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云重重的天价成化鸡缸杯
2014-08-06周恩筑
周恩筑
周恩筑
今年清明节后,已冠国宝称号的明成化款斗彩鸡缸杯,在香港举行的苏富比拍卖会上再次演绎了神奇,以2.8124亿港元天价被上海一富翁购下。之前苏富比还曾有两次鸡缸杯的拍卖,分别在1980年和1999年,成交价是528万港元和2917万港元。
鸡缸杯“墙内开花墙外香”?
一只重约50克的瓷杯,居然用一吨黄金的价格来交换!一时间热评如潮,见仁见智,有毁有誉,莫衷一是。然而搁置所有的争议不表,眼见得这次交易还真有些面子工程的味道!
今天的国人很是推崇留洋,唯独对自己国家的文物留洋耿耿于怀:因为那里面是一段中国曾经贫弱受辱的痛苦历史。雪此前耻是必须的,但积重之势毕竟不是逞一时之勇能毕功于一役的,反而只会落入他人的算计!
与外面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的鸡缸杯拍卖一直处于炒冷饭的状况;并不像某些无知人士和别有用心的人嚷嚷的那样:全世界民间仅有几只鸡缸杯!据业内人士介绍,排除民国和现代的大量仿品,鸡缸杯并不算是一个特别稀缺的资源,历年来许多拍行都有收拍和上拍的记录,但每每波澜不惊,没有引起社会的关注。笔者搜集了一些拍卖图录,完全可以证实这种说法。难道这就是常说的“墙内开花墙外香”?莫非中国的宝物想出彩就非得洋人摸摸才行?
笔者认为,国内拍行技不如人是客观事实。技不如人的背后,尚有更深刻的原因:其中职业操守是不容小视的问题。另外,对鸡缸杯的认识和正确鉴定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瑕疵!
是否成化真品存四大悬疑
鸡缸杯诞生于明代成化朝,有许多可信的历史文字记载佐证, 迄今没有人质疑过。而鸡缸杯的标型器,应以明成化当朝御窑(明御窑即明御器厂,有学者称官窑)生产的为正宗,恐怕也难有人异议。
虽说现在存放于两岸故宫博物院和世界各大博物馆甚至为大拍行认可的鸡缸杯,已经被绝大多数人理所当然的认为是成化当代的真品,但是否名实相符?里面明显存在着重大疑问:
一、上述所有被现代人承认的鸡缸杯没有一只是有明确纪年的出土物,没有一只具备有完整的传承记录。有关它们的发现历史,不过就是百来年内的事情,前面的四百多年的保存情况,无案可考。很多人津津乐道的传承有序,也就是拍行作买卖惯用的噱头,与考古意义上的认可风牛马不相及。
二、由于鸡缸杯的名气大,成化以后历朝历代都有人仿个不停;其中有不少皇帝掺合此事,皇帝加以关心的瓷器,其质量必定相当精湛,并极有可能纳入清宫旧藏传存下来。
三、考古研究表明:成化朝瓷器的异常璀璨,跟成化皇帝本人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和他刻意讨好万贵妃有密切的关系。许多学者推测鸡缸杯上的图画是成化皇帝本人所创,从成化皇帝观宋人子母鸡图有感而题跋的情节看,是极有可能的。“鸡”“吉”同音,成化皇帝又于鸡年登基。一种皇帝看重的图画,按理它会更多地出现在其他造型的成化瓷器上。如有名的成化葡萄图案,就出现在几十种器皿上,婴戏图也是如此。但现在被认可的鸡缸杯图案,或是风格类似的图案,并没有在其它馆藏成化瓷器上发现过。
四、成化朝的民窑瓷器,风画有不少肖似御窑的,只不过综合质量要稍逊一筹。成化朝时是否允许民窑烧造鸡缸杯?或许能烧造而图案不能与皇家同版?显然时下无从考证。
尽管有以上提出的种种疑问,但在缺乏更多参照物的情况下,专家们也只能根据已搜集到的实物和自己的眼力来作出判断,这种情况应该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考古认可的点点滴滴,都是需要实物来说话的。
但这样的认可终归缺乏有利有力的证据支撑,只能说是权宜之见。
而鸡缸杯被认定的过程,是专家们凭借一种“目鉴”又称“眼学”的方法来完成的。所谓“眼学”,就是鉴定人完全以自己的自然器官手、耳、鼻、眼直接获取被鉴物的信息,然后将获取的信息与自己大脑记忆中的标型器的信息比对,从而得出结论的一种方法。
事实表明:这种方法具有很强的主观性。首先它没有一个规范统一的标准,操作因人而异,鉴定结论与专家个人的学识、经验和看法紧密相连。其次人的器官无法直接获取被鉴定物中包含的许多能帮助作出正确判断的重要信息!以瓷器言,有胎、釉、彩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结构,以及瓷器表面一些微米级的自然变化痕迹,又称时效特征。
这些要素正是今天动用高科技造假者无法企及的领域。在缺失重要证据的情况下给被鉴物作结论,就只能算作是推测或推定,与科学意义上的鉴定完全是两回事。作出的结论往往不能令人信服 ,难免遭人诟病。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明白,在证据链不完整的情况下,今天被世界各大权威机构认可的鸡缸杯其真实身份悬疑!有些专家还匆忙地为他们冠以“御窑”称号,却毫无证据可列,只能说是专家个人的率性之言。
鉴别是否真品 技术不是问题
不管怎样,面对默默无语的鸡缸杯,我们已经拥有了破译他们身份密码的利器——能量色散X荧光成份分析技术,也是目前唯一成功地运用到古陶瓷无损鉴定事业中的一种化学元素成份分析技术。
它的工作原理是:运用能量色散X荧光色谱仪,一种非常先进的仪器,能在短短的时间内无损地将被检瓷器中胎、釉、彩中的几十种化学元素含量准确测出,精度可达百万分之一,几乎涵盖了瓷器中所有的化学元素成分,将检测的结果与科研机构建立的标本数据库比对,即可得知被鉴物的源口和烧造年份。
成化瓷器用料和工艺与前后朝有较大区别,有明显的年代属性,具体表现在胎、釉、彩的化学成份图谱曲线上。
如果没什么忌讳的话,按理说世界各大博物馆藏的鸡缸杯的“庐山真面目”也就揭开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至今没见着哪家博物馆有做过相关测试的报告。像北京故宫博物院,很早就拥有相应的仪器和人才,作这样的检测就是小菜一碟。但面对外界的各种质疑,没有回应,没有吭气。
鸡缸杯的名气太大,压在人心头的份量也巨重。可以善意地换位思考一下,如果目前各博藏的鸡缸杯经化学成分比对说明是后朝仿品的话,那各大博物馆就面临寻找真品的难题!但勇于面对真相是人类最可贵的品质,刻意隐瞒掩盖历史的真像,则是学术精神的堕落,真正成为天下人的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