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红色资源”加快老区发展
2014-08-04易号杰
易号杰
分布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00多个县(市、区)的革命老区,是我国“红色资源”最为集中的区域。同时,这些区域也是我国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地区。因此,如何充分利用革命老区丰富的“红色资源”,促进当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繁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扶贫开发
革命戰争年代,党和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之所以会选择如今的革命老区建立根据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地方的地利因素。以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四川省巴中市为例,它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大巴山南麓,境内沟壑纵横,耕地较少,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区占71.4%,自然条件较差。“七山一水二分田”,这是巴中自然地理条件的真实写照。在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是国民党守备最为薄弱的地区,由此,也就成为红军易于立足和发展的地区。
建国后,中国走上了正常发展的轨道,这些地方的自然地理条件由革命年代的优势变成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劣势。加之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家采取以农补工,从农村汲取资源支援城市建设的发展战略,这些地区逐渐拉大了与其他地区,特别是与大中城市和平原地区的发展差距,成为建国以来贫困县连片分布的地区,也是扶贫攻坚最难的地区。虽然井冈山、延安、沂蒙等革命老区率先实现整体脱贫,经济与社会发展呈现又好又快的喜人局面,但更多的革命老区仍然没有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
巴中市下辖的三县一区至今全部为贫困地区。其中,通江、南江、平昌三县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巴州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成为新设地级市府所在地后,才逐渐摘掉国家重点扶贫县的帽子,但仍然是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这样整体区域性贫困的情况在全国少有。因此,如何充分利用这类地区拥有的红色资源促进扶贫开发,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正能量,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逐渐缩小这些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则显得极其重要。
从一定意义上来看,没有老区人民的强有力支持,就没有根据地的建设与巩固,就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就没有新中国的建立。建国后,党和国家历来重视革命老区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综合国家实力和中央财政实力的增强,党和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革命老区的扶持开发力度,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发展政策。在党的全国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中国共产党庄严承诺,到2020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并部署了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的具体任务。
其实,早在2009年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就巴中革命老区发展问题召开了专门座谈会,出台了《关于加快巴中革命老区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制定了支持巴中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和连片扶贫开发3个实施方案,并在全省范围内动员省直部门定点帮扶。《意见》对巴中发展的目标定位是:建成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节点城市和川陕结合部的商贸、物流中心;建成我省重要的生态农业、生态红色旅游、清洁能源基地和绿色经济示范区;建成川东北经济区重要的中等城市;通过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增强“造血功能”,最终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一系列扶持政策就好比甘露,正源源不断地注入急需浇灌的土地,革命老区巴中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黄金机遇期。
“红色延伸资源”,是指曾经在老区工作战斗过的革命前辈及其后代。当年在革命老区工作战斗过的革命前辈,建国后许多都身居要职,他们的后代也有很大一部分成为社会各个行业的精英人物,掌握着大量的资源,有的任职于政府主管投资规划的重要部门,有着项目审批权。近年来,在我国,为了突破以单位制为代表的原有科层体制的束缚,遏制市场体制所造成的分化效应,加大民生工程和公共服务的有效投入,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项目制应运而生。革命老区应充分利用这些红色延伸资源,挖掘红色人脉,争取到地方开发的专项资金和项目,促进地区发展。
固态化的红色资源是指那些不可移动的、长久存在的、不可复制的、可直接感知的革命遗迹、遗址等。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固态化的红色资源,并且风光旖旎,气候宜人,特产丰富,但由于地处深山,囿于交通、通讯等条件的限制,这些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经济社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为促进扶贫开发,革命老区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扩展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红色资源与当地的美丽风景有机融合,着力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带动关联产业发展,帮助人们实现就业转移,促进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同时,可将这些革命遗迹、遗址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纳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现场教学点,以提升红色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
农业现代化发展
从产业结构上来看,革命老区大多是以传统农业为主。高山深丘的地形条件限制了机械化的耕种作业,随地势起起伏伏的小块田地限制了农作物的连片种植。迄今为止,许多革命老区仍以人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为主,辅以小面积的经济作物,单位面积产值较低,经济效益不理想。
近年来,随着新的《劳动法》的颁布实施和农民工务工的各种保障措施的落实,务工收入的明显增加和趋于稳定,老区的许多家庭纷纷放弃了耕作,田地撂荒现象突出,一些青壮年在打工地获得稳定工作后,甚至举家外迁,农村和农业呈现出一幅破败的景象,一些村庄人口锐减,甚至出现了一人村庄的凄凉景象。
如何利用这些地区拥有的红色资源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恢复农村的生机与活力,不仅关系到农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这一战略储备资源的稳定,而且关系到老区农村土地的有效开发利用,关系到红色资源本身的有效利用问题。为此,革命老区应充分挖掘利用非固态化的红色资源促进当地农业现代化。这些非固态化的红色资源是指革命前辈留下的精神遗产,比如敢为人先、敢闯敢干、勇于开拓、不怕困难、百折不饶等精神气概。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当前,革命老区的农业现代化难于实现,除开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最为主要的是传统观念的阻碍。老区农民由于文化程度较低,观念趋于保守,随着务工收入的增加,维持家庭生活早已不靠土地收入,但许多人宁愿将土地撂荒,也不愿意拿出来流转以集中使用。此外,小农的思维惯性和惰性在农民收入提供到一定程度后也体现了出来。这些思维上的惰性和惯性都是阻碍老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应充分开发、利用老区丰富的非固态化的红色资源,加强对老区群众的思想信念教育,传承红色精神,敢闯敢干,用实际行动破除旧的观念的束缚,改进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村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现代化。
人口的自由迁徙是人权的基本组成部分,也符合市场经济对劳动力的要求和社会发展变迁的基本规律。但是,革命老区大量的人口外流,造成了这些地区的空壳化、荒漠化。如果任其发展,不采取措施进行干预,既造成了环境、资源的浪费,也与国家的城乡均衡发展战略、东中西部统筹协调发展目标背道而驰。
因此,老区农村人口将来就业的主要方向还得进行调整:从外出务工转向就地发展。如何就地发展?促进当地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以解放更多的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从总体上促进当地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繁荣发展是其中的应有之义。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要抛弃传统的农业发展观念。为此,需大力弘扬红色精神,培养老区群众敢于立新,勇于开拓的精神气魄,顺应时代的需要,调整发展方向,调整生产方式,走农业土地集中利用开发、农业升级改造、农业产业发展的新路子,要抛弃传统的家族观念和地域观念,根据红色后代对革命老区具有的天然关怀情感,做好情感沟通和联络工作,利用好丰富的红色人脉在内的各种资源,加大引进技术、资金、人才的力度,建立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现代农业企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走一条老区农业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持续向城镇聚集并导致就业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发生深层次变化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也是目前我国促进就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有效拉动内需的最主要手段。
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许多革命老区同时也是人口大县,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的任务十分繁重。除了一少部分人口能够转移到相对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之外,就地城镇化是这些地区大多数人口的选择,也是促进老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在革命老区的城镇化建设中,應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将自身独特的红色资源融入城镇建设中,走有老区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一方面,要在革命老区选择一些红色资源丰富集中的现有中心城镇进行科学规划,加大城镇建设力度,进一步提升这些城镇的功能,将其建设成为一个基础设施完备、生活配套设施完善、具有红色文化特色的小型城市,提升对当地农民购房定居、就近转移就业的吸引力。
巴中市巴州区恩阳镇是全国著名历史文化古镇,在南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公元525年)建制迄今已1470余年,系米仓古道上最繁华集镇,镇内现存四川省规模最大成片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时代古建筑群,自然风光秀美,同时也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中心地带。1933年至1935年,红四方面军在恩阳建立县苏维埃等各类行政机构,镇内红军文化遗址丰富,现有遗址13处、石刻标语数十处,均被命名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巴州区在城镇化建设中充分利用恩阳古镇的红军文化,发挥红色、绿色资源丰富的优势,着力打造宜家、宜居、宜游的红色风情城镇,将其建成巴中城区总体格局 “一城两翼”中的重要一翼,大大提升了县域内居民和邻近县域居民在此购房置业和发展二三产业的积极性。目前,城镇范围内常住人口已超过5万人。按照巴中的城市规划建设,建成后的恩阳镇将能够容纳20多万居民,有力地吸纳当地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和就业。
另一方面,在革命老区选择红色资源集中、交通方便的地方建立农民集中居住区和工业园区,建造新的中心城镇,将红色资源利用开发、产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充分融合,有效实施人口就地就业和产业发展转移。
巴中市巴州区兴文镇面积47平方公里,总人口2.4万多,场镇常住人口不足3000人。在城镇化建设中,当地充分利用小镇离主城区较近、交通方便、可用建设用地较多、红色资源丰富的特征,大力推进兴文新区建设;按照“产城一体、城园相融”的发展模式,建成后的新区工业园区达到10平方公里,城市公共服务区达到7平方公里,商住区达到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30万,成为巴中城市“一城两翼”的另外重要一翼,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开放型经济先导区、“两化”互动示范区、现代产业集聚区、生态宜居城市区,能够有效接纳农业人口居住和产业转移,构建起以新型工业为主导、现代农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新增长点的现代产业体系,做到了“产城融合、企业员工工作空间与生活空间的统一”。
通江县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提出建设“山水园林红军城”的目标,并将其写入《“十二五”规划》中。通江县将与老县城隔河相望的广纳镇金堂村、春在乡秦家岭村规划建设成现代化的宜居宜业综合体,其中一个聚居点占地就达60亩。整个园区建成后,小学、幼儿园、派出所、综合市场、储蓄所、文化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及市政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占地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金堂村以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秦家岭村以新能源发展为主,可容纳30多家企业入驻,目前已入驻的企业有中国大唐集团、武汉凯迪等5家大中型企业。
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是当年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所在地和全国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所在地,红军总医院院部、手术室等遗址仍然保存完好。前往烈士陵园吊唁的游客在2010年就达到了50万人次。随着景区建设的完善,前来参观、缅怀的游客会越来越多。当地政府在谋划发展时,充分利用了丰富的红色资源,将红色旅游和城镇化建设统一起来,在村内建成3个农民聚居点和红军街,聚居度达90%,聚居点按照特色旅游服务设施标准进行综合打造,水、电、路、气、光纤全通,村“两委”阵地、便民服务中心、农民培训中心、综合调解中心、文化体育中心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核心景区及“红军街”内52户农房按川东北民居风格统一进行风貌建设。景区建成后,大力发展以农家乐、小超市、特色小商品为主的乡村旅游业,引进企业业主发展种植业,流转土地1000亩发展猕猴桃,种植茶叶1500亩,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乡从事红色旅游及关联产业,有效解决了当地农民的就地转移就业和产业结构调整。
总之, 红色资源是革命前辈在革命征程中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作为资源直接拥有者的革命老区人民应充分加以利用,让其发挥最大价值,帮助老区人民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