级指标应增加“社会学术兼职”,2名专家认为“其他社会工作”中应增加担任本单位应急机动分队成员1年以上的观测点。二级指标中有13项认同率>95%,其余3项指标认同率分别为95.0%、92.5%和90.0%,2名专家认为“政治思想素质”指标应增加指标“优秀事迹”;3名专家认为“药剂工作数量”中应增加指标“医嘱处理条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用药咨询等”;4名专家认为“论文”指标的观测点要求过高,建议考虑中文核心期刊文章。三级指标中有13项认同率在90%~100%,1项指标认同率为87.5%,5名专家认为“临床药学工作水平”指标含义较模糊,建议改为“指导临床用药情况”。根据专家意见,经课题组讨论,对“其他社会工作”、“思想品德”、“论文”的观测点进行了扩充和修改。同时将三级指标“临床药学工作水平”改为“指导临床用药情况”。本轮咨询中指标权重符合正态分布,各指标的变异系数分布于0.10~0.42,权重分布集中程度较高,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离散。

第二轮函询过程中,专家对一级指标的认同率为100%,未对上述6项指标进行修改。二级指标中,14项指标的专家认同率达到了100%,另2项指标的专家认同率均为96.4%,因此未对该16项指标进行修改。14项三级指标的认同率均在90%~100%。本轮权重咨询结果满意,各指标的变异系数分布于0.00~0.10,权重分布集中程度较高,离散程度较低,专家的意见比较集中。

两轮咨询显示,专家对指标体系的命名及权重设置趋于集中,不需要再进行新一轮的专家咨询。

2.1.2 中心医院药剂人员高级技术职务任职体系 第一轮函询调查中,专家对5项一级指标的认同率为100%,基本同意各指标的设置,1项指标的认同率为90.9%,2名专家认为一级指标“其他社会工作”中应增加观测点“任职期间在本单位或帮带医院进行学术授课6次以上”。14项二级指标和13项三级指标的认同率为100%,2项二级指标认同率为90.9%,有2名专家认为二级指标“专业知识”中应增加指标“学术职务”,认为应当至少有一项军区或市级以上专业学术委员会任职;另有2名专家认为“药剂工作”需增加指标“药事管理”。本轮权重咨询结果满意,各指标的变异系数分布于0.00~0.10,权重分布集中程度较高,离散程度较低,专家的意见比较集中,不需要再进行新一轮的专家咨询。

2.2 军队药剂人员高级技术职务任职标准体系的建立 根据两轮专家函询,最终确定了由6项一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和14项三级指标(中心医院13项)构成的军队药剂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标准体系(见表1,最低标准说明略)。

表1 军队药剂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标准

2.3 咨询专家的权威性分析 本研究在向专家咨询的同时,要求专家对思想品德、专业知识、药剂工作、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其他社会工作6个项目按照熟悉(1.0分)、比较熟悉(0.8分)、一般(0.5分)、不太熟悉(0.2分)、不了解(0分)5个等级做出自我评价,按等级分值及公式计算专家权威系数(见表2),80%以上专家的权威系数均集中在0.80以上,说明咨询专家的权威系数较高,能有效地保证本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表2 专家权威系数的频数分布

3 讨 论

3.1 军队药剂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标准体系的特点 量化评审是一种很科学的评审方式,但是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要求专业人员既要有扎实的医药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有较强的医药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及临床实践技能水平,这就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量化评审方案。以往各单位在进行职称评审时,往往由干部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座谈、讨论,拟定一套任职标准,经领导审核批准即予执行,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方式,对于任职标准的制定存在简单、片面、固定化的问题,缺乏广泛参与的任职标准评价主体。应当看到,任职标准的科学认定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教学标准的制定方法,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强调被评价人对自己认为有效的行为进行描述,充分体现被评价人的主体地位,这样容易被其接受,而且被评价人也能自觉主动地对照这些标准,指导自己的工作[4]。本研究针对这些特点进行了尝试。

本研究建立的军队药剂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标准体系,评估指标具有显著标志性、充分明晰性、发展导向性的特征。针对药剂专业,区分总医院和中心医院,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每一项二级指标(下无三级指标)或三级指标均有最低标准说明(具体观测点),对正高级与副高级任职标准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从而实现同一水平单位同一层次职称评审条件的一致性,增加职称评审工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指标体系也重视教学工作,通过课题、成果、论文来衡量教学改革研究的水平,从而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发展。同时,尽管覆盖面广,从一级指标的权重看,专业知识和药剂工作仍是整个任职标准的重点。

3.2 指标体系的权重和观测点区分了医院和职称的不同类型 本次调查中发现,专家对总医院和中心医院的各个指标基本认同,指标体系的权重区分了总医院和中心医院的差别。例如,相对于总医院而言,由于中心医院在拥有教学、科研资源和社会平台利用等方面的限制,专家赋予其药剂工作、教学工作和其他社会工作3个一级指标的权重比总医院低,而赋予思想品德、专业知识、科研工作等一级指标的权重相对较高。

指标体系的最低标准或具体观测点则区分了正高级与副高级的任职条件差异。例如对总医院药剂人员的教学课题,正高级的最低要求是主持过省部级以上的课题;副高级的最低要求是主持过单位级别以上的课题。而对于中心医院而言,正高级的最低要求是参与过省部级以上的课题;副高级的最低要求是参与过单位级别以上的课题。

本研究建立的军队药剂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标准体系出自药剂工作人员自身,能够让药剂人员信服,不仅增加了军队药剂专业职称评审工作的科学性和公平性[5],而且能够对药剂人员的药剂工作产生航标灯式的导向作用,使药剂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有标准可依,按照标准要求自己,为军队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也是一个工作标准。

【参考文献】

[1] 丁 果.浅谈湖北省卫生专业高级职称评审的现状[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8,19(5):100-102.

Ding Guo. Superficial discussion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senior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title evaluation of health professionals in Hubei Province[J]. J Pub Health Prev Med,2008,19(5):100-102.In Chinese.

[2] 武 芳,伍祥林.关于建立卫生管理职称系列的探讨[J].现代医院管理,2011,9(5):20-22.

Wu Fang,Wu XiangLin. Discuss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ries of health managements technical titles[J].Mod Hosp Manag,2011,9(5):20-22.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3] Frith L.Priority setting and evidence based purchasing[J].Health Care Anal,1999,7(2):139-151.

[4] 江华圣.北美的教学评估实施与借鉴[J].中南论坛,2009,(4):35-37.

Jiang HuaSheng. Implementation and use for reference in teaching evaluation in North America[J].Zhongnan Tribune,2009,(4):35-37.In Chinese.

[5] 罗 琳,梁 旭.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指标及机制研究[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0(5):631-633.

Luo Lin,Liang Xu.Evaluation index and appointment mechanism of healthy professional titles[J]. Chin J Evid-based Med,2010,10(5):631-633.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猜你喜欢

中心医院总医院职称
更正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医科大学总医院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公共图书馆不应认可的职称期刊论文探析——基于重庆图书馆职称期刊论文的实证调研
职称
职称评审实现了“两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